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结

2023-09-17文字作者夏珩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软性设施变化

文字作者:夏珩

深圳南山区“百校焕新”项目共覆盖了65 所学校,从2022 年暑期第一轮次施工开始,现已进入到第二轮次的尾声。本期专辑连载的是又一批次的8 个优秀建成项目。

本次“百校焕新”行动的经验,除却在行政管理、群体协作等组织层面的突破,建筑设计专业领域的可参考性可分为软、硬两方面。软性梳理是灵魂,硬件提升是支撑。在软性部分,各设计团队均能超越校园的局部视角,从城市社区、校园、内部各功能房间等多个层级对空间、流线进行系统性梳理与优化,如调整学校出入口与朝向、重新组织各教学楼宇之间的关联性等。在硬件设施部分,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百校焕新”的设计改造涉及建成环境中的如下方面:建筑五立面、室外平面、周边界面、入口设施、首层加建、室内装修、屋面加建、设备更新、功能建筑新增等。以上方面的设计难度、涉及实施部门协调的数量均依次递增。

在硬件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百校焕新”这一大批量的既有建筑改造行动探索了建筑构件“产品化”的潜力。就个案来看,不少学校改造的亮点是在栏杆、遮阳、围墙、游乐设施等细微的“建筑构件”方面,接近于产品设计。就多个项目关联来看,多所学校使用了“原型+变体”的高效做法,因有些设计团队负责多所学校的改造,苛刻的时间与造价压力催生了“模块化”的构想。鉴于此,“百校焕新”行动的秘书处也正在筹划建立“共享+付费”的“建筑模块”数据库,以期为未来的学校改造提供切实的技术、产品支撑。

若用更为长远的历史视角来看本次“百校焕新”行动,除了看到其当下惠及民生的积极意义,也需进一步思考未来出生人口减少这一变化对教育建筑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在追求个性化设计的同时,也需考虑“通用性”设计吸纳可能的变化,如何平衡两者是对“百校焕新”行动未来提出更高的学术期望,也是未来学校改造项目需要顾及之处。变化才是永恒,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应对不同的变化。

猜你喜欢

软性设施变化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从9到3的变化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这五年的变化
一种软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