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英雄张崇岫
2023-09-19年年
● 年年
2023年6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仪式暨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隆重举行。典礼进行到高潮阶段,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也随之揭晓,在颁奖词的宣读声中,94岁的张崇岫拄着拐杖慢慢走上领奖台,现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摄影艺术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而此次的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是首次增设,获奖者仅两位,张崇岫就是其中之一。他感慨地说:“我没想到,当年拍的照片能为我带来这么大的荣誉,这份荣誉属于浴血荣光的志愿军。”
“我首先是个拿枪冲锋的战士”
1929年10月,张崇岫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他成长的年代,正是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在13岁那年就报名参军,成了新四军七师巢南游击队的一名小战士,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在战争的洗礼下,张崇岫不断成长。他在政治上越来越成熟,在战斗上也积攒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战友们也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些都为他未来开展战地摄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张崇岫被调至东线兵团政治部新闻训练班学习,分配到新华社九兵团分社搞摄影工作。最初,他并不愿意做摄影工作,他更想端着枪直接和敌人打仗。“与别的战地摄影师不同,我首先是个拿枪冲锋的战士,然后才是一个摄影记录者。”他说。当然,他后来发现,在战场上摄影也是一种战斗,便不再抗拒,而是积极地干起了新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时任第九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张景华交给张崇岫一个任务——“拍朝鲜战争的真相”。于是,张崇岫便跟战友们一起踏上了前往朝鲜的火车。当时,他把装胶卷的袋子像子弹袋一样系在身上,有人问他腰里装着什么武器,他骄傲地回答:“我这个是非常大的手枪。”
那是一段让他们永生难忘的征程。从山东曲阜出发时,他们身上穿着春秋装,越往北去,一路就越冷。电影《长津湖》里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在中朝边境的火车站站台上,工作人员看到第九兵团战士衣衫单薄,便纷纷将自己身上的棉衣、帽子、围巾、皮靴等脱下来紧急递给车上的战士们。这个场景来自真实的生活,张崇岫回忆说,在经停山海关时,他看到站台满地都是衣裳,任由战士自取。当时,他听到车站广播里的寒冷预警,便果断下车捡了一件军大衣。
还好有这件大衣,否则他很可能熬不过去。那一年,朝鲜遭遇了数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气温降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冰天雪地里,战士们的脸颊和手冻住了,敲起来会响。还有的战士皮肤被冻得粘在了衣服和鞋子上,就像烧熟的红薯一样直接掉一层皮,有些人甚至因为手脚冻坏了而截肢。
因为条件限制,部队当时没有按照既定路线到达指定位置,半个月时间里没有军粮补给,战士们只能吃土豆。这些土豆是当地老百姓的口粮,战士们也舍不得多吃,每人每天只有一颗冻土豆充饥。冻土豆咬不动,他们就把土豆放在身上焐着,等冰焐化了再吃。虽然如此,他们依然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张崇岫为此写了一首诗:“将军一声呼,战士忘了苦。一人一土豆,追到海尽头。”
“只有靠近些,才能拍出好照片”
202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了一批抗美援朝影像作品。这些照片里,既有炮火连天、宏大的全景式战争场面,也有与敌人短兵相接、激烈的战斗情景,还有战士们无所畏惧、冲锋陷阵的决战时刻……通过这些照片,今天的人们“重回”抗美援朝战争现场。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就是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曾拍摄了上千张照片,而这次展览,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很久以前就看过张崇岫拍的抗美援朝战地照片,他被深深震撼了,入行30多年的他,一眼就看出了拍摄这些照片的危险和可贵:“离战火这么近,连坦克履带上的纹路都能看清!”他曾研究过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战地摄影师,这些摄影师并不是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拍照的,而往往是等到战争的一方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才上去拍的。“比如摄影大家罗伯特·卡帕最著名的作品《战士之死》也是这样,在照片上是看不到敌人的。”
张崇岫有自己的拍摄理念:“搞摄影,胆子要大!只有靠近些,才能拍出好照片。”在他看来,离战场越近,离战士们越近,离枪炮声越近,就越有可能拍到别人难以拍到的照片。他并不是一个战争的观察者,在拍摄《涉江追击敌人》时,他与部队一道强渡昭阳江,“迫击炮直接打到水面上,牺牲的同志就漂在身边”。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我是一名战士,在战场上不能怕,也不知道怕”。
在战场上,每一次镁光灯的闪烁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因为敌人会锁定亮光射击过来。1950年12月,在长津湖战役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80师的战士们正在与美军激烈夜战。在枪林弹雨中,张崇岫将徕卡照相机压在大石头下面,打亮镁光灯,拍下了交战双方子弹的空中轨迹。他对这张照片很满意,多年后还对人们说,他拍过一张精彩的照片,拍下了漫天弹道。据说,这张照片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录作为穹顶装饰。
这还不是张崇岫最满意的照片,他最满意的照片名叫《胜利会师》。
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胜利后,中国志愿军第20军59师侦察队与朝鲜人民军在咸兴港会师,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被张崇岫拍了下来,成为永恒的纪念。这张照片并非偶然得之,而是张崇岫在“精心构思”之后拍到的。
“当时,我猜想长津湖战役胜利后,可能会出现‘胜利会师’这个场景,就专程赶往咸兴港。”为了拍摄脑中设想的一幕,他在雪地里独行了四五十公里。会不会遇见敌军部队,他无法预知,所以是抱着“有去无回”的思想准备去的。那天,他从早上走到下午,终于到达咸兴港边,追上了先头部队。彼时,恰好另外一支追击队伍也来到岸边,他们看到敌舰仓皇逃走,便激动地和先头部队的战友们握手相拥,鸣枪庆贺。此时,敌人的军舰还没有消失在海平面的尽头。张崇岫如愿以偿,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画面。
我老了,但是照片不会老,照片里的故事不会老。
这张照片后来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被认为是拍摄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之作。1952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之际,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邮票共4张,有两张邮票的画面都来自张崇岫拍摄的照片,其中之一就是这张《胜利会师》。
除了战斗场面、重大历史场面,张崇岫也在寻找战争间隙中的“平和的时刻”。他拍志愿军战士缝补军鞋、文工团队员为阵地上的战士唱歌、朝鲜“阿妈妮”为志愿军打水……在战争的背景下,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变得那样可贵,让人更加珍惜和向往和平。
张崇岫也有遗憾:“长津湖边有一座山,从上到下埋着牺牲的志愿军烈士,每个坟头都插着一个小木头牌子,上面统一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没有一个人有名字。我想拍一张照片,但当时出于保密要求放弃了。”
这一幕,永远地留在了张崇岫的记忆里。
“我老了,但是照片不会老”
1950年的冬天,长津湖的枫叶格外红,张崇岫特意捡了两片,夹在一个蓝色封皮的小本子里。70多年过去了,珍藏的枫叶不再娇艳,曾经的年轻战士也已是白发苍苍。
战争结束后,张崇岫拍摄的大量作品被收藏到博物馆展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和珍贵的历史资料。
1952年,张崇岫从朝鲜回国。第二年,他被分配到济南军区政治部任摄影记者。解放军炮击金门期间,他又主动请缨奔赴福建前线,任福建前线海防报道组组长。1958年春,他转入地方工作,任安徽画报社摄影组副组长。1961年春,他调任安徽日报社摄影组副组长。1980年夏,他调任安徽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
在女儿张雯雯看来,张崇岫从来就没有闲下来过。这么多年来,他除了本职工作,还一直坚持创作,写诗、小说和剧本,写他的个人经历和见证过的历史。他发表了多部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电影剧本,其中反映在朝鲜战场开办“流星”广播站故事的电影剧本《战地之星》(原名《流星》),1983年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影片。
如今的张崇岫,已经是94岁的鲐背老人了。他眼睛看不太清楚了,经常全身疼痛,背也变得极度弯曲,出行的时候经常需要坐轮椅。十几年前,他患了食管癌,胃切掉了一大半,睡觉时不得不垫上4个枕头,否则胃液会返流。从那以后,他的体质变差了很多。
然而年华老去也好,病痛折磨也好,都未能消磨张崇岫的意志。他从不服老,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向人们讲述过去的历史,传递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近年来,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抢救式”地收集、整理他的抗美援朝战争照片100多张,经他同意后捐给安徽省档案馆等单位。这些照片通过展出,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历史的真相和背后的故事。
张崇岫欣慰地看着这一切,他感慨地说:“我老了,但是照片不会老,照片里的故事不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