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拐沙头密集流动沙丘固阻结合综合治沙技术模式

2023-09-19闫德仁杨制国胡小龙黄海广

内蒙古林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沙障固沙输沙量

闫德仁 杨制国 胡小龙 黄海广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沙障内植物长势良好

2023 年6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以水定绿,大力发展节水林草;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紧靠黄河,沿岸风成沙或沙丘因河水侵蚀而直接进入黄河。因此,构建黄河沿岸流动沙丘固阻结合的综合治沙技术模式,对减轻风成沙及流沙入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内蒙古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地理坐标北纬40°09′58.75″,东经106°50′28.38″。属中温带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142.7 毫米,年均蒸发量2397.6 毫米,年均气温8.0℃,年均风速2.8 米/秒。每年大风季节风成沙直接进入黄河,是沿黄河段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研究地流动沙丘密度0.8 ~0.9,天然植被盖度小于5%。其中,高度3 米及以上的高大密集沙丘约占60%,3 米以下的流动沙丘约占30%,覆沙丘间地约占10%。

二、治理思路

研究地流动沙丘随着与黄河距离的增加,沙丘的高度逐渐增加,同时流动沙丘密度也逐渐增加。为此,研究人员构建了流动沙丘固阻结合的综合治沙技术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在距离黄河200 米处的沙丘高度3 ~5 米的密集流动沙丘顶部沙脊线上,设置U 形纱网沙障阻沙带,使沙丘增高,控制沙丘前移速度,阻止沙源进入固沙区。二是在距离黄河20 米处的边缘沙丘至外围密集流动沙丘阻沙带之间,沙丘平缓或高度3 米以下、沙丘迎风坡坡度小于5 度的地带,设置网格纱网沙障与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固沙带,宽度100 ~200 米,用以固定流沙。三是在沿河边缘和固沙带间的丘间地,恢复天然植被,并与固沙带相间分布,共同构成植被防风固沙体系,阻止流沙前移进入黄河。

三、技术措施

1.U 形纱网沙障阻沙带

U 形沙障材料为抗老化的白色聚乙烯(PE)环保纱网,纱网宽1.2 米、长100 米。U 形纱网沙障设置部位为流动沙丘顶部的沙脊线,在3 ~5 个相连的流动沙丘顶部组成U 形阻沙沙障,通过拦截沙丘顶部的流沙,使沙丘增高,减缓沙丘移动速度,达到控制风沙危害的效果。

2.网格纱网沙障与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固沙带

在平缓沙地或流动沙丘迎风侧,设置PE 纱网网格沙障。纱网宽0.6 米、长100 米。网格规格分别为2 米×2 米、2 米×3 米、2 米×4 米、3 米×3米、3 米×4 米、4 米×4 米,以及4 米×4 米纱网中间设置十字形稻草沙障,形成2 米×2 米纱网稻草复合沙障;2 米纱网主带加2 米稻草附带,形成2米×2 米纱网稻草复合沙障。

U 形纱网沙障

PE 纱网网格沙障铺设

在PE 网格沙障内进行人工造林,树种选择沙拐枣、花棒、梭梭等。采用水冲方法造林,株行距为1米×4 米。

3.恢复天然植被

研究地紧临黄河,沿河边缘和固沙带间的丘间地水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天然植被恢复条件。在丘间地不采取人工措施,根据丘间地原有植被类型,可自然恢复成为优势种的有柽柳或芦苇天然植被,和固沙带相间分布,共同构成植被防风固沙体系,阻止流动沙丘前移进入黄河。

四、沙障设置成本

技术模式实施成本是影响其生产应用的前提。根据研究人员多年试验,采用60 厘米宽的PE 纱网,纱网每米1.3 元,人工铺设费每米0.2 元,综合成本每米1.5 元。不同形式、规格的PE 纱网沙障每亩设置成本见表1。PE 纱网沙障使用寿命10 年左右,而1 米×1 米的草方格沙障成本每亩500 ~600 元,使用寿命仅有2 ~3 年。

表1 不同形式、规格PE 纱网沙障设置成本

五、实施成效

1.输沙量变化

与对照的流动沙丘相比,应用固阻结合综合治沙技术模式的试验区不同季节输沙量明显减少。距离地面0 ~60 厘米高度,春季,4 米×4 米纱网沙障累计输沙量比对照样地净减少64.47%;3 米×4米纱网沙障净减少68.52%;3 米×3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82.46%;2 米×2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95.20%(表2)。夏秋季,4 米×4 米纱网沙障累计输沙量比对照样地净减少56.80%;3 米×4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67.67%;3 米×3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68.28%;2 米×2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96.32%(表3)。当年冬季至翌年春季,4 米×4 米纱网沙障累计输沙量比对照样地净减少58.82%;3 米×4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65.62%;3 米×3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73.32%;2 米×2 米纱网沙障净减少97.13%(表4)。

表2 春季不同规格纱网沙障的输沙量

表3 夏秋季不同规格纱网沙障的输沙量

表4 冬春季不同规格纱网沙障的输沙量

2.植物生长状况

项目实施第二年(2022 年),项目区林草植被平均盖度为16.2%。其中,沙拐枣平均高度为183.2厘米,平均冠幅为150 厘米×150 厘米(表5)。

表5 沙拐枣人工造林第二年生长情况

六、结论

在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密集流动沙丘设置不同规格的纱网沙障,并在沙障内栽植沙拐枣,具有明显的防风蚀作用,二年生沙拐枣平均树高达183.2厘米,平均冠幅为150 厘米×150 厘米。同时,沙障对输沙量的影响随着沙障网格增加而减少。结合综合沙障成本及固沙效果,建议设置2 米×2 米、3 米×4 米或4 米×4 米的纱网沙障,能够取得预期的固沙效果。

沙拐枣长势良好

猜你喜欢

沙障固沙输沙量
长青叶
化学固沙材料固沙作用机理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破损规律及植物保存率的沙障选择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固沙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不同沙埋程度下带状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沙漠铁路固沙砖设计参数的数值模拟
踏郎和黄柳植物沙障生长适应性比较
辽河干流辽中站河道冲淤变化趋势研究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祖厉河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频率曲线在荆江三口输沙量计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