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理疗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2023-09-16陈永晓康瑾婕卢俊鸿

中外医疗 2023年21期
关键词:理疗后遗症脑梗死

陈永晓,康瑾婕,卢俊鸿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康复理疗科,福建 厦门 361000;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科,福建 厦门 361000

对于脑梗死而言,主要因为脑部血液难以正常循环,从而导致呈现出脑组织坏死症状,表现出较高的残疾率以及较差预后水平[1-2]。在人口老龄化逐渐增加情形下,此种疾病出现概率呈现出显著提升。对系列常见高危因素展开分析,主要包括血脂异常、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等。此类患者在早期多具有清醒意识,但在病情进展后,会表现出意识障碍以及中枢性发热等,更为严重,会伴有脑疝疾病出现,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5]。当前在治疗期间,主要通过溶栓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系列方法治疗,以缓解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语言障碍、偏瘫遗留以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理生活能力降低。在此种情形下,康复理疗以及活血化瘀中药获得广泛应用[6]。本研究方便选取2022 年6 月—2023 年5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110 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康复理疗+活血化瘀中药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本院收治的110 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组,参照组(n=55)施以单纯康复理疗治疗;研究组(n=55)施以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参照组中男40 例,女15 例;年龄45~79 岁,平均(65.29±2.29)岁。研究组中男42 例,女13 例;年龄46~81 岁,平均(65.31±2.31)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磁共振检查以及CT 检查,脑梗死疾病获得确诊;②患者均合并表现出后遗症情况。排除标准:①呈现出精神疾病情况者;②呈现出心肝肾功能异常情况者;③呈现出较差配合度者;④患有癌症疾病者;⑤伴有脑出血疾病者;⑥伴有全身性感染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施以单纯康复理疗治疗。对患者肢体锻炼给予指导,在仰卧条件下,合理完成上肢舒展练习干预。对于患者拍背以及翻身需要定时进行。选择仰卧同侧卧交替方法,针对患者关节展开被动运动干预。通过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力度,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此外,通过合理展开蜡疗以及悬吊训练系统治疗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共实施为期3 个月治疗。

1.3.2 研究组 在上述康复理疗基础上施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中药处方为:黄芪60 g;地龙以及当归各20 g;桃仁、川芎、桑寄生以及牛膝各15 g;红花12 g;全蝎、蜈蚣以及水蛭各3 g。对于合并表现出偏瘫症状患者,添加鸡血藤30 g 治疗;对于表现出语言障碍患者,添加远志10 g 治疗。以水煎煮形式,直至保持400 mL 用药。1 剂/d,2 次/d,共保持为期3 个月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效: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均转为正常,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 NIHSS)评分获得改善,程度≥90%;有效: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均获得改善,患者的NIHSS 评分获得改善,46%≤程度<90%;无效: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未发生变化,患者的NIHSS 评分改善程度<46%,甚至有所严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两组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比较。利用FMA 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上下肢功能展开评定,上肢功能评分范围为0~66分,下肢功能评分范围为0~34 分,越高分值,对应越好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QOL)以及NIHSS 评分比较。利用QOL 评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展开评定,评定分值为0~100 分,越高分值,对应越高的生活质量。利用NIHSS 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展开评定,评定分值为0~42 分,越高分值,对应越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FMA 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上肢功能评分以及下肢功能评分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肢功能评分以及下肢功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MA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FMA 评分比较[(),分]

?

2.3 两组患者QO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QO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QO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QO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QO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比较[(),分]

?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特点呈现出病情复杂,多发于45 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中,表现出较高的残疾率以及病死率。此类患者会呈现出程度不同头痛、失语、呕吐等,严重情形下会表现出偏瘫现象发生,呈现出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7-8]。诸多脑梗死患者通过抢救后能够对生命安全做出保障,但往往表现出程度不同功能障碍遗留,以偏瘫较为常见,不但使患者呈现出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情况,而且导致家庭以及医疗负担加重。对此,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合理展开康复治疗,以使其肢体功能提升,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化,具有显著意义。

结合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上肢功能评分以及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QO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他人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参照组(P<0.05)[9],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康复理疗方式有效运用,主要以悬吊、肢体活动功能锻炼、蜡疗为主。其对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可以有效促进,通过将血液流变紊乱纠正而使脑血管血流速度获得提升,将脑组织缺血缺氧缓解,使神经功能改善。但此种方式单纯应用,效果有限。在此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以获得通脉活络,活血化瘀具有显著意义[10-11]。活血化瘀中药疗法的有效应用,效果明显。处方中黄芪属于补气中药,可获得血液循环促进以及血管扩张的效果,以获得扶正祛邪以及益气养元的效果。此种药物可将机体抗缺氧以及抗氧化能力有效改善,对微循环改善给予促进。桃仁、当归以及赤芍可获得活血化瘀的效果;牛膝可以获得补益肝肾、舒筋通络以及利尿通淋的效果;桑寄生可以获得利尿通筋以及祛风除湿的效果。桑寄生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可将心脏收缩能力强化,对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善给予促进,获得上述理想结果[12-13]。

综上所述,临床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用康复理疗+活血化瘀中药完成治疗后,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促进提升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理疗后遗症脑梗死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痴呆7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