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2023-09-20于颖

文理导航 2023年23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高中物理人工智能

于颖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发深入,尤其是人工智能。基于此,为更好地传承物理知识,使相关教学活动建立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上,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分析高中物理知识的体现,以此揭露人工智能融入高中物理教育的价值意义,最后从情境创设、沉浸课堂打造、翻转课堂、多元评价等多个方面研究人工智能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路径,总结人工智能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人工智能;教学创新

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环境下,现代智能技术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VR、AR、深度学习等技术在课堂上的應用愈发常见。为实现全面培养的教育要求,提升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应紧抓社会发展为教学活动带来的新机遇。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学科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为培养具有物理核心素养的综合型人才,研究高中物理教学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开展路径是必要的。

一、基于高中物理教育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

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若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的角度出发,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基本活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目前,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其发展与物理学密切相关,比如图像自动识别,或是无人驾驶等,更为细致的关系体现在集成电路与芯片、基于原子模型的认知模拟、以多光源为核心的人脸识别、感应系统与传感器等。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引入当前发展迅速的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必要的,一方面能够增强高中物理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关系,确实将教育活动建立在社会发展趋势上;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学生带来生动的技术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通过教学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关键的学科能力。

二、基于人工智能环境研究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路径

(一)创新预习:设置问题情境

课前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展前提,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目标能否实现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架构下,“导学案”的设计使用较为常见,虽然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预习、学习意识与能力,但教师无法把握预习结果,难免存在部分学生疏于预习的情况,导致后续的物理课堂教学推进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布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预习活动,针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复杂性、抽象性,教师可以利用教育领域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设置问题情境,并将其导入线上系统,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活动对问题进行简单解答。在此情况下,教师使用大数据手段即可掌握有哪些同学参与了课前预习,其中又有哪些同学对这一部分的物理知识存在理解、认知上的误区,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为内容重点的调整、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课堂教学的辅助等提供方向,一方面让学生提前形成知识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与课上学习经历科学的思维过程,以此获得成长,深化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由于高中物理知识较难,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知识理解较为吃力,更逞论物理知识运用,在一些错误前概念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会认为,物体质量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在该情况下,为避免错误印象与理解的形成,教师可以围绕“自由落体运动”教材内容整合线上视频、图片、文本等,将其上传至AI智学系统(高考版)等平台软件上,完成导入后要求学生自行登录、浏览、下载,并对问题加以解答,及时完成预习回馈,促进后续教学工作的优化。

(二)激发兴趣:增强课堂沉浸感

无论何时,兴趣都是学习的基础前提,高中物理知识具有物理学科知识的特性,即源于生活、服务生活,虽然知识内容相对枯燥,但是其带来的生活改变、技术发展可以很好地满足高中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如何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物理知识学习兴趣成为实际教学中内容、方法设计的关键。在智能化技术背景下,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比如AR技术和VR技术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课堂,获得极佳的学习体验。以“圆周运动”相关教学内容为例,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提前对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教学关键的同时分析学生理解难点,然后结合使用AR技术和VR技术对课堂环境进行优化,依托于视觉追踪、触觉反馈、生效反馈等增强环境真实性、沉浸感,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促进其物理学习效率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较难理解力的方向与作用,比如在车速过快的情况下,火车转弯时轨道与车轮间的挤压会提供一部分火车转弯时的向心力,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营造火车轨道内部低、外部高的真实情况,一旦火车行驶速度加快,车轮与外轨之间存在挤压,外轨将产生弹力并作用于外侧轮缘,以此提高火车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通过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以直观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于脑海中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久而久之,将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物理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再如,开展有关“卫星变轨问题”的教学活动时,若是学生理解困难,教师也可以使用VR技术为学生带来卫星从低轨道加速至高轨道的直观的学习体验,深化物理知识理解的同时,使其更为清晰地掌握加速离心运动的过程,以此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三)创新方法:引入翻转课堂开展分层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学方法愈发丰富,在人工智能的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分层教学,或是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等,依托于“技术底座”优化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渐摒弃以往一刀切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证教学指导的精准性。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落实“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依托于翻转课堂的设计与科学分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均可以在当前的知识水平上获得提高与成长。具体而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对新课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要求学生总结不理解的内容,并将其带到课上一同讨论、分析。同时,为保证翻转课堂各个环节开展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教师可以面向学生提供阶段性的课程学习报告,该报告也为课堂设计提供支持,实现“有教先学、以学定教”的目标,促进学生物理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学生开展全面的学情分析,比如考量学生的上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考试成绩等,在全面的学情分析结果上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实践的观察,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监测学生对新学物理知识的掌握,并结合具体情况对课堂节奏进行及时调整,即依托于教学的实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握课堂推进节奏,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下课前,利用系统提供的当场测验加深学生理解,并根据测验结果了解学生短板,以此为基础布置差异化的作业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布置物理作业时,除包括物理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涉及一些活动性、实践性任务,比如围绕社会热点或前沿技术等设计作业,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形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报告进行查阅,将其作为教学指导的基础,提高指导效果与效率,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发展。

(四)科学评价:落实多元素质评价

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完成教学评价工作,尤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但是多元评价需要教师及相关人员付出较多精力,所以可以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关联技术以及统计学方法对学生以往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存储、统计与总结,并对现有的评价内容、目标予以细化,依托于层层细化的评价指标保证教学、学习评价的科学准确性,尊重学生物理学习付出,保护其学习自信心,使其建立健康的物理学习心理状态。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检验方式之一,是课堂完整教学的关键,在开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多元素质评价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第一,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历史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自动生成相关结果。传统的教学评价虽然可以给后续教学工作带来一定指导,但实际上其使用的评价标准、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作业完成情况、考试分数以及课堂表现,缺乏对学生物理知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尊重。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依托于专业软件采集学习数据并整理、分析,借助软件、系统平台的智能化生成功能开展数据分析,直观地看到学生物理学习的优势区与不足区,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出班级整体对哪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与细致化。第二,动态追踪学生的课后物理学习。课后作业是加深学生知识理解、促进学生知识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难免存在部分学生敷衍对待作业,一些教师也没有充足的时间批改作业、提供及时指导,所以以往传统的作业分数对教学评价的参考性较低,使得最终的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但是在人工智能的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直接在智能软件或平台上布置作业,相较于纸质批改,线上批改效率更高,并根据学习结果提供针对性极强的“智能题库”,促使学生获得更具针对性的物理习题。比如教学易软件,具有学情分析、智能测试分析功能,针对其推送的分析报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薄弱点开展针对性学习,使其具有自己的物理学习结构,实现自身物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为信息化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学生形成物理学习信心。因此,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师可以采取人工智能的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信成长、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教育领域的现代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其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无论是教学方法或是理念均得到了改变与优化。在此背景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时,可以积极引入VR、深度学习等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评价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晁正,陈文强,黄文登.基于“G-TPCK”理论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以“向心力”为例[J].物理通报,2022(9):112-116.

[2]董友军,袁登山,王磊.学习进阶视域下的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策略——以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51(19):35-39.

[3]付裕儒,刘立华.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以高中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为例[J].学园,2021,14(12):49-50.

[4]趙玲朗,范佳荣,赵一婷,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习者画像模型设计与应用——以“高中物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2):95-101.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高中物理人工智能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