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3-09-14刘兰兰
刘兰兰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95)
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稳步推进,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机械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亟需大量素养高、技术硬的复合型机械类高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然而,《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1]显示,全国2021届高职机械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7%;通过对江西6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机械制造类专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从事着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保险等非本专业工作。不少报道指出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观念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反复跳槽、工匠精神缺失现象明显[2]。核心素养[3]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调查分析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了解企业、教师、学生对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和评判异同,将为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调研基本情况
1.1 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
项目组基于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4-6]的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设计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评价量表,如表1所示,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18个基本要点。每个要点分完全具备、具备、基本具备、不具备、非常欠缺5个维度,分别对应5分、4分、3分、2分、1分5种分值。同时根据调查需要,设计了身份、专业大类、地区等基本信息题目和核心素养基本要点权重、最欠缺的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等关键题目,涵盖当前机械类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最重要的素养、最欠缺的素养、核心素养现状评分等方面,为素养现状的分类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表1 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评价量表
1.2 调查样本选取和问卷回收情况
为了保证全面、全方位调查评价机械类学生的核心素养,项目组选取了机械类企业、教师和学生三类群体进行问卷调研,并在江西本土之外,面向浙江、广东、安徽、湖北等11个省、直辖市的企业、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各省份问卷回收情况如图1所示,共线上发放并回收问卷424份。其中面向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发放并回收问卷373份。向江西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瑞曼增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中烟集团、安徽卡仕福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发放并回收问卷20份。向江西、浙江、广东、安徽、湖北等省份24所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师发放并回收问卷31份,各类人员问卷回收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各省份问卷回收情况
图2 各类人员问卷回收情况
2 问卷有效性分析
2.1 问卷作答时间
本次问卷共设计了包含基本信息在内的11道题,如图3所示,通过问卷记录的作答时间统计数据可知,问卷共被访问685次,已回收有效答卷424份,且已提交的问卷平均页面停留时间达198.59 s,平均每题答题时间18 s,证明作答者答题时经过了充分思考,侧面反映了本轮调查问卷结果的有效性。
图3 问卷回收及作答情况
2.2 问卷有效性分析
基于SPSS平台,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统计分析。问卷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4,说明问卷量表的整体信度非常好。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9.27%,KMO值为0.952,表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球形值为5 592.220,表明样本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很好,侧面反映出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设计的问卷量表效度很好。因此,本项目设计的问卷可以作为研究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研究工具。
3 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
3.1 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整体评分情况
按照“各指标整体得分=(企业得分*企业问卷数量+教师评价得分*教师问卷数量+学生评价得分*学生问卷数量)/问卷总数”的统计分析方式,对三类群体424份问卷的基本要点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基本要点整体评分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的整体得分情况
按照表1所示评价量表,对三类群体424份问卷中评价量表的基本要点得分情况进行汇算,得到了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要点的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分析发现,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总体平均得分3.72(满分为5),未达良好(具备)状态。在18个基本要点中,人文积淀、国际理解、问题解决3个基本要点指标得分较低,分别为3.45、3.37和3.54。国家认同、健全人格、信息意识3个基本要点指标分数略高,分别为3.90,3.89和3.89。在6大素养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3个素养评分较低,分别为3.55、3.71、3.68,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3个素养评分略高,分别为3.82、3.87、3.72。在核心素养的3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得分分别为3.63、3.84和3.70。整体呈现出人文底蕴低、科学精神低、责任担当低、实践创新难、学会学习难、健康生活难的“三低三难”及文化基础弱、社会参与弱的现状。
表2 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量表总体得分
3.2 三类群体对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评分情况
通过对企业、教师、学生三类群体的得分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如图5所示,企业、教师、学生三类群体对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的评分情况整体一致,对人文积淀、国际理解、问题解决3个基本要点评分都较低,国家认同、理性思维、乐学善学、自我管理、劳动意识等指标整体分数略高。
图5 三类群体对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的评分情况
同时,三类群体在个别指标评分中略有差异:在企业评价中,学生批判质疑分数明显变低;在教师评价中,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反思、技术运用3个指标分数明显低于企业和学生的评价;在学生评价中,乐学善学、健全人格2个指标波形相对于企业和教师有明显变化。
3.3 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要点的重要性认知情况
在“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基本要点”一题中,三类群体均认为设置的18个基本要点是必要的,如图6所示,且对比曲线规律可以发现,三类群体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各要点重要性的认知整体保持一致,社会责任、理性思维、乐学善学、勇于探究等指标选择的比例最高,都超过60%,其中社会责任占比最高。但从具体结果来看,企业对社会责任、技术运用、勤于反思、人文情怀4个指标的关注度比教师和学生更高。教师对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国家认同、问题解决4个指标的关注度要高于企业和学生。学生群体对理性思维、人文积淀、珍爱生命、审美情趣4个指标的关注度高于企业和教师。
图6 三类群体对核心素养量表中18个基本要点的重要性评价情况
3.4 当前机械类学生最需要加强的核心素养情况
为了更加了解当前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需求情况,项目组调查了当前机械类学生最欠缺、需要加强的核心素养要点,如图7所示,最需要加强的素养要点是社会责任、人文积淀、乐学善学等,最不需要加强的要点是国家认同。与当前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量表总体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最需要加强的核心素养要点正是量表中得分较低的素养要点,如人文积淀、社会责任、理性思维、乐学善学。调研结果在为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提供依据的同时,也验证了量表数据与直接统计数据的一致性,间接表明了本次调研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图7 18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中最需要加强的要点选择情况
3.5 调研结论
综上调研发现,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出“三低三难”、各类群体评价“整体一致、同中有异”的情况。具体如下:
1)整体素养有待加强。核心素养整体得分只达到中等水平,在核心素养的3个方面存在“文化基础弱、社会参与弱”的现象。在6大素养中存在“人文底蕴低、科学精神低、责任担当低、实践创新难、学会学习难、健康生活难”的“三低三难”问题。在18个基本要点指标中,人文积淀、国际理解、问题解决素养最为欠缺,社会责任、乐学善学、理性思维方面亟需加强。
2)整体一致。通过对三类群体的核心素养要点重要程度选择情况、评分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企业、教师和学生对核心素养要点重要性的整体认知和整体评判基本保持一致,社会责任、珍爱生命、理性思维、乐学善学、勇于探究、自我管理、人文积淀等素养要点最为重要。当前机械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正确,对国家高度认同,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意愿和相当的劳动意识、理性思维。
3)同中有异。从三类群体对核心素养要点重要程度选择情况发现,三类群体对核心素养要点的重要性认知略有差异,企业更加注重学生技术运用的能力,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而学生更加关注健康生活和科学精神。从三类群体对当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现状各要点的评分情况发现,学生相较于教师和企业更认为自己乐学善学、人格健全,更加意识到自身问题解决能力弱的问题;企业相较于教师和学生群体,更加认为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不够;教师相较于企业和学生群体,更加认为学生的勇于探究、勤于反思和技术运用能力偏弱。
4 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建议
有研究指出,课程建设是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7-8]。耿向娟[9]在化学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中提出,高校化学课程思政是培养化学化工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张必发等[10]指出,课程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应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育人逻辑等方面构建课程实施策略,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价值引领,从而达成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课程思政[1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结晶,是指以专业课改革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一种全课程、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的概念[12-13]不尽相同,目的却大体一致,就是在各类课程中通过思政教育使青年学生关心和认同社会,终极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和终身发展,其宗旨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谋而合。
因此,要精准、全面提升学生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牢牢抓住课程教学主战场,发挥课堂的教书育人作用,通过全面、深入、精准地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中,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设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要根据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分类建设要求,基于素养要点设计课程思政体系,并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思政融入的可行性,挖掘各类素养要点的思政元素点,解决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有待提高的问题。
2)基于核心素养现状,设计“显、隐”两条主线。用好显现思政和隐性思政“显、隐”两条课程思政主线,根据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设计充分融入素养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显性思政精准提升欠缺的、重要的“三低”素养,以隐性思政全方位提升其他“三难”素养,解决当前企业、教师、学生普遍认为的“三低三难”现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精准提质和全面提升。
3)用好多元评价,统筹师、生、企三方认知。充分考虑知识获得、技能精进、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学习成效,单列课程思政和素养评分标准。鼓励企业、学生、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和育人评价,均衡各方评价结果,解决各类主体认知上的“同中有异”问题,实现全面提升、三方认可。
5 结论
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关键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表,进行全面细致的素养现状分析,进而发现不同学生群体的素养差异,以制定精准化提升策略。本项目创新性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制定评价量表,确保了评价要素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通过SPSS分析,验证了量表的有效性。并通过问卷调研、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了当前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低三难”问题和核心素养评判的“同中有异”现状。最后提出通过精准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来提升高职机械类学生核心素养的建议,研究成果将为高职机械类学生人才培养和核心素养提升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参考,也将为其他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研究提供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