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腭神经节针刺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
2023-09-20肖继燕袁玉枚李维英
肖继燕, 袁玉枚, 李维英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广东深圳 518000]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和/或咽部干、痒、痛、灼热等[1]。近年来,慢性咽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我国慢性咽炎的发病率占耳鼻喉科疾病的12% ~14%[2]。该病病因病机复杂,病情顽固,难以彻底治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目前,西医治疗除病因治疗外,多采用含片、含漱、雾化、理疗等局部治疗,虽能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3]。而近年来的研究[2]表明,针灸治疗慢性咽炎可取得一定疗效。蝶腭神经节针刺术为北京名医李新吾教授首创,临床多用于治疗各种鼻炎,疗效显著,此外将其用于面瘫、面肌痉挛、近视、干眼症、突发性耳聋、耳鸣、痛经等其他疾病均有疗效[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蝶腭神经节针刺法联合常规针刺与口服中成药慢严舒柠咽炎片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以评价蝶腭神经节针刺法联合常规针刺对慢性咽炎的治疗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 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耳鼻喉科、肺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共60 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孙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9版)[1]中有关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晨起出现频繁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萎缩性咽炎患者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②体征:咽黏膜充血、血管扩张,或咽黏膜干燥、苍白、萎缩,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黏膜表面有黏稠分泌物附着或带臭味的黄褐色痂皮。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有关慢喉痹的辨病、辨证标准。①辨病标准:以咽部干燥,或痒、疼、异物感、胀紧感等为主要症状;病程较长,咽部不适症状时轻时重;常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窒而长期张口呼吸,或因烟酒过度,空气干燥、粉尘异气刺激等导致发病;咽部检查黏膜肿胀,或有萎缩,或有暗红色斑块状、树枝状充血,咽侧索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②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阴虚肺燥、肺脾气虚、痰热蕴结的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病辨证标准;②近1个月未接受任何治疗;③年龄18 ~60 岁,性别不限;④病程3 个月以上;⑤无心、脑、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⑥有良好依从性,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年龄小于18 岁或大于60 岁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⑤患有咽喉或呼吸道其他部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⑥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⑦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
1.5 剔除、脱落标准①出现针刺或慢严舒柠咽炎片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②突发其他疾病,影响本研究继续进行的患者;③研究期间擅自使用其他可能干扰本研究结果药物的患者;④依从性差,不能自觉按照研究方案完成试验的患者;⑤因个人原因自动退出研究的患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给予慢严舒柠咽炎片口服治疗。用法:慢严舒柠咽炎片(桂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1 020304;规格:0.25 g ×30 片/盒),口服,每次5 片,每日3 次,7 d 为1 个疗程,共服用4个疗程。
1.6.2 治疗组 给予蝶腭神经节针刺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主穴:新吾穴(又称“蝶腭穴”)、廉泉、列缺、照海、太溪、鱼际。配穴:阴虚肺燥配三阴交、太渊;痰热蕴结配丰隆、尺泽;肺脾气虚配肺俞、脾俞。材料选择:使用1 寸(规格0.30 mm×25 mm)、3 寸(规格0.35 mm×75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器械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操作方法:先行常规针刺,再行蝶腭神经节针刺术。(1)常规针刺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手部及患者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1寸毫针,廉泉穴针尖向舌根斜刺0.5~0.8寸,列缺穴向上斜刺0.5~0.8 寸,太溪、鱼际、照海穴直刺0.5~0.8 寸。以上穴位均施以提插或捻转手法,以医者针下徐缓及患者感觉针刺局部酸麻胀痛为度,太溪、照海行针时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以上穴位均留针30 min,每间隔10 min 行针一次。出针时除针刺出血处以无菌棉签按压,其他穴位无需按压针孔。常规针刺每天1 次,6 d 为1 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 d,共治疗4 个疗程。(2)蝶额神经节针刺术操作方法:定位:眶下孔处至外耳道连线的中点处即蝶腭神经节(新吾穴)体表投影,以眶下孔处至外耳道连线为外平行线,距离其55 mm 处的内平行线的中点即蝶腭神经节所在。进针点:弓形切迹即颧弓下约1~2 mm左右的缝隙处。进针:患者取坐位,施术部位及医者手常规消毒,选用3寸(规格0.35 mm×75 mm)毫针,以左手食指指尖紧按于“弓形切迹”的中央后,右手拇、食指持针,将针从押手拇指的指甲缘中央刺入皮肤,破皮后根据蝶腭神经节的方向,向内上偏前或中斜刺55 mm。进针过程中若遇阻力可嘱患者张口放松后继续进针,该针刺术的疗效关键在于刺中蝶腭神经节,患者会出现面部麻木或放射至鼻腔或牙齿的麻木感,即为得气。不留针,出针同毫针出针方法,出针后嘱患者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2~3 min,以防局部出血。每个疗程的第1 天治疗1 次,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次,每次针一侧即可。
1.7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7.1 慢性咽炎症状体征评分 参照2012年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慢性咽炎(慢喉痹)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表,具体包括咽干、咽痒、咽痛、异物感、胀紧感、干咳、黏稠分泌物附着、咽后壁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无、轻度、中度、重度4 级,分别计为0、1、2、3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由同一位专业医师进行症状体征评分。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情况。
1.7.2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12年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疗效。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检查正常,疗效指数≥95%;显效:咽部症状明显减轻,局部体征显著改善,70% ≤疗效指数<95%;有效:咽部症状和体征减轻,30% ≤疗效指数<7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7.3 安全性评价 观察2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2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8 统计方法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脱落情况及基线资料比较研究过程中,2 组患者均无脱落、剔除病例,均能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治疗组30 例患者中,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37.17 ± 4.92)岁;平均病程(6.50 ± 2.13)年。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38.47 ± 4.91)岁;平均病程(5.97 ± 2.09)年。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 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为76.67%(23/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慢性咽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咽干、咽痒、咽痛、咽部异物感、咽部胀紧感、干咳、黏稠分泌物附着、咽后壁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慢性咽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symptom and sig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P25,P75),分]
2.4 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1 例患者出现1次小范围皮下出血,嘱患者予24 h内冰敷及48 h 后热敷等处理后消退,其余除针处轻微疼痛感及少许出血外,均无晕针、感染、神经损伤等其他针刺异常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有5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2 例轻度腹胀,2 例轻度腹泻,1 例稍恶心,均可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但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一种慢性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变部位涉及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症状多为咽部干、痒、痛及咽部异物感、胀紧感、灼热感等。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病因复杂,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化而成,也可因气候变化、大气污染、职业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过敏因素等导致[6]。其发病机制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显示其病机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反流性咽喉炎、变态反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相关[7-8],该病检查可见咽部黏膜血管充血、扩张或咽部黏膜干燥、苍白、萎缩,或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有黏稠分泌物附着等病理表现[1,9]。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是一种通过针刺刺激蝶腭神经节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该法治疗各种鼻炎疗效显著,此外对于突发性耳聋、耳鸣、干眼症、三叉神经痛、面瘫、痛经等头面五官及其他系统疾病亦有效果。该法由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新吾教授首创,故针刺部位又被称为“新吾穴”[4]。进入蝶腭神经节的神经根有3个,其中就包含了副交感神经根与交感神经根,其节后支分布广泛,不仅覆盖了上、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而且还到达咽顶部、泪腺、软硬腭和扁桃体等部位。交感神经收缩血管,而副交感神经扩张血管,在正常情况下,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即中医理论所说的阴阳相互制约、互为消长。针刺蝶腭神经节之所以能治疗各种鼻炎,且可一针多用,正是因为刺激蝶腭神经节可通过刺激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节其紊乱的功能,使其达到平衡状态,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调节阴阳,使阴阳平衡[4,10]。而其一针多用在于其节后支分布达鼻、眼、咽、腭等部位,故针刺蝶腭神经节用途广泛,因蝶腭神经节的节后支包含了支配咽部的咽支,故笔者认为,如果将其运用到慢性咽炎的治疗上来,可能也可通过其神经反馈机制达到缓解慢性咽炎症状的作用。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慢喉痹”范畴,古代医家所指的“喉”不仅包括现代解剖意义上的“喉”,也包括了“咽”[11]。慢喉痹病因分内外,外因或责之于病后余邪未尽,或因粉尘、浊气长期刺激,或嗜烟好酒、嗜食辛辣,或妄于劳作等,内因则多由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熏蒸咽喉,遂致本病。因本病多由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且有些患者喉底如有帘珠状滤泡增多,故又有“阴虚喉痹”“虚火喉痹”“珠帘喉痹”之称;本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也可致阳虚、气虚、血虚、气滞等[12]。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其宣发功能可将水液向上、向外输布而滋养全身,咽喉为肺之门户,肺金损伤,则津液失布,水亏而咽喉失养为病。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通“阴脉之海”的任脉,且循行至咽喉,故取列缺穴可清咽利喉;照海为足少阴肾经穴,通阴跷脉,肾经与阴跷脉皆循行至咽喉,故取照海穴可滋肾水、降虚火;列缺、照海相配,是取其八脉交会穴穴组治疗咽喉疾患的特殊作用;廉泉穴为局部取穴,取其能统领全身阴经和精血作用,调动全身的阴气和精津以滋养咽喉;太溪穴为肾之原穴,有滋阴降火的作用;鱼际穴为肺经之荥穴,“荥主身热”,故针刺之可清肺利咽。
本研究通过对比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常规针刺与口服中成药慢严舒柠咽炎片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对咽干、咽痒、咽痛、异物感、胀紧感、干咳、黏稠分泌物附着、咽后壁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蝶腭神经节针刺法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且其疗效优于口服中成药慢严舒柠咽炎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