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山州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成效与分析

2023-09-14杨忠文杨正发侬佩遥王开倩范艺赢胡潇文

中国种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丘北八宝文山州

杨忠文 杨正发 侬佩遥 蒙 琼 赵 玲 王开倩 范艺赢 胡潇文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文山 663099)

种质资源是一切育种的核心,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1]。我国分别于1956-1957 年和1979-1983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对收集的种质资源就地或异地保护,挽救了一大批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野生近缘种及其特色资源[2];但范围小、种类少,种质资源数目及种类有限,家底并未全面摸清。随着培育品种的不断推广,地方品种、野生近缘种及其特色资源丧失严重,因此,我国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按照农业农村部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文山州于2020 年5 月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下简称普查行动),经过近3 年的努力,全州8 县(市)普查工作组累计出动1954 人次,开展活动729 次,走访93 个乡镇、480 个行政村,圆满完成了普查行动任务。

1 普查行动措施

1.1 组建工作机构制定《文山州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运行方式、工作措施、时间进度,制定线路图,成立由文山州农业农村局牵头,文山州农业科学院、文山州三七研究院、文山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人员构成的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行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督促;组建由文山州农业农村局下属站所、文山州农业科学院、文山州三七研究院科技人员组成的行动工作专业技术指导组,负责相关专业技术指导;在文山州种子管理站成立行动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各县(市)提交的普查数据进行审核、提交。全州8 县(市)组建粮作、经作、果树、中药材、牧草普查工作组,负责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确保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有序开展。

1.2 划定普查范围根据《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划定辖区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8 个县(市)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区域,明确每个县收集古老、珍稀农作物地方品种和珍稀、濒危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通过省级进行鉴定评价后,提交国家作物种质库(圃)保存不低于30 份。同时,划定西畴、马关、广南3 个县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重点县,在普查基础上,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对各类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抢救性收集各类栽培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质资源。

1.3 开展技术培训为确保行动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的线上线下培训。文山州农业农村局组织州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专业技术指导组成员和各县(市)相应机构负责人及成员等50余人及时召开技术培训会,对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实施方案、收集范围、收集数量等作了讲解,要求查清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等栽培作物古老地方品种的分布范围、主要特性及农民认知等基本情况;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各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种质资源种类、分布、多样性及其消长状况等基本信息。

1.4 全面开展普查查阅地方志、农业志、统计年鉴、气象数据等文献和资料,从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等方面,准确、详实普查了1956 年、1981 年、2014 年的基本情况,各类作物的种植情况、品种更替情况及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普查工作组深入深山老林、田间地头实地调研查看与收集,召开培训会或座谈会41 场次2509 人次,走访老农业科技人员、村寨老人4402人次,采集数据信息540 条,制作条幅标语48 条,发放宣传资料4614 份,做到应收尽收,特有资源不缺项,重要资源不遗漏,信息采集详尽,数据填报真实,保质保量完成普查和收集工作,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异性。

2 普查行动成效与分析

2.1 人口、土地、经济状况变化分析从表1 反映出,文山州总人口数和农业人口数一直保持增长,1956 年、1981 年、2014 年农业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分别为93.98%、94.70%、83.48%,1981 年后,农业人口占比下降,我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从事公共服务等行业。1981 年后政府大力鼓励退耕还林还草[4],2002 年4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2014 年耕地面积较1981年减少9.31 万hm2,林地和草场面积分别增加49.42万hm2、14.79 万hm2。文山州长期以来是典型的农业州,3 个时间节点农业总产值占生产总值比例分别为73.10% 、68.10%、37.30%,1981 年粮食总产值、经济作物总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2.48%、9.47%,2014 年粮食总产值、经济作物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9.35%、26.76%,可以看出,1981年以后农民收入由主要依靠粮食生产转变为以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等为主的多元化收入。

表1 文山州人口、耕地、经济状况变化情况

2.2 种植结构变化分析文山州1956 年、1981 年、2014 年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如表2 所示,可以看出3 个时间节点地方种和培育品种数量均有较大变化,且地方种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培育品种数量逐渐增多。1956-2014 年稻、玉米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不大;麦类、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发展较快,体现出文山州冬季农作物种植开发的成果;薯类、豆类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丰富了人民的膳食结构;种植业结构调整后,果树、蔬菜、甘蔗、茶叶、三七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表2 文山州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情况

2.3 种质资源收集成效及部分优异资源介绍经过近3 年的工作,文山州共向国家作物种质库(圃)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样品313 份,其中,粮食作物127 份、蔬菜50 份、果树64 份、牧草绿肥8 份、其他经济作物64 份,主要分布于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山茶科、茄科、葫芦科、柿科、唇形科、蓼科、薯蓣科、芸香科、天南星科、十字花科等36 个科70 个属123个种;按资源类型划分为地方品种247 份、野生资源61 份、选育品种4 份、其他1 份;按生活习性划分为一年生190 份、二年生2 份、多年生121 份;按繁殖习性划分为有性繁殖213 份、无性繁殖45 份、兼性繁殖55 份。利用部位有种子、果实、花、茎、叶、根。用途广泛,可作食用、饲用、保健医药、加工原料。收集的资源主要特点是种植分布范围小,产量偏低,品质优良,口感好,抗性强,易管理。这些优异的种质资源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种植改良和人工育种,为地方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利用地方种质资源培育出了文山三七、广南八宝米、丘北辣椒、文山他披梨、砚山小粒花生、富宁八角、马关草果、广南底圩茶、西畴阳荷等农业特色产业。

2.3.1 八宝大白谷八宝大白谷(Oryza sativaL.),俗称八宝谷,主产于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以香味浓、甘甜滋润、油脂芊、颗粒大、滑感强、形色美、成熟快、产量高八大优点而闻名,为明清两代贡米,广南府志记载:“八宝米每岁贡百担,为明清两代贡米”,1981 年八宝米被列为国家级名贵米种,2001 年广南县被授予“中国八宝贡米之乡”称号,2009 年八宝米获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2014 年八宝米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米,2015 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广南八宝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3.2 丘北辣椒丘北辣椒(Capsicum annuumL.)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丘北县志记载,丘北辣椒始种于明朝后期,至今已有360 多年的历史。因其个小、色艳、皮厚,辣而香、食味佳,油脂高,有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耐储易运的独特品质而倍受人们青睐,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土特产品之一。1983 年丘北辣椒获得原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优质出口产品荣誉证书,1999 年文山州丘北县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2012 年丘北辣椒获准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2022 年文山州辣椒种植面积12.5 万hm2,已发展为继三七之后的第二大农业特色产业。

2.3.3 他披梨他披梨(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属我国原产栽培梨品种的砂梨,产于文山州文山市坝心乡他披村而得名,栽培历史悠久,经过人们长期种植改良和文山独特的生态环境,逐渐演变为文山特有的一种优质梨。他披梨个大匀称,单果重300~400g,果周长32~35cm,果皮碧绿色或黄绿色,皮薄、肉厚、核小,肉色玉润,肉质脆嫩多汁、化渣,风味清甜爽口。2009 年地方成立了他披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2010 年获准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3 普查行动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3.1 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具有专业性、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5],专业技术要求高,工作人员需具备植物分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且有认真细致的责任心才能确保普查收集结果的全面、可靠、精准。从开展工作情况来看,参加普查与收集工作的人员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如不会填写拉丁文学名或填写错误,主要特性详细描述不全面等。健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长效机制,需要建立稳定的基层人才队伍,加大人才队伍的教育培养,为进一步挖掘、发现优异的种质资源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2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从品种优势对比来看,培育品种的丰产性、抗性等综合性状优于地方种。长期以来,培育品种凭借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值优势,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虽然有许多的地方老品种品质好,但因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值低,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逐渐被农民和市场淘汰,种质资源消失严重。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公益性、长期性工作,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种质资源工作的持续、稳定[6]。种质资源库(圃)是农业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设施,收集、保存优异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攻关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应结合地方优异种质资源特点,建立种质资源库(圃),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力度,如建立文山三七种质资源库(圃),就地保存三七种质资源。

3.3 加大种质资源开发力利用目前,文山州已出台《文山三七发展条例》《丘北辣椒产业发展条例》,对三七、丘北辣椒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利用种质资源开展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示范推广,三七、辣椒已成为文山高原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八角、草果、他披梨、长冲梨、底圩茶、阳荷、平坝青菜等地方种,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但没有出台相关的条例、标准等,品牌效应不强,也没有选育出新的品种,品种单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止步不前。建议出台更多的地方优异特色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大力支持、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个人开展地方品种的选育、开发和应用推广,把传统地方优质品种培育成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

猜你喜欢

丘北八宝文山州
Explore Antarctica with the photographer
地理标志产品——丘北辣椒
后来的我们,都有新的故事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养生八宝
遥感地质在祁连县八宝镇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文山州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文山州“利剑”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关于丘北僰人的族属问题
八宝风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