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2023-09-14刘艳
刘 艳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统称为“新课标”)中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项内容,建议音乐教育者将其作为培养目标,围绕这三项内容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因而,在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可以将音乐鉴赏教学作为途径,将鉴赏教学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培养目标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领、现代科技的辅助、乐理知识的加持下,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美,并自觉产生创造美的意识、挖掘音乐中的文化要素,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
教师以核心素养为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为达成目标,会改变传统的鉴赏教学方式,围绕着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项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素材明显增多,让学生在对比和品鉴的过程中加深审美感受。除了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之外,同一时代、同一体裁或者同一音乐家的作品都有可能被应用于鉴赏课堂之上,有助于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1]。教师以核心素养为主要培养目标,通过设置小组任务、建设音乐走廊等多元化的方式,展开音乐鉴赏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品鉴音乐作品中包含的美感要素,这样既能改变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整体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产生创造美的意识并付诸实践。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思维明显加强。
二、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以审美感知为基础,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品析美
欣赏美和感受美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初级目标,也是高中生在成长与发展历程中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在教学中,教师以审美感知为基础设计和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和品析美,让他们获得别具一格、丰富多元的审美体验,促使他们在问题、现代科技、乐理知识等要素的辅助和驱动下,完成审美鉴赏的任务。
1.巧妙设置问题,找准审美切口。众所周知,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灵感的关键要素,假如教师能够根据音乐作品的特征、内容和艺术风格,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即可在问题的启发下,找准审美的切口,据此展开深入的鉴赏活动。结合以上分析,教师可于审美鉴赏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音乐作品的旋律、歌词、节奏等要素展开全面且具体的分析,了解其独特性,以此为根据设计一系列问题,将其合理地分布于音乐课堂之上,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将鉴赏的焦点集中于音乐作品本身,关注音乐作品的外在形式、内在知识,从而于探索和品鉴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或多个审美切口,据此打开审美鉴赏之路[2]。当学生能够找准某一个审美切口之后,他们自身的思维也会更加开阔,自然而然地探寻到更多的审美要素。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以集体讨论为载体的音乐鉴赏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音乐知识、技能和积累的鉴赏经验等运用到讨论问题的过程之中,以此推动学生欣赏和感知音乐美,从而真正启发高中生的审美灵感。
2.借助现代科技,营造鉴赏氛围。音乐教学以激活学生的听觉感官为主,而单纯地依靠听觉很难真切且深入地体会作品中的美感,这时就要依靠一些外力的辅助和加持,而现代科技恰好符合音乐鉴赏的要求。从这一起点出发,基于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素养的要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展开审美鉴赏教学活动,根据音乐教学内容中涵盖的信息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简短凝练的微课视频、多元动态的三维动画等,将其投放到音乐鉴赏课堂之上,让学生在现代科技素材和设备的辅助下,欣赏音乐作品的旋律、节拍和歌词,感受歌曲营造的意境、打造的氛围,以此强化其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感官,这样可以无限加强其审美感受。而现代科技不单单能够为学生的审美鉴赏营造良好氛围,还能根据需求随时随地地引进音乐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可能会以某一个音乐家为例展开鉴赏活动,这时他们就可以依据需求,引进与该音乐家相关的其他音乐作品或者与其创作风格、主题等类似的音乐作品。于此,学生的审美体验会成倍增强,他们也能于鉴赏的过程中了解各类音乐作品的特征,进而积累专业的音乐知识。
3.传授乐理知识,提升鉴赏能力。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缺乏乐理知识已经成为较明显的缺陷,他们尚停留在表层欣赏的阶段,难以达到品鉴赏析的层次,这也导致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无法达到理想中的高度。针对当前存在的这一问题,在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专业化的乐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小节线、换气记号、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四二拍、八三拍等节拍以及音的强弱、快慢等内容,并能准确判断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符号和概念,明确其节奏和旋律,从其艺术特征和乐理专业性出发,展开审美与鉴赏,以此提升高中生的鉴赏能力。经过实践的检验可以进一步发现,体态律动与乐理知识的融合,对于提升高中生的鉴赏能力也有卓越的成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跟随着音乐作品的节拍,借助简单的手部、脚部肢体动作,表现出音乐作品的节奏和律动,让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其律动美,而当学生真正动起来后,他们也能感受到歌曲中张扬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这也能体现出音乐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
4.建设音乐走廊,丰富审美体验。从过往的教学经历中不难发现,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一部分教师将音乐鉴赏作为一种短时性的教学行为,既未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也未做长期的发展计划,这样难以使学生获得持续性的审美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建设音乐走廊,以音乐作品的节拍、旋律、歌词的对仗形式、歌曲的艺术成就等,作为音乐走廊的主要素材,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于耳濡目染的环境下主动地展开审美鉴赏活动,体会音乐作品内部包含的艺术美,久而久之,学生便能更为深入地品鉴音乐的美感。另外,教师还可以为音乐走廊配备专门的“每日一曲”专题活动,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鉴赏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提前选择一首歌曲或纯音乐,投放到意见箱中,并由音乐走廊的负责人每天抽取一张便签,播放该名学生选定的音乐作品,得到选择的这名学生可将其鉴赏意见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在音乐走廊的专栏中,以此种方式为途径,促进学生之间的审美交流,让他们可以于音乐的海洋中展开探讨,进而强化他们自身的审美体验。由此,核心素养与音乐鉴赏教学即可达到深度融合的效果[3]。
(二)以艺术表现为目的,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创造美
在培育学生审美感知素养的基础上,便要过渡到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让学生通过歌唱、演奏、音乐编创等手段,充分展现音乐作品的美,从而引领他们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创造美,这样可进一步提升鉴赏教学的层次。
1.设计小组任务,引领音乐创造。高中阶段的音乐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专业性,对于学生来说既存在学习难度,也存在理解上的难题,如果单纯地依靠某一个学生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审美鉴赏和音乐创造的任务,不利于音乐鉴赏教学活动顺利的展开和推进。综合来看,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精心设计小组音乐编创任务,让学生将课内所学的乐理知识、音乐编创技能等应用于实践之中,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梳理所要编创的音乐作品的内容、主旨和采用的节拍等,并通过各成员的辩论和探讨,明确音乐作品的立意,随后开启素材搜集、组合和整理工作,直至完成音乐编创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品鉴本组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判定其是否具备审美价值。除了直接引进音乐编创任务之外,在音乐鉴赏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要求各小组选定一个经典的音乐作品,揣摩其艺术特征和音乐特点,了解其在节拍、歌词、节奏划分等各方面的要素,让他们以其主题、艺术特征等为模仿对象,展开音乐编创活动,促使他们在编创的过程中融入本组的创意,继而创作出既符合鉴赏要求又具备新意的音乐作品。
2.展开音乐表演,推动艺术表现。从培养高中生艺术表现素养的要求出发,教师可以展开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以课内教学内容为基础、以课外拓展学习资源为辅助素材,自主选择乐器演奏、独唱、合唱、音乐剧等多样表演形式,根据自身的兴趣,灵活地组队或者展开个人表演活动,将课内所学知识和自身的音乐素养全面展现出来。而且,为了让学生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也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表演的内容、形式、创意度、新颖性、成员的参与度、配合度等各项要素为评价标准,找出每一个小组在不同方面的闪光点,并以评委制度为载体,强化音乐表演的仪式感和专业性,以此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增强其音乐核心素养。
(三)以文化理解为重点,在音乐鉴赏活动中传承美
文化理解是高中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不单单能够完成鉴赏音乐的目标,还有助于完成文化传承的任务。教师应以文化理解为培育重点,通过多元化的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和鉴赏中传承美、弘扬优秀文化。
1.解读时代背景,强化情感共鸣。在品鉴和分析文学作品时,语文教师常常会以“知人论世”为原则,要求学生挖掘文学作品的背景信息,这一原则也可以被借用到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内容、网络平台上的优质信息以及音乐教室中的拓展资料等,解读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从其诞生的年代、音乐家的真实经历等要素出发,对其展开鉴赏和分析,了解音乐作品中涵盖的深厚思想,让学生与其包含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将音乐作品中美好的精神品质和修养传承下去。综合活动型课程的要求,教师也可以组织集合性鉴赏活动,指导学生将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作对比,学生在鉴赏中感知它们的异同,这样既能强化情感共鸣,还有助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4]。
2.引入民族音乐,感悟传统文化。在培养高中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历程中,教师可将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鉴赏材料,引导学生从民族音乐作品涵盖的神话传说、指代的特殊意象和特色文化等要素出发,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挖掘音乐作品中寄寓的美好情感、人们积极生活的态度以及热爱祖国的品质等。
3.组织专题活动,拓展鉴赏范围。学生鉴赏方式单一、鉴赏范围较窄等是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将很可能影响音乐教学活动的整体进程。以此,教师要以文化理解为终极培养目标,以拓展鉴赏范围为教学目的,组织专题化的音乐鉴赏活动,如以“传承优秀文化,品味爱国主义”为专题,广泛搜集富含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分析歌词、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信息等过程中,挖掘出其文化要素和精神内涵,并通过鉴赏多个音乐作品,感受它们在表达方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的不同点,从而由一个专题出发,建构起一个发散式的音乐系统,以此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发挥出核心素养理念对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为主要目标,通过设置问题、利用现代科技、讲解乐理知识、解读时代背景等不同的方式,指引学生品析、鉴赏音乐作品的美,并在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后,借助所习得的乐理知识、艺术表现手法等,创作音乐作品;与此同时,从挖掘文化信息的角度出发,解读音乐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和音乐家的生平经历,于课堂上引入民族特征明显的音乐,以此推动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