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芦笋标准化种植技术
2023-09-16胡术明蒋学杰
●胡术明 蒋学杰
(1.山东省五莲县石场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日照 262310;2山东省莒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 日照 276500)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9世纪末传入我国[1]。绿芦笋因食用部分为刚出土的嫩茎为绿色而得名其具有极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2]。绿芦笋叶和嫩尖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粗脂肪,叶和嫩茎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总糖和还原糖;绿芦笋含有K、Ca、Mg、Fe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3]。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抗疲劳、耐缺氧、升白细胞、保肝和镇痛等药理作用[4]。在食用方面芦笋可鲜食,制笋干,罐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5]。山东省莒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绿芦笋,年亩产值在1万元左右,目前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 hm2,绿芦笋已经成为露地作物中经济效益较好的一个主导产业,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鲁东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介绍绿芦笋标准化种植技术,以期为绿芦笋生产提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绿芦笋产量和品质。种植绿芦笋宜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出成率较高的高产品种,如“阿波罗F1”“UC800”。
2 培育壮苗
2.1 催芽
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建育苗床。将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和肥沃的土壤过筛后,按肥土3∶7的比例混合均匀,装入直径12 cm、高12 cm的营养钵中,将营养钵排入育苗床中待播。播种前先晒种,后将种子放在26~27℃的温水中浸种并经常换水,4~5 d后捞出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6~28℃的环境下催芽,当2/3种子露白时开始播种。
2.2 播种
生产上常用的育苗方式有小拱棚育苗、阳畦育苗和露地育苗。采取何种方式育苗,要根据外界温度来确定。山东省绿芦笋露地定植时间为4月上旬至9月上旬均可。育苗期为65~100 d。育苗时间根据定植茬口确定。通常情况下,鲁东南地区3月中旬进行拱棚或阳畦育苗,10 cm土层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露地育苗,夏秋季节育苗要注意搭建育苗棚遮阳、避雨。播种时,将营养钵摆平,浇透水、单粒播种,播种后盖3 cm厚的细土。
2.3 苗期管理
绿芦笋播种后,10~15 d即可出齐苗。此期如果墒情不足,可浇小水,勿大水漫灌,以防土壤温度下降太大影响出苗,喷水湿润即可。当幼苗长到10 cm时浇1次小水。齐苗后,杂草也长出地面,要随时拔除,防止与幼苗争夺养分。定植前10~15 d控水炼苗。待苗龄70 d左右,幼苗长出3分枝即可定植到大田。
2.4 栽植前整地
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和渗水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定植绿芦笋。注意不要选择容易使绿芦笋染病的老果园、桑园地种植。绿芦笋喜疏松肥沃的土壤,在定植前将土壤耕翻25~30 cm,耙细整平。按行距1.3 m开沟,沟深30 cm,宽40 cm,将开沟土回填到沟深15 cm后,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2000~3000 kg、氮磷钾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40 kg,将施入的肥料与沟内回填的土混匀,再回填一次土,使沟深7 cm左右,然后浇水沉实后定植。
2.5 定植
绿芦笋的定植时间因各地的气候环境和耕作制度而异。立秋前播种的绿芦笋,第2年4月中旬绿芦笋苗萌动前定植;早春保护地育苗的绿芦笋,5月下旬至6月下旬定植;立秋后育苗的绿芦笋,翌年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定植行距1.3 m,株距22~25 cm,定植时边定植边浇水,分次培土。第1次培土4~5 cm,缓苗后覆土与地面相平。
3 田间管理
3.1 幼笋园管理
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对第一年生长的绿芦笋,主要以促进植株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为主。要结合中耕培土,及时除草。幼笋定植一个月后,结合浇水,每667 m2追尿素12 kg、氮磷钾含量各15%的三元复合肥25 kg。当植株新出土的笋茎多、径粗超过0.8 cm以上、有13~15个分枝时,根部积累了一定的养分供应生长,即可采笋。
3.2 成笋园管理
绿芦笋春季采收的产量取决于前一年根系储存营养物质的多少,而营养物质的储存来源于地上部茎叶制造的光合产物。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地上茎叶繁茂。
3.2.1 植株调整 5月末还没有停止采收春笋时,2年生绿芦笋每株选留粗0.8~1 cm的健壮笋茎3条,3年生及3年以上的笋每株选留健壮笋茎4~5条。及时剪除多余的笋芽。为使田间通风透光,预防病害发生,当母茎长到1.2 m时打顶,以控制茎的高度。在多雨高温的夏季,母茎上会有一些嫩枝发出,这些嫩枝极易染病并且消耗养分,要及时剪除。
3.2.2 肥水管理 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方式是绿芦笋能否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鲁东南地区于3月初清理绿芦笋田园,结合清园每667 m2追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3500 kg,尿素10~15 kg;5月中旬,在留茎前每667 m2追施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60~70 kg;9月秋季留茎前每667 m2追施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45 kg。生长3年以内的笋园应距笋株一侧25~35 cm施入肥料。3年以上笋园肥料要施入垄沟的底部。浇水要本着晴天浇水不阴天浇水,上午浇水不下午浇水,浇小水不大水漫灌的原则进行。
3.2.3 中耕除草 疏松透气的土壤能促进根系生长。绿芦笋行距大、施用肥料、采收时无枝叶覆盖等因素使绿芦笋田园容易滋生杂草,应结合中耕和施肥清除田间除草,及时拔出芦笋种子落地后形成的小苗。
3.3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病害防治要遵循“四要四不要”的原则:即要晴天用药不要阴天用药,要上午用药不要下午用药,要交替用药不要单一用药,要对症用药不要滥用药。
3.3.1 茎枯病 该病菌随绿芦笋病枝在田间越冬。发病部位主要是主茎和枝条,病斑初为针刺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稍凹陷的不规则形或菱形褪绿斑,病斑中部由褪绿色渐变为褐色,后变成灰白色。病斑可深入髓部使茎干枯死亡,病部易折断。防治措施:多施腐熟优质圈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每年3月清洁芦笋园,将枯枝残叶清理干净并带出远离芦笋园的地方烧毁,并深埋到土壤耕作层以下;发病初期,用40%角斑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3%的多氧霉素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3.3.2 褐斑病 发病部位在茎、小枝和拟叶,以侵染小枝和拟叶为主。病斑初为卵形棕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边缘为褐色的圆形或卵圆形。防治措施: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600倍液或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3.3.3 棉铃虫 主要取食芦笋茎叶,6~8月均有危害。防治措施: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用20%灭幼脲3号(苯甲酰基脲)悬浮剂1500倍液或BT(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杀,要治小治了。
3.3.4 金针虫 主要为害地下茎、根系、鳞芽。防治措施:用90%敌百虫100倍液拌入炒香碾碎的饼粕或麸皮制成毒饵诱杀。
4 采笋
4.1 采芛标准
要求鳞片紧凑,笋体基本直立,色泽黄绿、基部紫、白色部分小于3 cm,笋径大于8 mm,长度大于22 cm,采芛部位为地下2 cm。
4.2 采芛与留茎
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笋开始采收。如果绿芦笋没有出现明显的笋变细、数量变少的状况,可继续采笋。春天定植的当年笋,发茎14~16条时可采少量夏笋,翌年春季可以采笋25~30 d;夏季定植的、当年直径在0.8 cm的地上茎超过2条时,翌年春季可采笋20 d;定植3年以上的,前一年秋季地上茎自留茎开始至50%为绿色,可采笋达90 d以上,春季可采笋50~60 d。9月底,每株绿芦笋补充留秋茎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