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岛传统骑楼区域分异特征研究*

2023-09-14林先宏高勇杨定海

广东园林 2023年4期
关键词:开间亚区骑楼

林先宏 高勇 杨定海

自海口骑楼老街于2009年荣获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以来,海南岛骑楼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街区文化背景、街区规划、建筑形态装饰、保护及开发等方面开展,多以海口骑楼及少量文昌铺前镇骑楼为对象,关注骑楼的共性[1]。然而,骑楼作为海南岛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在岛内不同地域均有分布,受地域环境和人文背景差异的影响,呈现不同形态和文化特征,却鲜有研究探析不同地域间骑楼的差异及其变异的原因。因此,本文通过对比海南岛(不包含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等地)不同地域骑楼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探讨分析其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挖掘和拓展海南岛骑楼的潜在文化,探析不同地域以骑楼形式适应人居环境的文化思想和传统智慧。

1 骑楼分布现状及分异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普查式调研,发现海南岛内现存遗址或有明确记载却已损毁的传统骑楼街区有17处[2],对其分别进行现状量化统计,统计内容包括街道内传统骑楼的现存数量及其在现有建筑中的占比,并梳理其发展时序(表1)。结合海南岛骑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分析其分布现状的产生主要经历4个阶段:1)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海口辟为通商口岸,海南岛人民下南洋热潮产生[2];2)20世纪初,南洋地区受经济危机影响,华侨大规模返乡并在港口城镇继续经商,促使骑楼建筑由海口进入海南;3)1912年在广东政府出台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实施细则》[3]等政策推动下,骑楼作为一种城市制度推广至海南岛[4];4)20世纪40年代后,在战争以及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下,骑楼的发展趋于停滞,骑楼被大量拆除,并被现代民房所取代,其分布现状基本形成。

表1 海南岛骑楼资源现状汇总

基于上述分析,海南岛骑楼的分布发展过程可概括为:最先兴起于海口,随后传播至文昌铺前镇、三亚崖城镇、儋州中和镇,并由此三地向周边地区辐射,最终形成以北部海口作为文化中心,以铺前镇、崖城镇、中和镇为核心分别带动东部、南部、西北部3个文化亚区发展的分布格局。其中东部亚区包括文昌市、琼海市,南部亚区包括三亚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市,西北部亚区包括儋州市、澄迈县、临高县(表1)。

基于分布现状对比各街道规模及功能,发现存在以下分异特点:1)骑楼优先兴起于政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且水平越高,街道规模越大;2)传播路径为由政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辐射水平较低的地区;3)在传播过程中,骑楼的建设由政府政策推动转变为民间自发,其由商业功能为主转变为居住功能为主;4)政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有利于骑楼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5)骑楼主要分布于汉族人口聚居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基本未见;6)骑楼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5]、河流末端的优良水陆交通交界处,中部山地基本未见。

因此,政治、经济、交通、人口民族构成是海南岛骑楼现状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

2 骑楼形制尺度及分异

2.1 骑楼的形制及尺度

骑楼形制主要体现为开间形式及楼层数量。开间形式主要分为单开间、双开间及多开间。单开间骑楼在民国初年开始发展,已经具备传统骑楼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一层由第一进向内通常划分为4个结构,分别是廊道、店铺、天井、后院,二层主要作居住或储物之用(图1)。双开间布局更加紧凑、灵活,划分为大小更加多变的空间组合,尤其是能划分出更大的商铺空间(图2),其造价更高,也是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体现。多开间布局无普遍形式,主要作为电影院、戏院、商场、酒店等大型公共娱乐性建筑,目前仅海口骑楼老街及铺前镇胜利街留有遗址。

图1 单开间骑楼示意图

图2 双开间骑楼示意图

骑楼尺度体现于建筑层高、面宽、廊道高度及宽度4个方面。为尽可能减少偏差,调研选择对保有完整骑楼5幢及以上的街区进行测量、统计。

2.2 分异因素

为探究商业经济对骑楼形制、尺度的影响,将街区内骑楼建筑按功能划分为民居建筑及商业建筑(包含商住两用建筑),并统计两类建筑数量,商业建筑数量占街道所有建筑数量的比例即一定程度代表街区商业活力。为避免骑楼现存数量差距过大造成的幸存者偏差,一方面选取双开间、多开间、三层及以上骑楼,统计其数量及占街道内所有建筑数量的比重(表2);另一方面统计各区域骑楼建筑高度、面宽及廊道高度、宽度的均值进行比对(图3)。

图3 骑楼尺度与商业活力分析

表2 海南岛各地骑楼尺度统计

通过分析发现,双开间、多开间及高楼层骑楼比重在传播过程中大致呈逐级下降趋势,建筑高度、面宽及廊道高度、宽度也基本逐级缩小,同时商业建筑在街道中的比重也逐级降低。

因此,从宏观角度而言,海南岛骑楼早期是作为“以商为本”的商住两用建筑,经济条件及商业活力发达的区域对其发展有更突出的推动作用。从微观角度而言,在经贸状况及商户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骑楼向双开间、多开间及高楼层形制发展;在尺度方面,其建筑高度和面宽、廊道高度和宽度趋向于更大体量。

3 骑楼装饰风格及分异

3.1 骑楼的装饰及风格

海南岛传统骑楼立面构造通常都遵循着“三段式”结构布局:顶部檐墙、中部楼身、底部廊柱[6]。其中顶部及中部是海南岛骑楼主要的装饰部位,包含了五大构件:檐墙、檐口、窗楣、壁柱、腰线。通过普查式调研,归纳了五大构件常见的风格类型。

3.1.1 檐墙

骑楼的檐墙又称山花墙或花头墙,是指建筑立面高于屋檐的一面矮墙,位于骑楼临街立面的顶端最突出的位置,通常由山花、栏杆、栏板及短柱组成,形成统一或杂糅的风格类型(表3)。

表3 檐墙风格

3.1.2 檐口

骑楼檐口指的是骑楼立面中位于檐墙以下,窗楣以上的部分。因檐口在骑楼立面中的比重较小,风格较少,在立面中起分隔檐墙及楼身的作用(表4)。

表4 檐口风格

3.1.3 窗楣

窗户是海南岛骑楼立面的主要装饰构件之一。常见的开窗形式为“三窗四柱”,即在骑楼立面中部并排开设三扇窗户,通常大小等分。窗楣作为海南岛骑楼窗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造型风格多样,富有装饰性,能突出体现骑楼整体风格(表5)。

表5 窗楣风格

3.1.4 柱式

在海南岛骑楼中,柱通常采用附墙柱形式设于窗间墙部位,承担分隔窗户及装饰点缀等视觉美化作用,并不具备承重功能。在部分二层具有阳台结构的骑楼中,柱通常采用券柱形式,在体现美学及装饰功能的同时,起到对阳台顶板压力的承重作用(表6)。

表6 柱式风格

3.1.5 腰线

腰线即建筑装饰的一种作法,一般指建筑墙面上的水平横线。在海南岛骑楼中,腰线泛指底部廊柱与中部楼身之间的过渡部分(表7)。

3.2 分异

通过对海南岛各地骑楼五大装饰构件的风格进行量化统计、对比分析,探讨、定义4个分区骑楼的风格特点。

3.2.1 北部:多元并存,典雅庄重

海口是海南岛骑楼的文化中心,而海口骑楼具有发展最早、规模最大、保持最完善等特点,因此将其作为琼北骑楼的唯一代表。北部骑楼装饰风格有2个主要特征:

1)具有浓重的西方建筑风格。19世纪中叶,海口是西方外廊式建筑文化初入海南岛的主要节点[7],首先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除腰线构件以外,北部骑楼的檐墙、檐口、窗楣、柱式大量应用了欧式古典元素,数量占比均高达70%以上,远高于其他分区骑楼(图4)。

图4 各分区骑楼构件西式风格应用比例

2)各构件的风格类型全面。海口骑楼经历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近百年的演变,这为其吸纳多元文化提供基本条件。20世纪初期的南洋华侨返琼热潮推动了骑楼风格本土化发展。海口骑楼因其强大的适应性,在西式风格为主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中式传统元素,形成了风格类型全面的特点(图5)。

图5 各分区骑楼构件风格类型数量

综上,北部骑楼装饰受多元文化共同作用,在多元风格并存的基础上,主要呈现出欧式典雅庄重的风格。

3.2.2 东部:南洋风情,高挑俊秀

文昌铺前镇位于海南岛东部,作为骑楼文化亚区核心,其胜利老街是海南岛现存第二大骑楼街区。因为文昌市的文城镇、会文镇,以及琼海市的嘉积镇、乐城岛等地几乎没有可参考的现存传统骑楼,所以将胜利街骑楼作为东部骑楼装饰风格分析的主要对象。

文昌作为海南岛第一大侨乡,近代以来与南洋保持着密切的人口与文化交流,南洋建筑文化及风格也随华侨传入,并在骑楼装饰风格上有明显体现。“风洞”设计作为南洋建筑的特征之一,早期在东南亚被用于减少台风风压对建筑的损害,后被广泛应用于海南东部骑楼檐墙。

统计得到风洞式檐墙在东部骑楼中占有极高比重,是最突出的表现特征,而北部及南部有少量应用,西北部则几乎不曾出现(图6)。此外,东部骑楼建筑高度、层高、面宽较大,壁柱、栏杆、廊柱等构件造型纤细、尺寸较小。墙体以暖白色调为主,纹案装饰细腻而不繁琐,呈现出高挑清秀的风格(图7)。

图7 东部骑楼风格

3.2.3 南部:宗教色彩,敦实厚重

南部亚区相对于其他分区较为特殊,其中乐东县是海南岛唯一有骑楼分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而三亚市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骑楼城市。20世纪初,骑楼商业街在三亚兴起[2]。伊斯兰文化作为南部亚区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对骑楼装饰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窗楣的风格应用。

南部骑楼窗楣除了常见的伊斯兰式尖券,还出现了南部亚区独有的二段尖券式、三叶式等多种伊斯兰式变体风格(图8),且伊斯兰式风格的应用比例相对于其他分区明显增加(图9)。与东部亚区相反,南部骑楼建筑体量相对较小,但是构件粗壮厚实,墙体多采用伊斯兰建筑常用的米黄色调。因此,南部骑楼整体风貌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式宗教色彩,建筑有敦实厚重之感。

图8 南部骑楼伊斯兰式窗楣案例

图9 各分区伊斯兰式窗楣应用比例

3.2.4 西北部:专注传统,细致精美

西北亚区中儋州的人文沉淀来自于汉、宋两代的两次移民活动。大规模的汉族人口以及强势的中原文化进入海南岛,占据了琼北地区等条件相对优越的沿海平原地区,而本土黎苗文化相对薄弱保守,受到挤压退居至中部以南丘陵地带,最终形成“外汉内黎”的圈层式格局[8]。作为文化输入口之一的儋州以及周边地区受到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2个风格特点:

1)装饰风格更富有层次,细节刻画繁复精美。西北亚区骑楼大量应用了其他分区极少见的多层复合式檐墙,相对于其他分区檐墙更富有层次感,更注重精美的细节装饰(图10)。

图10 西北部骑楼复合式檐墙案例

2)注重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强调表现本土文化。西北亚区骑楼在多层复合式檐墙的基础上,几乎全部应用了民国初年流行的本土装饰工艺,即镂空水泥预制板(图11)。纹案题材主要有“回纹”“万字符”等中式传统符文,仙鹤、蝙蝠、牡丹等具有传统意义的飞禽花草,以及铜币、盘长、如意等传统器物。

图11 各分区复合式及预制板式檐墙应用比例

4 结论及讨论

外界环境条件对于海南岛骑楼发展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区块化的、具有分异性的。海南岛骑楼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3个方面适应性特征:在分布现状方面,呈现出“沿海分布,中部未见”的整体特征,并存在“建制经济优良者盛,反之则衰”的分异;在形制尺度方面,“于发达地区者大,反之则小”;在装饰风格方面,整体表现为“人文外化,多元并存,因地而异”。

以上特征及分异的产生主要受海南岛自然条件、政治经济、人文背景等多元因素影响。

海南岛沿海平原、河流末端的水路交通条件优良,中部丘陵地区相对闭塞;聚集于沿海的汉族人口崇尚商贾之风,缩居于中部的黎苗人口重农耕之道。这些明显的差异结合早期骑楼对商业贸易的功能需求,决定了海南岛骑楼基本的地理分布格局。

在骑楼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街区的商业活力差异,间接影响了骑楼在不同地区的建设力度和建筑体量,造成了发达地区骑楼高大宏伟,街区依然兴盛,而欠发达地区骑楼较小,街区或已消失的现状差异。

装饰风格的差异一是源于海南岛骑楼产生前的传播阶段,二是源于骑楼在岛内线性、树状的传播路径。海南岛骑楼是一种起源于欧洲外廊式建筑,后经南洋地区传播进入海南岛,经本土化后形成的建筑形式。基于这3个阶段下不同人文背景的影响,最早兴起的海口骑楼在装饰风格方面糅合了西方、南洋及本土元素,但以西式风格为主导;后续因为海南岛内传播路径的分支及文脉的分异,又形成了南洋式、伊斯兰式、传统中式3种不同风格侧重、性格迥异的文化亚区。

海南岛骑楼作为海南岛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多元特征是其重要标签,不仅体现在其是受多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更体现在其因多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区域间多元分异特征。这也证明了海南岛骑楼是一种包容性、适应性极强的本土特色建筑。在海南岛骑楼衰退锐减的大环境下,希望本研究能够使广大学者对海南岛各区域骑楼的发展脉络、文化底蕴、形制形态及装饰风格等方面更加重视,并有更全面的认识;能够帮助管理部门在海南岛骑楼后续保护及持续发展中找到切入点,根据不同分区骑楼的多元分异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特色的、多元化的保护及发展措施。

注:图片为作者自绘自摄

猜你喜欢

开间亚区骑楼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
浅析福建深部高温岩体地震异常响应
阿尔茨海默病前扣带回亚区体积与认知损伤相关性
皇帝为什么又被称为“九五之尊”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大开间剪力墙结构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
福绥境胡同50号“开间更新”院,北京,中国
基于海马亚区的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结构和功能连接研究
骑楼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