小曾喊你来当兵
2023-09-20卢军陈萌
卢军 陈萌
2021年12月,小曾在武警部队慰问演出
小曾,全名曾德洪,江西遂川人,1989年3月入伍,1991年12月退役,2009年5月特招入伍,现为西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二级编剧,专业技术大校军衔。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获全军文艺会演金奖。
“妈妈,我通过征兵初检了。”2023年1月19日,安徽某大学大四学生朱龙武兴奋地给母亲打电话。当兵是朱龙武的理想,他家祖孙三代6人参军,其中2人是现役军人。时值寒假,他在合肥市一家企业实习期间,单位开展“小曾喊你来当兵”征兵宣传,他便在网上报了名,并参加了征兵预检。
又是征兵季,《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等歌曲成为不少单位进行征兵宣传的背景音乐。近30年来有过参军经历或者热爱军旅歌曲的人都知道,这些歌曲,是由小曾作词、作曲并唱响的。
“老班长”小曾
“有着二次入伍经历,他把这身军装看得特别重。”原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一位领导这样评价小曾。
小曾全名曾德洪,江西遂川人。“身穿迷彩服、留着短发、一张圆圆的脸、眼睛里流露出朴实,一看就是兵模样”,这是他在一茬茬官兵心目中留下的形象。
细算下来,距离小曾创作第一首军营民谣,已经过去28个年头。如今,他的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皱纹爬上了眼角,鬓角有了白发,身形也不再轻盈。但不变的是,他还是个兵模样。
1989年3月,小曾入伍至某炮兵部队。新训结束,因为训练成绩优秀又有文艺特长,他被留在教导队。1991年底,小曾退役还乡。
1994年9月,小曾考入江西教育学院。学习之余,他会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想部队、想战友。一天,同学拿来一叠盖着“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的信,“曾德洪,你战友又来信啦。”
“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老班长,你还会不会想起我们?”……看完信,小曾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火热的军营生活又浮现在眼前。他抱着从部队带回来的那把吉他,自然而然地唱出了第一句:“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我的老班长,你还会不会想起我……”
小曾边唱边流泪,1个小时后,这首至今依然在军营内外传唱的《我的老班长》诞生了。小曾压根没想到,就是这首歌,让他的命运再次改变。
1995年,小曾的“军营民谣”第一张专辑《我的老班长》一问世便风靡全国。
随后几年,每到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时,各部队总是争相邀请小曾进军营演唱。无论地方给多么优厚的报酬,如果与部队的演出时间冲突,小曾都婉拒;只要部队来邀请,他总是有求必应。那时,他每年都要为部队演出五六十场,到过最南边的南沙群岛,去过高海拔的青藏兵站,进过国旗班、三军仪仗队,也到过不少边防哨所。
有人这样评价:“唱小曾的歌不需要嘹亮的嗓音,也不需要太多专业技巧,但不能不用情。”受大学里哲学专业的熏陶,小曾有意识地让自己写的每一首歌都蕴含一个道理。这些简单却深刻的道理,通过歌声直抵心灵,感动着一茬又一茬的官兵。所以,也有文艺评论家说,小曾的歌既起到教育效果,又是最好的征兵广告。
在基层巡演时,小曾的舞台装束总是一身迷彩服加上子弹袋背心。战士们都喜欢喊他“班长”。有一次,小曾应邀到李向群生前所在部队义务演出,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师长、政委也坐在下面,跟他一起大声高唱《我的老班长》。
演唱过程中,一名战士跑上台与小曾一起合唱《军中绿花》。唱完后,他眼角挂着泪花对小曾说:“班长,我就是听着您的歌参军的。今后,我要长期留在部队,当一辈子的兵!”
演出结束后,政委紧紧握住小曾的手说:“你的歌就是最好的指导员,你来唱一次歌,官兵就如同受了一次教育。”
重圆军旅梦
小曾始终坚持寫军歌、唱军歌,始终穿着没有军衔的迷彩服站在舞台上。回到部队前,他上高原、下海岛、到边防,已为部队官兵无偿演唱600多场,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演唱3场。“只要部队觉得我还有用,能给我一个小小的舞台,我愿把这一生献给军营。”
小曾用歌声慰藉着万千基层官兵的心灵。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06年在一个海岛演出时发生的故事。
这个海岛远离陆地,最为珍贵的便是淡水。从小曾来的第一天起,官兵便不再洗脸,他们把淡水积攒下来,留给小曾用。这种“奢侈”的待遇,让小曾感动不已。当小曾听说有名战士在山上执勤,没有看到演出时,他执意上山,专门给这个哨兵唱了5首歌曲。
那是个年轻的战士,带着一条狗,吃住在山上。小曾的到来,让他十分激动,两腿站得笔直,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小曾给他唱了《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一首接一首。听着听着,战士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临别时,他突然跑进小屋,捧出一盘录音带递给小曾——那是小曾出的第一张专辑《我的老班长》。录音带外面的塑料壳已经被磨烂,用透明胶带小心地粘着。他哽咽着告诉小曾,每当孤单寂寞的时候,他就听录音带里的歌,听着听着就不想家了。小曾紧紧抱住可爱的战士,哭了……
在一次沿川藏线巡演过程中,小曾和战友来到只有几名官兵驻守的某兵站。这里海拔超过4000米,营房里没通水电。由于是备用兵站,很少有人到访,文艺小分队的到来让官兵既兴奋又紧张。虽然只有几名观众,小曾还是用热情洋溢的演唱,给官兵带来欢乐,并在临别时向每名战友赠送了自己的专辑。
一年后,在驻川某训练基地巡演时,一名战士从队伍里跑出来冲他喊道:“班长,班长!我们那里通电啦。”小曾一看,原来是那个兵站的一名战士。他冲上前来报喜的行动,也让小曾无比感动——他们真的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班长。从此,“班长”这个称谓的分量,在小曾心里又重了几分。
2009年5月22日,原成都军区政治部的一纸命令,把小曾特招进了战旗文工团。
接到这个消息时,离开军营18年一直没有睡过好觉的小曾,竟一觉睡到天明,就像刚从远方疲惫归来的浪子,心一下子放松了。醒来后,小曾流着泪给母亲发去一条短信:“妈妈,孩儿回部队了……”
迄今为止,小曾参与创作的作品超过300首,90%以上都是军旅歌曲。他早期的作品灵感,来自于他当炮兵的军旅岁月。后来,他行走在更长的军旅路上,因川藏线而创作了《长长长长川藏线》《云儿飘》等,了解到一位姑娘不远千里到边防哨所和边防战士举行婚礼的故事,创作了《墨脱新娘》……
为征兵代言
在西部战区陆军文艺骨干眼中,小曾还有一重身份——征兵宣传形象大使。每年征兵季,小曾总是奔波在各地进行征兵宣传。
哪里征兵宣传需要“助阵”,只要时间允许,小曾就会前往。2018年4月,他以征兵宣传形象大使身份参加广东省阳江市征兵宣传,与阳东一中高三学生一起演唱《军中绿花》。他告诉同学们,自己就是从学生到战士,再到军旅歌手的,是参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鼓励同学们到军营去,既报效国家、献身国防,又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寻找机遇。一些学生当场就找征兵办工作人员咨询政策、领取报名表。
2021年2月,小曾应陕西省征兵办邀请,赴陕西拍摄征兵宣传短视频,后该视频在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推出。“来吧,加入人民解放军,为万家团圆保驾护航!”“年轻娃,当兵咧!”“年轻的朋友们,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强国必须要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当兵入伍是我们的义务,是家庭的荣耀,是民族的希望。”……小曾出镜的别具一格、军味十足的视频受到各界欢迎。中国军网旗下“八一电视”转发了视频,又很快在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刷屏”,吸引了大批青年的关注。
2023年1月23日,正月初二,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营大拜年》栏目播放了小曾率领文艺轻骑队走进南部战区海军部队演出的实况。小曾既是主持人,也是歌唱演员。当他那首原创歌曲《兵心永向党》响起时,官兵不由自主地跟着一起唱,台上台下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远在合肥的朱龙武观看了当天的节目,跟着屏幕上的小曾一起唱,直到小曾谢幕。他激动地说:“我现在每天坚持跑步、做俯卧撑锻炼身体,我的新年愿望就是能够实现当兵梦想,成为家族里的第七名军人,能够像歌中唱的那样‘在淬火中百炼成钢,只为了我山河无恙。”
“我还会继续唱下去的!愿我的歌声能够激励更多适龄青年投身火热军营,为军队和国防建设贡献热血和青春。”小曾说。
(卢军为驻京某媒體记者,陈萌为西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干事)
主人公感言
二次入伍,缘自我对部队的挚爱,士兵是我心中的天。
只有坚持尽心竭力为官兵创作,才能对得起军队文艺工作者的称谓。二次入伍这十几年,我用士兵语言写士兵的生活和情感,这也是我对那些长年驻守在边海防一线官兵的最好回报。近年来,我陆续创作的《当个英雄》《军人的名字是第一》《高原兵歌》等一批新军营民谣,不仅在官兵中引起共鸣,而且在全军各类比赛中获奖。
新一轮军改后,我选择留在西部战区陆军,既当编剧又当演员。每次去高原边防慰问,我都身先士卒,因为在我心中,士兵是我永远的天。
从创作《我的老班长》算起,我的军营民谣已走过28个年头。我觉得,“小曾”这个名字已经不再属于我自己,它代表着战士心中的一种情怀,代表着他们对部队文艺工作者的认可和肯定,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期望和荣誉。今后,我将继续用最真挚的情怀、最火热的激情去描写官兵、歌颂官兵、服务官兵,在艺术之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强军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年轻的朋友们,来部队里吧,我们一起在军营放声高歌!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