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理念建设小学心理委员团队的实践探索

2023-09-14沈秋凤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湖州313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沈秋凤(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湖州 313000)

一、实践的缘起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频频发生,教师们常常调侃自己是“灭火队员”“垃圾桶”。而目前多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在学校里,同伴群体是学生最主要的人际圈,对学生的影响力较大,可以在心理信息反馈、心理危机预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一支有组织、有目标的心理委员队伍能有效弥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欠缺的不足。

项目化理念注重对活动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基于项目化理念组建心理委员团队其实是一种“组建+培养”的过程(见图1)。

图1 小学心理委员团队建设模式

首先,发挥学生的作用,挖掘学生成为心理委员的潜能,确定团队组建的核心驱动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开展支持性活动。

其次,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得心理委员团队组建围绕核心驱动问题以项目化的形式展开,将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其主动探究,整合知识、经验与体验,积累方法并提升能力,最终实现组建培养、认证激励、循环培养、不断提升的目标。

二、第一阶段:激发核心驱动力

秉持着“学生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的理念,我们在各个班级中招募心理委员,以项目化的形式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学生中的真实问题、内心的真实需求出发,真正吸引到适合的学生参与。

当招募令发出时,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讨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心理委员、心理委员需要做些什么、担任心理委员对自身心理健康有无影响、心理委员需要具备哪些特别的技能、我是否可以成为心理委员等问题。这些问题源自学生,我们对其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核心驱动问题: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委员?根据学生的讨论,分解核心驱动问题,明确支持性学习活动(见表1)。

表1 心理委员支持性学习活动

之后,我们根据驱动问题,开展目标分析:心理委员团队的组建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的能力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朋辈互助氛围。由此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认知目标

以活动为依托,逐渐完善学生对自我、情绪、生命等的认知,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估自身及同学的外在表现,了解个体或班级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时的反馈流程。

(二)能力目标

1.逐步学会觉察班级整体氛围,发现问题,筛选信息,及时记录并反馈。

2.乐于表达想法与意见,积极参与各项“金点子”征集活动以及“我的课堂我做主”磨课活动,提升思维能力。

3.善于发现身边的积极力量,能用自编心理剧、创编心理健康操、心理宣讲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感悟班级整体和团队的力量,感受集体支持,获得“成长感”;在参与磨课的过程中,体悟自己的课自己做主,培养责任感;在参与心理知识宣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心理自助意识。

在核心问题的驱动下及在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我心理健康,树立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提升自主自助的能力,力求构建一支密切关注班级心理动态、协助配合教师、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委员队伍。

三、第二阶段:开展支持性活动

(一)支持性活动一:“定好”心理委员选拔的标准

我们在与竞选的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委员面对困难应该是乐观的,是关心同学的,是善于沟通交流的……我们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开展正确认识自我的探索活动,发掘自身成为心理委员的潜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下述四个问题为驱动问题,向内进行自我探索,向外在同学中开展调查,对心理委员这一身份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1.我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

2.同学、老师、父母眼中的我与我对自己的认识差异在哪里?

3.自己适合成为心理委员的“条件”是什么?

4.同学心中成为心理委员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精诚合作:用动植物隐喻、画自画像、画思维导图、绘制成长图谱等有创意的形式,从自评、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方面展现出立体饱满的自我;利用课间,走出教室,采访同学,回到组内,整理从自我探索与访谈中获得的信息,归类总结出大家公认的成为心理委员的必备条件,最后形成了相对比较全面的心理委员评选标准。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心理状态信息编码、采集、归类等方法。

(二)支持性活动二:“练就”心理服务的能力

在活动一的小结反馈阶段,竞选者逐步明晰了成为心理委员的条件,并在集体分享中通过具体的事例积极展现自己的优势。随着竞选的深入,我们引导学生不断明确自己成为心理委员的需求与动机,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发挥自己的特长。

为了科学评价心理委员的综合能力,结合前期有关心理委员选拔标准的调查结果,我们与学生共同商定,从自我定位、工作动机、团结合作和个性成长四个方面设计了心理委员能力评价量表(见表2),将抽象的能力概念具象化,激发学生持续提升自我,成为合格的心理委员。

表2 心理委员能力评价量表

学生对照评价量表的内容,或自主进行实践,或组队开展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知道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需要锻炼哪些能力,以及怎样提高综合素质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委员;清晰地认识到心理委员的多重身份:不仅是示范者、观察员、宣传员,更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理能量传递的桥梁。

四、第三~N 阶段:开展项目化实践

以学年为单位,基于项目化理念确定心理委员培养的主题和实践项目,让心理委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得以完善。

例如,在第一次心理委员会议上,教师与学生就“人人学会爱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如何宣传展开了“头脑风暴”,最终明确了以有效性和有趣性为总目标,并确定了三个分目标:人人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人人学会觉察自己在心理方面的不同需求及产生的原因;人人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我们用项目化的思维组织每月一次的活动,培养心理委员的观察力,挖掘他们的智慧,助力他们完成学年成长目标。

(一)讨论会:做忠实的倾听者

讨论会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心理委员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疑惑、商讨方法、交流经验的活动形式。例如,有的心理委员提出:“我们班的同学××最亲爱的奶奶过世了,很难过,当她跟我说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办。”有的心理委员说:“同学之间闹矛盾了,我想要去协调,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针对心理委员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组织大家对此进行观察、记录、归类,分头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再进行讨论。在讨论会上,心理委员们通过角色还原、情境扮演等方式学会了如何处理同学情绪低落、人际冲突等问题。

(二)征集会:做智慧的分享者

心理课的辅导对象是学生,核心要义是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学生的真实困扰。那么,如何获得真实的问题,用何种方式去开展课堂活动?学生们的答案是:“我的课堂我做主。”针对此,心理委员们展开了如下行动。

1.用调查的方式去了解班级同学最期待解决的心理困惑,归类整理,提炼出关键词,如“冲突”“青春期”。

2.循着关键词作深入思考,从大家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接受程度、喜爱程度及课堂的呈现形式等方面展开头脑风暴,并绘制思维导图。

3.用思维碰撞激发深度探讨,话题涉及目的、内容、形式、环境、情境、评价等多个方面。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调整课堂设计的方向与目标,选择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宣传会:做能量的传播者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相仿,对心理知识的传达与解读更能契合彼此的认知,更容易被彼此接受。心理委员们讨论了各个年段宣传的内容、宣传的形式、宣传的时机等,结合各自的特长,用进班级宣讲、手绘宣传海报、编心理健康操等方式传播心理正能量。其中,心理健康操创编团队积极分享能代表自身成长正能量的“招牌动作”,并分头搜索健康向上、动感活泼的音乐曲目,或负责组编动作,或负责拍摄视频,最终成功完成了心理健康操的创编,并在校内推广。

(四)认证会:做健康的示范者

心理委员们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后,需要通过认证来确定是否留下来继续发光发热。在认证会上,心理委员们从发现心理委员候选人、自述履职情况、提出团队建设与发展的“金点子”三个方面接受同学、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心组教师的全面、全程评价,认证合格的心理委员将留下来继续发光发热。同时,评选出优秀心理委员,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形成老带新“1+1”互助模式,让心理委员队伍的建设更完善。

五、成效

心理委员的工作重在日常细微处的坚持,学生只有用心去做才能真正体会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断总结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到位。心理委员团队建设项目为学生构建了心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整合的立体教育场域,通过项目化学习与实践,学生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提升班级心理服务能力,如乐于倾听他人心声、能及时发现班内同学的困扰、主动汇报、敢于提出有创意的想法等。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心理委员们主动对自己和同伴的研究成果给予正向评价,这本身就是一股心理正能量,有助于在校园形成全员维护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委员心理健康班级
图片报道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