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综合防治措施
2023-09-20李德如广东省惠东县畜牧兽医事务中心
文│李德如(广东省惠东县畜牧兽医事务中心)
中国的生猪养殖量和猪肉消费量都居世界前列,但许多规模养殖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消毒卫生不严、免疫程序不科学等原因,导致猪只呼吸道疾病频发。特别是仔猪,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而肉料比也大打折扣。如果再出现大规模疫情,处于亏损状态下的许多养殖场很可能出现紧急抛售现象,这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复杂,尤其是病毒感染最为棘手。了解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病毒类型和预防措施对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一、病毒类型
当饲养环境恶劣、饲养密度过高、空气不流通或消毒卫生不严格以及猪只严重营养不良时,如果相关病毒进入猪群,很容易导致一系列呼吸道疾病。以下是临床上常见的几种病毒导致的猪呼吸道疾病。
1.猪流感。猪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地方性流行性感冒,在猪群中暴发。病猪和带毒猪的唾液、鼻液和痰中都含有病毒,是传播该病的重要源头,排毒期可持续1~2个月。该病常在天气多变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暴发,潜伏期为2~7天。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该病毒均易感,发病迅速。当猪群饲养密度较大时,该病毒的传播速度会非常快。通常情况下,猪流感的死亡率较低,但当继发感染发生后,死亡率会急剧上升。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引起的疾病。该病毒主要感染宿主的免疫细胞,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导致疾病难以治疗。患病的猪、带毒的猪以及患病母猪所产下的仔猪,以及受到污染的环境和工具等都是传播该病的重要来源。PRRS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精液和胎盘进行垂直传播。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妊娠母猪和出生后1个月内的仔猪最容易感染。当饲养环境恶劣,如饲养密度大、空气湿度高、粉尘多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PRRS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高温潮湿的季节或天气突变时发病率较高。
3.猪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传染病,其病毒根据血清抗原性可分为多个亚型,其中圆环2型病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类型。该病毒是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猪圆环病毒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患病的猪和携带病毒的隐性感染猪进行,主要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传播。此外,该病毒也可以通过母体胎盘和公猪的精液进行垂直传播。不同品种和日龄的猪均易感,但通常发生在断奶后至2个月龄之间的猪只。该病毒的最大危害在于其导致的免疫抑制作用,使得猪群易于发生混合感染,从而增加死亡率。
4.猪伪狂犬。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后,病毒通常存在于猪的脑脊髓组织中,并可在唾液、鼻液、血液和实质器官等体液中发现。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乳汁、配种以及感染的饲料。伪狂犬病可以全年发生,但在寒冷季节更为高发。哺乳仔猪是伪狂犬病的高发群体,其患病率较高。一些幼猪可能会在未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之前就死亡。而成年猪多数呈现隐性感染,短时间后即恢复正常。至于成年母猪和公猪,常常表现为繁殖障碍以及呼吸道症状。
二、临床症状
1.猪流感。发病初期,猪只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张口呼吸、咳嗽,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高烧体温升高达40~41.5℃,并发支气管炎、肺炎或者胸膜炎,此时患猪食欲废绝、不愿站立、眼结膜充血、眼鼻出现黏性分泌物、常呈犬坐态,个别患猪关节疼痛,尤其是体态较好的肥猪症状较为严重。大部分患猪经过治疗可逐渐恢复正常,但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出现继发感染,增加患猪的死亡率。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在不同年龄段的患猪上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所有患猪均可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减少,部分患猪耳部发绀肉眼可见呈蓝紫色。能繁母猪感染后,主要表现早产、产弱胎儿或者木乃伊胎;感染的仔猪表现出呼吸困难、高烧不退、极度消瘦、全身症状明显,致死率可达80%~100%;育肥猪感染后症状较轻,但也可表现出全身症状。
3.猪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先天性震颤和母猪繁殖障碍。皮炎和肾病综合征,该症状多见于中期和育肥期的猪,典型症状是常在耳部和胸腹部皮肤上形成圆形的病灶,随着时间推移,病灶中间形成结痂,颜色变为红色或黑色,患猪生长发育变缓,食欲减低,体温略有升高,严重患者出现跛行,该症状的猪发病率不高,通常可以自行康复。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该症状主要发生在断奶后至2月龄的仔猪,患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皮肤苍白,有呼吸道症状,严重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张口喘气、体温升高,该症状的猪死亡率较高,患病后即使没有死亡也会成为僵猪。先天性震颤,该症状主要表现在初生仔猪,全身不断左右颤抖,不能自主站立和正常吸奶,尤其是在1周龄以内的仔猪颤抖严重,若不人工辅助饲养,很快会饿死,病程经过2周后,耐过仔猪会逐渐康复。母猪繁殖障碍,该症状多发生于母猪,主要表现为背毛粗乱,泪痕严重,断奶后不发情,或者发情但久配不孕,妊娠期母猪感染后出现早产、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等。
4.猪伪狂犬。不同年龄段的患猪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刚断奶2~3天的仔猪感染常呈全窝暴发,出现高烧41~41.5℃、吸奶无力、精神沉郁、流涎、歪头斜脑或出现转圈运动,有的呕吐、腹泻,倒地四肢呈游泳状,随着病程的发展,患猪出现口吐白沫,抽搐后角弓反张,最后全窝死亡;断奶前后的仔猪感染,死亡率降低,但当伴随严重腹泻时,预后不良;成年猪感染症状不明显,表现出咳嗽、打喷嚏,有些呼吸减缓,轻微发热,极少出现神经症状,通常数日可康复;怀孕母猪出现流产、产木乃伊胎或死胎,种公猪感染出现睾丸肿胀或萎缩,失去育种能力。
三、鉴别诊断
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极为相似,且多数为混合感染,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只能做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对于病毒类别的诊断,无菌采集病料,包括病猪、死猪的肺部样本,或血清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常用病毒在细胞上的分离培养法、血清学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法等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法进行鉴别诊断。
四、治疗措施
对于病毒类的呼吸道疾病,并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只能针对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当出现高烧时,可选用清热解毒药,咳痰多患猪使用化痰药,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同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或者氟苯尼考注射液等,提高免疫力可使用黄芪等中草药。治疗同时,务必保证提供干净饮水,加快病症改善。
五、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在建场初期,合理规划场区布局,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给圈舍安装温控系统。饲养期间,圈舍保持干燥卫生,阳光充足,定期做好消毒,保持通风,尤其是保育舍,温度保持在32℃左右,粪污及时进行处理,饮水器和料槽定期进行消毒清洗。对于有自繁自养条件的养殖场,不建议从外引种,提倡自繁自养。
2.合理开展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制定养殖场合理的免疫程序,降低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概率。母猪、种公猪和仔猪是一个养殖场的核心部分,母猪的免疫包括细小病毒病、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和伪狂犬等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疫苗接种;种公猪的免疫参照母猪,但在夏季蚊虫较多的季节,注意提前做好乙脑疫苗的免疫;仔猪出生后尽快帮助其吸乳,可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一定抵抗力,7日龄注射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冻干疫苗(该病已净化的猪用)、15日龄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20日龄肌内注射猪瘟弱毒冻干疫苗、30日龄注射蓝耳病(PRRS)活疫苗或灭活苗(根据猪场蓝耳病感染情况选择)(按说明书使用)、35日龄选做口蹄疫灭活疫苗(按说明书使用)、40日龄必须做副伤寒苗(猪霍乱沙门氏C500弱毒菌株活疫苗)肌内注射一头份或口服4头份、56日龄肌内注射猪瘟弱毒冻干疫苗、60日龄注射猪链球菌弱毒株冻干活疫苗。注射疫苗必须是在猪只健康状态下进行,若出现有过敏反应,可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
3.重视生物防控。有条件的养殖场配套修建洗消中心。洗消中心应选址距离猪场2~3千米左右,与其他动物养殖场的距离应保持在500米以上,并处于养殖场主导风向的下风处,进入生产区的饲料和车辆都必须经过洗消中心的严格消杀。对于场内饲养人员,严格按照封闭式管理,饲养期间禁止外出,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前,必须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4.早发现早治疗。呼吸道疾病是处于不断发展的动态中,除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外,当出现疾病时把握治疗时机,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早确诊、早治疗”原则,一旦发现猪群中有异常表现的猪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尽快找出病因,根据确诊病因及时进行治疗,并可根据疾病种类对全群猪只进行预防性用药,降低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