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培育体系的思考*
2023-09-15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董洁芳田金明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董洁芳 田金明
农机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作业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农机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性难题的农机技能实用人才。农机高技能人才是农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机技能人才中的领军人物和优秀代表,在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2023年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
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新型农机装备及农机化技术不断涌现,农机作业领域不断拓展,信息化、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在农业装备上广泛应用,智能农机得以迅速推广,急需大批农机综合技术实用型人才,特别需要在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
本文从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的遴选培养、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选拔与培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农机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育体系的有关建议。
一、我国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培育的现状
1.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已成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机实用人才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鉴定评价是衡量农机职业技能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抓好技能培训和鉴定评价,对于推进农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既有利于农机生产企业、农机服务组织选拔合格的、优秀的技能人才,更有利于激励农机从业人员学新知扩能力,不断提升农机职业技能人员的综合素质,造就一大批服务“三农”一线的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
国家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我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1996年至2020年末,经历了“起步试点、快速发展、质量建设、转型调整”四个阶段,涉及农机修理工、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等17 个工种。经过20 多年发展,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机实用型人才,但多数是初、中级人才。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开展农机行业职业(工种)技能鉴定达16.7万人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16.5 万本,其中有1.337万人通过培训学习提升能力,取得得了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农机高技能人才的占比约为8%左右。
随着国家不断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2021年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已全部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形成了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国家积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完善,共建共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更加有效。因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将是今后推动劳动者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2. 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成为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典型代表。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是指长期扎根农村、长期服务于农机使用一线,具有一技之长和丰富实践经验,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的农机实用型人才优秀代表(不含公职人员)。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都是各省从基层遴选推出的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实绩过硬的农机高技能人才,他们在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化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 号)大力遴选和培养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土专家”等有关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遴选工作,并于2021年3月向社会公布了首批全国农机使用一线306 名“土专家”。2022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遴选培养办法》,旨在建立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遴选培养的长效机制,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近两年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采取 “土专家”培育工作列入年度农机化工作要点、制定实施方案、设置培训专项等措施,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多形式发展”的本地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培养机制。结合机收减损大比武、农机职业技能竞赛、农机化技能人才培训、农机检修维护指导服务、绿色高效农机化技术推广现场演示等活动,开展“土专家”经验交流、技能演示和现场授课,带动引领基层农机一线人员技能提升;组织“土专家”参与项目设计和具体实施,充分发挥“土专家”的示范带动和主力军作用;利用报纸、杂志、互联网,加大对“土专家”先进事迹的宣传,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3.一批农机高技能人才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职业技能竞赛在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农机职业技能赛事活动,能够较快地选拔出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积极推动了行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机行业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激励广大农机从业者走技能成才之路。
近几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农机行业的技能培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机技能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国家一类职业竞赛的带动下,农机行业各地通过层层选拔、集中培训、总决赛比拼,在全国掀起了“以赛促训、以赛提能”的热潮,共带动全国27 个省近3 万名农机手参加各级选拔赛,在2018年和2020年举行的两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职业技能竞赛中,有240 多名选手参加总决赛,60 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有200多人获得了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晋升,为提高农机行业职业技能水平,推动农机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培育的问题
1.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滞后,农机技能培训落实难。全国首批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试点机构于2018年12月公布,但由于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大多数省份的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尚未开展。目前我国缺乏专门从事农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评价机构,相关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也就难以落实,一些农机从业人员希望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晋升为高级工,往往难以落实。
2.“土专家”遴选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形成高技能人才培育基础。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一般是通过自学或师带徒成长起来的,成长机制亟待完善。有的省份在“土专家”遴选培养工作中重遴选轻培养,存在遴选和培养脱节的问题;有的省份对基层推荐的“土专家”只停留在申报材料上了解,不注重现场考核和技能测试,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有的省份对实用型人才的技能需求了解不够,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内容缺乏,还尚未形成操作便捷、成效明显的人才培育基础。
3.职业技能竞赛发展不平衡,省际差距比较明显。在选拔全国农机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选手工作中,一些省份主管部门十分重视,自下而上,层层过关,逐级开展县、市、省级赛事进行择优选拔,在全国决赛前进行集中培训、专项练习、专家指导,建立较为完善的技能竞赛选手培育机制;一些省份主管部门不够重视,为图方便,一般是指定选手参赛,对参赛选手缺少专门培训,导致进入决赛的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以2020年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赛项为例,在78 名决赛选手中,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省参赛选手包揽前五名,西部地区省份的选手都比较靠后,首名省份选手的平均分与末尾省份的分差达到70 分。
三、构建新型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议
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是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科技实用的实践者、示范者、推动者,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羊”,他们在推广农机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2018年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铁路、电力、建筑等行业相比,农机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农机高技能实用人才培育体系,建议农机化主管部门从三个方面推进。
1.加快成立农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积极推动有实力的农机企业和行业协会成立等级评价机构,开展农机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省级以上农机化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农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的师资水平、评价质量等内容进行抽查监督,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牵头研发培训教材、考试题库、测评方法等,建立全国性的高技能人才数据库。要根据农机从业人员的特点和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加快推动农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在社会上形成专业、公平、公正的农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平台。
2.积极拓展农机职业人员技能培训渠道。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设立农机培训项目,委托有实力且信誉好的农机企业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院招收农机专业学生,鼓励企业为农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就业机会。要推动农机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农机推广部门和农机合作社等社会主体开展合作协作,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让更多的农机从业人员有机会参加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机职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3.持续完善多层级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要因地制宜建立省、市、县三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的遴选培养体系,完善各层级本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要明确各层级培养和储备农机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工作重点,县级侧重选手基础技能培训,市级侧重各县的人才需求与合理发展,省级侧重广泛选拔并对决赛选手开展专门培训。对于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的选手,各地要按规定落实有关劳模待遇、职称晋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