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工会调解实录
2023-09-18罗丽华
文_王 兴 罗丽华
远安县总工会推行“工会+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模式,打造诉、裁、调、援、执“一站式”职工维权服务品牌,让职工在调解的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尊严。前不久,远安县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荣获“湖北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称号,调解员谢军荣获“湖北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称号。荣誉的背后,有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
为全局,调解工作“瞻前顾后”
一个劳动争议案件背后,往往牵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要真正平息纠纷,有时还需从全局着眼。
2020年2月,职工王某美在清理磷渣时,不慎被飞溅的磷渣喷洒至右眼,经诊断右眼因化学伤、热烧伤而失明,被鉴定为七级伤残。
获悉王某美的遭遇后,县总工会组织用人单位和王某美对工伤事宜进行调解。在工会的主持下,双方现场达成和解。用人单位当场赔付王某美15万元,伤愈后调整合适的工作岗位继续留用。
随后,县总工会主动联系县法院,请求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法院认为,“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是化解这一纠纷的最佳方案,既解决了职工担心用人单位不履行协议的后顾之忧,也防止了用人单位赔付后职工再次以同一事实理由主张权利而“扯皮”。很快,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这件事很快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许多企业与职工发生劳动纠纷后,都愿意来找工会解决。王某美所在公司先后4起劳动争议纠纷,都是找工会调解的,既维护了职工权益,又维护了企业的稳定,优化了营商环境。
通常情况下,劳务纠纷案件一般是由纠纷发生地、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管辖,而在外地奔走维权,是农民工面临的最大不便。
2022年初,李某虎等4名远安籍务工农民受雇主当阳市魏某银聘请,到秭归县某煤改电项目从事电缆架设工作。这期间魏某银支付李某虎等4人部分工资后,以项目没有赚到钱,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为由搪塞。当事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县总工会表达了维权诉求。
经研究,双方的争议属于金钱给付争议,由于双方没有约定合同履行地,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接受货币的一方为合同履行地,故,如果诉讼,远安县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于是,县总工会启动法律援助程序,案件从起诉、受理,到人民法院委托工会调解,再到司法确认以及履行,在较短时间内全部完成,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调解员谢军说:“做调解工作,打好第一个电话非常重要。调解员的说话态度、语气表达,要不卑不亢、恰到好处。只要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尊重,调解就会开好头,就成功了‘一半’。”
针对自然边坡表层的大量危石及滚石风险,采取表层处理及防护治理措施:(1)采取人工清撬方式自上而下清理坡面上可影响到工程区、建筑物上部边坡范围的危石、松动岩块及松散堆积体,减少边坡危石数量、降低边坡滚石概率;(2)自然边坡上部及边坡治理范围内,根据实际地形设置截排水沟以拦截、引排坡面地表水,避免和减少地表水进一步对坡面岩体的冲蚀破坏;(3)针对大面积危石群、无法或不能完全清理的危石区域采用主动防护网系统覆盖、包裹,以此减小危石群启动的概率;(4)在山沟、冲沟范围,采用多级被动防护网及混凝土、钢支撑防护挡墙等进行拦截坡面、沟内滚石,有效减少和降低滚石对下部建筑物的危害[3]。
撑一把雨伞,只为劳动者头顶有一片晴天
2019年2月,从事劳务分包的包工头朱某邀请乡邻李某等8人,到某工地从事砌筑工作。工程结束后,朱某因管理不善,导致工程亏损,拖欠李某等人工资40740元。眼看孩子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在多次催讨未果的情况下,李某等人将朱某诉至法院。法院受理后,委托县总工会先行调解。
了解案情后,调解员一次次拨通李某等8名工人的电话,耐心细致地论理说法、分析利弊。特别是在得知双方都是乡邻后,又动之以情,打起“感情牌”,耐心地开导和劝说,最终李某等人同意工会调解。
调解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同意。工人表示同意调解,包工头朱某却一直不愿露面,致使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起初,朱某还曾示意调解员不要“多管闲事”,但是调解员并没有理会,释明拖欠工人工资利害关系,最终在经过无数次电话沟通后,朱某表示愿意出面调解。
没想到约定调解的当天,天降大雨,朱某不知道工会调解室位置,调解员二话没说打着雨伞前去车站接他。沿路,调解员与朱某谈心交心,凭借着真情与耐心,赢得了朱某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抵触到相互理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包工头朱某在当年内分期支付拖欠的全部工资。
借助各方力量,远胜“孤军奋战”
近些年来,乡邻、亲戚、朋友之间的劳务纠纷也不少,县总工会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巧”调解。
当事人陈某与张某本是亲戚,张某雇请陈某在自己承包的项目工地上从事驾驶工作,欠陈某工资长达8年之久。陈某顾忌张某是表亲,就一直没有通过司法途径讨账。2023年初,张某承诺4月底前付清,到期后仍然未履行承诺,无奈之下,陈某诉至法院。
常言道:“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接到法院委派后,调解员得知双方当事人之间是亲戚关系,为免因官司伤了“和气”,就请出双方都信任的长辈出面“撮和”,巧解亲戚间的恩怨。后经调解员耐心说服,双方通过线上签订调解协议书,张某现场通过银行转账支付10000元,此起“同室操戈”的诉讼终于通过调解得到圆满解决。
泡一杯清茶,拉近彼此距离
调解中会经常遇见一些群体性案件,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这几年远安县工会办理的群体性及信访案件56件,进入调解程序后没有一个当事人上访。
2022年春节前夕,徐某等22名农民工在某公司项目工地从事房屋土建工作,劳务承包人仅支付了部分劳动报酬,尚欠49580元。多次催要无果,在临近春节时群体上访讨薪,引起了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
远安县总工会接收该案后,第一时间向法院、人社、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案情,调解员利用休息时间“预约调解”,接待多名来访农民工。调解当天,雨雪纷飞,寒风刺骨,当调解员看到农民工冒着严寒、顶着风雪、骑着摩托车从几十公里外赶来,仅仅为了讨要那几百元的微薄报酬时,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调解员给现场的每位农民工端上了热腾腾的茶水,主动拉起家常,帮他们平复情绪,介绍调解的成功案例,引导农民工走调解之路。
接着调解员又主动联系劳务承包人,讲清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调解可以避免对簿公堂,打消了劳务承包人对自身信誉的担忧。在调解员的主持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劳务承包人在春节前支付了拖欠的全部劳动报酬。
担一身责任,从不轻言放弃
调解工作是个细活,考验着调解员的耐性。去年,职工刘某某与用人单位因工伤保险待遇发生纠纷。因用人单位注册地江西发生疫情封控,企业老板无法赶到现场调解。经调解员前期沟通后,双方仍存在较大差距。
这期间,用人单位曾委托当地的管理人员参与调解,由于缺少诚意,导致第一次面对面沟通失败。之后,调解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确定了赔偿金额,又因支付时间产生争议,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因该案已经向远安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眼看仲裁前的调解期限已到,仲裁委将对该案进行开庭审理。但调解员仍然没有放弃,征得仲裁委同意,在开庭前10分钟再做最后一次调解的努力。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及职工的权益保障,调解员提出了用人单位分两次支付刘某某工伤保险待遇的建议,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支付义务,则按刘某某请求的赔偿金额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双方均没有异议,终于调解结案。
调解过程中,最麻烦的是找不到当事人。王某8年前欠下了邹某等人的工钱,因家庭变故一直没有支付。今年3月,接到法院的委派调解函后,调解员按照申请人提供的电话打过去,一直没有人接听,又通过社区及小区物业公司多次查找当事人,均无功而返。
后来,调解员只好到王某的农村老家打听情况。村干部说王某的母亲住在镇上,可以去问问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调解员在一个破旧的小区里找到了王某的母亲,并说明了来意。王某的母亲很通情达理,表示愿意配合调解员做儿子的工作,并拿出自己的钱支付了部分欠款。其母亲接受王某的委托,与邹某签订了调解协议,余款于今年年底前付清。
借一技之力,推动线上调解
石首籍劳务承包人张某拖欠孙某工资1.86万元,当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封控影响不能前往调解现场,孙某在外地务工也难以返回,调解员建议双方当事人线上调解。考虑到张某的实际困难,调解员又给出了延期支付的调解方案,这起纠纷调解没有因疫情影响而“搁浅”。
调解结束后,张某特意打来电话,对调解员表示感谢。调解员也一再叮嘱,要按时间约定支付孙某的工资,否则将会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
县总工会联合县法院,实现高效便捷线上调解,对调解协议及时进行司法确认,提高了效率,也极大的方便了当事人。
申请人向某和张某曾跟随被申请人苏某到安徽合肥、安庆、湖北宜昌等工地从事劳务工作,因包工头跑路,导致申请人工资被拖欠,且多次催讨无果。该案经调解员耐心细致的工作,三方达成初步共识,接受工会调解。但因工作原因,三方当事人分别在湖北当阳、广东广州和安徽六安,均无法来到调解现场。调解员利用线上调解系统,成功并案调解这起“两案三地”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远安县总工会调解纠纷263件,调解成功率95%,为劳动者争取劳动报酬及工伤保险待遇1430万元。数据背后,彰显了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