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境外建筑设计历史漫谈 Ⅵ

2023-09-17张长文宋聚生通讯作者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深圳建筑设计

文/图:张长文,宋聚生(通讯作者)

6.2011~2021:特区全域下境外设计的高速扩张

2010 年《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获得国务院批复,批准深圳经济特区由原来的二线关内的罗湖、南山、福田、盐田四个区扩大为包括宝安、龙华、龙岗、光明、坪山和大鹏等区的深圳全境,使得特区由原来二线关内的328 平方公里扩大为全深圳的近2000平方公里。大特区时代的来临,使得深圳的建设由以关内为主扩展到全境。境外设计在城市发展的驱动下,在信息社会的时代中全面发展,由此背景下深圳境外设计进入第四阶段。

6.1 新时代背景下的全域发展

这一阶段,以中国为主的亚洲经济与以美国为主的北美经济、欧盟一体的欧洲经济构成世界新的经济格局,亚洲经济跃升为世界最大经济体。2011 年美国重返亚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2015 年,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工作成为国家一级的重要事务,城市发展的需求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 年2 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大湾区由香港、澳门特区和以广州、深圳为首的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以港澳、广深作为湾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打造高度发达的世界湾区经济体,思考深港在湾区核心城市地位的问题。同年8 月,《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面对“四个难以为继”,深圳反思过去城市建设一直立足于增量土地、对存量土地的规划不足的局面,2015 年深圳设立了城市更新局,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城市发展模式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2020 年,美国GDP 约为20.9 万亿美元,中国GDP 约为16.0 万亿美元,2022 年深圳GDP 为3.24万亿元。

第四阶段深圳取消二线关分隔的背景下,境外设计在深圳的分布呈现出由关内向深圳全境扩展的状态。新时代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行示范区,实施“内优外联、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的战略。深圳东部沿海地区结合盐田港口枢纽及大鹏新区的自然环境,打造海运贸易及生态旅游的滨海区域,同时建设国际大学城区,结合未来产业试验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西部地区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下,于前海、宝安片区建设空港城、会展城、科技城,创建珠江两岸协同进步的引导区。南部地区由于深圳湾超级总部的建设仍会是都市核心区,立足打造金融、科技、互联网国际交流中心与中央活力商务区。北部地区以光明新区与西丽湖片区为主,建设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聚落如鹏程实验室,打造国际顶级大学如深圳大学城。中部地区福田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有大量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持牌机构落户,经济发展仍然强势。罗湖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片区,城市道路及建筑老化,更多要通过城市更新来焕发生机。此阶段境外设计在深圳的项目共有114 项,数量较前几个阶段呈井喷式增长,超过了前三个阶段的总和 (表1、表2),深圳境外设计的分布正朝向多中心模式发展。2011 年深圳举办大运会、深圳北站交通枢纽运行、前海自贸区、深圳湾超级总部的建设、福田与罗湖片区城市更新、龙岗中心城、光明新区等概念逐渐落实,境外设计也伴随各行政区的各类大型建筑项目需求量增大,项目类型全方位覆盖办公、住宅、文化、商业、综合体、酒店、医疗、教育、交通枢纽等。这其中包括:1)由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激增和土地紧缺的矛盾,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需求大幅增加;2)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教育资源与文化设施的缺乏逐渐引起重视,2020 年开始的一系列校园计划活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深圳教育资源的不足;3)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的推进,为新文化生活带来前景;4)在不同片区的城市设计项目也成为未来的新趋势。

图1.2010~2021 年境外设计项目在深圳分布图

6.2 政策、经济和文化诸要素的全面影响

境外设计在深圳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策、经济和文化等多重要素。在过去三个阶段,以单一模式或简单复合模式为主。进入第四阶段,三种要素均起到较大作用,其运行模式的复杂程度也超过了之前探讨的几种运行模式。政策、经济、文化三个要素逐渐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互相牵制、互相支持,起到了促进境外设计在深圳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6.2.1 政策氛围在控制与管理间转换

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政策就是深圳二线关的取消。在《向深圳学习》中,黄伟文把深圳比喻为介于香港和大陆之间的耗散系统,把一线关和二线关比喻为水坝,河流落差越大,所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电力就越多,由此产生的熵流与能耗的痕迹就越重[1]。边界的功能是保持相邻地域之间的差异,当无法通过文化惯性或空间距离来维持政治、经济差异之时,就需要依靠边界。边界是一种屏障,也是一种促进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二线关的取消,说明特区“水库”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了特区对特区之外的调控能力。2018 年,深圳提出《深圳市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试行办法》,推行总设计师制以保障规划及建筑设计的一致执行,提高了专家在决策机制里的权重,这也是职能部门减低控制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社会媒体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普及,使得社会舆论的传播及监督职能得以巨大的发展。政府在颁布很多政策之时,变得更加谨慎。在规划及建筑设计行业,2010 年12 月深圳规土委发起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使其以半官方的角度推行城市设计指导下的诸多设计工作。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立足于组织管理机构、设计团队和设计需求企业并力图以创新的方式使各方获得共赢。政府希望以这种机构的方式,传递政策的影响力,其半官方的属性也使得政策即便受阻,也有一个回旋余地,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也就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特区”。

6.2.2 文化要素成为重要的竞争力

这一时期文化影响进一步增强。如南方报业集团主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倡导走向公民建筑的理念。公民建筑的含义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的公民性,另一方面是公民对建筑的影响力。2015 年,深圳边防部门在深圳湾海滨修筑铁丝网,许多市民表达了反对意见,边防部门吸纳意见很快将围网拆除,充分反映了深圳公民权利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公众参与不仅局限于普通市民,更涉及社会专家。2016 年5 月,罗湖区召开湖贝片区规划及建筑方案专家评审会,由于方案中旧村保护面积仅有6000 平方米左右,引起多数专家反对。吴良镛等六位院士上书深圳政府要求保留古村,引起市委书记的重视并亲到现场。7 月初,深圳建筑学、社会学诸多专家学者发起“湖贝古村120 城市公共计划”,并邀请“古城卫士”阮仪三先生到场支持。该组织达成湖贝共识,并发布要求保护古村的倡议,最终基本达成合理范围的保留,充分反映了业界专家对设计的影响。在此阶段,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也举办了六届,为第四届至第九届,主题分别为城市创造、城市边缘、城市原点、城市共生、城市交互、城市生息。每届都有大量的境外设计师参展,很多世界著名建筑师均有参与,成为境外设计在深圳的一种特殊呈现。自2010年开始,境内进行最丑建筑评审,一方面说明境内的丑建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说明对丑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关注。深圳的大中华希尔顿酒店上榜,并位列当届首席。不知该项目的设计单位新加坡安宝设计公司看到这样的消息,该作何感想?

6.2.3 经济因素作为根本的源动力

这一阶段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大大增强,资本对政治与文化的影响甚至操控开始显现。在以政治为主的时期,政策施行效率很高,社会的变革呈现出对境外建筑设计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但同时也受到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在经济为主的运行时期,政策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其反映是通过政策执行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来施行。2021 年7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限制超高层建筑建设”的文件,显然是现今中国经济影响下的政策的作用。进入大陆的境外设计单位多来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对资本的敏感程度很高。这一政策无疑会转化成经济表征,对具有丰富超高层设计经验的境外设计公司影响巨大。

在中国计划经济为主或市场经济为主的时期或地域,经济模式对境外设计的影响都非常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境外设计的发展速度就很快,市场经济发达的区域境外设计多元化程度就很高。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文化传播变得更加轻易,其交流方式表现出对受众的极大遵从。这时的境外设计主要以经济为主导,呈现出资本的巨大作用。同时经济又利用与影响文化,尤其是大众传媒。经济范畴中的资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追求利润,网络传播的效率与对利润追求的迫切相吻合。

6.3 大特区背景下的宏大叙事

随着特区整体区域扩大,曾有设立正省级“深圳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的提议[2]。这里既有雄心、也有野心。随着区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概念扩大、思想扩大、行为扩大,深圳境外设计的宏大叙事也慢慢展开。

6.3.1 大楼

2011 年~2021 年为深圳境外设计机构在深圳实践的第四阶段,南山、福田区的项目建设逐渐成型,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建设用地已趋近于饱和。宝安、龙岗、龙华、光明等区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城市的公共服务与文化设施仍需补足。深圳前海金融片区的蓬勃发展、深圳湾超级总部的设立、龙岗中心城、深圳北枢纽片区、光明新城的建设及福田、罗湖城市更新的如火如荼,一系列新时代发展机遇使得深圳未来会朝多都市圈、多中心、网格化、组团式的新模式发展,境外设计在这种情况下遍布深圳(图1)。同时建筑也呈现出多元类型、功能也愈趋于丰富多样!其中以超高层发展最为典型,代表着城市变化的格局、区域发展的趋势、建筑美学的前景、结构技术的创新等。

摩天大楼是一种矛盾的发明,因其越孤独越要向上生长。热岛效应、峡谷效应、影响居住环境、影响心理健康、救援难度高、导致光污染,这么多障碍仍然没有阻断其发展。因为谁能在天际线上突破一点,谁就能获得更高的关注。

看中国境内,2008 年建成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世界第一高楼。在深圳,2016 年建成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二、深圳第一高楼。深圳也以超高层建筑295 座的数量仅次于香港的354 座,数量排名中国关境内第一。至2021 年初,深圳已经建成了200 米以上的超高层145 座。深圳高度源起于1995 年封顶的地王大厦,建成时为亚洲第一高楼。2010 年后,深圳超高层建设进入新的高峰期。2011年,英国泰瑞•法雷尔(Terry Farrell)在罗湖设计的京基100 建成,以441.8 米的高度成为深圳第一,在当年排名世界高楼的第九位(图2)。2016 年,美国KPF 建筑师事务所进行设计的平安金融中心大厦落成,其建筑高度达到了592.5 米,突破了深圳建筑的最新高度,成为仅次于上海中心的中国境内第二高楼,也是世界上的第四高楼(图3)。

图2.京基100

图3.平安金融中心大厦

在高度攀升竞赛过程中,深圳境外设计也有许多富有特色的超高层建成。2013 年库哈斯(Rem Koolhaas)设计的深圳证劵交易所新总部大楼建成(图4),2016年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1934~2014)主笔的南方博时基金大厦建成(图5),2017 年汤姆•梅恩(Thom Mayne)设计的汉京中心大厦落成(图6),这些都是普利策奖得主在深圳的超高层代表作。2016年由英国NBBJ 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腾讯滨海大厦建成,利用三层高的连接体与两栋超高层塔楼形成了一个整体,开创了深圳首个超高层建筑空中连接的先河(图7)。2018 年,丹麦BIG 设计公司创作的深圳国际能源大厦,利用表皮设计手法的变化,开拓了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一条创新之路(图8)。2019 年初建成由美国KPF 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华润总部大厦,建筑外侧采用56 根密柱与核心筒组合的受力方式,塑造无柱使用大空间和360 度环视景观的良好体验(图9)。

图4.深圳证劵交易所新总部大楼、深圳证劵大厦前的雕塑

图5.南方博时基金大厦

图6.汉京中心大厦

图7.腾讯滨海大厦

图8.深圳国际能源大厦

图9.华润总部大厦

图10.2010~2021 年境外设计师的来源国家(地区)分布图

总体来看,深圳超高层建筑越来越趋向于与城市发生密切关系,这既是城市设计的要求,也是群众生活的需求。建筑越来越和地铁站点、地下商街、公共空间进行联络,也有许多空中连廊、顶部开放使得建筑本身的生活氛围更加浓厚[3]!但凡事总有限度,2021 年国家发改委限制超高层文件出台,明令不得新建500 米以上高楼,严格限制新建250 米以上大厦[4]。深圳未来超高层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6.3.2 大师

第四阶段境外设计项目据统计共114 项,相对于前几个阶段增幅巨大,建筑师来源分布更为广泛。美洲共占51 项,其中美国50 项、加拿大1 项。欧洲共占38 项,其中英国9 项、德国8 项、法国与荷兰各5 项、意大利与奥地利各3 项、丹麦2 项、西班牙、挪威与匈牙利各1 项。亚洲共占19 项,其中中国香港11 项、日本5 项、新加坡3 项。总的来讲美国设计师占比将近一半,反映出中美两国虽然一面在进行贸易战争,另一方面建筑文化的交流又在加强(图10)。在境外建筑师诸多来源中,呈现出大师云集的现象,共有普利策奖获得者13 位,其他大师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尝试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对获得若干奖项的大师,可以免于投标直接委托项目。

提起普利策奖大师进入深圳,总计有12 届13 人(图11)。而最初的食螃蟹者要算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1931~2022),早在1997 年就参与深圳文化中心(音乐厅与图书馆)的投标。2007 年作品建成,成为深圳最优秀的公共建筑之一,音乐厅也是笔者每周必到的文化场所。同一年,还建成有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设计的东部华侨城别墅,由于地域偏远加之商业项目的定位,没有太大反响。

图11.华侨城华会所

进入2010 年代,有12 位普利策奖得主在深圳的设计作品建成,也有几处重要文化项目中标但暂时搁置。2012 年理查德•迈耶设计的华侨城华会所落成,华会所地处华侨城欢乐海岸,由于其会员制度的限制,只能如布景一般被普罗大众隔水观望(图12)。公共建筑的公共属性无法达成,建筑大师的社会价值便无法体现,项目就容易被质疑为一处商业秀所。而若论对中国政治的透视,则非库哈斯莫属。20 世纪90 年代,库哈斯在珠三角调研并出版Great Leap Forward,呈现了当时境内政策的特殊性及多变性,也揭示出深圳发达的市场经济背后强大的政治推力。而2013 年建成的证券大厦,正是他这种思想的呈现。强大的形象性展示出经济的发展,强烈的中心感标识出券商的威仪。同时,库哈斯还提供了一个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式的思考,犹如《2001 太空漫游》中的黑色方碑(图13)。所以,库哈斯不只是建筑师,也是政治家、哲学家。在他身旁是由霍莱因设计,2016 年建成的博实基金大厦。容纳办公空间的实体盒子及融合休闲场所的绿化挑台交相错叠,形成具有垂直绿化空中花园的独特超高层形象。从深南大道经过,可以从不同视角看到两位大师的对话。然而,最有趣的是两座建筑同框之时,画面中那个风格诡异的雕塑(图14)。在虽然不同但毕竟是建筑语言的叙述之中冒出了一句外星话,为这些商业属性的办公大楼平添了一种工业朋克的怪异之感[5]。

图12.电影《2001 太空漫游》片段中的黑色方碑

图13.深圳证劵交易所新总部大楼前的雕塑

图14.大冲华润城

说起工业风与高技派(High-Tech),要数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和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1933~2021)。不过就福斯特2016 年建成的大冲华润城项目来讲,则是典型的商业项目(图15)。直到去年深圳大疆总部大楼双塔建成,福斯特建筑的高技派文化属性才有所显现(图16)。2020 年建成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只令罗杰斯小有施展(图17)。2017 年,汤姆•梅恩设计的汉京大厦建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体空间与交通竖筒完全分离的建筑,具有探索超高层建筑形式发展的巨大意义。同年,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落成(图18)。桢文彦(Fumihiko Maki)在城市与海之间塑造了一个即是路径又是节点的文化空间,令业内人士及普罗大众均极为叹服。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深圳荟同学校于 2019 年建成,塑造了一个不同于深圳常见的学校建筑(图19)。

图15.深圳大疆总部

图16.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

图17.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图18.深圳荟同学校

图19.深圳科技馆新馆效果图

在未建成的项目中,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是一位大赢家,准确说应该是以扎哈命名的事务所,因为扎哈已于2016 年逝世。2019 年扎哈事务所中标深圳科技馆新馆(图20),2020 年中标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图21)及OPPO总部大厦(图22)。让•努维尔(Jean Nouvel)于2021 年中标深圳歌剧院(图23)。同年,日本SANAA 事务所中标深圳海洋博物馆(图24)。依据这些建筑项目的效果图,业内对建成品质的期待比较低,加之疫情后经济衰退,这些建筑是否能够如期建成?

图20.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 塔效果图

图21.OPPO 总部大厦效果图

图22.深圳歌剧院效果图

图23.深圳海洋博物馆效果图

图24.深圳湾体育中心

6.3.3 大事件

在建设区域扩大的趋势中,城市大事件对境外设计的扩散也起到决定作用。2011 年的第26 届深圳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办就催生了大量境外设计项目的落成。此届大运会共安排比赛及训练场馆68 个,其中新建场馆22 个,改造场馆36 个,临时搭建10 个。另有大运会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大运村等5 个非竞赛类项目。其中重要的三大体育中心均为境外设计所得,且两个为德国GMP 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中心为2011 年建成的由日本佐藤综合计划设计的深圳湾体育中心(图25)、德国GMP 设计的龙岗大运中心(图26)、GMP 设计的宝安体育场(图27)。

图25.龙岗大运中心

图26.宝安体育场

龙岗大运体育中心规划建设为60000 座的体育场,18000 座的体育馆,3000 座的游泳馆。建筑造型棱角分明、庄重有力,体现出体育竞技的力量感。同时该建筑也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为世界首创的单层空间折面网格结构。相对于龙岗体育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规模小些,由20000 座的体育场、5000 座的体育馆、500 座的游泳馆组成。建筑形式为单层钢结构空间网壳,并以单个结构体系覆盖多个功能,体现了对用地的高效利用。宝安体育场观众坐席共有40000 个,设计概念为竹林上空的云。表达云的是我国首次使用在体育场的双曲面整体张拉索结构屋盖,如竹林一般的柱子则为36榀索桁架的支撑。

本届大运会的口号为“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而三个大运中心也预示着三个城市片区发展的不同精彩。特区扩大,使得深圳的城市发展及规划结构有所变化。南山、龙岗、宝安三个体育中心的发展,与三个城市区域中心的发展紧密相关,也体现了三大中心与城市规划结构的互动关系。在南山、宝安已经有所发展的情况下,大运会令龙岗区成为赢家。龙岗区在过去的岁月里,虽也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但在人们的心目中,终归过于遥远。大运主会场的建设,使得这里成为焦点,不只兴建了几处场馆,更重要的是激活了整个大运片区,甚至启动了一个行政地区的快速发展。同时,境外设计也在这一新兴地区快速发展。

不过,以现今视角回望当年,发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赛后的龙岗大运体育中心没有实现服务整个深圳的目标,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深圳湾体育中心成为新的城市级别的体育、休闲、娱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赛后运营的成功,说明区位还是公共建筑能够发挥能量的重要影响因素[6]。另一方面,诸多境外设计项目顺利落成之时,也发生了深圳湾体育中心的争议事件。原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海之贝”中标,后更改为佐藤计划设计的“春茧”。深圳竞赛的公正性合理性等问题又被提出。同时,被关心的另一个问题也浮上水面,除了大事件的推动,深圳下一步持续发展的动力又该是什么?

6.4 小结

2010 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扩大为深圳全域。大特区时代的来临,使得深圳的建设由以关内为主扩展到全境,境外设计也由以关内为主发展至深圳全域。同时,深圳境外设计的社会背景要素也在变化。这一阶段,政策、经济和文化等多重要素均起到很大作用,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支持,促进了深圳境外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阶段境外设计项目共114 项,功能覆盖办公、住宅、文化、商业、综合体、酒店、医疗、教育、交通枢纽,设计师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呈现越来越多元的趋势。在中美博弈成为常态的同时,美国建筑师在深圳的项目达到将近所有项目的一半,体现了两国一边对抗、一边交流的客观状态。

第四阶段的研究时段截至2021 年,但深圳的境外建筑设计的历史仍在延续。深圳未来的城市发展该何去何从?深圳未来境外建筑设计的发展又该何去何从?2021 年发改委出台限制超高层建设的文件,说明国家已经认识到一味追求高度的城市发展道路值得反思,深圳超高层境外设计也受到巨大影响。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2018 年来上海讲座之时,曾说如果请我来做项目,我会说没兴趣。何以境外设计师云集,大师却独自逆流?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建设中,“海之贝”与“春茧”之争惊动了国务院。谁对谁错一时难辨,评定分离之议风波再起[7]。这一切的表象,内里为何?

这一时期,信息化产业剧变,文化的传播越来具有图像化的趋势,境外建筑设计也呈现出信息社会的这一特征。当前的社会已从资本主导的从使用到占有的关系走到以展示为一切的需求,即为居伊•德波(Guy Debord,1931~1994)提出的景观就是积累到某种程度的资本[8]。这种理论与两百年前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1804~1872)对于宗教的反思是同源的,他认为当时的人们将虚幻的想象与现实的本质颠倒了[9]。进入这一阶段,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基本生存需求之外的物质与非物质欲望不断的涌现。在资本精心包装的感官刺激下,消费与娱乐几乎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类追逐的全部内容[10]。建筑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与娱乐的商品,这既是一种经济生活的现象,也是一种政治文化的图景。

(未完待续)

表1.2011~2021 年深圳境外建筑设计作品统计表

表2.2011~2021 年深圳境外建筑设计中标未建成项目统计表(年份为中标年份)

表格及图片来源:

表格1、表格2:笔者自绘

图1、10:笔者自绘

图2 来自:skypixel.com/

图3、4、5、7、8、9、13、15、16 来自谷德设计网gooood.cn

图11 来自吴汉廷

图6、19、21、22、23 来自有方官网archiposition.com

图12 来自电影《2001 太空漫游》片段

图14:来自商业地产志公众号文章《深圳万象天地这四年:一个标杆项目的成长史》

图17、20:来自archdaily.cn

图18:来自观筑GUANZHU 公众号文章《都市校园:深圳荟同国际学校的建筑实践》

图24-26:来自白鹂论文《深圳当代建筑》.新建筑,2009(05):66-72.

猜你喜欢

深圳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