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扩建高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研究

2023-09-14

现代矿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风井风压中段

彭 斌

(1.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金属矿山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山矿一般采用平硐+斜坡道(斜井)的开拓方式,根据生产的需要,会在不同的中段开拓多个通达地表的平硐,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形成多条不同高差的进风井口和回风井口,形成极其复杂的生产系统[1-2]。随着开采的推进,高山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困难。当环境温度产生较大变化时,将会形成很大的自然风压影响井下的通风[3-4]。特别是对于改扩建的老矿井,现有的通风系统已经无法适用改扩建后的生产通风需求,且通风问题频出,影响生产作业安全。因此,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势在必行[5]。

1 工程概况

1.1 通风系统现状

湖南某高山矿井通风系统采用两翼对角通风方式。现主要进风口为490 m红旗大巷、490 m汽运大巷、518 m西部斜井、西北平巷和太平里巷,上部的620 m平硐和最低385 m水平有轨运输平硐。

矿井主要的回风井口有586 m回风平硐、470 m回风平硐、490 m回风平硐和536 m回风平硐,东回风井已经停用(586 m回风平硐内未安装主扇)。470 m回风平硐主要服务407~470 m水平。490 m回风平硐主要负责490 m水平西北部作业区域、放矿及上部水平部分下来的污风排放。470 m回风平硐和490 m回风平硐内各安装1台FKZ40-6-№.22型250 kW风机。536 m回风平硐主要负责536m水平西北部0#盘区作业区域污风排放,安装1台FKZ40-8-№.20型75 kW风机。

由于矿山长期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进行采矿且未进行充填,在470 m水平以上已经形成大量的采空区,严重影响矿井的通风安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地表和井下温差较大,产生的自然风压已经对通风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在385 m有轨运输平硐产生反风问题。

1.2 通风系统问题分析

矿山在改扩建后,整个通风系统产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井下增加大量的作业面,现有通风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改扩建后的生产通风需求。通过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全面地测定与调查,矿井通风系统存在主要问题如下所述:

(1)通风系统无法满足改扩建后的通风需求。经测定,矿井总回风量为243.6 m3/s,已经无法满足改扩建后247.5万t/a生产规模的通风需求。其主要原因为586 m回风平硐内未安装主扇,导致矿井整体的回风量不足。

(2)采空区未充填,漏风、短路问题严重。由于矿山长期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回采矿石,未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导致470 m水平以上形成大量的采空区,且各采空区之间相互连通,导致井下出现风流短路、漏风、串联风等问题,严重影响矿井生产作业通风安全。

(3)自然风压影响大,深部平硐反风。矿山为高山矿,采用平硐+盲斜井开拓,最高的620 m平硐为进风平硐,最低385 m无轨运输巷道也为进风平硐,各个井口高差大。在夏季时期,地表和井下形成较大的温差,很容易形成大的自然风压。现有风机的通风动力无法有效克服夏季严重的自然风压动力,导致深部385 m无轨运输巷道反风,反风量达到35 m3/s,甚至490 m的运输大巷也出现反风现象,反风量为15 m3/s。

(4)东部和北部生产作业通风条件差。由于矿井北部缺少完善的中段通风井巷,490 m回风平硐风机无法服务北部的作业区域,导致北部作业区域的进回风困难。且东回风井586 m回风平硐内缺少主扇,东部作业区域无法有效回风,导致东部作业区域回风困难,作业区域通风条件差。

因此,针对本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已势在必行。必须完善通风网络、优化主通风设备和增设通风构筑物等措施,确保改扩建后的通风系统能满足未来的正常生产通风需求。

2 矿井需风量复核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硐室型采场不小于0.15 m/s,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小于0.25 m/s,电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不小于0.5 m/s[6]。结合同时作业的不同工作面类型和数量,按排尘风速计算的各工作面需风量以及矿井总需风量。一般按采场、掘进作业面、铲装运作业面和各类需风硐室的排尘风速要求计算矿井总需风量。计算的具体结果详见表1。

取内部漏风系数为1.15、外部漏风系数为1.10,则总漏风系数K≈1.27,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总需风量为329 m3/s,年产万吨耗风量比为1.33 m3/s。

3 高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3.1 通风优化宏观方案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问题、通风现状以及改扩建后长远规划,考虑采用中央多井进风、两翼回风井回风的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利旧现有的进风井和回风井,并重新启用586 m回风平硐进行回风。

矿山在改扩建后,主要解决矿井通风系统回风量不足、东部和北部生产作业通风条件差、内部漏风和风流短路以及自然风压影响等问题。因此,在现有风机不变的情况下,考虑在586 m回风平硐内新增合适风机,增加矿井回风量,重新规划通风线路,简化通风网络,设置通风构筑物等,设计采用嗣后充填法逐步对现有的采空区进行充填处理。

3.2 通风优化设计方案

基于上述通风优化宏观方案,通过采用相应的优化设计措施,需达到增加回风量,控制新风短路、漏风和串联风以及自然风压等目标[7]。综合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扩建后长远规划,具体通风优化设计方案如下所述。

(1)完善通风网络。根据开拓系统布置情况、开采现状及采矿方法,采用中央多井进风、两翼回风的两翼对角抽出通风方式,并重新启用586 m回风平硐进行回风。为完善井下局部区域的回风网络,将470~385 m中段的3#措施井、4#管道井改造为深部中段进风井,缩短深部中段的进风线路。利旧主运输斜坡道和385 m无轨运输巷道作为470 m以下中段的辅助进风通道。为加强385 m中段东部放矿点的回风,东回风井延伸至385 m中段。为解决矿井北部的回风问题,将490 m中段以上北部的N2溜井、N4溜井进行扩刷,扩刷断面尺寸均为2 m×2 m,将其改造为610~490 m中段北部作业区域的回风井,用于北部采区的回风。

(2)控制自然风压。由于该矿的进风井和回风井井口存在很大的高差,当井下和地表存在较大温差时,就会产生自然风压[8]。该矿的最高平硐标高为620 m,最低平硐标高为385 m,且井下存在大量相互连通的采空区。矿区井下平均气温为17℃,最热月最高气温35℃,最冷月平均气温4℃。自然风压计算如下[8]:

式中,k为修正系数,k=1+(Z/10 000);Z为由井口到井底最深处的深度,m;P0为井口气压,Pa;T1、T2为进、出风井的平均绝对温度,K。

通过计算,夏季最热月矿井的自然风压值为-112.5 Pa,冬季最冷月矿井的自然风压值为61.2 Pa。从计算结果可知,其夏季自然风压不利于矿井通风,冬季自然风压有助于矿井通风。况且在夏季炎热时期,现有风机无法有效克服矿井的自然风压的影响。

为解决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系统带来的影响,结合本次改扩建采用的嗣后充填采矿法,将会对已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处理规划。因此,此次优化设计将对各个中段的采空区的联络巷采取设置永久密闭墙、风门或者临时密闭的措施。为解决自然风压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将对多个中段的采空区联络巷采取设置密闭墙、临时密闭的措施。在未来的生产活动中还需合理规划生产作业面,避免太多的采空区相连通,对控制自然风压带来不利影响。

(3)新增主扇,增加回风量。通风量不足是影响井下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改扩建后现有的主扇已经无法满足329 m3/s的生产通风需求,因此必须启用已经停用的东回风井,并在东回风井的586 m回风平硐内安装一台主扇。基于东部区域的作业安排,对东回风井分配88 m3/s的回风量,最低服务中段为385 m中段。对风机选型时分别计算矿井困难和容易时期的通风总阻力(包含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经过计算,东回风井在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通风总阻力分别为1 102和871.5 Pa。根据风量分配和通风总阻力计算结果,初步选定1台FKZ40-6-№.22型250 kW风机,风机风量范围为61.3~113.4 m3/s,风压范围为372~1 716 Pa。

(4)通风构筑物优化设计。为保证坑内风流畅通、合理分配,需在井下设置风门、调节风门、密闭等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须灵活应用风门、风窗、风墙等通风设施调节风流,及时对开采完毕的中段的回风道进行封闭,确保新鲜风进入下部中段,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4 矿井通风系统网络解算

Ventsim是一款专业的多功能通风系统三维仿真软件,适应性较广,适用于复杂矿山通风系统以及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的优化,可以快速选择风机型号,科学合理地确定风机位置、风机的叶片安装角和风机频率等。可将通风网络进行三维动态图形展示和网络模拟解算,从而验证通风优化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预期效果[9]。

此次优化设计将对470 m回风平硐和490 m回风平硐内分别安装的FKZ40-6-№.22型250 kW的风机、536 m回风平硐内的FKZ40-8-№.20型75 kW的风机和东回风井586 m回风平硐内新增的FKZ40-6-№.22型250 kW风机进行模拟解算。模拟后的风机工况详见表2。

通过网络解算(表3),矿井通风系统的总回风量为349.8 m3/s,总进风量为349.8 m3/s。

5 结语

(1)对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必须要全面调查矿井通风系统现状,掌握矿井通风系统主进风井、主回风井和主扇等主要通风工程的参数,以利于对通风系统进行科学、准确的优化设计。

(2)一般高山矿的进、回风井井口标高都存在很大的高差,从而形成较大自然风压。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改扩建的高山矿,在对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必须简化通风网络,合理规划通风线路,对井下的采空区和废弃巷道等采取相应的封闭措施,并利用主扇动力克服自然风压。

(3)采用Ventsim软件对改扩建通风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及网络解算,将有助于对矿井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对该矿通风系统进行网路解算,总进风量为349.8 m3/s。预期本次优化设计后的进风量可以满足井下生产通风需求,控制井下自然风压,解决平硐反风问题,改善作业环境。

猜你喜欢

风井风压中段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地库风井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行车对数和位置对活塞风井通风特性的影响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低风压架空导线的风洞试验
低风压导线的发展和测试
立井壁后注浆技术在白象山铁矿风井的实践
基于活塞效应的地铁隧道风井设置优化方法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