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装饰绘画中色彩语言的表达及综合材料的运用

2023-09-15崔莹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肌理装饰形式

“装饰”一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西方艺术,人们对装饰一词的理解是为顺应大众审美而对客观事物进行美化的一种行为。装饰艺术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别,如空间装饰、绘画装饰、公共装饰等。装饰绘画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创作,其应用范围大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装饰物、家具摆放等方面,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向观者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本文从装饰绘画创作过程中涉及的色彩语言和综合材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实例探究装饰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期对装饰绘画领域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

一、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形式

(一)艺术特征

装饰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品,与写实绘画相比更具个人风格,装饰意味十分浓厚。其艺术特征主要包括象征性和秩序性。

1.象征性。在装饰绘画中,意向表达是象征性的侧重点。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情于景便是意向表达的艺术技法之一,即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中,与观者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传达出创作者的所思所感。装饰绘画创作者通过对图像中“形”的把控,呈现其创作内涵;通过对构成关系的运用,将独特的表现形式与作品所传达的精神理念相融合,最终加深作品的内涵,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如,我国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图案具有明显的象征性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创作者在造型上进行夸张与变形,使作品更具典型化、个性化,增强作品的美感,将艺术与大众审美相融,提升了艺术价值。

2.秩序性。装饰绘画与传统绘画相比,更加注重画面形式的结构安排,创作者大多钟情于节奏产生的秩序感,在点、线、面及其他形式要素上有一定的排列法则,大多以多样化为基础进行有秩序的组合。运用对称、重复、对比、渐变等表现手法,通过在数量、颜色和形状上进行研究,突出创作内容的重点,创造出抽象与具象相互渗透的理想画面,渲染气氛的同时又不失装饰趣味。

(二)表现形式

形式让元素具有生命力,赋予其更高的精神旨意。艺术的审美功能决定了艺术品的内涵本质,因此审美在绘画艺术中占中心地位。人们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会从直观上的视觉效果感悟其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受到启发,收获创作者所传达出的信息。因此,艺术家们在绘画形式上进行研究和创新,在画面的完整性和表述性这两个前提下,艺术的表现形式成为确保艺术品呈现思想内容的必要条件。

想要创作出新的绘画元素,就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挖掘绘画中各种形式语言的眼睛,将这些形式语言进行变形和重构,从而达成绘画形式的创新,这是装饰绘画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艺术家们通过对形式语言的重新建构,生成具有原创性风格的绘画形式,诠释独具现代化的艺术风格,将形式语言和绘画技法推向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具体来说,画家们通过点、线、面等基础元素,用抽象与概括的方式突出强调其中的主要形式元素,再将其进行主观的增加或减少布局排列,构成新的图式效果。装饰绘画在形式上的创造是对以往观察模式的革新,从最初的模仿再现转变为主观形式上的表达,平面化、抽象化的表达手法打破了透视的传统观看模式,使画面更加尖锐和富有冲击力,给人以震撼心灵的感受。

艺术家们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平面变形、立体变形、夸张变形和抽象变形等。就抽象变形而言,抽象画之所以被称为是变形的绘画,是因为创作者将要描绘的物体原型进行提炼,生成具有象征性的符号,符号的简约性能够让人快速地回忆起物质本身。例如康定斯基用富有激情的色彩和律动的线条来打动观众,用点、线、面构成表达音乐给人的愉悦享受,让观者从绘画艺术中感受音符碰撞出的艺术情感(如图1)。

二、装饰绘画中色彩语言的表达

装饰性色彩在现代装饰绘画中起到装点的作用,它所遵循的美学法则让画面整体充满氛围感,通过处理点、线、面和光源等元素,赋予绘画作品整体基调和主题风格,技巧性地让作品更加理想化,是艺术家们向观者呈现艺术美感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法之一。

(一)色彩语言的意义

装饰绘画中的色彩语言不但可以提升绘画的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增强绘画作品的内容和层次感。人类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时,首先对色彩和造型产生观感上的反馈,因此画面被赋予色彩时,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层次感也会变得多样,能够抓住人们欣赏画面的注意力,从而更深地探究装饰绘画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二)色彩语言的特点

人们在把握不同形式的过程中会产生秩序感和节奏感,装饰绘画作品的产生过程也不例外。藝术家们为了让作品的整体基调保持一致,会让色彩以虚实、主次、强弱、明暗、反复等形式在画面中呈现,从中把握画面色彩的主旋律,维持画面色调的和谐统一。

色彩的抽象与夸张在画面中主要表现为对物体固有色的改变,创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注个人的意志情感和对物体本身的理解与概括,主观地对物体固有色彩进行加工处理,这是由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的过程,有创意性地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发挥色彩的装饰性特征,创作出和谐的空间,营造出具有装饰意味的画面氛围,进一步深化装饰绘画艺术的本质内涵。

装饰性色彩常常能够将绘画作品的韵律展现得淋漓尽致,用大量重复的色块对点、线、面进行融合,使画面内容不再是一幅静态的画,而是富有韵律的、生动的画面,展现出多样的精神内涵。

(三)色彩语言的运用

装饰色彩并不是遵循传统的客观再现、描摹,而多是从审美规律入手,创造性地将色彩进行排列组合,以或夸张或抽象或概括的手法表达画面中的韵味、风尚与情趣。每个人对色彩都有不同的感知,这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思想等因素息息相关,在装饰绘画中,色彩的象征性非常重要,创作者常常根据自身的情感状态来控制画面形式,让艺术语言更具思想和深度,给予绘画更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进行装饰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方式和方法的运用尤为重要,通过归纳的表现手法对色彩进行提炼升华,可以进一步表现装饰绘画艺术的个性特点。在原定的色调中进行呼应、透叠等方法,使画面色彩语言多元化,视觉效果氛围化。除此之外,光影的表现也与写实绘画有所不同,装饰绘画在用色彩表现光影的时候不再单纯地应用色彩的辅助功能对主体物进行精细地雕琢,而是用大量的明暗关系烘托画面的整体氛围,从而增强光感。

在画面空间的建立上,创作者大多会在背景上进行刻意的处理,忽略色彩构成的传统原则,转而用具有冲击性的色彩对空间进行强化或减弱,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从内心深处直观地感受绘画作品所表达出的情感和内容。

三、装饰绘画中综合材料的运用

在创作装饰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尝试运用综合材料可以在艺术创新阶段带来更多的助益,挖掘出材料本身的语言艺术,释放出独有的创造力。将各种媒介以不同形式呈现在画布上,不但促进了绘画艺术和综合材料之间的融合,也对现代绘画艺术的革新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使用综合材料时,大多不受类型的限制,其创作题材源于日常生活,将新型元素融入画面当中,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灵感,既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内涵,也能够保障综合材料的实用性。

为了满足创作者的创作需要,常用的表现技法有肌理法、拼贴法和拓印法等,将石英砂、大白粉、乳白胶等材料与丙烯、水粉融合,最终呈现出更高品质的创作形式,是深受当下艺术创作者们喜爱的表现形式之一。

艺术家们在肌理语言上的研究创新最为丰富,肌理是装饰绘画中十分重要的工艺性元素,它能够给予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提高观者对创作本身的兴趣。物质材料创造出的肌理语言在绘画领域是一种优势,利用绘画性和工艺性的结合,淋漓尽致地展现物质材料自身千变万化的肌理美感,使画面展现出独有的厚重感,更具装饰表现效果。

在制作肌理的过程中,创作者将其分为先天肌理和后天肌理两类。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在画面上进行布局,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层层覆盖和打磨,从而形成先天肌理,再从笔触的堆积、叠加上进行创作加工,得到后天肌理,呈现出收放有度、簡繁得当的整体布局效果,使艺术品更具灵性、质感更加生动。例如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奥地利知名的艺术家,他早期接受传统学院派的教育,因受印象派影响,开始在学院派的绘画形式上进行突破,他在画面中注入新的装饰元素,并开创了维也纳分离派。此后,他对东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在创作中大量运用工艺性的绘画语言,将金箔、珍珠、羽毛等材料融合在画面中,凸显出浓重的金属质感,显得格外华美和辉煌(如图2)。

四、装饰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装饰绘画是艺术家们按照视觉经验而创造出的符合大众欣赏意图的画面,装饰绘画造型语言为创造者表达自身的思想提供媒介,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对装饰绘画的审美水平。随着文明的发展,装饰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逐渐受到大众群体的喜爱,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其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行了美化,如广告创意、包装设计、家居、服饰、工艺品等方面,使装饰绘画艺术不再是单纯的绘画作品,而是一个能够与特定环境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载体。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文创产品——装饰绘画帆布包,既保存了作为纪念品的唯一性,又树立了故宫博物院在旅游者心中的文旅形象。

五、结语

装饰绘画是当代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绘画形式之一,其创作主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创作装饰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不同的表达手法会形成不同的艺术特色,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随着我国当代绘画艺术的持续发展,新的技法与材料使艺术家的作品更具时代性和情感性。伴随今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装饰绘画艺术也必将会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涌现出更多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肖洒.谈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表现——创新载体,突破形式[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郭蕊.克林姆特绘画的装饰特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3]王译林.论装饰色彩的发展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

[4]陈希文.理性造型——色彩归纳训练[M].沈阳:辽宁出版社,2015.

[5]罗峤.装饰绘画的色彩解读及个性表达[J].大众文艺,2017(13):44.

[6]娄萧.谈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23(06):190-193.

[7]董唯,安妮.关于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及构成方式研究[J].艺术教育,2021(05):217-220.

[8]乔进厂.辨析装饰绘画的概念[J].大众文艺,2011(01):36.

[9]钟红艺.装饰绘画造型语言的艺术特征[J].艺术品鉴,2021(29):191-192.

(作者简介:崔莹,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装饰形式语言表达)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肌理装饰形式
鲤鱼旗装饰坠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装饰圣诞树
小议过去进行时
感受肌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