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拔牙窝内填塞PRF对双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患者局部疼痛和肿胀程度的影响

2023-09-20郭珍珍林文清

广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张口智齿磨牙

郭珍珍 林文清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厦门 361009)

近年来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物逐渐趋于精细化,导致颌骨发生退化,牙齿缺乏萌出空间,继而导致下颌阻生智齿生长,据统计下颌阻生智齿发生率可高达66%~77%[1]。智齿的萌生可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牙列拥挤以及牙源性囊肿等,同时由于其紧邻第二磨牙,因此还可导致邻牙龋坏、牙根吸收、骨缺损等多种不可逆的病变,严重损害患者的牙周健康[2],研究显示[3]伴有无症状下颌阻生智齿仍可对相邻第二磨牙造成威胁,目前手术拔除是主要方式,但由于下颌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相邻,拔除术中所进行的翻瓣、去骨、分牙等多步骤极易对第二磨牙造成影响,增加牙槽骨缺损发生的概率,从而导致继发根面龋发生的风险。既往研究报道拔除术中于拔牙窝内填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具有良好的骨诱导、骨生成作用[4],故我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双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8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阻生牙诊断标准[5]且均为中低位水平阻生;(2)年龄18~30岁;(3)均需拔除双侧下颌第三磨牙;(4)两侧磨牙基本对称。排除标准:(1)伴有系统性疾病;(2)严重阻生齿、冠周炎;(2)磨牙出现根尖周炎;(3)第二磨牙缺失者;(4)依从性差者。按照术后有无使用PRF分为2组,每组41例。常规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18~27岁,平均(22.16±3.27)岁;位点:左、右侧分别为19例和22例;颊舌侧分类:颊侧、中央和舌侧分别为13例、17例和11例;牙齿位置:中位和低位分别为19例和22例。PRF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18~30岁,平均(22.57±3.31)岁;位点:左、右侧分别为20例和21例;颊舌侧分类:颊侧、中央和舌侧分别为15例、14例和12例;牙齿位置:中位和低位分别为20例和21例。2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内容,研究方案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件号:KS20221223001)。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术前30 min,嘱患者采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90.03%)含漱5 min,然后取仰卧位,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进行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起效后从第二磨牙远侧龈缘中部略向外做切口直至颊侧,继而从第一磨牙中部向前至远中部做切口,然后切开骨膜翻转皮瓣,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分别用下颌长拉钩、支拉钩牵开后方以及颊侧的软组织,充分暴露牙槽嵴顶、颊舌侧骨,根据患者口腔内具体情况使用超声骨刀去除颊侧骨板,利用牙挺拔出牙根,最后将阻生牙拔除,刮除周围肉芽组织后结束手术,拔出结束后用缝合创面。

PRF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于拔牙窝内填充PRF。(1)PRF的制备:术前30分钟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20 mL,以2 400 r/min的速率离心20 min后,用巴氏管吸收上层血浆和红细胞并转移至另一管中,再次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取得纤维蛋白凝块即为PRF,静置备用。(2)磨牙拔除后,将预先制备的PRF凝胶填充于拔牙后的拔牙窝内填,再用PRF生物膜覆盖在骨缺损区表面并缝合。

2组均随访结束后均持续观察7天并于院外持续随访探查6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2组牙周恢复情况、术后恢复情况、骨组织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牙周恢复情况:于拔除前以及随访6个月后使用牙周探针(上海聚慕医疗,型号KPC11.5b-3.5)探测牙周袋间距(periodontal pocket depth,PD)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

(2)术后恢复情况:于拔除前、拔除第1、3、5、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6]评价疼痛程度,该量表总分10分,总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使用标准卡尺测量上、下切牙切缘间距评估张口度;采用游标卡尺测量下颌第一磨牙牙冠舌侧的正中点至对应颊部皮肤距离评估肿胀度。

(3)并发症发生率:随访结束后统计2组出血、感染、干槽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z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牙周恢复情况对比

拔除前2组PD、A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2组PD、AL均下降且PRF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牙周恢复情况对比 (n=41,±s,mm)

表1 2组患者牙周恢复情况对比 (n=41,±s,mm)

注:与拔除前组内比较,*P<0.05。

组别PD AL拔除前随访6个月后拔除前随访6个月后PRF组7.42±0.723.14±0.67*4.42±0.531.38±0.38*常规组7.41±0.683.68±0.65*4.41±0.541.61±0.39*t 0.065-3.7040.085-2.705 P 0.949<0.0010.9330.008

2.2 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拔除前2组患者VAS评分、肿胀度以及张口度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第1、3、5、7天VAS评分、肿胀度均下降且PRF组低于常规组,张口度上升且PRF组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2~4。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对比 (n=41,±s,分)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对比 (n=41,±s,分)

注:与拔除前组内比较,*P<0.05。

组别VAS拔除前拔除第1天拔除第3天拔除第5天拔除第7天PRF组8.07±1.136.43±0.52*3.15±0.41*1.34±0.12*0.64±0.15*常规组8.12±1.017.16±0.71*3.44±0.69*1.52±0.34*0.98±0.27*t-0.211-5.311-2.314-3.197-7.048 P 0.833<0.0010.0240.002<0.001

表3 续表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肿胀度对比 (n=41,±s,mm)

表3 续表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肿胀度对比 (n=41,±s,mm)

注:与拔除前组内比较,*P<0.05。

组别肿胀度拔除前拔除第1天拔除第3天拔除第5天拔除第7天PRF组12.15±1.7816.01±1.12*14.27±3.19*8.34±0.12*0.98±0.27*常规组12.16±1.7417.05±1.58*13.45±3.17*9.52±0.34*1.14±0.15*t-0.026-3.4381.168-20.9563.317 P 0.9800.0010.247<0.0010.002

表4 续表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张口度对比 (n=41,±s,mm)

表4 续表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张口度对比 (n=41,±s,mm)

注:与拔除前组内比较,*P<0.05。

组别张口度拔除前拔除第1天拔除第3天拔除第5天拔除第7天PRF组11.15±0.7817.01±1.12*21.27±2.19*25.34±1.12*30.64±1.15*常规组11.16±0.7416.05±1.08*19.45±2.17*22.52±1.34*28.98±1.27*t-0.0603.9513.78010.3396.204 P 0.953<0.001<0.001<0.001<0.001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PRF组出血(2.44%)、感染(2.44%)以及干槽症(0.00%)的发生率略高于常规组(14.64%)、(7.32%)、(4.88%),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41,n(%)]

3 讨 论

下颌阻生智齿由于邻近第二磨牙,因此拔除后常伴有较大的软组织创口,且多数情况下需取出部分骨质,因此拔除术后患者常伴有极为明显的疼痛和肿胀,进而影响张口进食,影响术后的康复[7]。PRF是从自体血液中提出的一种衍生物,目前被广泛用于骨科、创伤等领域,且获得较好的效果,故我院探讨该物质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对患者的效果。

本研究中PRF组PD、AL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于拔牙窝内填塞PRF,可改善骨组织,促进磨牙修复。可能的原因是PRF是一种通过自体外周血一次性离心获得的富含白细胞、血小板的纤维蛋白凝胶,该物质可缓慢且永久性地释放细胞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因此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因此将该物质填塞于拔牙窝内一方面可覆盖颊骨缺损区,进而对缺损区形成组织保护屏障,从而减少AL,降低PD,以此达到促进牙周恢复的目的[8];另一方面还可刺激骨髓基质细胞形成,促使其发生有丝分裂,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增加胶原纤维的合成,对破骨细胞的生成进行抑制,从而改善骨密度,加快组织愈合[9]。

由于骨组织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当温度达到47 ℃时,骨细胞会发生凋亡,当温度达到60 ℃时可发生不可逆性骨坏死,进而导致大量炎性介质释放,同时手术为创伤性操作,可对机体造成应激反应,故拔牙后患者常伴有显著疼痛以及肿胀,从而限制张口[10]。本研究中PRF组拔除不同时间段VAS评分、肿胀度低于常规组,张口受限好于常规组(P<0.05),说明在拔牙窝内填塞PRF,不仅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度,还能缓解张口受限。可能的原因是PRF是机体自身血液经离心处理后形成的一种疏松的立体网格状结构的血小板浓缩物,该物质中不仅包含50%的白细胞和97%的血小板,同时其结构呈三维网络结构,因此可诱导大量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聚集于纤维间隙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空间支架效应,一方面减少纤维蛋白对血小板的影响,另一方面该物质还可在7天内释放分泌出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生长和免疫因子,促进组织修复、降低组织的性反应,减轻疼痛,改善肿胀度,以此达到缓解张口受限的目的[11]。有研究表明[12]填塞PRF可预防组织感染,促进软组织再生,减轻术后疼痛、肿胀[12],本同本研究结果相符,支持本研究。

既往研究显示该PRF富含白细胞、血小板等物质,并且能够在纤维蛋白框架下缓慢而永久的释放,填塞于拔牙窝内可在牙窝内促进止血并形成较为稳固的血凝块,可加快结缔组织呈骨细胞的增殖,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的目的[13-14]。但是本研究中PRF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常规组,但是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同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小,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倚,因此出现此结论。属于本研究的不足也提示笔者在日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

综上所述,对双侧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患者予以PRF填塞拔牙窝,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度,缓解张口受限,修复磨牙远中骨缺损,不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张口智齿磨牙
猜字谜
待客之道看张口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等待
我陪妈妈拔智齿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拔不拔智齿,牙片说了算
拔不拔智齿,牙片说了算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