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观·镜语

2023-09-16黄臻

摄影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刘欣张老师物探

黄臻

我与天山共白头

5月10日,乌兰萨德克养护站工人宋雪岭在海拔约3400米的哈希勒根隧道附近测量积雪深度。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机型:尼康D850,镜头:24-70mmF2.8,焦距:24mm,ISO:250,光圈:f/22,快门速度:1/1250秒。

镜观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世人皆言新疆独库公路风光好,可鲜有人关注这样一群护路人:他们常年往返于独库公路,却无暇赏景,与寂寞风险为伴,一心祈盼“别雪崩、别再有泥石流”。

乌兰萨德克养护站的工人宋雪岭,就是他们的代表。

独库公路目前仍处在长达半年的“休眠期”中。然而,宋雪岭和工友们早在3月就进驻天山深处,清理沿线碎落山石、打通雪阻路段、养护路面。

我在山中住了五天,跟拍工人们重复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在海拔3400多米的哈希勒根达坂附近,我连呼吸都是件费劲的事儿,工人们却依然忙着清雪。宋雪岭还要观察雪崩痕迹、检查防雪走廊,在工友清理过一处雪崩路段后,他拿出塔尺,测量积雪深度。

天空湛蓝、阳光格外刺眼。我趴进雪里,透过取景器,看到曾是军人的宋雪岭在雪堆旁,站在光里,又站在默默无闻处。

“哈希勒根”,蒙古语意为“此路不通”。沧海桑田,往日的天堑,已成如今单日通车量过万的“网红公路”。44岁的宋雪岭,已在这里工作了22年,他59岁的师傅乌斯曼·巴克一辈子与公路相依。有这样一代又一代埋头苦干的人,何愁此路不通。

(文/胡虎虎)

镜语

广袤天山,万物凝寂

前行其中,无尽征途

雪峰下、大漠中、深山里

他们的手熟悉沥青温度

他们的眼守望道路无险

无需赞誉,无需掌声

他们是路面上的诗人,岁月中的勇者

汗水汵汵,辛苦融入大地

抵挡苍茫,擦亮窗外风光

从黑首至白头,将孤寂连接繁华

脚印铭刻敬意

冰雪长廊终将醒转

六月,驶向未来

6月7日,第一天考试结束,张桂梅与学生在返回的车辆上一起唱歌。当日是2023年高考首日,张桂梅又是一大早提前来到教学楼,等候学生们前来早读,叮嘱考生们带好考试用品。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学生2011年首次参加高考以来,张桂梅校长每年都要送考,这一送就是13年。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机型:索尼ILCE-9,镜头:EF16-35mmF2.8GM,焦距:16mm,ISO:1000,光圈:f/2.8,快门速度:1/40秒。

镜观

跟拍张老师,是需要体力的。

每天清晨5点不到,她就会到教学楼开灯,然后回宿舍楼喊学生们起床。晚上一直到十二点半,所有的学生睡了,她才休息。

高考这天,张老师一如既往严肃认真。按她的话说:“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拼博、我们的奋斗永远在路上。”跟了整整一天,到了下午,當天的考试结束,从考点返回女高的路上,下午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在张老师和孩子们的脸上。张老师说:“考完一门就过一门,不许讨论。来一起唱歌吧。”《红梅赞》是学生们每次必唱的歌曲。两曲歌毕,张老师露出难得轻松的笑容。

拍完这张照片,我能体会到那种辛苦付出终有收获的轻松和惬意。

(文/江文耀)

镜语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做一个“擦星星”的人

为孩子们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唤醒他们沉睡的梦想无穷的潜力

发光发亮回馈社会

这是教育的力量

笑容的背后歌声的余响

是自信的鼓舞活力的共鸣价值的传递

这辆满载欣喜和希望的车

在驶向未来

绝壁上的团团“火焰”

6月18日,东方物探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170队的钻工们借助绳索搬运钻井设备,翻越一处落差约30米的崖壁。新华社胡虎虎摄

机型:尼康D5,镜头:70-200mmF2.8,焦距:155mm,ISO:125,光圈:f/3.5,快门速度:1/3200秒。

镜观

我国西陲,天山深处,千沟万壑,人烟难寻。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里是无数物探工人奋战的热土。

物探,通俗来说,就是给地球做CT,采集地质数据,为寻油找气打下坚实基础。因此,物探工人大多出没于荒山野岭、戈壁大漠,常年与风险寂寞为伴。

钻井,是物探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步。钻井点位由卫星定位,且施工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是在直升机都难以悬停的地方,钻井工们也必须迎难而上,保证完成施工作业。

峭壁近乎垂直,小道仅A4纸宽,要转移数百斤重的钻井设备,人力是最可靠的施工方式。

在我国油气物探史上,东方物探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170队是一支功勋卓著的队伍。我跟着他们在山间穿行了几天,切身体会到“勤劳”“勇敢”两个词的深意。

看着他们在峭壁上腾挪,我望向脚下的断崖,头皮一阵阵发麻。

工人们花了近3个小时攀越约30米高的断崖,才将拆解的钻井设备全部运送上山脊斜坡。

我跟着手提肩扛钻井设备的工人们一步步挪到山腰处的断崖底部,然后试着仰头拍摄,却发现镜头难以囊括全景,可身后却再也没有能容后退一步的空间。

有工人提出:“我帮你挖个小平台”。因实在不忍心给工人们增添额外负担,我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而是再次绕回山谷,爬上与断崖遥遥相对的小山坡,然后一脚踩住凸出的小石块,一脚踩住爬地松,坐在斜面拍摄。

“一二三,起!”狂风不时呼号,工人们齐心使劲的号子依旧响彻山谷。他们直面风险,无惧挑战,同心同向,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阳光撒向被拉拽得笔直的绳索,它一头连着工人们家庭的幸福生活,一头连着国家的油气战略。

(文/胡虎虎)

镜语

崖壁高耸荒凉苍茫

风吹沙砾烈日炙烤

红色工服似绝壁上闪耀的火焰

每一次钻探都是命运的较量

他们是大地的勇者

沉默的英雄繁华的探索者

身负使命步履坚定

满怀无尽的希望

平凡铸就富饶

她从光中来,又到光中去

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社区民警刘欣在管辖社区内巡逻(2022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机型:尼康D6,镜头:尼克尔AF-S24-70mm,焦距:52mm,ISO:1000,光圈:f/2.8,快门速度:1/8000秒。

镜观

这张照片是2022年1月9日拍摄的。

那是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的前夕,我在采访结束后跟随刘欣一起巡逻。早上10点45分阳光正好,刘欣走在她所管辖社区的楼宇间,背影纤细,脚步坚定。这张照片作为我策划的图片专题《奋斗的背影平凡而伟大》中的一张,在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发表。

刘欣出生于1987年2月,大学毕业后,成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的一名人民警察,实现了幼时的梦想。2011年,刘欣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服用药物给她的身体带来不少副作用,發型越留越短,很多人经常错把短发的她当成男警察,有的小朋友称呼她为“刘叔叔”,但她并不在意。在她眼里,穿上这身警服,能够帮助百姓排忧解难,就是最大的快乐。

2021年4月,刘欣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希望帮助到更多的人。

从警10余年来,刘欣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2023年7月2日,我接到消息,刘欣因突发脑溢血,生命的年轮永远定格在36岁。

我缅怀是她热爱。她喜欢当警察,又如愿成为一名民警。她说,如果不是有病,她要去当刑警!

我缅怀是她乐观。明明身患重病,浑身疼痛。她却说,那就吃药呗,治呗,治不好就先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再想下一天。

我缅怀是她赤诚。“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党员刘欣朋友圈封面图片上的文字,是她对生命价值最真挚的表达。

回看这张照片,明亮阳光中的刘欣像是从光里来,又要回到光里去。

愿她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愿她在另一个世界热爱依旧、乐观依旧。

刘欣,一路走好!

(文/谢剑飞)

镜语

她从光中来,又到光中去

于万千人群中,她是坚定的支柱

像一束光芒,照亮每一处角落

带着不屈的勇气,带着信念的力量

守护一方安宁

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

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她是我们身边一员

在短暂的一生中

将勇敢拼搏刻进生命

用行动诠释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刘欣张老师物探
《石油物探》 2022年总目次
小年赶集
张老师喝茶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The use of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to improve Chines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在找黄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