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尝试 追求超越
——谈杂技节目《蝶恋花——滚环》
2023-09-20张磊姚双欣
文|张磊、姚双欣
“滚环”是国内外正在发展的一个杂技节目,表演者以高超的驾驭能力踩踏一只光滑大环不断滚行、快速旋转,并在此过程中做出种种高难度的优美肢体动作,富有运动感、艺术性,深受观众喜爱。
这个节目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空军战士的训练科目,空军战士们为了练习眩晕耐受力和身体平衡感使用这种环状器材,带动身体做大幅度的连续的乾坤颠倒,各种非正常体位使这种训练成为一种高强度运动。后来这种器材被引入杂技,经过改造利用,难度再次提升。比如,空军战士们训练时都是抓住器械、保持直立、顺环滚动,但杂技演员不仅要单手单脚、吊挂扭动,还要带环滚出不同路线、形态和节奏,追求滚动得千姿百态。
“滚环”在国外很流行,有许多优秀的表演者,还有专门举办的“滚环”比赛。在中国,“滚环”也有20 多年的发展历史。早期的滚环节目《青春的旋律——滚环》是由当时的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创演的,他们借鉴国外单人表演,发展出集体表演形式,道具上开发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环,并依托新道具发明了很多新的技巧动作,舞台上集体技巧和个人技巧交叉表演,令人目不暇接,该节目获得了全军全国多项艺术大奖,还参加了1999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产生了非常好的反响。
近年来,国内的“滚环”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也比较多元。除集体表演之外,个人表演也有很大进展。单人滚环将多样化的滚环技巧糅合在一起,需要一个人熟练掌握多种高难度技巧,并能够流畅自如地转换,展现出“人环共舞”的美感,难度进一步提高。
“滚环”的主要表演类型有“大双环”“大单环”“小双环”“头顶环”,其中“大单环”即“大环”难度最高,也最受欢迎。“大单环”是从“大双环”基础上简化而来的,它的难处在于道具简单。“大单环”把原道具上的扶手和脚踏板全部去掉了,这样人便失去固定物,很容易在快速旋转时因离心力而被甩出,这也要求演员必须具备更加稳固的基本功才能很好地控制住它。
目前,沧州杂技团表演的“滚环”便是“大单环”。该节目汲取了国外同类表演的精华,又结合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创新了道具和技巧。道具上添加了LED元素,将LED 灯装在环上,再根据音乐节奏的转换来调控滚环的颜色及图案,在展现技术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强化了节奏感,增加了观赏性。不过这种变化对表演者来说难度大大增加,因为道具比原来增重了一倍以上,使表演的力量和速度都受到影响。技巧上也加大了难度,从单人单环的表演形式转变成双人单环,由男女二人在大环中共同起舞。两个人在一个单环上表演难度是很大的,需要高度默契,才能在两个不同的力度控制下把环顺利旋转起来。目前又在这个节目的表演中加入了舞蹈和戏剧元素,给“滚环”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其更加丰富和生动。男女演员在相互配合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时,用心用情呈现出一幅幅浪漫唯美的画面,恰似一对情侣对于爱情的诠释,为此,节目也命名为《蝶恋花——滚环》。
未来,《蝶恋花——滚环》这个节目还将继续提高和发展。作为表演者,我们也会努力创新,争取创造出更多高难度动作,加入更多新颖元素,让这个节目越来越受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