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投身共同缔造
——访宜昌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正宏
2023-09-18廖巧玲通讯员刘宏声
本刊记者_廖巧玲 通讯员_刘宏声
“共同缔造”工作的核心是党建,基础在社区,群众是主体。去年7月份以来,宜昌市总工会按照省总工会关于参与共同缔造行动工作要求,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政策制定向职工贴近,走出一条“干部贴着职工心、阵地跟着职工走、服务围着职工转”的新路子,增强工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工会干部的服务本领,提升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民主管理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冯正宏(左二)
记者:宜昌市工会参与共同缔造工作的概况?
冯正宏: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共同缔造,是加快建设先行区的十二项行动之一,也为工会组织重塑思维理念、重构工作体系带来了新机遇、新动能。聚焦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市总工会把参与共同缔造与落实“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职工生活品质提升试点和“小三级”工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高位构建工作格局,高标制定政策措施,高效建立联动机制,实行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主抓、一套实施方案推进,形成上下沟通、压力传导、责任传导的工作链条,市县同步、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形成了主动融入共同缔造行动的竞赛局面,工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记者:该项工作的特色或亮点?
冯正宏:近年来,市总工会在参与共同缔造行动中找准工作角度,凸显了自身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紧盯“三个覆盖”工作目标。在参与共同缔造行动中,工会如何组织发动职工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建强基层工会,融入共同缔造,放大服务功能,联建共享之家,丰富职工活动,提升生活品质的思路,着力推动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延伸工会服务覆盖、拓展工会联系覆盖“三个覆盖”。
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工会工作的奋斗目标。做好共同缔造工作,既是“工会所能”,又是“职工所盼”,更是“党政所需”。
其次,坚持“三全四动”工作方法。坚持“全域谋划、全景打造、全员参与”,研究实施工会参与共同缔造行动若干措施,明确宣传发动、项目带动、活动推动、各级联动的“四动”路径,在健全组织体系、下沉资源服务平台、发动职工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下功夫,培育“共同精神”,倾听职工心声,实施特色项目,让基层工会当主力、基层干部当主角、基层职工当主人。
最后,采取“四帮七送”工作举措。市总工会从职工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做起,把更多的工会资源、服务手段都用在基层一线,形成共同的工作场景。
一是党工共建,帮基层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着力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切实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过“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大力构建以乡镇(街道)工会为龙头、村(社区)工会为支撑、企业等基层工会为基础的“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实现村(社区)干部、灵活就业人员、新市民、农民工等群体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
二是资源下沉,帮基层工会提升服务能力。聚焦职工需求,全市各级工会在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强化服务上做文章,着力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将职业培训、就业推荐、健康文体、婚恋交友、困难帮扶等原来由职工专享的服务职能,扩大到社区群众共享,让一批得实惠、暖民心、促发展的“共同缔造”项目在村(社区)一线落实落地,全面深化共同缔造。顺应企业和职工群众需求,通过“强强联手、强弱联合、分片联建”方式,重点建设工业园区、村、社区、辖区企业、商圈“共享职工之家”。
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尽管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主要工业门类的制造业发展水平还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当一个区域本身的产业发展相对较弱时,能够提供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指导和实践平台就会比较弱,从而影响到工匠精神的培育。反观德国,其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元制,学生接受培训的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的,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是以企业培训为主。所以,德国一流的制造业和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结合,塑造了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三是共建共治,帮基层组织实现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职工群众做共同缔造活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变“你和我”为“我们”。伍家岗福久源社区建成全省首家24小时服务的智慧化、一体式爱心驿站,夷陵长江市场社区建成全省首家24小时开放服务的社区共享职工之家。宜昌高新区成立以全国劳模王华君为带头人的“华君行”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基层职工群众当好志愿服务者、城市发展“合伙人”。
四是成果共享,帮职工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精准对接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服务需求,积极融入村(社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工会在身边”十大服务场景,把工会服务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家门口。针对职工子女暑假无人看护的难题,市总工会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把爱心托管班建在村(社区)、学校、企业一线,累计开办“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176个。筹资500万元,在社区建设100个集借书、还书、买书和电子书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读书柜。
此外,通过“送政策、送策划、送能人、送设备、送场地、送经费、送优惠”等“七送”活动,推动一批“工字号”服务阵地、项目、资源进村落、进社区、进社会治理最小单元,在获得服务中了解工会、向往工会、走进工会。
记者:该项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
冯正宏:我说几个实例:户外职工爱心驿站建起来容易,运营得好才难。2022年9月,在“寸土寸金”的福久源核心商圈入口,市总工会联合社区共建的湖北省首家“智慧赋能一体化”户外职工爱心驿站正式投用。驿站以社区管理为主,福久源商圈为辅,志愿者、户外职工、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服务在线24小时不打烊,实现“工会建家、社区安家、‘小哥’当家”。当阳市总工会借力城管局,选在市主干道户外职工活动集中区域,仅用7个月时间建成5个24小时无人值守的爱心驿站。驿站放置的是瓶装水,成本高、需求量大。本地爱心企业蒙牛乳业、鲜绿园、澳利龙等,夏季长期免费供应纯净水、雪糕、苏打水,联手工会共同打造社区惠民服务场景的基层实践。
宜都市总工会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参与,在锦江社区推行工会“五进五全”工作路径,让能工巧匠、年轻达人、爱心人士等充分发挥特长和技能,与第三方机构、志愿者共同成立社区学院、开办四点半学校、十点半学校、幸福食堂。
2023年3月,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雪荣批示肯定宜昌工会参与共同缔造工作成效。4月,全省工会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枝江召开。宜都市“五进五全”“五微阵地”“七助帮扶”得到省总工会的肯定。
记者:宜昌市工会参与共同缔造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哪些实际困难?需要如何解决?
冯正宏:宜昌市工会参与共同缔造工作虽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工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但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地方对工会组织参与共同缔造的路径还不够清晰,有的以本职工作代替共同缔造。二是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推进共同缔造还不够充分,工会特色还不明显。三是面向基层、动员职工群众开展活动还不够有效,职工群众的参与度、获得感还不强,对工会组织的认可度还需要提升。
今后一个时期,市总工会将充分运用工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创新举措、高效协同、奋勇争先,努力打造全省“工”字号共同缔造示范样板。一是把“小三级”工会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持续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区域(行业)等“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贯通、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的工会组织网络体系,增强最基层工会的自我服务功能。二是建设高品质、多样化工会基层服务阵地。坚持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为引领,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群体,开展职工群众“点单”、工会“买单”的个性服务,推动“智慧工会”建设向基层一线延伸,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服务广泛、精准高效的网上网下职工群众“共享之家”。三是切实激发基层工会主体作用。依托党建片区、治理网格、商圈楼宇等,充分调动基层工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亮身份、亮牌子、亮作为,开展“四帮七送”服务,推进工会服务属地化、普惠化、便利化,逐步构建“15分钟职工服务圈”,让广大职工群众看得见、找得到、靠得住工会组织。
记者:如何看待工会组织参与共同缔造工作?或者说该项工作给你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冯正宏: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工会工作的奋斗目标。做好共同缔造工作,既是“工会所能”,又是“职工所盼”,更是“党政所需”。要不断夯实工会工作基础,推动工会组织体系覆盖纵向到底,把更多的职工群众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推动工会服务覆盖横向到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身边。以赋能基层组织为抓手,不断做优做实服务微阵地,用上级工会资源下沉,引导、盘活、打通社区(村)辖区内单位、企业的“闲置”资源,实现空间开放、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服务共融,拓宽村(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亲民覆盖面和质量,将工会服务送到职工群众“家门口”。同时,推动受益群体、职工群众参与职工之家运营管理,实现共管共享。要不断提升基层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为基层赋能,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做到居民有需求、基层有回应,实现“党建引领、社区吹哨、工会报到”,联合解决好社区(村组)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工会服务社区化、属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