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健康教育对新父母出院后角色转变及应对能力的影响

2023-09-19刘奕希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养育出院新生儿

刘奕希,刘 洁,邓 祎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衡阳421000)

目前,诸多新父母难以承担其养育职责,无法快速适应父母角色,同时新父母育儿经验较匮乏,增加了新生儿照顾的隐患[1-2]。此外,新父母对亲子依附行为的意识较弱,如与新生儿语言沟通、抚触等,无法从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刺激新生儿,保证其健康成长和发育。有研究认为,新父母养育水平会影响下一代发育[3]。因此,提升新父母育儿知识很有必要。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健康教育是一种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健康教育、会诊的新兴护理管理方法。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教育水平[4],但该方法对新生儿出院后新父母角色转变及应对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健康教育对新父母出院后角色转变及应对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我院600例新生儿及其父母。纳入标准:足月儿,母亲为初产妇;父母均成年,且年龄<35岁;新生儿父母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分娩后父亲无法全程陪伴;新生儿有疾病,需转至儿科;新生儿父母任意一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心理疾病。按入院时间将新生儿及父母分为对照组296例和观察组304例。对照组新生儿男169、女127例,胎龄37~42(40.32±2.03)周,体重2000~4000(3217.52±354.36)g;新生儿主要照顾者为母亲279例、父亲17例,其中父亲年龄18~35(25.31±2.30)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93例、大专及以上203例;母亲年龄18~33(24.27±3.28)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90例、大专及以上206例。观察组新生儿性别男174例、女130例,胎龄37~42(40.24±2.11)周,体重2000~3992(3226.19±348.27)g;新生儿主要照顾者为母亲290例、父亲14例,其中父亲年龄18~34(25.26±2.28)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96例、大专及以上208例;母亲年龄18~34(24.31±3.32)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95例、大专及以上209例。两组新生儿及父母、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住院期间指导母亲学习新生儿喂养,查房时及时给予新父母帮助,根据父母意愿给予适当指导。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2周1次,每个月进行1次短信或电话通知,邀请新父母参加新生儿养育知识讲座。干预持续至出院后1个月。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健康教育,分PPT健康教育、公众号健康教育、微信健康教育3大板块。①入院时协助其关注医院公众号,定期更新新父母养育新生儿的相关知识或视频;加入同期新父母微信交流群,有利于新父母交流;护士每天总结健康教育内容,并以文字方式发送至微信群,便于新父母查阅或回顾当日健康教育内容。②住院期间实施PPT健康教育: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较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妇产科医生、护师担任健康教育指导老师,对孕28周后新父母实施新生儿照护技能的重点培训,每周二、四开展PPT健康教育讲堂,采用电话及微信群聊通知的方式邀请新父母准时参加培训。每次不超过8人,若人数较多则分批次进行。医生及护师提前沟通健康教育内容,如注意新生儿呼吸情况、口腔分泌物观察、及时呼唤护士清理、大小便护理等,确认无误后由护师独立实施健康教育。每次2~4 h。健康教育以PPT幻灯片形式开展,同时插入动画、视频等,以提升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吸引新父母注意力。③出院后实施公众号健康教育及微信健康教育。公众号健康教育:每天10:00、20:00公众号发布养育新生儿的视频解说,视频分为亲子互动及养育新生儿系列,该系列可提升新父母照护新生儿的技能,同时也利于回顾此前住院期间由护士教授的养育知识。亲子互动系列:母乳喂养姿势;明确新生儿行为暗示;新父母如何对新生儿实施全方位适宜刺激;新父母深情凝视新生儿,同时提供爱的语言刺激等。养育新生儿系列:解说新生儿清洗脐部、更换尿片、护理臀部等沐浴技巧;保障新生儿体温正常的重要性及保暖措施;讲解喂养新生儿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注意事项;抚触重要性及其抚触技巧。④微信健康教育:新父母积极交流沟通,鼓励新父母发布照顾新生儿的疑难点,护士每日20:30统计疑难点,次日8:30进行解答。干预持续至出院后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父亲、母亲角色适应评分。自制母亲、父亲角色适应问卷,问卷均包括照顾行为的实施、角色认同、亲子依附建立3大板块,每板块各设8个条目,以1~4分(角色适应不佳~角色适应佳)为评分标准,评分越高提示新生儿父母适应情况越佳,Cronbach′s α分别为0.87、0.89。②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新生儿知识掌握率。自制照护新生儿相关知识问卷,出院1月后由护士发至微信群,邀请新生儿主要照顾者填写。问卷共20题,回答正确题目≥80%为掌握,回答正确题目≥60%为基本掌握,回答正确题目<60%为未掌握。掌握率(%)=(掌握例数+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照护新生儿自信心。自制调查问卷,共9个题目,如对新生儿有表达情感的能力及信心、能明确新生儿吃奶需求的信心、能成功安抚哭闹新生儿的信心等,以1~5分(不自信~非常自信)为评分标准,评分越高表示照顾者照护新生儿自信心越强。④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5]评分。SCSQ由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个维度构成,各10个条目,采用4级计分法,0~3分(不采取措施~经常采取措施)为具体评分细则,积极应对题目正向计分,消极应对条目反向计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父亲角色适应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父亲角色适应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母亲角色适应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母亲角色适应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主要照顾者新生儿知识掌握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照顾者新生儿知识掌握率比较(例)

2.4 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照护新生儿自信心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照护新生儿自信心比较(分,

2.5 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SCSQ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SCSQ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后自脐带结扎至出生28 d内[6]。新父母育儿经验均欠缺,多数难以胜任护理新生儿的相关职责[7]。有资料显示,新生儿父母希望与医护人员直接交流占89.84%,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新生儿照护知识占比为82.84%[8]。由此可知,新父母对新生儿照护相关知识的需求大。此外,有研究证实,新父母养育好坏可影响新生儿发育速度[9]。因此,临床不仅要满足新父母需求,还要重视提升新父母照护新生儿的护理水平,给予高效便捷的健康教育。

传统健康教育多在出院时实施,主要由当天值班护士对新父母进行口头健康教育,此后仅实施电话随访。这种教育方式虽然节省时间,但存在一定局限,一方面,新父母在办理出院手续时杂事繁多,难以集中精力耐心聆听相关照护建议;另一方面,即使护士反复强调或电话随访时灌输重点知识,但无法全部记住[10]。因此,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健康教育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具有知识海量化、多样性、互动性等特点,本方法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化平台获取诸多专业知识,并在医护讨论基础上达到制订健康教育方案内容的目的[11]。同时,护士健康教育以PPT作网络媒介,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传播新生儿养育知识,以期最大限度提升新父母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且住院期间的养育知识科普有利于提升新父母出院后知识理解度,提高新父母出院后查阅公众号养育知识可能性[12]。此外,新父母遇疑难问题后还能通过微信群发布养育新生儿经验或疑问的文字,使驻群护士直观了解新父母需求,进而统计新父母所遇问题并给予针对性解答。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父亲、母亲角色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照顾者新生儿知识掌握率、照护新生儿自信心评分、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健康教育对新父母出院后角色转变有很大帮助,证实该方法利于提高新父母角色适应力,增强新生儿照顾者养育知识掌握程度及应对能力。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持续健康教育的优势:公众号及微信均属于信息化平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新父母可自由选择学习养育知识时间;信息化平台可极大提高效率,减少人力及财力成本;健康教育形式紧跟时代潮流,如公众号、微信等均属信息、功能齐全的信息化平台,可满足新父母对养育新生儿相关知识需求,且微信群聊便于解疑答惑,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3]。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健康教育对新父母出院后角色转变影响显著,可有效提升新父母角色适应力、新生儿照顾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应对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养育出院新生儿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