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原色”

2023-09-19戴振锵

江西教育C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原色综合实践

戴振锵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课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内容、形式和方法是“三原色”。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和“三原色”,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走向精彩,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素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   活动内容   “三原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法,通过优化、创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底色”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教师不仅要注重外在性的“援引”,还要注重内在性的“创新开发”。换言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依托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与教学资源进行综合的考量。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因此,教师要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与“创生”。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具有动态生成性、开放综合性等特征。对此,教师应是一个“通才”,应熟悉甚至精通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成为一个懂得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人。这样的“多面手”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时,笔者在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掌握了“盐”的诸多知识之后,充分调动学生的多学科知识与生活技能,引导学生设计研发了“盐的知识小报”“盐与人体健康”“盐水与水的沉浮”“盐与沙的分离”等相关的活动。这些内容不仅涉及科学知识、医学知识与美术知识,还涉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主题的统摄下,学生对各个板块展开深入的研究。有的学生求助专家,采访当地的医生;有的学生借助网络,搜索互联网中盐的相关知识;有的学生展开活动实验,进行“盐与沙的分离”的科学实验;有的学生邀请美术教师参与其中,共同整理相关的资料、绘制相关的图案、制作小报,进行“最佳手抄报”的评比;有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向社区老人发出“减盐倡议书”,等等。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培育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核,是综合实践活动品质的保证。在设计研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增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遴选,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更契合学生的学习,助推学生的认知和探究;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富有挑战性,切入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水平。

二、形式:综合实践活动的“亮色”

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要从内容入手,还要在形式上下功夫、做文章。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资源、丰富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要观照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要允许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独特经验、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

比如,在教学《解决垃圾问题》时,首先,笔者组织学生有意识地对家庭、学校、社区的环境进行考察,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环境问题,进而以问题驱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垃圾,包括对垃圾存在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在整个过程中,有的学生积极地查阅资料,有的学生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有的学生进行访谈、咨询等。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更丰富,有了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学生就可以提出相关的建议,设计相关的垃圾分类方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活动形式是不同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参观与考察;第二阶段主要是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第三个阶段主要是进行信息整理、实验探究。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前期策划,又要积极主动地介入,在学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处进行点拨与启发,在学生的盲点处聚焦,从而真正发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将学生看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且要将学生看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重活动形式的趣味性與挑战性;要能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欲望;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互动与交流。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能让学生以开放的视角去观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从而获得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感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信心。

三、方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色”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又要注重指导的时机与方式,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实际水平,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习得规律,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效能。

比如,针对班上很多学生每天早上有喝牛奶的习惯,笔者设计开发了“牛奶里的学问”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了这样一个“主任务”:“怎样挑选一款最适合自己的牛奶?”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彼此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与交流,生成了多个话题,如“对牛奶的营养成分的探究”“牛奶的种类”“牛奶有哪些品牌”等。当学生提出相关的话题之后,笔者抛出一个“大问题”:“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分工,如“谁去完成什么任务?在什么时候完成该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与障碍”?对此,笔者让学生建构、研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并付诸实际行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笔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空,鼓励学生“像专家一样地去思考”“像专家一样地去实践”。同时,组织学生将彼此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对话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要以课程与教学的总目标为纲领,以学生的具体学情、学生的问题困惑为依据与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设计研发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才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力与实践力。另外,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应当从有形走向无形,将相关的教育目标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综合实践活动做到“润物无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生为本”的课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在学生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适度介入、主动跟进;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勇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善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乐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邓勇. 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评价策略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2.

[2]徐燕萍.建构经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与“教”[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89-91.

[3]石莉.“玩学融通”理念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群的建构[J].江苏教育,2018(17):14-15.◆(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三原色综合实践
如果春天留得住
三原色
三原色
三原色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英语教学中凸显给力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