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中国梦强军梦为牵引 推动国防教育持续创新发展
2023-09-19任伏军
任伏军
习主席明确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这为我们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当前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下,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对提升国家国防实力,增强国防动员潜力尤为重要,也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必然要求。因此,新形势下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发展,就要坚持以中国梦强军梦为牵引,拓宽新思路、赋予新内容、探索新方法,着力构建与时代合拍、与大国地位匹配、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切实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国防教育理念
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心。国防教育是凝聚民心意志、維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当前,受长期和平环境和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国防教育在引领社会主流意识、运用新媒体占领宣传阵地、组织领导力量高效融合、解答民众对国防和军队热点问题关切度上存在许多亟待破解的矛盾和难题。要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确立以下四种理念。
确立“富国强军统一”理念。富国与强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要针对少数人存在“重经济、淡国防,重市场、轻战场”的问题,深入搞好国防史重点是近现代国防史教育,紧密联系近代中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国富军弱、有国无防”的历史教训和新中国日益强盛的奋斗史,引导全体公民认清国富不等于国强、强国必须强军的道理,进一步强化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军民融合发展的观念,增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应有贡献。
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理念。“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国家安全边界就要跟进到哪里。要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教育、引导、激励作用,引导全体公民始终把国家安全与主权放在首位,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牢固确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命运和强军目标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把“国家利益至上”的主旋律和正能量变为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的实际行动。
确立“国家安全发展”理念。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丰富,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信息、能源等于一体的综合安全。国防教育应从不同侧面对国家安全进行解读,引导和启发全体公民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时代发展趋势,在大局大势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多元化的国家安全意识,破除和平麻痹思想,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构筑牢固的精神长城。
确立“国防文化引领”理念。文化,是民族之魂;国防,是国家之脊。国防连着你我他、国防建设靠大家。国防文化是国防实力的重要支撑,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国防教育是伴随公民终身的教育。只要国家存在,这项教育就一刻不会间断。要抓好国防教育,就要深度汲取中华传统国防文化的优秀内核,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爱军尚武理念,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时刻保持应有的思想道德和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紧贴时代课题,创新国防教育内容
国防教育作为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伟大实践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作用。新形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教育内容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在紧跟形势、创新内容上下功夫。
突出时代主题。时代主题是时代的引擎,标示时代的方位。中国梦强军梦是当今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成为党、国家和军队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国防教育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创新国防理论实践,丰富完善国防教育内容,结合全党全军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抓好“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唤起全民族团结奋斗的胆魄、智慧和力量,激发全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正能量,切实增强全社会履行国防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坚持以史为鉴。习主席强调:“要学习党史国史,做到知史爱党爱国。”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民众知史爱党爱国。要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屈辱史,用历史教训告诫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民族自信心;紧密联系党史,用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主和富强的奋斗史,引导大家坚定永远跟党爱党的政治信念;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史,用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光辉历史,引导全体公民认清“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而激发大家投身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
关注形势任务。要加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对我加强围追堵截、封堵遏制及中印、中日、中越、中菲等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等现实威胁为主题的国防教育力度,讲清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的严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引导全体公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讲清局部战争虽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生,但局部武装冲突的危险性、可能性却客观存在的道理,用叙利亚、阿富汗、乌克兰等国政局动荡的反面教材,引导大家明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的古训,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
紧扣时代要求,创新教育方法手段
国防教育是面向社会各界的全民性、开放性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鲜明的时代性。围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开展国防教育,就要顺应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创新方法手段,不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深度挖掘传统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传统方法手段只要紧跟时代步伐仍能发挥巨大威力。要充分开发、运用好各类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利用领导干部培训、学生军训、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等时机,组织安排参观各类纪念馆、革命旧址,让人民群众在身临其境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加深对中国革命史和国防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要利用部队举办重大阅兵活动等时机,组织地方干部群众到场观摩,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信心。要积极邀请部队专家教授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结合“八一”“全民国防教育日”、征兵宣传等时机,有计划、成规模地举办国防形势报告会。
切实用好新兴媒体。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宽、感染力强的独特优势,逐步走开国防教育信息化、媒体化、网络化的新路子,做到“广播上有国防之声、电视上有国防图像、报纸上有国防栏目、网络上有国防网页、手机上有国防短信、微信上有国防互动”,不断扩大国防教育的辐射率和覆盖面。要搭建国防教育网络平台,注重发挥新兴媒体应用广泛的特点,将国防教育网络建设纳入地方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依托众多新闻传媒网,扩大国防教育影响面、渗透力;注重发挥新兴媒体传播快捷的特点,第一时间传递“正能量”,先入为主抢占舆论先机;注重发挥新兴媒体覆盖面广的特点,建立立体多维宣传教育网络,及时广泛开展宣传。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戰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开展大型专题宣传报道,邀请众多军事名家以家国情怀和文化良知,回应现实关切,营造勿忘国耻、矢志强国的良好氛围,告诫人们“有国无防,民族必亡”,激发民众爱国情怀。
精心打造教育基地。建好红色资源网络教育基地,不断提升科学含量、完善配套设施、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建设标准,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整合革命遗址、纪念场馆,借力移动智能、信息网络开辟国防教育“掌上课堂”,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要结合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学生前往部队军史馆、荣誉室参观见学,把国防教育不断引向深入。着力打造信息化国防教育基地,扩大红色资源的感召力,增强国防教育实效。
总之,强化公民的国防观念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点滴积累、持之以恒、薪火相传。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既是组织者,又是执行者,担负着履行国防职责和义务的重要时代责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坚持将国防教育纳入国家安全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军地双方领导共同职责,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加强统筹协调、部门配合、军地合力,形成上下“一盘棋”的良好氛围,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迈开新步伐、实现新发展。
(作者系张家港市人武部上校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