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报告:《朝花夕拾》

2023-09-14吴玥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36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鲁迅报告

吴玥

文题亮相

小伟在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后,打算写一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读书感悟,故拟定了以下专题: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请根据小伟拟定的这些专题或自行选择专题,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3)不少于500字。

思路点拨

什么是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可以简单地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浅谈自己对这本书的认识。因此读书报告往往包含以下内容:该书的概况(作者简介、内容概要、情感倾向等)、亮点、书中最打动你的部分、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等。但读书报告又与简单的读后感不同,读后感往往只停留在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疑问或对个人的启发和反思上,不作更为深入的思考;而读书报告则更专注于书籍专题系列所引发的读者心理上的转变和收获。

如何撰写读书报告?首先要对所写的书进行完整的阅读,然后就可以确立读书报告的论题了。应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角度来确立论题,从而完成对整本书的介绍,或对书中的问题进一步探索,或解决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等等。

读书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辛辣的评论、精要的分析、翔实的比较,也可以运用夹叙夹议法行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写读书报告需要根据所写书目的特征表达出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原著的内容不宜过多,也不宜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的观点,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几点进行鞭辟入里的说明,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比如可以明确到篇章,在进行详尽的阅读后,再聚焦到相应的段落进行分析,要做到言之有物,且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作文展示

父 亲

曹天瑜

《朝花夕拾》的书名大有寓意,本意为晚上来欣赏早上的花,实际却是在说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忆,可见这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在鲁迅的记忆里,有形形色色的人,而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往往隐藏着鲁迅的情感倾向。其中,鲁迅对自己的父亲就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

《五猖会》一文中,鲁迅这样回忆:“‘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鲁迅笔下的父亲很古板,不理解儿童的心理,完全不理会鲁迅内心的祈求,将五猖会这样的好日子变成了枯燥的背书日。

而当鲁迅背完那些不知所云的内容后,父亲终于满意,但鲁迅已经失去了好心情。孩子的欢呼雀跃和父亲的冷淡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的鲁迅仿佛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鲁迅的父亲是封建式教育的代表人物,在父亲的严格管理下,鲁迅的天性受到了抑制,“于是,完了”短短四个字就将一个孩童对于五猖会的期盼和自己对父亲教育方式的不满、失望、惋惜等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的鲁迅,对父亲有着说不出的埋怨。

但另一方面,鲁迅也对父亲有着无尽的懊悔与抱歉——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父亲的病》一文中,在衍太太的挑唆下,小鲁迅不断地叫着,让父亲离开时都不能安详地离去,这几乎成了鲁迅心中的一道疤,每每想到此事,他总是懊悔不已。曾经那个说一不二的大家长,病时却脆弱得像一根芦苇。鲁迅对父亲的情感也因此变得复杂起来。

后来,鲁迅也做了父亲,这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痛苦。当下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迅哥儿呢?

【广东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点评

小作者围绕《朝花夕拾》里有关父亲的篇章进行思考,展现了鲁迅对父亲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结尾话锋一转,联系到现实生活,发人深省。

鲁迅的童年

张泰华

《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记录了鲁迅的童年趣事。无数事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鲁迅的童年图景,在这其间,有不同的人物反复出现,绘声绘色地道出了鲁迅不一样的童年。

如《五猖会》中小鲁迅兴高采烈地准备出发看赛会,却被父亲留下背这一部分,便为鲁迅的童年描摹出灰暗的底色。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工人的脸色反衬出父亲的社会地位。“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而其他人都在等待,等待鲁迅背书,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

“應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我”的童年占比很重要的“母亲、长妈妈”都无法营救“我”,“我”童年的底色自然是灰暗的,即便在五猖会这样的好日子里,“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这些细腻的描写都展现出了当时鲁迅内心的灰暗。

那么,鲁迅的童年还有没有亮色呢?有没有震撼他的奇迹呢?自然是有的。那便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

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这样写道:“她似乎有非比寻常的魔力”,别人做不到的,长妈妈能做到,这不是奇迹是什么?这是长妈妈对鲁迅毫无保留的爱。因为爱,所以四仰八叉地躺着时,胳膊也要放在鲁迅的脖子里;因为爱,所以在炎热的夏夜一边扇扇子一边为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因为爱,即使不识字,也能买来带画的“三哼经”。除了长妈妈毫无保留的爱,鲁迅的童年里还有来自母亲、祖辈的爱,这些爱共同构成了鲁迅童年的暖色调。冷暖色调相结合,便构成了鲁迅童年的图景。

这本《朝花夕拾》让我读到了鲁迅的童年,咀嚼到了时代的滋味,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鲁迅童年的故事吗?那就和我一起走进《朝花夕拾》的世界吧。

【广东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点评

小作者从《朝花夕拾》中选取了鲁迅的童年作为切入点,不仅写出了父亲的严厉和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摧残,还关注到了鲁迅笔下温情的一面。鲁迅笔下有无数人物栩栩如生地立着,其中着墨最多的莫过于长妈妈,长妈妈给了鲁迅难以言说的温情与呵护,也使得鲁迅笔下的童年冷暖相间,值得回味。

征集令

读《朝花夕拾》,我们感受到了长妈妈的温情脉脉;读《红岩》,我们体会出了许云峰的坚强不屈;读《西游记》,我们看见了孙悟空的敢作敢当。不同的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想象天空。请选择一本让你印象深刻的书,结合相关情节,以“我爱的那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稿件请寄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号邮政信箱”或投至“czb.zwzk@163.com”,我们将择优刊登。)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审题时,要抓住题眼“书”这一关键词,通过写自己的阅读过程,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并说明自己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最好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推荐。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鲁迅报告
鲁迅,好可爱一爹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鲁迅《自嘲》句
《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初探
报告
《朝花夕拾》
报告
报告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