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逻辑、分析性写作、大学通识教育之关系
2023-09-15金立于翔
金 立 于 翔
“分析”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前半句重在“分”,后半句重在“析”,但无论如何,“分析”这一概念都与理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当论及理性这一概念时,分析既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以“分析”为方法的实践活动自然与人们的理性思维紧密联系,讲究以理性方法排除表层感觉经验的干扰,从而探析事物现象间固有的属性与关系。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就是基于分析这一方法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以解释和评价某种事物现象为目标功能,围绕“a是什么?”的核心问题展开的写作实践活动。“分析性写作专注于利用写作来发现和发展思想的方法”,也就是说,“将写作视为思考的工具——一种进行持久性的探究和反思的手段”①David Rosenwasser,Jill Stephen:Writing Analytically.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8,Preface xvii.。那么,构成这一写作实践的基础是什么呢?——逻辑。首先,从词源看,理性(rationality或reason)的字根,源于希腊语逻各斯(λόγος,logos),罗马时代译成拉丁语“ratio”,而后译成法语“raison”。其次,立足于对理性的理解以及获得理性能力的实际经验,以概念、判断、推理、论证为基本研究对象的逻辑,的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②转引自360 百科:“‘理性’一词的释义”,网址:https://baike.so.com/doc/3128198-3297056.html,引用日期:2023 年5月26日。360 百科对理性的释义也说明了这一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明确指出“提升写作能力,从关注逻辑开始”①[美]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王烁、王佩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393页。。因此,有理由认为,逻辑是分析性写作的基础。
一、什么是分析性写作
写作是人类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见闻感思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作者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以篇章的形式表达的对世界的某种认识的过程。写作是思维与情感的印迹。当写作主体以文字符号记述现象、表达情感、传递知识与沟通交流的同时,精神世界也随之跃然纸上。随着生活世界为主体不断提供感觉经验的素材,新的感悟、新的思想与新的问题便源源不绝地萌生、重构和发展。写作与写作主体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既相互交织,又彼此独立。好的文章,兼具理性思辨与感性创造,包含着写作主体对世界真相的好奇与批判,期待以更深刻的洞察和更清晰的形式将碎片化生活经验加以整合,以“a是什么”的命题形式凝固主体对这个世界的独到认识,并以此推进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果说思想是光,那么语言就是光之影。思想的构成与表达,即是光影之舞,这可视为分析性写作的内核。
那么,何为分析性写作中的“分析性”呢?这里的“分析”包含但不限于与“综合”相对的“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的狭义的“分析”,而是拓展为以认识事物、探究本质、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理性认识活动。“分析不仅是一套技能,还是一种心态,这是一种对待经验的态度。它是一种探索疑惑的侦探工作,你需要去寻求理解而不是确认答案。在那些看似不存在问题的地方,分析能找到疑问,并且可以发现一些一开始并不明显的联系。”②David Rosenwasser,Jill Stephen:Writing Analytically.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8,p.4.这一文字表达活动致力于用写作来发现和发展思想,进行着持久性的探究和反思。
进一步讲,写作中的“分析性”可以做出如下三方面的具体解读:一指对论证动机进行解释、校准、评估,强调选题或立论的真实性和可论证性,这可视为选题的分析性;二指检查论据、材料、观点等,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充足理由律的基础上有序组织并推进论证内容,实现内容的条分缕析、层层推进、互为补充,这可视为内容的分析性;三指根据写作需求合理地调用辩证、发散、线性、逆向、批判、因果等思维模式和归纳、演绎、溯因、分析、综合、对比、归谬、反证、例证等具体分析方法,这可视为过程和结构的分析性。这三种意义上的分析性会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在曾经以及以后将要进行的大量写作之中,如课程论文、项目申请书、实验报告、求职简历、工作汇报、调查报告、网络推文、读书笔记、科普文章等,而学术论文因其对分析性的高要求而成为典型样式。
在对分析性的概念进行解读之后,分析性写作有哪些特性呢?对应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即将事物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形式、质料、动力和目的四种,分析性写作亦呈现出如下四项特征:
第一,论证性结构是分析性写作的形式要求。分析性文章并非简单的复述事物现象或阐述心理体验,而是依靠自身理性思辨的能力,对事物现象或心理体验进行系统、准确和客观的评价,从而反映出主题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的论证实践。因此,从形式结构上看分析性文章,则会显现出理性论证的特点,即文章必须有清楚明白的思想结构。只有保证文章分块的连贯性和流畅度,才能让读者快速地进入论证。并且,清楚且正确的文章结构也可以保证论证的有效性,可以帮助突出文章重点,避免论证中充斥杂乱无章的论述或是出现重复与矛盾的表述,继而误导读者的思路。因而,分析性文章有别于其他写作类型的首要特征,就是结构性。
思想的构成与表达离不开明确的论点、可靠的论据和有效的论证,依据可靠的论据、通过严密的论证从而达成明确的论点。由此,“论据—论证—论点”是分析性写作的整体思想结构,可视为第一层结构,因为是思想的结构,也是普遍的结构,也是区别于其他写作样式的根本结构;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写作主体可以在逐层深入的“纵式”和并列展开的“横式”以及两者结合的“纵横式”之间做选择,如果选择了纵式,还可以在“层层深入”式和“正反论证”式之间做选择;如果选择了横式,自然又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和“总论—分论”式以及“分论—总论”式供选择。这是文章呈现出来的整体结构,是第一层思想结构借助语言文字加以具体表达和外化的结果。文章的整体结构可视为第二层结构,相比于第一层结构,写作主体具有选择的灵活性。在行文的过程中,随处可见的具体的分块论述呈现出众多而复杂的结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演绎,由一到多的发散性思维,由多到一的收敛性结构、归纳、类比、溯因以及中国传统论证的典型范式——推类等逻辑结构,从果到因,从因到果,还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度顺序等,既可独立使用,也可以相互配合综合呈现。这是每一部分写作依赖的具体结构,可视为第三层,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分析性写作就是沿着“思想—篇章—段落”的顺序进行结构性思考并加以外化的过程(见图1)。
图1 分析性写作三层结构图
例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先断定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是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等支命题,最终在结论中写道“所以我们说,中国是一个经过了一次革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72-175页。。内在的结构便是合取引入,即根据重言蕴涵式从(A,B)→A∧B,可以得到合取引入规则:从“A”和“B”可以推得“A∧B”。这里的结论与四个判断之间的合取关系,体现在篇章中便是分总的关系。
第二,真实的材料和精确的观点是分析性写作的质料要求。分析性写作不仅要说明事物现象是什么,更要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包含结论并可以判断正误的完整论证。因此,一个完整论证的部件与内容都需要在分析性文章中呈现。在一般情况下,在文章开篇的引言部分就要提供背景论域,引入分析的主题、概述论点或结论,引起读者的兴趣。随后,需要在正文部分探讨涉及论点或结论的各种相关因素,并明确论证的立场,给出足以支持论点或结论的理由和证据。特别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论据还是理由,尤其是结论,往往具有可选择的特点,并非已被大家一致公认的不容置疑的固定知识,如此,更体现了论证自身的重要性。虽然观点和立场的选择不可避免是带有主观性的,但论证本身需要尽量客观中立。如果在文章中加入过多的主观猜想和情感的渲染,则会降低论证的可靠性,应注意避免。最后,文章的结语部分需要展示分析的结果,强调文章的结论和立场,也可提出一些后续的展望。有了这些,才能组成一篇内容充实的分析性文章。因此,分析性写作以上对文章内容的特定要求,逐渐被公认为它的内容特征——可靠性。例如:
据《XX日报》报道,XX大学教授XX在一次采访中宣称,写作能力是大学通识教育需要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所以,大学教育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针对这段文字,有两点需要澄清:其一,结论“大学教育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就很多大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完全支持的,但是,这个结论所依赖的论据是不精确的,论据是将写作能力限定在大学通识教育而不是大学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不构成错误,可视为不严谨。其二,文章是个论证说理的过程,“所以”一词是关键。作为读者,如果要接受文章的结论,那么就必须对依据的可靠性保有理性的质疑:《XX 日报》真的报道了吗?XX 教授真的宣称了吗?此宣称真的正确吗?质疑分三个层次展开:有没有报道/有没有宣称/宣称正确与否。而作为表达主体,为了让结论更有说服力,自然就需要在论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上多花点功夫,否则,读者将质疑这一论证的可靠性。
第三,思辨是推动着文章发展的动力要求。《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①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706页。思辨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超越了经验,是对经验的思考。一般而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展开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地进行说理,即可视为思辨能力的表征。如果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能做到条理清楚,说理明白,人们往往就说其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显然,思辨能够帮助写作者拓宽视野和开阔思路,提醒写作者超越经验的表现而深入事物现象的本质,多个维度地还原和解释世界中的真相;思辨能培养写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不盲从于权威的观点,不断地深化、质疑和挑战已有的理论、观念和常识,基于自己的判断得出有见地的结论;思辨能促进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实现,以“我”的意识思考问题,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向。思辨的内容源于生活世界,思辨的结果反作用于生活世界,而写作则作为中间环节记录了思辨的过程。没有思辨,则没有动力去进行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理论创新。因此,思辨是撰写分析性文章的动力因,而思辨性自然成为了分析性写作的又一特点。在思辨的推动下,人们可以走出“精致的平庸”(即有证据无思想)和“自负的深刻”(即有思想无论证),从而努力达成理想状态——精致的深刻②熊易寒:《社会科学论文选题策略与写作技巧》,葛剑雄主编:《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67页。。思辨性既与写作主体的理论水平密不可分,又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直接相关,在内在心灵与外部世界之间自由游走,集感性美好与理性深刻为一体,时刻散发着无穷的思想魅力。例如:
以著名的“白马非马”论辩为例,这一论证的重点在于澄清什么是“非”,什么是“是”。以人工语言的视角来看,马作为一个集合,定义为A;白马作为马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子集,定义为B。这里将用到集合论中的两种符号:“⊆”,表示某个集合包含于另一个集合;“≠”,表示两集合不相等。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B⊆A和B ≠A。
持有“白马是马”的观点的人是基于符号属于“⊆”,意思是“白马的集合是属于马的集合的一个子集”;持有“白马非马”观点的人即公孙龙是基于符号不等于“≠”,意思是“白马的集合与马的集合是不相等的。”
因为双方是在“包含于”和“不等于”这两个不同语义上进行认识和表达的,这当然属于合理的用法,两者同时可以成立的。因此,“白马非马”和“白马是马”并不构成矛盾,可以同时为真。
从日常经验出发,我们都会认为“白马是马”,反对“白马非马”。可是,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很可能会接受公孙龙的逻辑论证进而最终接受那个反经验反常识的论证结论——白马非马。
应该说,上述这段文字具有非常强的思辨性,是典型的分析性写作,推动上述这段文字以及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恰恰就是思辨的动力。思辨性,无疑成为分析性写作区别于日常写作的典型特征,也是推动思想走向深度的幕后之手。
第四,澄清是分析性写作的目的要求。不同于塑造文学形象的创意写作,分析性写作的目的是澄清思想,这里的澄清思想可以泛指解释概念、表达观点、提供实践方案等。因此,写作主体首先在行文前就需要明确写作目标,确定撰写这篇分析性文章的基本意图。依据目标的不同,可以适当地制定写作计划,以便在行文过程中时刻牢记文章的主旨。其次,行文时主体要考虑到文章内容的一致性,用符合逻辑的表述确保每一段落和语句都与目标密切相关,避免无关冗余的信息导致主题偏离。即便是在初稿完成后,也要进行重复的反思和修订,检查是否符合最初制定的写作计划。最后,写作主体在分析性写作中往往包含了说服读者的意向,所以在行文中也要照顾读者,体现这篇文章对他们的价值。根据目标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的等因素,写作主体亦可向读者传达特定的信息或观点,并采用适当的表达风格和信息呈现方式。澄清是指“杂质沉淀,液体变清;形容水干净而透澈。释义:搞清楚;弄明白”①转引自360 百科:“‘澄清’一词的释义”,网址:https://baike.so.com/doc/846101-894696.html,引用日期2023 年6 月2日。。搞清楚弄明白就必然包含着批判。具体而言,把自己假想为读者并设想可能发出的质疑,对这些质疑予以回应,不仅要让读者知道“是这样”,还得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样”,更重要的是要促成读者的认同,这便是写作主体进行分析性写作的过程,由此,批判质疑隐身于思想澄清的全过程,批判性也可视为分析性写作的导向特征。
“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的一句流行语,然而,它有道理吗?可以无条件接受吗?如果不是普遍有效的,那为什么可以如此流行?正是在诸如此类的质疑中,理性批判启动了。借助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可以追问几个问题。1.起跑对什么很重要?答案是短跑;2.人生是长跑还是短跑?答案是长跑。将1和2的结论结合一下,还能信誓旦旦地说起跑决定人生吗?继续问下去。3.从量的维度出发,大概要到一个怎样的年龄,才能讨论人生的输赢?18 岁?40 岁?还是垂暮之年?显然,18 岁不是唯一答案。这个问题需要用漫长的一生来回答,当然,每个阶段会有阶段性答案。4.从质的维度出发,什么是赢和输?难道有整齐划一的答案吗?难道仅仅就是物质的富足?难道就是很高的地位?人生是个整体,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他自己的,输赢也应该建立在整体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考察上吧?上述文字,是理性批判的结果,也旨在提升读者的理性批判能力,助推读者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人生从而过上更好的生活。与思辨性相比较,批判性重在通过理性质疑,将思想与认识推向深刻。
综上,结构性、可靠性、思辨性、批判性分别使得分析性写作在形式结构、内容把控、创作动力及目标功能上都表现出有别于其他写作类型的特征。从本质上说,分析性写作侧重于依托逻辑推理的形式,来展现理性思辨的过程和结果。它综合考验了主体感知经验世界、组织专业知识、反思审美价值和进行理性思辨的众多能力,与一般偏重体验、审美和想象力的写作类型有着方向上和功能上的不同。无独有偶,分析性写作的上述特征与当代大学教育的宗旨和过程高度吻合,与当前卓越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要求达成一致,势必并正逐步受到大学教育的重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分析性写作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枢纽
众所周知,培养人才是大学责无旁贷的任务。大学通过系统教育,提供有别于中学阶段一般性知识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帮助大学生发展个人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大学也是知识更新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已被知识共同体确认了的系统知识,还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融入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知识的传递与创新贯穿了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可视为大学之崇高使命。
正如石里克所言“只有在判断中才有知识”,只有通过有效的逻辑思维,才能清楚明白、有理有序地将感知经验转化为理性知识;只有基于“分析性”的写作,才能以逻辑常项的形式将事实经验转写为具有正误属性的逻辑判断,产生新的知识。因此,虽然写作类型的选择随主体而体现一定的偏好自由,但大学环境中,教师更应该积极传授以求真明理探微为主要目的,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展开,以逻辑判断和论证为主体形式的分析性写作,学生也应该将具备分析性写作的能力视为一名大学生拥有的优秀特长。正如罗森瓦塞尔所言:“我们与一起工作的教师们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性写作,因为它可以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不仅仅简化为喜欢/不喜欢或同意/不同意的过于简单的思维方式,也不仅是将信息剪切和粘贴的简单信息汇编。这种写作方式将帮助人们不仅记住和吸收信息,还能将信息用于服务于自己对世界的思考。”①David Rosenwasser,Jill Stephen:Writing Analytically.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8,p.3.
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分析性写作能力的培养状况并不理想,不少大学还没有意识到,作为学术研究的底层要求,“分析性”需要联动相关的基础能力与专业学科知识一起培养。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由于以往的写作培养方案习惯性地将中小学时期以情感性、文学性和叙述性为主的写作教育沿用到了大学之中,而大学教育是一个从精微的专业知识入手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伴随大学教育的将是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和学术论文等具备“分析性”的文章类型,需要满足的是清晰准确的表达要求,这样的要求甚至连一个概念与命题都不能模糊敷衍。因此,相关的“分析性”能力以及分析性写作理应得到大学的重视。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的各类写作课程也出现了流于写作技巧或理论知识传授而缺乏实打实的写作训练的现象,将写作这一考察主体综合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矮化成了“玩弄笔头”的修辞技巧。上述做法,都背离了大学写作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分析性写作理应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枢纽”②相关观点参见金立:《面向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的“大学写作”课程之创新与发展》,《中国大学教学》2023年第3期。。这一认识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高校的共识。清华、复旦、浙大等知名高校开始将原来作为辅助课程的写作教学逐渐转变为通识教育中的核心环节。“枢纽”一词出自《文心雕龙·序志》,指的是“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分析性写作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枢纽地位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分析性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篇分析性文章,既涉及感觉经验的积累、专业知识的施展,还体现了语言表达的规范以及逻辑思维的运用。因此,表面上是文字表达的过程,深层次却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训练。在解释事物现象时,分析性写作的过程可以将多种能力加以组合,包括但不限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文献信息收集的素养、阅读与理解能力……此外,分析性写作将学生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和大学中学习的课程知识加以提炼并连结,并以逻辑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一过程完全符合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模式,为进一步的大学学习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能力的准备,而学术写作本身就是分析性写作的典范样式,也是集知识、思辨、结构、创新于一体的要求最高的写作样式之一。
第二,分析性写作是产生新知识的过程。认识活动的目的之一便是产生新知识,然而,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是艰巨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将人类的思辨过程比喻为新生儿的生产,而探索真相时的烦恼和疑惑则被视作必须经历的“分娩前的阵痛”。同样,在写作主体撰写分析性文章时,也时常会为自己与读者制造问题和困难。一方面,主体的认识是螺旋上升的,事物现象矛盾的暴露总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需要耐得住性子;另一方面,主体认识的发展是曲折的,对事物现象的判断可能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而出现极端或片面的情况,需要不断地修改判断。然而,这些“分娩前的阵痛”是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必须经历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经得起打磨的理论。分析性写作的训练能让大学生了解如何产生新的知识,以及提前适应发现新知识的艰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在分析性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在理性的统合下实现真、善、美三个价值领域的和谐,即通过原创性的学术写作与合乎学术伦理的学术规范来实现美的理想。首先,分析性文章要求写作主体在写作中学会思考选题的知识性与专业性,注重行文的实事求是、客观理性,对事物现象做出真实合理的解释和评价。其次,分析性文章如学术论文等在发表后就成了具有公共性、共享性和影响力的“公器”,这提醒写作主体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视为一项公共责任,并从善如流不断完善,尊重学术伦理、优良的学科研究传统以及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后,分析性写作的过程汇通了理性人格与审美情操。审美和理性分别在人类思维中扮演了两种对世界的不同解释方式,审美是对美的特征的主观的敏感体验,而理性则是客观解释事物现象的思考方式,但两者却可在分析性写作中达到汇通,这主要体现为:1.分析理性为审美活动提供目的、结构和意义的说明,帮助读者更好的欣赏美;2.文字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更大的想象空间中启发读者提出问题,并以理性的方式验证;3.审美为理性提供情感和人文性的补充,为分析性文章满足听众需求和后续修改文章提供参考。
综上,分析性写作在大学中扮演着重要的枢纽角色。它不仅串联了大学教育中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在批判性思维、信息收集素养、阅读与理解和终身学习等层面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逻辑是分析性写作的基础
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探讨文章精妙之处时提到“《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辨,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美。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①刘勰:《文心雕龙》,王志彬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8页。刘勰认为,相比于标新立异,“正言”“体要”也即“辞句明确、要点精当”才是圣人文章之精髓。一篇好的分析性文章,不在于华丽的辞藻和堆砌的典故,其核心在于清楚而精确地表达思想。而所有思想的表达都离不开明确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和可靠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归根结底是逻辑问题。
逻辑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位次仅次于数学。其内在真正研究的是如何规范思维本身,表面的研究对象则是承载着意义的语言形式。思维的活动需要通过外在的语言表达来操控和运行,因此,思维中的概念、命题、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的存在和表达,都需要借助语词、句子、句群、篇章。写作实践是思维的过程,文章是思维的结果。从发生的角度看,要想写出好文章,首先就要确保思维的正确性。有鉴于此,既然分析性写作是以思想内容为目标导向的思辨活动,那么,在写作教育中融入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即从如何规范思维发生的源头开展写作的教学和训练,将是一个合乎写作规律的正确通道。反观日常生活中的写作表达,常常出现因缺乏逻辑而导致的思维混乱或缺乏条理的问题,即便经过大量的写作练习,也难以切中要害、根本性地加以纠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文章写不好,并不是由于他写了几个错别字,也不是因为他不懂语法,主要是逻辑思维问题。所谓主谓不合、动宾不合等等,表面上是语法问题,实际上是逻辑问题。至于篇章结构,更是大半属于逻辑思维问题。目前报纸杂志上许多理论文章在推理方面用三段论法一衡量,毛病就出来了。”①王力:《漫谈中学的语文教学》,《文化知识》1981年第1辑。以正确思维和有效推理为己任的逻辑学,对改良固有的写作思维方式有着最直接的帮助,并对提高写作水平发挥显著作用,正是基于其素来拥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工具性、基础性和人文性。
首先,逻辑具有工具性。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讲,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而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像数学一样在保持题材的中立的前提下去发现理性思考需要遵循的法则,因而为人们进行有着具体内容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思考工具。通常意义下,人们会说:逻辑是思考的工具,也是说话、写文章、进行科学探索的工具。以清晰有序、准确无误、客观公正、层层递进等为要求的分析性写作,自然需要逻辑为其提供保障。在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时,逻辑知识不仅辐射全学科,同时作为一种系统工具,对构建面向特定领域与特定目标的科学方法论有极大价值。在日常分析性写作中,逻辑又可以作为明辨是非、表达思想、论证观点和掌握辨谬的工具,从而防范文章出现谬误百出的问题。
其次,逻辑具有基础性。这同样离不开其研究对象——思维的基础性,并作为一个重要侧面在分析性写作中表现为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四要求”:1.依据逻辑的同一律,一篇分析性文章中的每一个重要概念都要保证在全文的语词表达中保持同一个意义,如果中途变更,则犯了逻辑上偷换概念的错误。2.依据逻辑的不矛盾律,一篇分析性文章中的任一句命题及其矛盾式,不能同时被肯定,否则就是犯了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错误。3.依据逻辑的排中律,一篇文章中的任一语词或语句在同一上下文中应表达某一思想或不表达这一思想,不存在不表达思想内容的表达。否则,就犯了逻辑上模棱两可的错误。4.依据逻辑的充足理由律,一篇分析性文章的行文要求按照“由前件推出后件”的规律进行。既要求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或段落都有其根据,并非凭空捏造或信口雌黄而来,也要求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按部就班地书写,不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想到哪写到哪。否则,就容易让读者觉得胡言乱语、不知所云。以上的逻辑“四要求”,能够规范日常写作中结构混乱的问题,也是逻辑教育融入写作教学的直接抓手。严复先生有云,逻辑是“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意即在此。
最后,逻辑具有人文性。亚里士多德对“必然得出”的钟爱一直以来是逻辑学的追求,这一方面确立了逻辑学的学科地位以及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属性,另一方面却给逻辑学刻上了中规中矩、不讲人情的“冷面杀手”印象,产生了与人文性没有太强关联的错误认识。究其根本,作为逻辑学的第三个重要属性,人文性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生活中的论证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修辞活动。论证总是和说服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写作主体在构建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势必涉及对读者的说服。如何说服读者?虽与理性相关,但不是一个纯理性的过程,正如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提出的那样,理性(logos)、情感(pathos)、品性(ethos)共同发挥作用。逻辑学老前辈周礼全先生谈到:“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教学实践,我逐渐达到了这样一个认识:形式逻辑要在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就必须和自然语言相结合,就必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表达相结合,就必须和人们的交际活动相结合。”①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与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序言。由此,论证是情与理的结合。写文章,需要晓之以理,重视形式的有效性;动之以情,关注语境的依赖性;辅之以行,注重人格的潜在影响力。因此,“论证作为消解分歧、解决问题的一种理性社会互动方式,理应响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展现论证研究的人文色彩”②金立:《论证理论与实践的四个面向》,《光明日报》2022年8月15日第15版。。
第二,如果说结构是客观冰冷的,那么放置在结构之上的内容便是有温度的。在逻辑提供的清晰严密的结构上,让思想得以呈现、价值得以澄清、理想得以彰显,这就是分析性写作的过程。通过写作,主体将逻辑思维、专业知识与人的价值、生存的意义、精神内涵、人类发展和公平正义等宏观概念进行了连接,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寻求对策的思考过程中将爱国情怀、包容和谐以及时代担当等崇高精神注入了文章之中,为打造人格指明了方向,为精神提供了栖居的家园。
第三,面对社会层出不穷的“无理”“无序”“失衡”“失范”以及语言的碎片、媚俗和泛滥等现象,如何明辨是非、求真守正、祛蔽而通达思想的澄清和精神的坚守?逻辑起到了基本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主体构建了一个稳定和可靠的认识环境,让主体能基于公共的理性秩序建立理解和沟通,让主体能够基于稳定可靠的规则理解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形成一种共享的知识体系,在纷乱繁杂的生活世界中找到能使人心安的“真”。逻辑的存在和运用也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安全和稳定的居所。正如著名科学社会学家B.巴特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阐发的那样,逻辑是“社会理性化的支柱性学科”,张建军则做了进一步的推进,明确指出“逻辑的缺位意味着理性的缺位,这是逻辑学最根本的人文性质”③张建军:《真正重视“逻先生”——简论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人民日报》2002年1月12日第6版。。这理应是逻辑学人文性的最重要体现。
基于大学写作的“枢纽”地位和逻辑学的“基础性”属性以及浙江大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在经历了数年的调研和反复思考之后,将逻辑学融入大学写作教育并确立为基础,这成为浙江大学大学写作课程的一个创新之举,初见成效,仍需持续探索。
结 语
正如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讲到的,“凡是可说之物,都可以说得清楚”。围绕解释事物现象形成思想认识这一核心目标,清楚严密地组织思想框架、可靠有效地收集信息材料、合理连贯布局论证链条,将主体的思辨过程和结果客观而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这便是对分析性写作的概括陈述。逻辑在写作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写作主体连贯思路,让表达更清楚;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读者的理解度和阅读体验,让理解因清楚而顺畅,从而让可说之物被说清楚。因此,分析性写作,从逻辑开始。
“自由思考,就意味着游离于自己的肉体之外。跨出肉体这个受限制的牢笼,从枷锁中解放出来,纯粹飞翔在逻辑的领域,赋予逻辑自然的生命。这就是自由思考的核心内涵。”①[日]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赖明珠译,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2页。这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的句子。除去文学的滤镜,呈现的是逻辑的骨感:清晰有序、客观公正、有理有节,这就是作者对达成“自由思考”的“自由”的诠释。这样的“自由”,同样适用于大学写作,“从思维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纯粹飞翔在逻辑的领域”,致力于实现“自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