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辽市饲草饲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3-09-20由大鹏张丽萍刘兰兰包玲玲郭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通辽市饲草饲料

文│由大鹏 张丽萍* 刘兰兰 包玲玲 郭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张继(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动物检疫技术服务中心)

吴国庆(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高凤林(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肉牛带;草场植被覆盖度达到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素有“内蒙古粮仓”和“中国草原肉牛之都”之称。通辽市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产业发展势头整体向好。饲草饲料产业是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也是农牧民增加收入来源的重要保障,通辽市饲草饲料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笔者主要就通辽市饲草饲料产业发展进行探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内蒙古通辽市饲草饲料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1.饲草产业发展概况。通辽市紧紧围绕畜牧业发展需求,把牧草种植等先进栽培技术推广与“粮改饲”“饲草基地保障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等项目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饲草料基地建设。通辽市具有培育饲草储备库优势区和优质天然打草场的天然优势。截至2021年,全市现有天然草原面积4180.96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218.22万亩,天然牧草储备总量达25.7亿千克;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在高产农田发展连片全程机械化青贮种植,扶持优质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饲草基地建设总规模达571.4万亩,其中青贮玉米490万亩、紫花苜蓿保留面积30万亩,燕麦10万亩、羊草5万亩、沙打旺0.4万亩、锦鸡儿36万亩、黄贮615万吨;通辽市饲草种子繁育基地面积4.9625万亩,2021年预计人工饲草料储备总量达161.8亿千克;全市现有草料加工机械刈割机3564台,翻晒机60台,打捆机2523台,粉碎机24856台,大型铡草机303台,青贮收割机756台。

2.饲料工业发展概况。饲料工业是养殖业生产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养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通辽市现有饲料生产企业5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饲料年产能为360万吨,2021年实际产量为154万吨,2022年实际产量为170万吨。从产品特征上,能生产普通饲料、单一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从产品种类上,能生产反刍料、猪禽料和特种经济动物料。

全市共有专兼营饲料经销商820多家,经营的饲料中本地品牌90个,市占率为39%,市外品牌50个,市占率为61%。规模性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使用自配饲料或委托代加工饲料。全市饲料产品经销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据测算全市年需各类精饲料约450万吨,其中牛饲料190万吨、羊饲料为130万吨、猪饲料110万吨、禽类饲料20万吨;其他饲料10万吨。

3.粮改饲工作推进情况。2015年以来,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不增收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对牛羊产品需求增加和饲料原料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我国提出了“粮改饲”的结构调整政策。通辽市作为实施“粮改饲”项目的试点地区,发挥农牧结合资源优势,大力转变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牧民将以籽粒玉米为主的粮食种植转变为饲草种植,“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基本建立且协调发展,已经将单纯的粮仓转变为“粮仓+奶罐+肉库”。通辽市根据政策导向选择种养大户作为补贴对象,形成了整县整乡整村推进的青贮玉米收储模式。据统计将籽粒玉米转变成青贮玉米种植以后,直接净利润增加281元每亩,而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种养结合”模式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将青贮玉米就地转化,过腹增值带来最终收益,间接净利润增加3869元每亩(种植规模在10万亩以上)。2022年通辽市已完成玉米青贮饲料基地500万亩以上,其中粮改饲示范区建设132.2万亩。

二、内蒙古通辽市饲草饲料产业存在的问题

1.饲草产业。

(1)天然草原生态脆弱,饲草产量不足。过去十几年,由于大型露天煤矿开采、过度放牧及干旱严重等原因,草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造成部分草原沙化、盐渍化面积不断增大,降低了天然草原的饲草产量和载畜量,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拖入支出,不得不从外地购置饲草满足生产需要。尽管近几年通辽市相继实施了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措施,完成草原生态修复1000多万亩,但众所周知天然草原生态一旦破坏,就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所以天然草原的产草力依然不能满足其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再次,通辽市已经划定基本草原面积3218.6万亩,其中大部分都在实施全年“禁牧”,导致草原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与生态恢复的矛盾加剧。

(2)饲草产业链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低。一是通辽市是粮食主产区,饲草种植多数是以“为养而种”为主,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为主导的饲草产业链;二是饲草深加工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叶蛋白加工、茎叶分离和制粒设备等不足,导致饲草产量低、能耗高、质量差。三是缺乏饲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影响整个行业的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

(3)饲草种植管理水平低,饲草产品质量差。一是部分种草户,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前期未能按规程选种、整地和播种,后期的田间管理上也比较粗放,刈割时间不准,晾晒时间过长,导致柔嫩部分脱落,饲草产品产量下降质量降低。二是各地牧草收割、运输机械设备不配套,部分地区大面积种植的饲草无法及时收获,造成了饲草资源的浪费。

(4) 饲草产业服务机构不健全,体系不完善。一是国家、自治区在通辽市实施的草原项目,重点投入到了生态保护建设方面,对饲草种植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不足,服务体系支持力不强,造成支撑饲草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动力不足,依靠科技进步转变饲草生产方式的进程缓慢。二是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时,编制部门未设置县级以下饲草服务专门机构,饲草技术推广服务机制不完善。

2.饲料工业。

(1)大宗原料涨价和成本升高,企业经营受到冲击。饲料内禁止添加抗生素政策生效和2023年以来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价格持续走高等多种因素,饲料企业面临很大的困境,不得不采取涨价或者调整原有饲料配方设计等措施来应对。中大型企业在原料采购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营销手段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小型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冲击,整个行业加速洗牌,造成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饲料品牌和种类众多,市场占有率低。目前通辽市企业加工销售的饲料品牌达90多个,每个品牌几乎涵盖了全部动物生长阶段,产品种类总数达上千种。2022年本土饲料销量为48.3万吨,占全市饲料总经销量的10.7%,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市外饲料企业抢占。

(3)企业规模小,缺少领军型企业。通辽市饲料生产企业年产销量超万吨的只有6家。受各种因素影响,本地多数企业连续几年产销量急骤萎缩。企业规模小、产销量不足、没有领军企业是通辽市饲料生产行业的明显短板。

(4)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售后服务滞后。一是相当多的饲料企业科研投入不足,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缺乏,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从而深陷同质化竞争,引发企业间一轮紧接一轮的价格战。二是大多数本地饲料企业缺少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不能提供动物疫病诊疗防治等技术服务,不能解决养殖户在使用饲料产品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销售团队人员较少、服务半径大,常规服务不及时、不到位。

(5) 企业融资难,赊账情况严重。一是饲料企业采购原料所需资金量大、货款回收较慢,“占资”问题突出,由于饲料生产企业能够抵押的有效资产少,有的企业土地性质不清,很难得到银行贷款。二是由于周转资金少,很多企业无法在原料价格低时大量采购,而当原料价格升高时因完成订单所需又不得不采购入手,致使原料采购成本升高,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导致市场竞争力减弱。

(6)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化验设施设备老旧,化验参数少,质量控制人员素质差强人意。有些企业对原料和产品没有严格专业的检验检测,这就给企业带来违禁药物超标、重金属超标、毒素等饲料卫生指标不合格和常规营养指标不达标等安全隐患问题。

三、内蒙古通辽市饲草饲料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建议与对策

1.继续推进实施“粮改饲”,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在粮食主产区的畜牧大县和农牧交错区,继续大力实施“粮改饲”,适度发展节水高产人工草地,推进因养而种,畜禽粪污处理还田,改善土地肥力,促进畜牧业实现循环发展。认真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引草入田,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加强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草畜配套,构建新型种养模式。鼓励养殖大户、合作社、规模养殖场(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积极推进养殖场(企业)、合作社与青贮玉米规模化种植主体对接,促进订单种植。

2.因养布局,实行差异化生产模式。根据通辽市不同区位的养殖现状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宜的饲草种类和品种,结合高效种植技术,实行差异化生产模式。建议利用先进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裹包青贮技术在通辽市东部奶牛养殖聚集区周围推进苜蓿种植区建设,保障奶牛规模养殖、苜蓿就地就近供应需求,进而推进苜蓿生产规模化、田间管理标准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建议在通辽市北部退耕已垦草原的肉羊养殖聚集区通过草地免耕补播等改良技术,发展多年生饲草种植羊草、燕麦、黑麦。建议在通辽市肉牛主产区推广高质量全株青贮玉米长期稳定保存技术,实现全株青贮玉米生产的提质增效,同时探索实施与经济作物等高效轮作生产模式。

3.草地建植混播,生态生产融合发展。一是在沿河道退耕地周围推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选择禾本科与豆科、多年生与一年生混播,具体品种选择紫花苜蓿、披碱草、燕麦和甜高粱等品种形成混播人工草地。二是通过利用精量播种机等先进设备改变播种方式,增加混播品种。三是从生态和生产的角度进行植被恢复,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植被覆盖率。

4.推进饲草产品规模化生产,推动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建设产业化和专业化的饲草产品生产基地,打造饲草生产龙头企业,引导其向饲草产业优势产区集中。二是培育种草养畜家庭牧场新型经营主体,助力农牧民脱贫增收。三是继续积极完善饲草料产业经营机制。引导饲草企业、合作社、大户,加快土地流转,扩大饲草种植面积,促成饲草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统一市场体系。

5.做好顶层设计,助力饲草饲料企业发展壮大。对饲草产业而言,决策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做好顶层设计。一是让饲草企业(种草大户)实打实享受人工种草项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牧草良种生产补贴。二是建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科研育种部门和企业联合开展种子基地建设,积极研发推广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新品种。三是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政策理念的培育扶持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对饲料工业而言,建议决策部门在政策制定上应阐明金融支持、技改奖励、玉米加工补贴、减税降费等具体的条目。在金融贷款方面,开通金融绿色通道,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适合饲料生产企业的金融产品,简化审批程序,大幅增加中小微饲料生产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对饲料产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财政贴息政策。在技改奖励方面,把饲料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纳入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奖励范畴,支持饲料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扩能升级。在财政补贴方面,重点落实玉米深加工企业财政补贴制度,支持单一饲料企业扩大生产,并积极与当地饲料加工企业对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在减税降费方面,严格落实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以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等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6.完善饲草饲料技术支撑体系,创新服务形式。一是以旗县市区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等为依托,加强饲草饲料产业发展技术推广服务,大力推广饲草饲料生产、加工和调质等实用技术。二是鼓励和支持服务人员参与饲草饲料生产加工和科技示范点建设,开展技术咨询,面向农牧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三是加大农牧民种草培训力度,通过引进加工调质设备,不断提高产量。四是要建立健全饲草饲料产品及相关产业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

四、结语与展望

猜你喜欢

通辽市饲草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粤海饲料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