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互动式影像符码建构

2023-09-17张艳王涵

电影评介 2023年12期
关键词:符码卫视符号

张艳 王涵

2021年2月10日,河南卫视春晚首播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经过二次传播,迅速“破圈”,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势能。此后,河南卫视以“中国节日”为主题,利用智慧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先后创作了《元宵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14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再现和符码转化,提供了范式指引。从文化符码的视角出发,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创作策略、叙事技巧和影像表达方式进行解读,能够较为完整地了解节目的编码原则、编码方式及个体特征,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

一、文本之内:文化符码体系

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的无限符号过程理论认为受众对符号意义的解读要从推理中得来,通过解释符号推理的过程赋予符号意义。①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唐三彩、唐代说唱俑等文化符号为基础,在承载传统文化符号的同时,将文化符号的引申意义指向现实生活,为用户营造熟悉又有距离的观赏体验,彰显强烈的现代意义。观众在观看节目过程中,通过信息解码,既有效了解了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一)文化符码的根基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宗教与文化记忆》中论述道:“文化记忆的概念包含某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所特有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其‘教化作用服务于稳定和传达那个社会的自我形象。”②传统文化历经发展、传承及创新,已成为连接历史记忆与现实社会的重要符码,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理念,不仅是大众完整、清晰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丰富、补充大众生活的核心素材。[1]基于视听修辞的影像表达,具有丰富的阐释性、表意性优势,能够将原本不具有直观、视觉性的事物以新的“视觉化”方式进行表达。河南卫视所打造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文本,通过利用智慧科技、现代审美,将传统文化符码融入影视场景,赋予节目浓厚的文化属性与地方特色,在重新建构传统文化表演方式的同时,形成新的视觉符码体系,增强作品的整体辨识度,实现文化演绎与审美表的多重表达。

(二)文化符码的呈现

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一书中认为:电视的影像表达是“将一种意识形态的概念纳入具体形式的过程”③。文化符码不仅以具象方式来“复现”历史,也是对精神理念、人文内涵的时代表达。[2]河南卫视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在创作“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时,始终坚持以河南地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精选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素材,彰显节目的“在地性”。该节目将传统文化记忆注入其中,以独特的文化符码呈现鲜活人物,形塑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的节日文化形象。以《清明时节奇妙游》为例,“唐宫小姐姐”在科技助力下,成功变身为二次元“唐小妹”,穿越古今,串联起河南文化。尽管晚会只有8场节目,但每个节目都在河南省内不同的文化场景中进行了演绎,能从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深度体验郑州、開封、洛阳、信阳等地文化。“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用影像符号来呈现文化,在传播者编码和受众解码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对文化符码的鲜活呈现与传播。为有效契合观众的审美诉求,节目组从文化细节入手,选取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极具知名度的艺术素材作为叙事对象,通过采用具象化的呈现方式,将传统文化符码以时代视角进行重新演绎、生动建构。

(三)文化符码的转化

法国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中将精神分析与语言学相融合,构建了基于心理结构模式的电影符号学,通过用“想象的能指”来诠释电影的镜像特征及其认同机制,使电影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从电影文本延伸到了观众。①文化符码是集体的、共同认知的符码,是能够折射文化普遍特征的编码方式。[3]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频现古装古曲、绘画艺术等符号,采用多介质传播,在夯实传统文化“符号域”内核的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并置传统文化审美意象,实现“元符号”的创新性转化。该系列节目通过采用智慧化的视听手段,营造了丰富、生动的美学意境,奠定了节目的传统美学叙事基调,使观众能在特定情境内,感受“中国节日”这一独具中国美学特色的文化符号。与一般符号“传达或负载信息”的功能属性不同,文化符号具有极强的指向性,经过岁月沉淀,形成具有“指代属性”的外观图式。节目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注重彰显地域特色,通过综合不同类型受众解码的个性差异,集合艺术审美、文化习俗等表达合力,采用共通性强、易产生共鸣的符码来阐释创作主题,减少文化阻隔,使节目被受众广泛认可、接受。

二、文本之中:影像表达策略

心灵理念、思想观念等内容素材,直观展示、外在表述的拟真生活是影像表达的构成逻辑,在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融入社会环境,采用具象化的视听形式,对情感、意义等“内在”理念进行表述、传递,使影像作品升级为鲜活的文化产品。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聚焦受众的心灵体验、美学欣赏,以契合时代审美的艺术格调、东方美学为指引,充分利用各类视听手段,重构历史场景,并以创新演绎的方式,唤醒传统文化,赋予观众必要的代入感和沉浸体验,打造了兼具艺术性与文化性的视听盛宴。

(一)内容创新: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艺术自觉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用仪式化的隐喻建构文化层面的传播观念。②内容是制约影视创作的重要瓶颈,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不确定性对影视作品的内容时效性、新鲜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审美水平进一步提升,使文化类节目具备传播“破圈”的现实可能。[4]从节目内容看,河南卫视创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是基于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优质节目。节目组注重挖掘传统历史、精品文化,通过把握文化细节,将经典文化、社会热点、历史故事与作品内容相融合,选择了贴合现代人的互联网话语、视觉表现方式,构建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多元文化圈层,形成精品内容的生产模式,使其在现代文化语境下“重获新生”。比如,在《中秋奇妙游》中,通过邀请电视剧《甄嬛传》的演员共同参与,不仅增加了节目的观看度,也打造了新的话题词。以《端午奇妙游》为例,节目组在合理认知、全面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曹植的《洛神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将艺术美学与生活场景相融合,实现了从文化符码到视觉符码、影像符码的升级。

(二)模式创新:从传统走向时代的艺术共情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密切关注大众对传统曲艺、经典古风与民乐艺术的喜爱,围绕创作主题,精选传统文化艺术,充分发挥AR、VR、MR等技术赋能优势,使受众在线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粹与艺术魅力。科技赋能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场景超越了传统的“固定舞台”,在《洛神水赋》中,舞者在水中翩翩起舞,引发了受众对洛神形象的无限遐想。节目组通过发挥智慧技术的支持优势,坚持美学引领,让智慧技术与美学思想相融合,借助“新国潮”的视听冲击力,增强了传统艺术的社会认可度,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在完成影像拍摄后,节目组将交互、共情等互动传播基因注入其中,重新剪辑出最核心的内容,构建了直观、便捷的视听传播形态,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传播效能。以《中秋奇妙游》为例,节目积极捕捉受众的兴趣点,将话题词与剧情设计相融合,带动网友共同讨论节目内容,提高了节目话题阅读的互动转发率。在节目播出后,又对其内容进行拆分,借助移动社交平台再次发布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三)表达创新:从历史融入现代的艺术共创

经典符号语言学理论认为:“符号的所指在符号意义的生成中具有重要的构成作用,并直接关涉符号的解码。”①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选择的符码是集体性的,是具有集体观赏属性的影视符码。节目通过巧妙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社会化议题,用“以古论今”的修辞方式,激活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在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汇碰撞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符码的“鲜活表达”。以2022《七夕奇妙游》为例,节目讲述了未来世界2035年女宇航员唐小天的时空旅行,唐小天在科技的帮助下,重回大唐。她到达东都洛阳,结识了出身医药世家的唐小竹及说书表演艺人唐小可,三人一起度过了特殊的七夕节。该节目以“七夕节”的传统节俗为基础,通过挖掘古代七夕民俗、经典爱情、乞巧智慧和中国首位女将军妇好等内容,用“巾帼图鉴”来诠释古代与现代女性的优异品格;用“星河探索”来反映飞天梦;并利用舞蹈、诗词和故事剧情等元素,将实景拍摄与CG特效有机结合,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之美;通过用慢镜头播放的方式,增强了人物的感召力,共同谱写了一篇诗意串联的“浪漫精神图景”。节目一经推出,全网话题热度便突破20亿浏览量,在智慧科技、现代美学的助力下,弘扬和再构了新的文化符号,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全新美学表达。

三、文本之外:互动叙事技巧

在新的叙事语境下,受众不仅是传播对象,更是参与生产、制作的主体。为适应受众差异化、互动化等传播趋势,增强传播效能,既要增强影视作品的生动性、直观性,也要增强作品的话题性、易理解性,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互动式”改造,更好地贴近受众新的视听习惯,有效引发受众共情。河南卫视打造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年轻受众群体的情感认知与审美需求为基础,通过融入移动端应用场景,在增强节目代入感的同时,成功引发受众共情,实现传统文化“时代表达”的新范式。

(一)场景符码:聚合传统与现实的空间塑造

英国学者大卫·麦克奎恩在《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一书中说道:“电视节目向观众‘表达是一个文本的结构方式,即建立一种表达者和被表达者之间的关系。”②影视作品想要与观众展开有机互动,就需要充分利用影像表达来阐释主题思想、时代特征,帮助观众建立“先在结构”。[5]“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现代审美语境为基础,充分利用色彩、智慧科技优势,以丰富的蒙太奇手法来重新演绎传统文化,多维呈现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塑造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一体交织的质感美学。节目所勾勒的场景,包含经典绘画、传统人物等元素,具有鲜明的索引性和指引性。通过塑造基于传统文化的场景符码识别系统,在虚拟场景与现实空间来回切换中,增强了叙事张力,诠释了基于文化内核与外在场景的“诗意美学”,实现了叙事场景与叙事内容、主題的有机契合。

(二)感知符码:视听画面与受众体验的美学呼应

意大利符号学家安伯托·艾柯在《电影符码的分节》一文中提出了影像的十大符号系统:感知符码、认识符码、传输符码、情调符码、形似符码、图式符码、体验与情感符码、修辞符码、风格符码和无意识符码。①以现代晚会的方式来重新演绎传统文化,需要使用多样化的视听修辞方式,其中除了使用直观展现元素外,还要以沉浸式、体验式的审美方式来营造新的视听场景,使观众对影像表达形成良好认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采用戏剧化的叙事结构,“悬念解密式”的叙事方式,既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充分调动了受众的互动乐趣。以感知符码为例,在《唐宫夜宴》中,唐宫侍女从画卷中缓缓走来,在画作中起舞,借助科技手段,光影、色彩、线条等简单要素,如同一幅画卷般迅速打开,不仅使原本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加生动,也使观众快速、有效地建立视觉感知,从而在跳跃的视觉画面和流动镜头中,与叙述的故事内容形成极为有趣的美学呼应。在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传统文化以外的其他符号,借助母体文化符号,在现代演绎中展现了文化的丰富价值,又作为伴随符号承载传统文化,与受众展开互动。

(三)体验与情感符码: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一体联动

意大利电影理论家乔托·卡努杜在《电影不是戏剧》一文中谈到:“电影不是一篇文字的图解或一篇演讲的形象化翻版,它不是以画面来代替文字,而是使运动中的画面真正变成一种新颖而有力的整体。”②以体验与情感符码为例,其对观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境有较高的要求。当前传播语境进入“视听影像”时代,传统文化需要借助立体的“视听文本”,融入现代语境和传播生态,从而在符码转译中借助影像表达,使传统文化获得时代新生。[6]从创作风格看,“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找准时代表达的突破口,以现代科技为创作支持,以大众审美需求为方向,深度挖掘河南本土文化的内涵;以现代审美方式进行表达,通过采用视听兼备的技术要素,书写动态美学,打造形式新潮、时尚流行的视听空间,有效触动大众内心对传统文化、经典艺术的认同与偏爱。该节目通过找准传统文化、影像表达的结合点,采用诗歌、舞蹈及戏曲等多种表达形式,营造了多维度、深层次的视听画面,以生动活泼的互动方式,展示了经典文化,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

(四)无意识符码:“公共阐释”与个体参与的深度交互

学者张江在《“阐释论”的缘起》一文中论述“阐释意义上的‘交流是指通过对话和倾听,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开辟可共享的精神场域,阐释由此而实现价值。”①公共阐释与个人阐释不同,其强调的是精神共享,是以文本为对象的阐释,通过以历史为前提来分享、交流,从而达到公共理性。在整个阐释过程中,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具有平等发言、对话的权利。[7]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表达影视节目,并非对相关文化素材的还原或者对创作者主观意念的再现,而是通过想象性模仿与创新性重构,在叙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观照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合理表达。河南卫视打造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重点放在叙事文本与观众的互动中,通过遵循“公共阐释”的文化逻辑,营造了理性鉴赏与共情共鸣的公共场域,构建了审美互动、理性互动和价值互动等多元互动体系,增强了大众对节目内容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节目组积极融入全新的传播语境,搭建多元互动平台,通过二次剪辑、多平台分发,不断延伸节目的影响力空间,实现了深度交互的传播效果。

结语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宏大的叙事话语为基础,以向大众立体、鲜活地展示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将文化符码与互动叙事相结合,对节目主题与文化具象进行创新编码;在可感可触的文化表达中,为受众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全面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像表达张力,增强了受众的沉浸体验,有力推动了文化类节目实现成功“破圈”。在文化消费日益成熟的语境下,创作文化类影视作品,应坚持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符码,以现代智慧科技为载体,通过完善互动机制,促进文化符码实现意义增容和价值增量。

参考文献:

[1]陆文婕.互动叙事中的叙事支点研究:结构、权重与语境[ J ].出版科学,2019(05):90-98.

[2]王春晓.文化符码·国际视野·彰显中国梦——“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J ].当代电视,2019(03):69-71.

[3]岳宗胜,蒲亚萍.影像表达、创新叙事与价值书写——评电视剧《山海情》的创作特色[ J ].电影评介,2021(10):84-87.

[4]杨雨鑫,吴果中.“情”何以动人——扶贫剧《山海情》的形象塑造、情感动员与叙事技巧[ J ].新闻爱好者,2021(06):94-96.

[5]周雯,劉柏亨.互动叙事:适用于VR叙事的多学科领域框架[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10):95-105.

[6]田晓璇,张晏滋.传统文化资源的影像符码重构与当代阐释——以追光动画公司的代表性作品为例[ J ].电影评介,2022(12):105-108.

[7]王璇,赵小灿.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类节目传播模式——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J ].

中国编辑,2022(06):91-96.

①参见:[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美]詹姆斯·雅各布·李斯卡.皮尔斯:论符号[M].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96.

②参见:[德]扬·阿斯曼.宗教与文化记忆[M].黄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72.

③参见:[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3.

【作者简介】   张 艳,女,河北任丘人,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讲师;

王 涵,男,上海人,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影视摄影、新媒体影像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移动短视频发展与创新研究”(编号:2020C00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符码卫视符号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的电影符码解读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符号的由来
符码的游戏艺术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变符号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