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低产低效园改造“六优化”措施

2023-09-20王鹏

山西果树 2023年5期
关键词:苹果措施

王鹏

摘要:苹果低产低效园改造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因树制宜,做到“六个优化”,即优化栽植密度、优化品种结构、优化树形结构、优化土壤环境、优化投入品管理、优化配套措施等,实现改造升级、提质增效。

关键词:苹果;低产低效园;六优化;措施

文章编号:2096-8108(2023)05-0053-03中图分类号:S661.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志码

“Six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Apple Low Yield and Low Efficiency Orchard Transformation

WANG  Peng

(Natural Resources Bureau of Linyi County, Linyi  Shandong 251500, China)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yield and low-efficiency apple orchards should be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orchard conditions, and tree conditions, so as to achieve “six optimizations”such as optimizing planting density, optimizing cultivar structure, optimizing tree structure, optimizing soil environment, optimizing input management, and optimizing supporting measures to achiev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words:apple; low yield and low efficiency orchard; six optimizations; measure

临邑县苹果园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部分采用的是乔化砧木,由于建园栽植密度大、群体密度高,栽培模式老、管理技术不配套,果园郁闭度高、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苹果产量低、品质差、商品果率低、栽植效益差,沦为低产低效园,影响了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苹果低产低效园改造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因树制宜,做到“六个优化”,即优化栽植密度、优化品种结构、优化树形结构、优化土壤环境、优化投入品管理、优化配套措施等,实现改造升级、提质增效。

1优化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是苹果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优化苹果栽植密度是低产低效苹果园改造的重要措施。对高密度乔砧苹果园即每亩(667m2)栽植80株以上,采取一次性间伐模式,即“隔行伐行”或“隔株伐株”,调减苹果园群体密度,然后再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类型、树形树势等进一步间伐,优化果园群体结构,逐年将栽植密度降到每亩(667m2)30株以下;进一步调优行距,逐步将行距调至5 m以上。对中密度乔砧苹果园(667m2栽植45~80株)可采取计划性间伐模式,通过2~3年完成,按照永久株和临时株分类施策,对临时株以结果为主,采取环剥、环割、回缩等措施实现“多结果”;对永久株以整形为主,整形与结果相结合,采取短截、轻剪、长放等措施实现“扩冠”,待永久株树体优化和结构调整完成后伐除临时株,逐年将栽植密度降到每亩(667m2)22~27株,将行距调至5~6 m。

2优化品种结构

临邑县苹果市场品种单一,没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偏少,以中秋王为主,约占苹果总面积的10%;晚熟品种主要是富士,约占苹果总面积的90%。全县苹果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集中成熟上市,市场竞争力不强。根据临邑县资源环境条件和群众基础,早熟品种推荐鲁丽,此品种香脆酥甜,糖度高,易丰产,成熟早,竞争优势明显。中熟品种推荐华美,该品种果实圆形,果個中等大且大小均匀,果肉乳黄色,肉质细脆,汁液中多,香味浓郁,高抗轮纹病和腐烂病。晚熟品种推荐烟富10、烟富8及维纳斯黄金,烟富10以短果枝结果为主,丰产性好,果个大;维纳斯黄金为黄色品种,口感酥脆香甜,品质极优,易成花,抗寒能力强,高抗褐斑病,产量高,优质果率高。科研与生产中应瞄准市场需求,加快对优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实现苹果品种更新换代。

3优化树形结构

3.1优化树形

将原有的“主干疏层形”或“自然圆头形”改造成“复合倒伞形”或“小冠开心形”,将原有的“自由纺锤形”改造成为“细长纺锤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培育稳定的立体丰产树形。

3.2优化主枝

逐年疏除粗度超过中心领导干1/3的主枝,形成明显的主从关系;对过长的主枝尤其是伸向行间的,要及时回缩,改善行间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操作。

3.3增加小枝数量

在主枝两侧刻芽求枝,主枝上萌发的背上新梢,长度超过20 cm的,全部进行扭梢、拿枝或别枝等措施改变生长方向,促进花芽分化;超过50 cm且已木质化的背上梢要及时疏除。通过刻芽、涂喷发枝素等措施使每个主枝上有16~20个侧生的1~2年生小枝,降低结果枝级次,实现健壮枝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要保留好枝间距,同侧方向小枝条间距20~25 cm。

4优化土壤环境

4.1增施有机肥

结合秋施基肥,局部集中增施充分腐熟的牛羊粪5~10 m3或大豆、豆饼等精制有机肥料2~4 m3,同时增施腐殖酸类、微生物类肥料,使根系集中分布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以上。

4.2生草栽培

行间生草能明显优化土壤环境,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常用的草种有紫花苜蓿、三叶草、毛叶苕子、长柔毛野豌豆等,也可间作葱、芥菜、花生、辣椒等,还可选择自然生草。需要注意的是,需及时去除恶性杂草,当草高超过30 cm时进行刈割,每年刈割2~4次。

4.3树下覆草

覆草能大幅改善表层土水分及其温度条件,且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配合实行起垄栽培,沿行向形成高30 cm、宽120 cm左右的土垄,在垄上覆草20 cm左右,喷施尿素加速腐烂,并覆上一层土,防止被风吹走。

4.4精准滴灌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防止土壤板结,使土壤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既利于蚯蚓等生物活动,疏松土壤,又能优化土壤环境,促进矿质元素吸收利用,提高果实品质。

5优化投入品管理

5.1农药减量化

1)强化农业防治。通过做好果园清洁,及时刮除老翘皮、病斑,收集病虫枝、病果、落叶等进行消毒后粉碎沤肥后还田;通过捆绑诱虫带、缠胶带等措施减少害虫为害。2)强化物理防治。通过悬挂杀虫灯、糖醋液、黄板等措施,诱杀蚜虫、果蝇、夜蛾等害虫。3)精准施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抓住害虫抵抗力最弱的低龄幼虫期等关键时期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5.2化肥减量化

1)精准高效施化肥。根据苹果园土壤肥力和树龄、树势等调节肥料用量和比例,一般亩(667m2)产3000 kg以下的苹果园,每亩(667m2)施氮肥10~15 kg、磷肥5~10 kg、钾肥10~15 kg;亩(667m2)产3000 kg以下的,每亩(667m2)施氮肥15~20 kg、磷肥7.5~12.5 kg、鉀肥15~25 kg。2)抓住关键期调控施肥。春季施肥:20%~30%的氮肥、20%~30%的磷肥、20%~30%钾肥,在3月—4月份施用;夏季施肥:20%~30%的氮肥、20%~30%的磷肥、40%~50%钾肥,在6月—8月施用;秋季施肥:40%~50%的氮肥、40%~50%的磷肥、30%~40%的钾肥、全部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在采果前后施用。

6优化配套措施

6.1优化整形修剪

采取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相结合,提倡轻剪、长放、多留枝,增加2~5年生健壮枝数量,缓放斜生枝、下垂枝,疏除病虫枝、过密枝、背上枝等,培育高光效树形。

6.2优化花果管理

低产低效苹果园改造后,树势有所削弱,必须加强花果精细管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等措施,尤其是要严格疏花疏果,控制产量,改造当年每亩(667m2)产量控制在1 000 kg以内。

6.3优化秋季促根

促发秋根,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地上部生长提早,还可抑制徒长枝的发生。常用的促根措施有:秋施基肥,早熟品种于10月中下旬进行,晚熟品种采果后及早施入;保持适宜的秋梢比例,一般外围新梢中秋梢占20%~30%即可;秋季采果后要注意保叶,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促进树体贮藏养分积累,促生更多秋根。

猜你喜欢

苹果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第一个大苹果
收获苹果
有毒的苹果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拿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