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星”的年轻人航天青年科技人才筑梦太空
2023-09-16邱晨辉
邱晨辉
2023年春节,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感受到和地面一样的喜庆氛围,他们在太空穿新衣、吃饺子、写“福”字,向全国人民拜年。云顶之上,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太空家园已从蓝图变为现实。
在38万公里外的月亮上,中国“兔”也用特殊方式发来“辞虎迎兔”的新春祝福。作为第一个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刚刚度过4岁生日,已累计行驶近1500米,每一步都在创造中国奇迹。
此刻的北半球正经历隆冬,而两亿公里之外的火星乌托邦平原,却已迎来春天。祝融号火星车已在此行驶1900多米,不断延伸着中国人探索红色星球的脚步……
一个个壮举背后,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80%以上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和学科,91%是硕士、博士,担负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他们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
过去10年,这群飞控青年,牵引“神舟”“天舟”,托举“问天”“梦天”,领“玉兔”跋涉月背,引“嫦五”月面采样,驾“祝融”穿行火面,控“太空巧手”在轨作业,一套套测控计划在他们手中精妙编排,一帧帧飞控数据在他们手中核算生成,一条条飞天指令从他们手中精准发出……有人说,他们就是一群追“星星”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见证和创造着中国人筑梦太空的新纪录。
追赶·突围
从古至今,明亮的日月、璀璨的星河,激荡着人们无限遐想,引发对探索寰宇的无尽渴望。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22年之后,中国航天人把“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作为新的目标。
这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領域之一。为对工程实施高效率组织指挥和对航天器进行高精度飞行控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应运而生。自此,飞天的梦想在“北京航天城”这个地理坐标上孕育,在一代代飞控人手中生长。
时针拨回到2022年11月29日23时09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直刺苍穹。彼时,1700公里外的首都北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紧张忙碌。
“北京明白!”
坐在飞控大厅调度台前的高健,发出一道道坚定而洪亮的指令。在他的调度指挥下,各系统各岗位通力协作,约7小时后,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多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
当飞控大厅再次响起热烈掌声时,高健回忆起一年前的6月23日,当时不到27岁的他,在“国字号”任务中第一次走上总调度主岗。
那次任务,一开始组织决定由担任过神舟十号天地通话总调度的杨彦波负责,但是,他却坚定地让高健出任总调度,自己在旁边当备岗,为高健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身为“北京明白”的调度组长,杨彦波必须让团队尽快成长,要成长,就要历练,在大项任务中历练。
“一句要练千遍,千遍只为一句。‘我是北京字字如山,我的身后是整个飞控,是中国航天,责任重大不敢有半点马虎懈怠。”这是高健对这个岗位的深刻理解。
一句句沉稳响亮的指令,将中国高度标注到更远的深空,也成为这个群体青春担当的生动诠释。
航天器太空交会对接是世界航天领域内公认的最复杂、最难攻关的技术之一,世界上仅美、俄和中国掌握并成功实施过该项技术,其中径向交会对接的难度更大。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首次径向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长管团队的年轻人在飞控大厅内合影。图片|北京晚报
“整个对接过程是高动态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飞到空间站下方后,由于轨道不同,两个航天器保持对接所需要的相对位置和姿态是很难的。”载人飞船任务型号团队指挥乔宗涛说,“我们需要精准控制飞船逐渐调整位置、速度和姿态,在安全的空间走廊内逐步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为此,乔宗涛带领团队积累了数万个组合体轨道及姿态的仿真数据,进行了上百次的联调联试验证,参与设计约2500个故障预案,攻克空间站组合体遮挡太阳能帆板、持续控制飞船大幅度的姿态调整和轨道维持、测控条件变差、地面状态监测和应急处置难度增大等都诸多难关。
400米、200米、19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缓缓向天和核心舱平移靠拢,伴随着“对接锁紧完成”的口令,广袤太空中,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为一体。
10年间,朝霞为邻,晚星做伴,一行行代码仿佛有了生命,述说着中国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型、“T”字构型的变迁,也生动记录下这群年轻人在建设航天强国征程上奋斗的青春。
鲍硕和同事在操作台前工作。 图片|北京晚报
高健和同事在操作台前工作。 图片|北京晚报
涉险·冲锋
星河璀璨,征途漫漫,逐梦九天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29岁的乔宗涛坐在了“北京明白”的主岗上。
然而,一个从未有过、从未想到的惊险一幕不约而至。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空间交会对接,停靠十几天后撤离天宫一号,返回地面。
就在乔宗涛下达飞船分离指令、飞船正常分离、所有人鼓掌欢庆时,他突然发现神舟八号飞船姿态有些异样。
原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分离时,弹开的对接机构轻轻回弹触碰了一下。在同一轨道上风驰电掣的两个航天器,即便是轻轻一碰,也极易引发难以估量的后果。神舟八号飞船自动识别为再次对接,关闭了自身动力和供电系统。
如果飞船姿态失稳,将会有失联的危险,这将对后续载人交会对接计划产生严重影响。乔宗涛沉着应战,迅速研判故障,制定抢救方案,和专家团队协同作战,有效处置了这起险情。
“我们一手托举飞船和空间站,一手托举航天员的生命。”对于载人飞行任务测控,乔宗涛的要求比其他任务更高,任何问题都要“见底”。
与高健同为“90后”的鲍硕,是这个中心的首位女调度。
月面采样,是航天界公认的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后,鲍硕从搭档手里接过采样的接力棒。她调度指挥机械臂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千余条指令从她口中喊出,近万句调度交互无一错漏。团队整体配合默契,每个人都熟练掌握任务状态,采样效率大大提高。最终,表取采样封装任务完成时间比预计整整提前了7个小时。
此时,鲍硕已连续奋战30个小时,嘴唇上留下几道干裂的口子。
“键”指苍穹,“令”贯星河。航天器在浩瀚太空中的每一次机动变轨、每一次姿态调整,在地外星体上的每一个动作、携带仪器的每一次操作,都是通过遥控发令岗位发送控制指令来完成的。
10年前,于天一在岗位上给300多公里外的神舟十号发指令,1秒钟就能送达到位。如今,已是深空探测任务团队副指挥的他,带领更多的青年完成更为复杂的飞控任务:一边突破38万公里导航“玉兔”巡游月背,一边克服單程通信时延最长20多分钟等难题,穿越亿万公里牵引“祝融”巡视火面,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惊艳世界的成绩。
截至目前,中国火星车已在火星平安工作一年多,设计寿命3个月的“玉兔二号”也在不断刷新着月背探测的人类历史新纪录。
汗水·奋进
孤独的玉兔二号月球车调转相机镜头,回望它代表人类在月球背面走出的第一行足迹——这是悬挂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外墙的一张巨幅照片。
对这群年轻人来说,这条“来时的路”有着双重含义:不仅代表玉兔二号在月背的跋涉,更象征着他们从零起步、向航天科技高峰不断冲锋的铿锵足迹,用执着与坚守铸就了一个个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
181天,神舟十三号乘组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新纪录。在这背后,离不开“大管家”胡国林所在的航天器运控及长管团队的日夜陪伴和悉心保障。
6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并行管理空间站组合体、玉兔号和祝融号巡视器等多个航天器,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实时状态:当遇到碎片碰撞的风险时,他们需要改变组合体的轨道高度实施规避;当航天员要实施舱外行走、太空授课等重要任务时,他们提前细致核对每一个关键节点;当需要批量上注指令时,他们慎之又慎、接力协作,确保每一帧注入数据准确无误……
伴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已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胡国林和团队也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任务。
“在我们眼里,正确率百分之九十九不行,必须百分之百。每天都是第一天,每圈都是第一圈,每条都是第一条,大家时刻保持着最佳状态和饱满热情,每当听到‘北京,我是神舟十五号,我们就第一时间响应航天员的需求。”胡国林说。
正如他们在《月背征途》书中写下的那句话:月背本没有路,我们来了,便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而这条路,也是所有航天人正在走的新长征路。
飞天之路,危机四伏。他们时刻面临着惊心动魄的考验。
“舱压异常!”“舱压异常!”2021年12月5日18时22分,长管厅突然传来故障告警声。
胡国林第一时间带领值班班组,与其他系统一边迅速开展故障排查,一边呼叫航天员确认身体状况和设备状态。经过半小时的天地协同排查,故障定位为核心舱某设备受太空环境影响引起的虚警。
尽管虚惊一场,但是空间站运控各分系统都能迅疾启动应急协同机制,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充分验证了分布式运控体系的可靠性。正如航天员王亚平所说:“有他们随时在、一直在、永远在,我们在天上才能‘感觉良好。”
从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让航天员感觉越来越好的,还有他们在太空里宽敞舒适的新“家”——天和核心舱。据悉,天和一个舱的主要参数就超过4万个,比天宫二号多出近7倍。为确保航天员在轨安全,准备的应急预案也更多,仅故障预案就达2000余个。
任务中,在中心核心舱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达飞和同事工位前,总是放着一堆比字典还厚的A4纸——这些都是打印出来的部分关键预案和目录,而更多的预案都存储在他们的脑子里。
“任务中,我们一边看飞行状态一边撕预案。在它成功入轨后,每个岗位都扔出来很多崭新的文件。有人可能觉得浪费,但这恰好说明航天器没有故障,整个飞控任务一切顺利。随着预案越撕越薄,我们离成功也越来越近。”李达飞说。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未来,长期运营中国空间站、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火星采样返回探测、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即便天路遥远,这群年轻人始终梦想在心间。
正如他们在《月背征途》书中写下的那句话:月背本没有路,我们来了,便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而这条路,也是所有航天人正在走的新长征路。
◎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