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预算控制问题的调查
2023-09-14李瞳
李瞳
一、概论
(一)内部控制概论
内部控制即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通过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以降低企业预期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
(二)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指企业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它的功能是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设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其预算内容主要有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生产性负债预算。预算的特征包括:一是为了达到公司的经营目的,对公司的各项资源、业务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规划,所以一定要符合公司的经营策略;二是预算是一种以数字为基础的细化规划,是对将来的活动进行细致的规划,是将来运作的基础。
(三)内部控制和预算控制的关系
1.内部控制和预算控制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发展。而预算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控制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差异原因,并且监督预算的落实,使生产经营活动稳定进行。因此,内部控制和预算控制的目标都是保障日常生产经营。
2.预算控制是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手段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增强资金管理力度,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保证企业就既定方针稳定执行,为企业进一步进行预算控制提供良好基础。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它与治理结果、设置机构、分配权责、企业文化等都有关系。同时,良好的内部环境也是全面预算整体效果发挥的关键。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风险意识,大力宣传各项政策,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使所有的员工都能积极地参加到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中,从而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达到预算的需求。全面预算是内部环境的一个直观反映,全面预算的实施状况清晰地反映了控制环境的优劣。
二、实施的必要性
企业实施预算控制,预算通过规划、控制和引导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预算具有规划、控制、引导企业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的功能,并且能以最经济高效的方式实现预定目标。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企业通过预算控制分析各部门工作绩效、工作目标,进而充分协调各部门工作,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
预算是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企业到年末结算的时候通过年末业绩和年初时候的预算差距评估企业当年的业绩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促使企业未来工作目标更加合理,预算更加贴合实际。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所做的详细安排。
如果企业缺少预算控制,会有如下不良后果:第一,无法依据预算目标控制企业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各部门工作得不到充分协调,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第二,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完整,忽视了各部门工作绩效提高的可能。缺少预算目标,企业就无法有效确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成果是否达标,进而缺少了评价各部门工作效率的依据,未来评估绩效缺乏可靠依据;第三,企业未来在工作中,无法针对当下数据做出进度规划,也就无法做出较科学的决策,进而无法更准确地判断未来的工作重心,以及需要改革的地方。
三、企业的预算控制实施现状及问题
(一)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微信和問卷星互填社区上收集数据。其中,微信平台收集到73份有效问卷,互填社区收集到101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通过应用时间规则,无效问卷的归集规则,拒绝了部分无效问卷,严格地保障了调查质量。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下预算控制的现状分析
1.调查问卷分析
(1) 信度分析
样本量 项目数 克隆巴赫系数
174 12 0.889
对收集到的174份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如上表所示,克隆巴赫系数为0.889,说明调查问卷数据可靠性较高。
如图1、图2,只有23.53%的被调查者的单位专门组织学习预算控制;35.06%的人对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只听过一些,有个模糊的概念;47.12%的人基本了解。
如图3、图4,65.52%的人认为预算控制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62.64%的人认为需要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5,关于内部控制建设,44.25%的人认为单位内控体系不够完善,占比最多;35.63%的人认为预算控制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够;31.61%的人认为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28.74%的人认为监督评价职能弱化;28.16%的人认为内控环境薄弱;26.44%的人认为内控意识不强,内控方式陈旧。
如图6、图7,关于单位预算绩效管理,63.22%的被调查者的单位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0.8%的人认为单位的绩效目标执行监控不到位,占比最多;37.36%的人认为单位的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和认为缺乏科学有效的事前评估机制的一样多。32.76%的人认为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2)相关性分析
单位建设内部控制时,专门组织学习预算控制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情况的相关性系数为0.63,具有正向相关性;单位针对预算控制已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对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情况的相关系数为0.73,具有正向相关性;单位根据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与对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情况的相关系数为0.72,具有正向相关性;单位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情况的相关系数为0.67,具有正向相关性。说明单位如果组织学习预算控制,针对预算控制已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并根据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建设得以完善。
四、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问题
单位内预算控制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够,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监督评价职能弱化,内控环境薄弱,内控意识不强,内控方式陈旧。主要原因就是企业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必要性的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在对公司内部进行监督时,并未充分发挥监督的优势与作用,并未定期考核公司内部控制活动。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缺失了有效监督,大部分的经营管理以及业务活动并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使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二)部分单位对预算控制认识不足
部分单位没有组织学习预算控制。主要是因为单位领导对于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缺乏清晰的认识,只重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财务部门承担着预算的大部分内容,但是预算控制不仅仅涉及口号。每个部门以及员工的行动都是基于公司的统一目标,他们是内部的人才资源,所以单位需要组织学习如何预算控制。
(三)单位没有针对预算控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流程
部分单位没有针对预算控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或者存在预算控制制度和流程编制不合理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单位管理者缺乏预算控制的系统管理意识。
(四)单位没有根据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
调查发现,很多单位存在没有根据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现状可以发现,很多单位内部出现了预算控制和内部控制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分析预算绩效时,实际绩效和预算管理目标存在差异,影响预算控制工作的实际效率,进而影响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五)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也相对多样化。当前,以全面预算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少见,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很少。原因在于当前单位的绩效目标执行监控不到位,单位的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有效的事前评估机制,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五、企业预算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相应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完善单位内控体系,完善预算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监督评价职能,提高内控意识,及时调整内控方式,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和内控领导小组,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要素中,内部环境对公司的规则和结构做出了规定。因此,要想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就必须加强监督和评价,加强对内审的监督考核。并且,设定经营目标,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
(二)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控制实际上是以企业自身状况为根本的工作方案,既包含了企业的工作计划与相关指标,也确定了企业内部各个指标间的关系,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也很关键,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突出效益目标的管理体系,与企业的本质相结合;第二,加强业务預算、资本预算与财务预算三者间的联系,保证建立制度的全面性,使各个环节有指导可依;第三,落实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原则;第四,结合现有财务制度中的预算内容,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方案,确保内部秩序的稳定。
(三)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流程
部分单位针对预算控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流程编制。单位管理者学习预算控制系统管理知识,建立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规范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自上而下地编制程序以及固定预算法。
(四)根据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
构建以全面预算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管理者清楚识别预算控制和内部控制。结合预算控制的全面绩效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整改,在分析预算绩效时,实际绩效和预算管理目标存在差异,梳理预算控制的实际效率存在出入的原因,调整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