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值法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算*

2023-09-14常艳花王金桃马婷婷

南方农机 2023年19期
关键词:指标值现代化农业

常艳花 ,常 乐 ,王金桃 ,马婷婷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0 引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党在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伟大战略,它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一起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这“四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是其他“三化”的发展基石。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改革开放至今,若干中央一号文件和会议强调并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大主题,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上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是“四化”中一块明显的“短板”(张红宇等,2015)[1]。2016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为客观评价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关于农业现代化评价问题,学者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重点参数比较法、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等测度方法。如采用德尔菲法和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展开综合测度(钟丽娜等,2018)[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划分为产出、人口、效益、技术4个维度和15个基础指标,提取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影响指标,从而测度农业现代化指数(张航等,2016)[3];选取农业现代化的代表性指标,综合比较江苏省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李响等,2012)[4];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选取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测评指标对甘肃省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汤瑛芳等,2020)[5]。

上述文献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构建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提供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本研究尝试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生态水平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算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旨在把握不同省份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区域差异,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撑。

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设置本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指标设置要全面考虑农业现代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使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关联。2)代表性原则。指标设置尽可能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农业发展特色,也要能反映各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3)可操作性原则。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操作性强的指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指标影响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虽有些指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十分关键,但由于数据缺失,因此应尽量不选择此类指标。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6-10]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生态等4个维度15个指标,构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熵值法计算原理,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最后,根据确定的权重,计算2009—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指标值的标准化。为消除各指标间量纲的影响,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Xmax和Xmin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权重的计算。目前,学者们对指标权重计算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德尔菲法、熵权法、多层次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使赋权更加客观,避免主观赋权的不足,本研究采用熵权法,并利用MATLAB软件确定指标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根据公式(3)计算各指标的比重:

根据公式(4)可求出指标j的熵:

根据公式(5)计算第j项指标差异性系数:

根据公式(6)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公式(7)计算综合评价值: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时段为2010—2021年,涉及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水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林业数据库、各省份历年公开数据等资料,部分缺失的数据用上一年的数据计算为准。参照国家统计局划分标准,同时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选取了我国31个省份(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2.3 阶段划分

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阶段:准备阶段(0~0.3)、起步阶段(0.3~0.5)、初步实现(0.5~0.7)、基本实现阶段(0.7~0.9)、全面实现阶段(0.9~1)。

3 实证分析

3.1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分析

课题组运用熵值法对2009—2020年中国31个省份15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计算出相应的评价值,用以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趋势和区域差异。根据计算结果,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从2009年的0.25上升到2020年的0.51,年均增长6.1%。虽个别年份略微有些波动,但总体上升的基本面不受影响。从发展阶段看,中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3个发展阶段。这与“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中国不断加强农业基本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加大农业金融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等因素有关。

3.2 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课题组将中国省份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0.54,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0.46;西部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0.45,是3个区域中发展较慢的,原因是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如青海、甘肃、贵州、内蒙古、重庆等地区的综合指数较低,且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此外,各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显著,北京、上海等地一直位于前列,青海、甘肃、贵州等地位于末位,如2013年北京和青海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绝对差距为0.27,2016年绝对差距上升为0.28,2020年绝对差距扩大为0.31,绝对差距呈现拉大趋势。

研究表明,2009—202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处于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同时,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均衡、整体水平依然偏低。

3.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构特征

2009—202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4个一级指标曲线图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但是每个指标增长的幅度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增长最快的是农业产出水平,年均增长18%,其次是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年均增幅16.54%,农业投入水平年均增长15.32%,农业生态水平增长最慢,年均增幅13%。

图1 2009—202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及结构变化

1)农业投入水平。2009年中国农业投入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38,到2020年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74(图1)。从2009—2020年中国农业投入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提高了0.36,年均增长速度为5.7%。“十二五”时期,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政府加大了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系列文件,提出了要加大农田水利、耕地修复、土质改良和农机购置补贴的投入。农业投入力度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有力支撑。2009—2020年,中国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财政支农结构不断调整和运行机制的优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农业产出水平。2009年中国农业产出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4,到2020年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85(图1)。2009—2020年中国农业产出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提高了0.45,农业产出水平年均增幅高于农业投入水平,说明2010年以来,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出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中国农业产出效益明显得到提高。中央一号文件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提出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产业结构合理的现代农业。

3)农村社会发展水平。2009年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32,到2020年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67(图1)。2009—2020年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提高了0.35,年均增幅6.3%。年均增速已接近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实施了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4)农业生态水平。2009年中国农业生态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51,到2020年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71(图1)。2009—2020年中国农业生态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值提高了0.2,年均增幅2.8%。“十二五”期间中国森林覆盖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07亿hm2、21.63%,“十三五”期间中国森林覆盖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2亿hm2、21.96%,2018年森林覆盖面积比2015年增加了0.13亿hm2,由于中国森林资源差异大,尽管每年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变动不大。“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成灾面积为1.24亿hm2,“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成灾面积为1.06亿hm2,2018年中国农业成灾面积比2015年减少了0.18亿hm2,主要原因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和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减少。“十二五”期间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11.55亿hm2,“十三五”期间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13.15亿hm2,2018年中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2015年增加了1.6亿h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增加的原因:首先是群众对水土流失防范意识的增强,政府部门健全了水土流失管理制度;其次国家制定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六项防治措施,打击非法开采的执法活动;最后,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4 结论和建议

该课题组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份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2009—202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处于现代化的初步实现阶段。2)不同地区 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北京、上海等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青海、甘肃等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最后,差异很大,这体现在各指标的差异上。3)从区域看,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梯度上升趋势。4)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区,虽然增长速度快,但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低,缺点突出,农业现代化总体处于低水平。

针对分析结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投资力度。一是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的建设。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投资,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科技攻关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鼓励农业科研项目立项,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三是不断提高职业农民的总体素质,培养一批爱农业、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2)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一是要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合理配置不同的资源要素。二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应该对标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结合本区域实际资源情况找出差距,尽力弥补短板,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为先进的地区,应该不断提升产业资源优势并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本地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有机肥的生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有机肥产业,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大力发展立体循环农业,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财政补贴力度,持续深化金融向农业产业倾斜的政策改革,建立大数据监控中心,监测病虫害、自然灾害等的动态变化。

猜你喜欢

指标值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1995年—2013年地方预算内财力、中央返还及上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