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条路径破解石化行业产能过剩

2023-09-19骆红静

中国石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产品发展

骆红静

今年以来,扬子石化提前做好市场研判,动态调整塑料新品专用料的生产计划,努力提升聚烯烃新品专用料销量。图为扬子石化EVA产品下线。达军 摄

随着国内石化行业改革不断深入,政策不断松绑,大量资金、新技术、新装备投入到行业发展中,非传统石油路线制化工的项目获得大发展,如CTO(煤制烯烃)、MTO(甲醇制烯烃)、CTA(煤制芳烃)、PDH(丙烷脱氢)、进口乙烷制烯烃等项目迅速建成并形成规模,“十四五”期间国内迎来石化行业产能大发展,不仅大宗产品陆续出现过剩,甚至依赖进口的高端化工材料也出现了进口减少、出口增长的局面。

炼油、烯烃、芳烃产能过剩进程不断加快,如何看待和解决过剩问题,需要业者以更前瞻和全面统筹的视野认真研判,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积极行动,改革奋进,切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产能过剩来势汹汹

2018年以来的5年间,为解决PX(对二甲苯)大量进口问题,按照“减油增化”的思路、以多产芳烃为重点,国内相继建成投产了恒力、浙石化、盛虹等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三桶油新建石化项目也多数配套芳烃项目,5年间PX产能年均增长26.2%,2022年底PX产能已达3494万吨/年,产量2475万吨,消费量3515万吨,产能接近消费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PX产能仍有1270万吨/年,2025年末PX总产能将超过消费量。

乙烯作为我国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少数几个产品之一,在“十三五”期间当量消费量的50%以上依赖进口,也是本轮石化产业投资的核心产品之一。过去5年间,我国乙烯产能复合增长率达16.4%,202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乙烯产能第一大国,乙烯产能达到4697万吨/年,产量4165万吨,当量自给率65%。据统计,国内已公布的在建、拟建、计划于“十四五”末投产的乙烯产能还将有3475万吨/年,届时乙烯产能超过8000万吨/年,也将超过当量需求。

同样过剩的局面还出现在丙烯产品上,作为原料和工艺更加多元化的产品,近年来PDH项目的大量兴建促使丙烯产能过剩来临的时间更早、力度更迅猛。2022年底国内丙烯产能5611万吨/年,产量4605万吨,当量自给率88.2%。未来两年,国内还有大量PDH、炼化一体化装置投产,2025年丙烯总产能将达8400万吨/年,当量消费量接近600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

随着基础石化原料产能的不断建设投产,其下游配套建设的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产品也陆续出现了过剩态势,包括常规的聚烯烃产品、乙二醇、环氧乙烷、己内酰胺、苯酚、丙酮等产品,另外高端功能性合成材料如聚碳酸酯ABS、尼龙6等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能力过剩局面。

两大长期利好发展趋势不改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我国2023年经济增速5.2%,明显快于全球的3%、发达经济体的1.5%、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的4%的水平,并且2024年也快于以上经济体的发展水平。联合国最新一期《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将我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上调为5.3%。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在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计的同时,上调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至5.6%。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环比增量0.8%,上半年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5%,主要指标总体改善,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充分肯定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形势,指出“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按照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阶段目标,我国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未来5年的GDP年均增速接近5%,保持较快增长。

石化产业基础性、支柱性角色不变。石化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配套性的能源原材料基础产业,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及民生福祉。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下行压力,这种压力也作用于石化产业上。但是,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实体经济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我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数量最大的中产阶级,经济保持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就需要石化产业作为基础性、支柱性产业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投资的惯性及各种资源投入来看,当前主要石化产品产能过剩势不可挡,且涉及面越来越广,“以发展来化解过剩”的旧有模式在新形势、新周期下已难以发挥有效作用。2022年,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破解产能过剩的困局提出了明确方向和举措。

《意见》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破解产能过剩困局

深化供给侧改革。“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及效益稳步提升,但是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旧:产业布局不均衡、产品结构性不足与过剩现象并存、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并存等。

“十四五”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妥善解决整体和局部、增量和存量、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产业布局上,统筹区域协调布局,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推进化工项目进区入园,促进高水平集聚发展。目前国内已逐步形成环渤海湾区、杭州湾区、海西区、泛大湾区等四大石化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提升规模效应和一体化水平,有力地提高了能源和资源利用率、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安全环保,区域内资源集约循环利用,产业耦合发展,进一步实现区域内高效管理及监管,实现本质安全环保。

产能结构上,持续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加快推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或转移。过去十几年间,国内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是要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产业政策为指导、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健全常态化退出机制,才能实现行业落后产能平稳有序退出,如山东省实施炼油产能减量置换政策等,通过多轮压减,省内地方炼厂数、平均产能规模均明显改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高。

产品结构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加大延链、补链及强链的力度,提升产品精细化、专用化、系列化细分水平。其中,传统炼化企业加快向原料轻质化和“减油增化”转型,这类转型一方面实现了短流程、高收率、低成本、过程清洁,提升了生产竞争力,另一个方面在成品油市场已饱和或过剩的状态下,多产烯烃、有机化学品、高性能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促使企业延链、补链和强链,丰富了竞争手段和能力。

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期间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由于实现“碳中和”年限更短,碳排放下降斜率更大,对减排降碳技术的要求也更高。石化产业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绿色低碳化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并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以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制定和采取高标准能耗及排放标准,完善碳资产管理机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和淘汰;另一方面,采取加大技术及装备节能改造、耦合区域绿色能源使用、实施碳排放减量及回收利用项目等,促使现有石化产能绿色转型升级。

创造新需求化解过剩。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已经成为石化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目标。通过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引导需求,拓展石化产品消费领域来化解供应过剩。

今年,被称为消费“新三样”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和风能发电,为汽车轻量化材料、车用电子电器材料、新型轮胎、锂电新材料及其化学品、光伏和风能发电的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粘接材料等石化产品拓展了消费空间,一定程度化解了产能过剩压力。其中,一辆传统燃油车约消耗合成树脂150公斤左右,一辆新能源汽车消耗合成树脂量超过220公斤,以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ABS/ASA/AES及尼龙等树脂为主。今年上半年,国内燃油车销量665万辆,同比下滑5.8%,新能源汽车销量294万辆,同比增长40.4%,渗透率达30.7%,新能源车的增长有力地拉动了车用合成树脂的消费。

仪征化纤持续开发生产新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刘玉福 摄

促进数字化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过剩产能进行升级改造,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微循环,提升企业人效及能效,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以“互联网+”思维,主动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内外部服务能力,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交易、物流、仓储、金融、数据等全方位服务,推动传统石化行业商业模式变革,构建石化行业数字经济的新价值和新发展空间;通过打通产业链多项业务环节,建设全产业链数据资产化运营平台,加快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实现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降低全产业链条的能耗排放。尤其是传统基础产品、传统石化基地、老旧石化企业和装置,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和智能工厂、智慧化工园区的试点示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耗能耗和废弃物排放,不仅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而且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加速过剩产能化解及转型,这既是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猜你喜欢

产品发展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拒绝平凡,如何让你的产品变“有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