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的三维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2023-09-17林肖
林肖
摘 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各学科对应的核心素养,其中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纵观新高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的改革,一切均围绕核心素养来考察。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文章根据教学实践,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在课堂中常用的一套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体现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三维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乡土文化;三维生活化课堂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选科人数几乎是所有科目中最少的。经过调查,发现政治这门学科给学生的印象是理论性强,不是读就是背,比较枯燥。加上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影响了学生对政治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教学扎根于社会生活。
三维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探寻、课堂感受、课后践行三个维度,把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培育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课堂模式的核心是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它不是程序的固化,不要求每节课上课的每个环节都一样,而是课堂要有这一理念的渗透,它既可以体现在整个课堂结构中,又可以体现在课堂的某一知识点和某一环节中。
一、三维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三维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指教师通过课前探寻、课堂感受、课后践行三个维度,将学生身边熟悉的乡土文化融入教学,把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生活、探究知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课前探寻环节,教师要通过设置任务,动员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村庄实地探寻乡土文化,预设生活课堂。学生通过走访社区、村庄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其核心素养的公共参与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
第二,课堂感受环节,教师要利用学生收集的乡土文化素材设置议题,学生分组讨论议题,并展示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拨,归纳总结;教师要利用乡土文化素材创设情境练习,将学生身边熟悉的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生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认同感;教师要通过生活经验学习理论知识,使抽象、理论性强的政治课变得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置议题、分组讨论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其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第三,课后践行环节,教师要创建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回归生活,从而落实生活课堂。可见,三维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认同感。教师通过生活经验学习理论知识,让抽象、理论性强的政治课变得通俗易懂,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投入课程之中。
二、三维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对三维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立体展示。
(一)应用要素分析
1. 对学习者的分析
學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唯物论的相关原理。另外,学生通过对红树林湿地公园的社会实践调查,能大致了解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这节课进入了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该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其中辩证法的逻辑思维,对刚上高二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重视学生的发现过程,重视课堂议题的设计,从生活场景出发,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联系的特点,以及对应的方法论要求。
2. 核心素养分析
一是政治认同:通过感受寿长河前后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感。
二是科学精神: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采集,掌握社会科学中常用的调研方式,培育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是公共参与:通过感受寿长河前后的变化,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同时,通过对寿长河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家乡建设的队伍中,为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难点:联系的客观性以及人为事物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课前环节
第一,课前环节的本质是任务驱动,探寻乡土文化,预设生活课堂。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安排每组走出校园收集乡土文化资料。第一组负责收集寿长河改造前的资料;第二组负责收集寿长河改造成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资料;第三组负责收集寿长河未来的发展规划。
第二,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走访社区、村庄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教学收集乡土文化素材,同时有效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公共参与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
2. 课中环节
(1)立足生活,提出议题
课中环节的本质是融入乡土文化,创设生活课堂。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大家有没有去过寿长河?今天就带领大家一同走进阳江的‘百鸟天堂——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然后,教师播放视频“阳江市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风光美景”。最后,教师继续提问:“大家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学生此时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等。
议题一: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为当地居民乃至整个阳江带来了什么影响?
议题一的设计意图是用学生身边的乡土文化导入新课,拉近学生与哲学理论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议题二:人类无序的活动给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体现了联系具有什么特点?
议题二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生态破坏的一些原因,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议题三:为什么要治理寿长河?寿长河是如何实现重生的?从方法论角度,这带来了什么启示?
议题三的设计意图是分享讨论寿长和重生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人类在客观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议题四:寿长河未来发展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从方法论角度,这带来了什么启示?
议题四的设计意图是讨论寿长河红树林湿地公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这一方法论。通过为寿长河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学生能自觉参与到家乡建设的队伍中,培养了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①第一小组学生展示成果:寿长河的前世。学生代表:“寿长河综合治理前,人类在河边非法围库养殖和非法采砂,以及在河流上游占用河道非法养殖鸡鹅等禽畜,由于人类这些无序的活动和过度开发,污染了河流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周边人居环境和农田用水。”
②第二小组学生展示成果:寿长河的今生。学生代表:“为进一步提升寿长河流域的水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狠抓落实河长制工作,大沟镇联合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区河长办,组织20多名执法工作人员,出动1台挖掘机,持续开展‘三乱两非整治行动,对该镇寿长河流域上游的非法畜禽养殖场依法进行清理拆除,并清理非法网具,依法捣毁非法抽砂船等,扎实推进寿长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③第三小组学生展示成果:寿长河的未来。学生代表:“寿长河红树林湿地公园不仅提供了天然美景,还发挥了防浪固堤、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这里的红树植物种类多样,生长茂盛。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大批的冬候鸟如大雁、白鹭、苍鹭等迁徙到此停歇、觅食。大量的鱼、虾、蟹、贝类等海洋生物依托着红树林生长、繁殖、栖息,形成一片生机盎然的动植物生长栖息地。”
④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成果:治理寿长河的建议。学生代表:“阳东区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于2016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公园总面积约42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15公顷,湿地率98.01%,广袤的红树林呈长条带状分布于寿长河下游。公园建设有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寿长河红树林长势良好。引来了众多鸟类、鱼类觅食、栖息,众多群众过来欣赏美景、拍照打卡。同时充分发挥了红树林湿地防风消浪、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体、文化科研等多重功能,促進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维护了河岸生态安全。”
(3)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第一,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是说人们无法改变事物的联系。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条件),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第三,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是多样的,有当前联系和长远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依托乡土文化,创设情境练习
运用联系的观点,为寿长河红树林湿地公园未来的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3. 课后环节
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回归生活,落地生活课堂。
课后作业:组织摄影大赛实践活动,安排学生游览寿长河红树林湿地公园,拍摄景区照片,参加乡土文化摄影大赛。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乡土文化摄影大赛,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家园意识的培养,塑造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从而使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政治认同得到强化。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运用三维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聚焦了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整节课以“寿长河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主线,通过感受寿长河前后的变化,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课前调研活动,学生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加深了对家乡如何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发展强大的认识和体会,启迪了学生内心的政治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雷英. 初中化学生活化方向的策略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0):88-89.
[2]熊蕊.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议题开发策略研究[D]. 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023.
[3]彭丽琼. 基于三维目标的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应用探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