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atGPT爆火背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人工智能诱发多领域安全风险刍议*

2023-09-17杨茗薇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3年6期
关键词:领域人工智能

凌 翔,杨茗薇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上海分中心,上海 201315)

0 引 言

2022年11月30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基于GPT-3.5架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ChatGPT。自上线以来,ChatGPT用户规模在5天内突破100万,两个月内迅速破亿,成为历史上用户数增速最快的应用程序,助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热潮席卷全球。OpenAI在舆论、资本势头一路看好的背景下,又于2023年3月14日发布基于GPT-4架构的新一代ChatGPT应用程序,可针对用户输入的图片内容进行信息识别与处理,并做出基于图片内容的有效文本回答。目前有消息表示,ChatGPT-5或将于2023年底正式发布[1]。

相较于其他的文本类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性技术突破。一是“全局化”。依托于现有最大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基础,ChatGPT可实现长篇类文本内容的全局掌握与总括性理解,并生成精准匹配内容。二是“个性化”。ChatGPT可根据用户输入内容自动调整符合用户偏好的语言风格,使得输出内容更具备“人”的特点和交流对象的个性特征。三是“校准化”。ChatGPT利用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HLF)不断进行生成内容的校准,以达到对用户偏好的拟合效果。四是“敏捷化”。基于模型的超大算力,ChatGPT可实现快速反应效果。从目前模型生成内容的效果(不包含价值)来判断,可在纯知识领域基本实现准确度和实时性的平衡,在极短的处理时间中能够基本确保内容输出的质量。

在ChatGPT于全球范围收获热潮的同时,其技术背后所依托的超强算力、海量语料库、人工智能模型也引发了新一轮对网络安全、网络意识形态、新兴技术产业发展以及金融安全的担忧,包括意大利、加拿大、英国在内的多国政府与企业相继针对ChatGPT使用情况展开调查,并采取措施限制软件使用。2023年5月,“ChatGPT之父”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出席美国参议院人工智能技术听证会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对世界造成重大伤害”,敦促美国政府对开发GPT-4等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组织实施许可要求和其他法规。

本文拟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入手,立足我国在新时期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深入分析以ChatGPT为代表的来自境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国家安全多领域所带来的复合型安全威胁与风险隐患,以期为更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引导新兴技术良性有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些许助益。

1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待新兴技术突破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数据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和深海安全等十余个领域,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就如何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正确看待新兴技术特别是网络空间新兴技术,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重要阐述[2]。一是要准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二是要深刻理解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三是要深刻领会“五对关系”这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更全面、更系统地看待中国与世界、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待新兴技术突破性发展,我们不能单一割裂地仅看到新兴技术对特定领域起到的飞跃性助推作用,更应当客观冷静地审视国内外环境形势,聚焦在此背景下新兴技术可能给我国总体安全形势、多方面安全领域以及新兴技术本身在我国良性有序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潜在和现实威胁。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对全世界、多领域、全链条产生深刻影响,我们须全面分析、重点研判国内外安全形势,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和防范化解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多领域潜在安全风险,把握好和运用好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

2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内外形势

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进步乃至国际竞争格局均产生着深刻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相对较晚,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近年来美西方愈加对我国开展技术围堵的现实困境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内外局势日趋复杂。

2.1 个别国家“小院高墙”意图迟滞我国技术进步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渐将多年战略布局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工作,异化为维护世界霸权、争夺未来主动权的重要抓手之一。例如,2021年3月1日,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发布《建议报告》,明确提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保卫美国”和“赢得技术竞争”两大理念,暗含将中国作为潜在竞争对手和打击对象[3]。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明确希望确保美国自身“‘未来产业’领导者”的关键地位,并点名人工智能是“赢得未来”的4大组成部分之一[4]。美国战略布局以“竞争”之名行“对抗”之实,特别是近年来“小院高墙”“拉帮结派”之势愈发明显,对华发起了一系列人工智能遏制行动。

由于美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上游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中下游具有后发优势,而这便日趋成为美国遏华的重点环节。美国对华打压已波及全产业链,其制裁策略为下游制裁以主营应用类的公司为主;上游制裁以扼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底层支持为主;中上游配合对华芯片制裁,以最大化制裁效果;重点打击与政府联系密切的以及军民两用的企业[5]。值得关注的是,诸如Meta、亚马逊、微软、谷歌、IBM等美国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纷纷加大在神经网络、量子人工智能、光学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日趋主动配合美国政府的“全球竞争战略”,主动开展对我国关键领域企业、行业和生态的限制和挤压。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引领世界的先进技术,日渐呈现出被人为异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能已成为霸权国家垄断技术优势,并对他国实施技术压迫和获取不平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领域收益的工具。

2.2 “后发先至”对技术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得到迅猛发展。根据2022年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 000亿元,企业数量超3 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完善。截至2022年6月,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7 800万台(套)。全国建成多个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然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仍受制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的现实困境。数据显示,2017—2022年,北美人工智能市场收入逐年增加,由2017年的68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49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千亿美元大关[6]。在行业企业方面,美国企业数量居全球首位,其中囊括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苹果、IBM等龙头企业,常年占据全球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专利发表的优势地位。在带有微软背景的OpenAI发布ChatGPT后不久,谷歌、亚马逊、苹果等企业火速跟上,相继发布各具特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行业竞争程度可见一斑。美国智库“信息与技术创新基金会”于2019年对中国、美国和欧盟的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展开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人才、研究、开发、采用、数据和硬件6项指标中,美国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位居第二[7]。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政策应对和法治建设也相对滞后,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前瞻预防和约束引导,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8]。“后发先至”的发展规律对人工智能领域提出了更高的政府监管、政策扶持、技术创新、资金鼓励、人员投入要求。而新兴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多领域的安全风险,逐渐成为需要考量的重要前沿问题。

2.3 我国加紧布局助力自主人工智能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紧追西方国家研发步伐,加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并成立了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组成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2021年3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前沿领域攻关,明确提出“前沿基础理论突破、专用芯片研发、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台构建、学习推理与决策、图像图形、语音视频、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等领域创新”的具体要求。2022年7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发布区域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针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国家网信办超前布局,于2023年4月11日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政策遵循和制度保障,充分表明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对我国总体国家安全产生的威胁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相继经历了由概念理论落地为单点技术突破的“起步阶段”,由单一目的向复杂需求转变、由单一技术向全产业链延伸的“应用发展阶段”,并最终来到了由“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擅长用”的“爆发式增长阶段”。ChatGPT的“横空出世”更被视为人工智能领域跨时代的创造性突破,一跃成为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用户范围最广、社会评价最高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甚至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在收获一片赞誉之余,作为一项拥有复杂应用场景的新兴技术,ChatGPT在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市场环境、金融稳定、数据安全等领域可诱发的多重风险日益突出。

3.1 域外意识形态渗透风险突出

作为目前最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能够根据交互用户的偏好不断进行自我训练,在文章全局把握、文体风格、表达习惯上更加呈现“拟人化”特征,以最大限度与交互方的价值判断形成拟合效果。因此,ChatGPT既可以是“高度拟人”的先进人工智能工具,也可为少数极端分子宣传造势提供发挥空间,甚至可沦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干涉的隐秘途径。

2023年2月,OpenAI宣布为ChatGPT加入价值观设定,即宣扬并维护其认为的“普世价值”,包括保障人权、公正、诚信、自由和平等。换言之,ChatGPT以西方国家的网络空间语料为基础,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取向,带有鲜明的西方意识形态色彩。此外,境外有害内容可不断侵蚀ChatGPT基础数据。长久以来,境外网络空间弥漫着对华偏见、涉黄涉暴信息和争议性社会价值内容,已相继成为ChatGPT模型学习的语料库来源。特别是部分境外势力开始尝试性地向ChatGPT主动“投喂”敏感有害信息,由于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真正像人一样对中文内容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和内容过滤,致使模型产出的“亦真亦假”内容中更容易充斥着有害信息内容。而通过不断的模型测试,机器也更容易“自主”产出相关内容,由此便产生了恶性循环效果。

3.2 网络生态更易遭到恶意冲击

虽然ChatGPT以远超于传统人工智能工具的准确度收获一众好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给出的答案也时常呈现出真真假假、真假难辨的特点。在特定领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普通人,很容易被这些没有来源出处、读起来通顺、逻辑自洽并掺杂专业词汇的语句所迷惑,更容易将ChatGPT这类平台所提供的单一、直观、简短的“答案”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随着类ChatGPT产品高度嵌入日常生活,大量不实信息的散播和洗版对我国网络生态造成较大冲击。

美国新闻报道事实调查机构NewsGuard通过人工测试发现,ChatGPT可根据用户要求撰写带有阴谋论内容和虚假表述的文章、论文和剧本。NewsGuard对此表示,“该技术或将成为史上最有能力传播错误信息的网络平台,其杜撰虚假叙事的能力和范畴将史无前例”[9]。利用该技术生成虚假信息的案例已在国内出现。2023年2月,网传有网民利用ChatGPT平台编写的“杭州2023年3月1日起取消限行”虚假新闻引发舆论负面影响[10];2023年5月,甘肃平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侦破全国首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炮制虚假不实信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ChatGPT将近几年社会热点新闻要素进行修改编辑,编造虚假信息并非法牟利[11]。

从长远来看,以知乎、百度知道、豆瓣、哔哩哔哩为代表的各类社交平台,常成为网民获取真实信息并接受价值判断的重要来源。若个别势力系统性地将受到“污染”的ChatGPT问答内容向我国境内知识类平台倒灌,在社会价值和热点话题等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地“洗版”“渗透”,或对我国网络生态构成严峻挑战。

3.3 同质化竞争削弱创新驱动力

ChatGPT的“火爆出圈”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入科创领域。依托于高额投资、高精尖技术和海量先进人才的人工智能一跃成为国内科技企业的创新突破口,大量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场以求“赶上这波技术红利”。然而,随着资本疯狂涌入该领域,同质化恶性竞争开始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中涌现。在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西方存在代际差且前期布局不足的背景下,大量相对技术落后的同质资本跟风入场,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产业资源和注意力浪费问题,严重削弱创新驱动力。

2023年以来,虽然国内多家机构宣称推出“类ChatGPT产品”,但其实现效果与ChatGPT仍有较大差异。根本原因在于,ChatGPT模型背后的庞大算力和海量语料库,源于ChatGPT前期积攒的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超高的交互成本使得国内部分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追赶上ChatGPT的发展步伐。从资金角度来看,10次ChatGPT“单轮回答”的成本约合人民币1元,目前市场主流的人工智能聊天系统若采用ChatGPT技术运行系统,每日承载交互量需耗资几亿元[12]。从技术投入角度来看,据专家评估,处理1 800亿个参数的GPT-3.5大模型所需要的GPU芯片数量高达2万枚,而新一代的GPT大模型商业化所需的GPU芯片数量甚至超过3万枚。而目前国内云厂商拥有超过1万枚GPU的企业不超过5家,其中拥有1万枚英伟达中低性能产品A100芯片的企业最多只有1家。单从算力这个衡量指标来看,国内能在短期内布局类似ChatGPT的“选手”十分有限[13]。在巨额资金和技术投入下,ChatGPT当前使用的语言预测模型是GPT-4,而国内头部“入场企业”所推出的类似产品在中文环境下的实际效果仅强于GPT-2,与GPT-4存在较为明显的代际差距。

当然,从新兴技术产业布局角度,我们需要对国际领先技术抱有从“跟跑”到“领跑”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更需要防范面对新兴业态时“跟跑”异化为“跟风”的“畸形”发展思路。敢于“坐冷板凳”“潜下身子”,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

3.4 金融投机行为催生行业“泡沫”

随着ChatGPT产品在舆论场愈发火爆,海量资本不断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国内相关概念股也在不断扩容,据不完全统计已高达28家[14],但其中不乏刻意关联“ChatGPT”概念以炒作提升自身产品声誉的投机行径。此前,元宇宙、Web3.0、卫星互联网等新概念新技术就曾被轮番炒热而后引发金融市场突然的定点“繁荣”,大量捆绑科技概念的产品涌现,但其实质仍是金融投机行为,极易催生行业泡沫,对可持续的产业稳定发展形成潜在隐忧。2023年2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其与ChatGPT“存在关联”,部分公司被指存在“蹭热点”之嫌。媒体报道多起“公司宣称与ChatGPT存在弱关联性却导致涨停”的风波事件,如“类ChatGPT产品”被炒作为与ChatGPT母公司OpenAI存在合作关系等,凸显国内资本市场疯狂炒作“ChatGPT”概念现象,或对于该产业平稳发展带来挑战。我们须关注“烧钱”“炒热度”背后的产业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给技术跟跑和难点攻关、产业布局和有序发展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少一些“概念”,多一些“本领”。

值得关注的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战略、科技产业、军工复合体产业的大肆渲染下,很多科技创新概念被不断创造出来,其实际的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未来前景仍未可知。例如,美国国会两院每年会出台各式各样的法案,不同利益集团为了争取预算会不断为自身提出的法案“造势”,例如夸大安全威胁、创造新名词等手段是美国国会山立法的常态。因此,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不断渲染威胁、炒作概念的方式“布局未来”,我们更应该潜下身子、冷静思考,引导产业布局和资本行为实现健康有序的目标,特别是重点防范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泡沫”风险。

3.5 全球热捧加剧数据泄露风险

当前,数据安全在我国战略考量中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网络空间超大平台的数量、体积和规模的不断扩张,数据泄露问题时常牵动着用户和监管机构的神经。从技术角度来看,ChatGPT以及类ChatGPT平台作为LLM,其最核心的价值之一便是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正如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平台频频发生数据泄露问题一样,拥有海量数据的ChatGPT平台屡屡被曝数据泄露风险引发舆论关注。

2023年3月14日,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就曾表示,“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是一种新兴安全威胁。ChatGPT母公司OpenAI及其投资者微软等企业能够读取输入进ChatGPT中的查询内容,用户在使用该平台进行搜索时可能会导致敏感信息泄露”[15]。2023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因未遵守用户数据保护法规”,禁止在其境内使用ChatGPT[16]。多国政府对于该平台数据安全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ChatGPT所发生的数据安全问题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23年3月25日,OpenAI发布致歉公告表示,其内部的开源数据库存在系统漏洞,导致用户可自由浏览其他用户与ChatGPT的聊天历史记录,并同时可能泄露了与1.2%的ChatGPT用户相关的信用卡支付数据,如用户姓名、电子邮箱地址、支付地址、信用卡账号后四位和信用卡失效日期等[17]。

此外,随着“ChatGPT”概念不断爆红,境内出现多个山寨平台和镜像接入网站,引发境内用户出于好奇心理争相测试。值得关注的是,相关平台鲜有进行正规备案的情况,相关链接存在“网络钓鱼”、数据违规收集和数据泄露风险。例如,在微信平台搜索可以发现多个与ChatGPT看似相关的公众号,但大多带有诱导付费或违规获取个人信息情况,如有自称是“ChatGPT中文版”的微信公众号在获取个人信息后根本没有提问题的界面就立即显示“今日免费体验次数被领完”;有的则声称“开通会员需要付费9 999元”“在线充值提问积分”“加入代理推广赚钱”等。部分山寨平台“不给答案、还要付费、索取个人信息”的现象值得关注。特别是在ChatGPT被热炒的当下,须防范出现大面积数据泄露、数据滥用和违规画像问题,避免对用户正常生活构成负面影响。

4 对策与建议

当前,境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投入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境内我国愈加重视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双刃剑”问题。在此宏观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审视ChatGPT等来自境外的新兴技术,对于国家安全、网络生态、社会生活所带来的风险隐患,更应当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加深对于新兴技术诱发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的思考。

4.1 推动监管规范先行,及时封堵漏洞隐患

我们亟须制定更为明确的规则规范以实现对人工智能技术风险隐患的有效围堵,须重点关注境外新兴技术在国内落地的安全隐患,防范有害信息在境内传播引发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安全问题,建议及时通过权威发声等方式引导使用者正确运用新兴技术,对相关行业产业进行超前规范、提前布局,形成和完善有效防范措施,化解挑战,不断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2 提升合力监管效能,有效打击虚假信息

在网络空间内容治理方面,明晰责任义务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的重要基础。加强对涉人工智能内容安全的有效治理,离不开包括企业在内的多方共同承担并切实履行内容治理责任。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国内类ChatGPT平台的积极引导,“以人工智能应对人工智能”,推动相关平台建立、完善和迭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鉴别处置机制,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内容安全监测的能力和效果,避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假有害信息在境内形成扩散蔓延势头。

4.3 强化技术驾驭能力,打磨向善发展环境

针对资本市场中出现的类ChatGPT同质化竞争和资本过热现象,亟须有关部门不断强化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宏观驾驭和正确引导,加大对相关企业良性发展竞争的路径引领和风险提示作用。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有效防范资本过热、有效打击资本垄断、有效规避技术失控,防范技术和资本“过火”对我国国家安全所带来的各类风险隐患,积极打造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环境有序健康发展的正向循环。

4.4 积极参与国际进程,增强价值引领作用

目前,尚未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技术领域形成全球认同的安全评估标准和技术认定规范,尚未对跨国企业探索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形成有效共识。面对此类问题,我国应积极参与和塑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国际治理进程。近年来,我国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为锚点,不断加快加深网络空间新兴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以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以共识促团结,或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国际规制的尽快落地。

5 结 语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ChatGPT在全球引发追捧热潮,人工智能深度嵌入公共治理领域已是大势所趋。但在热潮背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也对我国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市场环境、金融稳定、数据安全等多领域构成潜在隐忧。当下,我国人工智能面临日趋复杂的内外局势,一方面,我国人工智能亟待发展,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后发先至”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政策、商业和国际合作布局,以期打造对我构成战略围堵的重要支柱。在国内外大环境下,我们亟须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出发,不断增进对新兴技术的理解认知水平,提升对新兴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水平,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领域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领域·对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别在必败的领域里竞争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