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平凡的厦门蓝天救援队女队长

2023-09-19俞佳铖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35期
关键词:救援队蓝天队员

俞佳铖

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沿海登陆后,福建省各地蓝天救援队员冲锋在前,在风雨中持续奋战在救援第一线,转移受灾地区群众,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强依靠。

7月30日,0时37分,陈素珍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视频动态。视频中,陈素珍借助手电筒发出的微弱亮光,带领近10名被困人员,在街巷间齐腰深的浑浊积水中,一点点向着冲锋舟移动。直到此行所有人都安全坐在冲锋舟里,陈素珍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现实世界里,从来没有闪闪发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一身狼狈却挺身而出的凡人,陈素珍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是一份随时准备牺牲的工作

“世界上那么多受灾受难的人,你一个女人能救得完吗?至于这么拼命、这么苦吗?”这样的问题,陈素珍不知道被问了多少遍,但她也不奇怪,因为救援这种活儿,以前她也认为是汉子才能干的,那时候,她还只是个爱美的“小女人”。

陈素珍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早些年,手机、净水器、茶叶,她都卖过,收入也还不错,经常被人夸是做生意的好材料。她还喜欢旅游、喝茶、做公益,常年留着一头及腰长发,喜欢穿古朴质感的中式长裙,生活安逸又舒坦。

陈素珍以为,自己的日子一直会这样小富即安、平平淡淡。但2008年的汶川地震,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彼时的陈素珍正在旅行途中,宾馆的电视里正播放灾区的情况,瓦砾遍地、满目疮痍。

从小到大过惯了安逸日子的陈素珍整颗心突然被揪了起来,看着电视里失去父母、哭得稀里哗啦的孩子,她的泪水止也止不住。“与其在这里哭得要死要活,不如冲过去,哪怕搬搬伤员也行啊!”一个念头从脑海里冒了出来,陈素珍收拾好行李,直接转道去了四川。

陈素珍一路上的焦急,在成都市都江堰的一所小學里,统统变成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原来,救援这么难!救援团队不太接纳她的到来,怕她影响进度,甚至会耽误救援。她没有救援知识,也没有专业设备,不敢乱踩一步废墟,也不敢擅自动一块砖土。

听到被困的孩子无助地喊着:“叔叔阿姨,先救救我吧!”空有一腔热情却毫无用处,陈素珍崩溃了,难过地蹲在地上号啕大哭。

灾区归来,陈素珍又痛哭了一顿,她反复思索:“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不久,她做了一个决定:拼尽全力,筹建一支专业救援队伍。

组建救援队

陈素珍利用多年经商的人脉,召集身边热心公益的朋友,很快,救援队伍算是有了雏形。厦门蓝天救援队,一个响亮又有气势的名字,她突然想到,在四川的那些天阴雨连绵,汶川灾区只出现过一次久违的蓝天。“蓝天救援队”想到这个词,陈素珍就觉得很治愈,救援,就是要为受困者拨云见日,再见蓝天。

陈素珍花了大量时间请专家对队员进行专业培训,将成员分为全职队员、队员、预备队员、志愿者4个梯度,进行不同级别的训练。正式队员分为山地组、水上组等,全职队员每天都要进行体能、技能训练。

她还腾空自己的净水器店铺当作蓝天救援队的办公场地。起初,大伙儿的救援工作就是去山上贴路标,去海边巡逻,渐渐地,一些游泳和登山爱好者加入进来,队伍慢慢扩大。救援工具、队员保障都需要源源不断的经费,陈素珍只得拿出多年做生意的积蓄填补。

精通十八般武艺的女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队伍日益壮大,曾经连旅游登山都嫌腿酸的陈素珍,在日晒雨淋的训练中学会了攀岩、潜水、破拆、医疗急救等技能,精通十八般武艺。

2013年,蓝天救援队正式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成为福建省最早的民间救援公益机构之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灾害或意外现场,都有了“蓝天人”的身影,而在最前面冲锋陷阵的一定是陈素珍。

救援工作无冬无夏,很多时候,陈素珍在带来生命的希望时,也在被深深感动着。

她还记得,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独自一人在房顶被洪水围困了30多个小时。获救的那一刻,她没有抱怨,反而摸着陈素珍和其他队员的头,老泪纵横地喃喃道:“我一个老人,怎么能让你们这么辛苦,大老远赶过来救我……”“那一刻我真的忍不住流下眼泪,她抚摸我的时候,我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手……”陈素珍感慨,一切辛苦,在人世间的温暖面前,都是如此值得。

投身救援一线15年,青海玉树地震、云南昭通彝良地震、甘肃定西岷县地震、四川雅安地震、四川九寨沟地震、云南盈江地震、斯里兰卡洪灾、福建泰宁泥石流、江西抚州洪灾、土耳其大地震……每一场救援,都记录着陈素珍所向披靡的英勇模样。

(摘自《婚姻与家庭》 )

猜你喜欢

救援队蓝天队员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炫舞蓝天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拥抱蓝天
臻迪无人机在蓝天中飞向未来
同在一片蓝天下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