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方器与“莲”装饰的融合
——紫砂《悟莲》壶的创作感悟

2023-09-18范立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莲瓣方器壶盖

范立君

紫砂壶的诞生源自于中国茶文化背景下的饮茶需求,从最初的简单继承其他饮茶器皿的造型,到独立自主地衍生出全新的造型,文化的推波助澜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俗的文化形象有着泛用性,会广泛地出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紫砂壶的很多造型和装饰都是取材于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印象。只不过通俗的文化形象要想转化为艺术创作,需要某种契机,在历史上时大彬将大壶改小壶就奠定了这种艺术转化的基础,为后来的诸如“曼生壶”等文人紫砂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作为文化形象的载体,紫砂壶自身的形态亦相当重要,在考虑添加某种装饰题材时,应当将壶形整体的设计融入进去加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紫砂壶对文化的承载力,让创作主题具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这一点在紫砂方器的创作中体现得就非常明显。

一、紫砂《悟莲》壶的造型设计

紫砂壶造型的设计整体上处于中国茶文化的基调之下,紫砂壶作为一种茶具,有着经典的造型结构,即流、把、钮、盖、身这几个部分,这种结构是经过历史长期衍化的结果,从形体设计的角度来看,并无必要进行颠覆性的改变,这会破坏紫砂壶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会减弱原本的文化承载力,对于文化主题的塑造是不利的。我们所要思考的是,作为紫砂方器的造型与主题以及装饰形象之间的关系。

紫砂《悟莲》壶的造型设计引入了常见的“莲”作为创作主题和装饰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关于莲荷的故事传说有很多,流传下来众多与莲荷相关的文化典故,在众多的工艺创作中也常常将莲荷作为艺术形象创造出来,所以当下的社会对于莲荷的形象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共识,其主题艺术形象有着公认的形象特点。以此为前提,来进行紫砂壶造型设计,将“莲”的形象作为整件作品的中心。紫砂《悟莲》壶将莲瓣和方器相融合,六方的壶身、经典的腹鼓形态、升高壶颈,将壶口扩大,更大的壶口必然要搭配一个大平面的壶盖,再在壶盖表面塑造莲瓣的装饰,盖面的莲瓣并不是杂乱的,而是配合壶盖的六面,以两两对称的形式分布成六瓣,合在一起形成十二瓣莲花。十二瓣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黄道之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对应的地方,比如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有十二地支的说法,十二地支又对应天干之数,象征着阴阳,而在中国本土文化中,阴阳是生成万物的基础,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概念。

十二莲瓣的中心是一枚花骨朵一般的壶钮,壶钮与壶盖上的莲瓣结合在一起就如同一朵花的花芯,盛开的花朵。在通常的印象中,花朵都是圆形的,在方形的茶壶上出现花朵,就相当于将花形放置于一个方形的框架之中,形成一种类似画框的效果。这样的装饰效果带有工艺感,结合六方形的身筒,形体气质上就需要连贯和一致,正常的六面镶身筒非常的简洁流畅,升颈之下设计出腹鼓的曲线,随后在壶底复制壶颈的垂线,就将身面的曲线固定在中间的范围之内,在这样的壶身上设置壶流和壶把,相对于壶面和壶盖,流把的位置处于整体设计的次要位置,要牢固方器的外形,同时也要减弱自身的形体印象,同时也让造型变得更简洁,流把的外形都设计成简单的四方四棱形态,流三弯、把似耳,舒适而流畅。

二、主题“莲”的制作

在紫砂方壶上制作莲的形象,要考虑到方壶本身的形体气质,六方形茶壶简洁利落,虽然设计中融入了莲花莲瓣,也不能够制作得太过复杂,要制作得简洁素润,盖面的莲瓣采用贴塑法,将泥片拍打成薄薄一层,用明针压棱,这部分的制作类似制作紫砂筋纹器时的压棱法,将泥片用明针缓慢地按压出棱线,用刀切出莲瓣的边缘,再用手指轻轻捏压每一块莲瓣的中部,使边缘形成鼓起的肉感,制作完成之后涂上脂泥镶接到壶盖表面,整体性的莲瓣制作有一个好处就是其形体的对称较好把握,相当于每一块莲瓣都单独制作,整体性更强,更符合方器规制、连贯的造型特征。莲花钮的制作相对较为简单,六方形的壶钮外形呼应壶身,近似壶面的曲线,唯一的难点在于钮顶的制作,钮顶有瓣,微微向外翘起,塑造出花朵一样生动的质感,钮心内凹,中央的气孔可以正好被周围的钮瓣遮挡,显示出巧妙的工艺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紫砂方器与“莲”装饰的融合要考虑到方器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加以塑造,从方器装饰主题的构成上看,并非是越复杂越精致越佳,而是要搭配紫砂方器整体的形体复杂程度,适当增添主题装饰的工艺性,要画龙点睛而非画蛇添足。

猜你喜欢

莲瓣方器壶盖
非遗传承背景下的中国古代莲花纹饰简探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伪造的情书
莲瓣纹:我国古代瓷器主要装饰纹样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云南野生莲瓣兰形态分异与海拔的关系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伪造爱情
浅谈紫砂《六方水平壶》的传承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