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探析

2023-09-13高小林张强

关键词:盐工子弟学校卷宗

高小林 张强

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取代清末壬寅学制,伴随学制改革,教育部门还颁行《小学校令》,包括总纲、设置、教科及编制、设备、就学、职员、经费及学费、管理及监督等方面内容。民国时期小学校,包括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个阶段(1)《小学校令》,《政府公报》1912年第152号,第5-10页。。在这种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国小学教育近代化实态如何,各地如何落实新的教育制度,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学术界对民国小学教育的关注,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集中在师资与小学教师待遇、教育立法、教材教案与具体教学、地方教育(小学)、考试试题、小学教育惩戒等方面。关于民国时期四川地区小学教育,仅申冉冉论及到三台县小学教育(2)申冉冉《抗战时期三台县教育研究(1938-1945)》,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13-15页。、马廷中等关注到阿坝地区小学教育的情况(3)马廷中、王菊《民国时期四川阿坝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6期,第195-196页。,对于民国时期四川其他地区,特别是自贡地区小学教育诸多情况,则鲜有成果。自贡因盐设市,强大的盐业经济,特别是抗战以来淮盐受阻更赋予了自贡盐场的特殊地位,为保障自贡盐场盐业产运销事业顺利开展,盐务当局特别关注盐工生活及盐工子弟教育。基于此,川康盐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在自流井和贡井分别创设六个盐工子弟识字班,后逐渐改制为盐工子弟学校,特别是第一盐工子弟学校资料保存得非常丰富,分散于自贡市档案馆历史档案3号、5号卷宗。但这些丰富的档案资料尘封于档案馆,几乎无人问津,学术界对于自贡盐工的研究相对薄弱,主要聚焦于盐工工资、生活、工运等方面(4)宋良曦阐释了工种分类和盐工生活(宋良曦《盐史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5-318页);章斯健则阐释了不同工种的不同工赍待遇(章斯健《盐都发端·贡井》,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4-86页);王仁远等论及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盐工运动等(王仁远、陈然、曾凡英编著《自贡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172页)。,鲜有论及盐工子弟教育,仅石帅等关注到富荣盐场盐工子弟在学校受教育情况(5)石帅、张敬《民国时期富荣盐场盐工子弟学校教育初探》,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思想战线》杂志编辑部等编《“多维视野下的盐业史融合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大学2021年印行,第492-519页。。该文从盐工子弟学校教育切入,虽力图展现民国富荣盐场盐工子弟教育全貌,但史料运用基本停留在自流井,贡井场盐工子弟教育论述薄弱;在史料引征中,亦出现了不少错讹,部分地方,根据其注释很难找到史料原文;对史料解读甚至一些结论性观点,亦值得商榷。基于此,本文系统聚焦自流井盐场公署(以下简称“场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以下简称“第一学校”),包括1946年后更名为福工盐务子弟校(以下简称“福工小学”),梳理学校沿革与管理,关注师资与薪俸、生源与招生、课程设置、考核学生管理等,力图向学界提供史料线索,尽可能深入分析问题,展现民国时期中国小学教育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与过渡实态,进而探索盐业史研究新视野与新角度。

一 办学历程、学校管理与经费

(一)因盐设校

自贡盐业经济发达,盐工群体庞大,盐工子女人数众多,盐工子弟如何接受教育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盐工子弟教育问题,1940年成立富荣东场大区、凉区(6)即大坟堡分场、凉高山分场,即富荣东场(自流井盐场)下辖四大盐区之二。盐工子弟识字班。1942年2月,凉区、大区识字班合并,更名为富荣东场第一盐工子弟识字班,校址设于自流井大坟堡生财井;同年9月1日,更名为第一盐工子弟小学校。(7)《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概况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页。1946年3月开始使用第一福工盐务小学校名称(8)《呈送子弟学校三月份薪津及办公费报销表特仰祈鉴核签发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4,第71、73页。。1950年元月,自贡市总工会接管场署举办的福工盐务子弟校,更名为第二工人子弟小学。1953年移交大安区政府,改名为大坟堡小学,1958年并入长堰塘小学。(9)自贡市盐务管理局编《自贡市盐业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2页。

1945年4月,鉴于盐工子弟学校成立后各校拟呈的学则“多不符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组织法”,管理局拟定了“私立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以训令的方式致文场署,由场署与学校讨论研究反馈管理局后,呈盐务总局核准(10)《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0页。。由此可知,学校属于盐区举办之“私立小学校”,但多数档案中省略了“私立”,极少冠以“私立”字样。可见盐工子弟接受教育,初以识字班进行,后发展成立学校,是一个现实需求的外在自然结果。

(二)场属管理

学校由场属垂直管理,校长与校董会管理日常事务。根据1912年9月2日教育部令规定,地方及私立学校管理细则,由校长根据学校种类制订后,呈地方监督官厅(11)《学校管理规程》,《政府公报》1912年第127号,第2页。。而盐工子弟校所属地方官厅为管理局、场署及属地分场署。

总体上讲,学校与场署之间为隶属关系,即学校由场署管理,这可从这两者间的公文行文中管窥。1944年,学校根据场署训令呈造全校学生名册以统一办理制服,最后由校长贾广敏以签呈(12)《签呈》(1944年3月11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21页。的方式呈报,体现出学校与场署之间的关系。学校大小事项,特别是开学、期终时各项事项均须呈报场署,1944年4月5日,学校便因未在开学初期呈报各项情事,而被要求限期上报(13)《令饬将本期各种表项迅即送署凭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34页。。上呈的事项表包括学生名册、校具清册各一份,月报表、课程表、概况调查表、人员纪录表、儿童调查表、员司履历单等各三份(14)《赍呈学生名册校具清册等仰祈鉴核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32页。。当然临时性放假亦需呈场署,如元旦放假两天(15)“现新年在即……”,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9页。、4月4日儿童节及5日清明节(16)“查本年四月四日‘儿童节’……”,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81页。,虽管理局规定可以放假,但放假前依然需要呈场署批准。甚至学校使用的文具、办公等费用亦由管理局拨付至场署,统一采购(17)《据请鉴发一二两盐工子弟校一月份文具办公等费早已拨付该署领讫仰遵照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37页。。

第一学校成立时由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的贾广敏兼任校长,他曾任自贡市政府会计。校长下设主任教员,领导教导处、辅导处和事务处三科室分管学校各项事务,在教导处下有一、二、三、四年级级任教员(导师),掌年级事务。(18)《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概况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页;《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造呈初级毕业班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85-86页。在人员配备上,校长1人由分场署场长兼理,教导主任1人商承校长处理全校一切事宜,会计及其他事务、杂务由校长(场长)派盐场职员兼理,每年级级任教员1人协助校长及教导主任分理各学级教训事宜。(19)《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3页。

第一学校和第二盐工子弟学校均隶属于场署,因此经常定期于场署会议厅召开两校联合校务会议,处理一些共同的大事,如经费、教学、管理等(20)《自流井场第一二盐工子弟学校卅四年第一次联合校务会议记录》,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22-24页。。1945年10月,场署训令第一、二盐工子弟学校成立校董会(21)《训令》(1945年10月16-17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13页。。根据实际情况,两校决定成立一个校董会,董事由场署聘请,校董由7至13人组成,同年12月24日,场署将两校共同组建的校董会名单上报管理局,除董事胡永康外,还包括13名校董,分别为两校及大区、郭区分场署相关人员(22)“兹订于本月廿七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2页。。

(三)办学经费

学校全额免费,带有明显的义务教育属性。如前所述,学校是盐务当局举办的“私立”初等小学校,四年毕业,为义务教育(23)《修正学校系统表》,《政府公报》1927年第4155号,第2页。。其宗旨是惠及盐工子弟,因此它又具福利性质,学生书籍文具,由学校提供;学杂各费,一概免收(24)《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招生广告》,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38页。。没有学杂收入,且学生除膳食外一律免费(25)《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9-20页;盐系以外子弟入读,书籍学杂等费用自理,见《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二盐工子弟小学校造呈三十四年度上学期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49页。,学校经费主要来自于盐务当局财政拨款等公家费用。除管理局经费拨款外,还有私人募捐等经费来源。

1945年9月,学校因购买书籍费用超支10030元,先由管理局垫付;同时准予追加学校教导费,虽然管理局认为可行,但本年度盐工福利补助费不敷分配,经管理局请示盐务总局决定不便再请追加,两校两项超支费用63844元均由分署向盐商筹募专款中匀支(26)《川康盐务管理局简明训令》,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7-8页。。由此可知,学校经常费用由管理局通过盐工福利专款拨付,而临时性开支及经常费不足时,则设法向盐商等社会人士募捐。

1945年上期经常费包括每月俸给费250元、办公费300元、教导费700元、设备费和特别费各50元,即学校每月产生费用1350元,统一由管理局核发至场署,再支与学校(27)《川康盐务管理局简明指令》,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38页。。1946年1月,学校领经常费1190元,其中俸给支出190元,包括俸薪170元、工资20元;办公费300元,全部用于文具;教导费700元,亦全部用于文具(28)《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校现金出纳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3,第40页;《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校支出累计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3,第41页。。同年3月,第一福工盐务小学经常费达206306.3元,包括俸薪185元、津贴205121.3元、办公费1000元(29)“本年三月份第一二福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4,第73页。。12月,福工小学为增加员工薪津,募款50万元,其中教员每月薪津补足6万元(30)《呈送福工盐务子弟校募款增加员工薪津九至十二月份清单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4,第10页。。可见此时因物价飞涨,管理局经费紧张,学校经常费得不到保障而需要通过临时募捐的方式筹集,募款对象主要是当地井商,出资1-3万元不等(31)《福工盐务小学募集经费清单》,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4,第27页。。

二 师资来源、教师管理与教师待遇

(一)师源全国

尽管学校为盐工子弟而设,但其师资却来自全国各地且完全符合国民政府标准。根据《小学校令》规定,小学教员须具有师范学校或教育总长指定学校毕业之许可状(32)《小学校令》,《政府公报》1912年第152号,第8页。。如前所述,1942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时,除校长外,另有教员3人,兼校长贾广敏毕业于朝阳大学,为大坟堡分场长,其履历符合校令规定。

1944年3月,学校共有5名教师,主任教员张景阳,教员龚毅生、霍静仪、关梅侠、吴泽瑶(33)《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造呈请发员役暨学生服装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23页。。其中34岁已婚女教员吴泽瑶,毕业于四川省立女子高等职业学校,曾任自贡市玉皇庙女子小学、私立东垣小学教职员数年,还担任过高硐乡第十五保国民学校校长(34)《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职员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2页。;21岁未婚女教师霍静仪,于国立东北中州中学高中二年肄业,曾任自贡井大坟镇中心分校教员(35)《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职员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3页。。从已知教师履历可知,他们皆具有高等职业学校或高中学历,且教学履历、教学经验丰富。

1945年7月,自贡市保育院教师关梅侠调赴学校,通过她的履历可知,该员籍贯为北平,时年38岁,毕业于北平私立务本中学,曾担任过小学教员(36)《为教员关梅侠于本月十一日离职赴调转函介绍并附送该员调差清单请烦查照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9-161页。,学历抑或经历皆符合初等小学教员的要求。关梅侠赴任后,学校共有4名教员:关梅侠为一年级上的级任教员,教授算术、国语、常识;二年级上期级任教员荣县籍蓝灼良,32岁,毕业于自井培德女中及协师,曾任自井、荣、威、宜、富等县公私小学教员11年,教授国语、常识、算术、唱游;主任教员颜荣先,26岁,毕业于省立泸州师范学校,曾任本市私立及中心校小学教员4年,兼三年级上期级任教员,教授国语、常识、算术、工作、音乐;22岁的江又嫄来自湖北应山,肄业于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担任四年级上期级任教员,教授国语、常识、算术、美术、劳作(37)《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校教员工作成绩考核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26-129页;《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校三十四年度教员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72-74页。。学校基本上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个年级,三四年级音乐、美术、劳作等课程应为同一教师兼任,体育课可能由校长教授。这一时期的师资,多具备中学及以上学历,甚至有大学肄业,有师范学校背景,教学经验丰富。

1946年3月,学校有4名教员,颜荣先、江又嫄、蓝灼良及关梅侠;同年9月,福工小学除兼校长刁纯仁外,共有3名教员,即蓝灼良、曾俊坤、吴文礼,11月增加教员曾学文(38)《福工盐务小学造呈募款增加员工九月份薪津清单》,自贡市档案馆藏,卷宗号:5-2-304,第12页;《福工盐务小学造呈募款增加员工十月份薪津清单》,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4,第13页;《福工盐务小学造呈募款增加员工十一月份薪津清单》,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4,第14页。。学校师资以每年级一位教师为常态,保持在3-5人之间,教师有师范、高中、职中出身,亦有出自大学本科,来自全国各地,逐渐符合民国教育法令对小学教师的相关规定。

(二)严管细评

学校师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规范,教师请假需向学校呈报,学校转呈分署统一备案,备案包括教师姓名、机关、职缺、薪额、假别、起假日期、销假日期、日数、本年内请假数等信息,其中假别包括病假、事假、特假等类型(39)《自流井盐场大坟堡场分署34年12月份假期月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47-48页。,分署统一呈文场署,场署核实后呈文管理局进行报批。教师每学期有累计10天请假机会,请假期间由其他教师兼代(40)《川康盐务管理局指令》,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71页。,超期将由场署呈管理局(41)“查第一子弟校……”,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54页。。如遇特殊情况假,请假天数另当别论。如女教师分娩假,可拥有21天正常假期(42)《自流井场大坟堡分署请假呈文》,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68页。。正常请假经批准,不扣工薪,但不假缺旷或者无故超假,视情况扣半薪甚至全薪(43)《自流井场大文堡分署请假呈文》,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68页。;教师请假时,代课人自行协调,如果代课人不是学校人员,代课人薪津由请假教师自理(44)《川康盐务管理局指令》,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71页。。与此同时,场署根据分署报告,每月统计成月报表,年底统计为年报表报管理局。

教师业绩考核科学公正。盐务当局每学期都会考核教师业绩,统计学期内教师各类请假(病假、事假、特假)次数以及缺勤数,考核长官由大坟堡分场长担任,分场长兼任校长即贾广敏。考核指标包括工作、操行和学识三大块。工作方面考核三个内容:成绩即业绩,学生考试及格人数和不及格人数;精神包括能否尽责及努力,体格健强与否;能力上主要考核授教方法与经验。操行体现在五方面:按时到退、公私生活是否有秩序、诚意与和平、合作精神、公正意识。学识主要考核:常识是否丰富、有无专长、研究精神及心得。各项指标均分为最优、优良、平常、劣四等,对应考核分数为:90以上最优,70-89为优良,60-69为平常,60以下为劣。根据各项指标总分,得出考核意见“胜任愉快继续聘用”、“能胜任现职”、“胜任现职”,作为继聘依据(45)《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校教员工作成绩考核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26-129页。。学校于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呈场署,由场署转呈管理局(46)《据报子弟校教员暑期休假三周仰遵照饬办理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71页。。

(三)薪酬丰厚

尽管经费困难,学校给予教员的薪酬丰厚。盐务当局亦注意教师生活,进行经济等情调查,通过这些调查表,可以洞悉盐工子弟学校教员待遇。1944年4月,学校34岁已婚女教员吴泽瑶,毕业于四川省立女子高等职业学校,月薪40元(47)《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职员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2页。。同校21岁未婚女教师霍静仪,于国立东北中山中学高中二年肄业,却享受己等待遇,每月50元(48)《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职员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3页。。年纪轻但比年长的吴泽瑶等级、待遇高,究其原因,当与入职时间、学历息息相关。

三 学校生源、学生管理与奖罚

(一)特定招生

通过学校招生广告可知,非盐工及本机关职员子弟,概不收录,因此学生报名时需查验家长服务证件(49)《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招生广告》,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38页。。

大区、凉区识字班,以及1942年2月二区识字班合并时,学校规模已无从考证。1942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时,额定学生数为200人、职员5人、校役2人(50)《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概况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页。。1943年秋季学期,学校共有学生95人,其中一年级下36人、二年级下33人、三年级下15人、四年级下11人(51)《自流井盐场第一二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下期学生期终考试成绩统计表》,卷宗号:5-2-298,第46页;《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造呈初级毕业班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85-86页。。1944年春秋学期,学校实际有学生149人(男生80人、女生69人)(52)《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概况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页。,其中一上学生42人、二上学生50人、三上学生46人、四上学生11人(53)《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小学三十三年度春季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9-17页。,学生人数少于第二盐工子弟学校(54)第二盐工子弟学校位于郭家坳分场,1944年有学生261名,见:《遵令编造学生名册报请鉴核备查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20页。;此时职役共5人,职员4人、校役1人(55)《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概况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页。;在这批学生中,盐工子弟有138人,占比约92.6%,除盐工子弟外,还有少量川康盐务管理局职员子弟,如张玉文、高宗林、张师华等11名学生的家长为大文堡盐务分署职员或学校职员(56)《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小学三十三年度春季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9-17页。,约占学校总人数的7.4%。1945年度上期共有学生78人,一上21人、二上26人、三上19人、四上12人(57)《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一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2-153页;《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四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4-155页;《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二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5-156页;《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三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7-158页。;秋季学期,学校有学生90人,其中一下42人、二下23人、三下13人、四下12人(58)《赍呈本校第二次月考成绩册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2、14-19页。。由上可知,学校主要举办一至四年级初级班,为初等小学校阶段,四年级下期为初级毕业班学生(59)《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造呈初级毕业班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85页。。

1944年1月14日,学校举行四年级下毕业典礼暨全校放假典礼,毕业班学生致答词环节,异口同声:“恳请上峰办理高级班,以便升学”,并表示“若不办理高级班,则毕业之日,即为辍学之始”(60)《呈报第一二盐工子弟校毕业班学生成绩册赍请鉴核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0页。。毕业生口中的高级,即为高等小学校,基于毕业生的诉求,场署亦认为在两校(第一、二盐工子弟学校)增办高级班,实属重要,于避免学生失学和实惠于盐工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呈文管理局请求办理高小(61)《呈报第一二盐工子弟校毕业班学生成绩册赍请鉴核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0页。。遗憾的是没有找到管理局回应的公文,有人认为自流井场署盐工子弟学校为简易小学,1944年1月开始改组完全小学,1945年下学期完成六年学年制(62)石帅、张敬《民国时期富荣盐场盐工子弟学校教育初探》,第509-510页。。这段论述失之偏颇,如前所述,民国学制改革后,小学分为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两阶段,而非简易和完全小学之分(63)《修正学校系统表》,《政府公报》1927年第4155号,第1页。;同时,这段结论没有注出史料依据,据前引1945年秋季学期学生成绩册看,依然为一至四年级初级小学阶段,未见高级小学的成绩记录;另据1945年5月管理局颁行的《私立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亦可知,因受限于经济和地区,仅设初级小学(64)《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0-12页。,学生规模一直保持在200人以内。

(二)宽严相济

学生需谨守学校行为规则,违规学生,校长视其轻重予以儆戒;因违校规退学,若未悔改,有正确的保证,不得再入他校(65)《学校管理规程》,《政府公报》1912年第127号,第2页。。因学校为盐工子弟、盐务系统员司子弟提供除膳食外的一切费用,因此学生无故中途休学、退学,或违规被除名,应予赔偿一切费用(66)《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20页。。1945年春秋学期,学校有13名学生因病、因事、迁居等情况退学,其中5岁的刘原生因“年岁太小令退”(67)《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卅四年春季退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25-26页。。

在日常管理方面,据学校规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订制统一服装(68)《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造呈请发员役暨学生服装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23页。,冬季为黑色或蓝色,夏季为白色或灰色(女生为白色或蓝色)(69)《学校制服规程》,《政府公报》1912年第129号,第3-4页。。学生因课、因病休学或退学,得由家长函请学校核办(70)《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8页。;学生中途停学,由场署令工会及区分署办理,须由家长向大区分署呈明理由,分署核准后学生方能离校。退学时,应将公家所发书籍、文具追回,如有损毁应饬令赔偿(71)《关于本场盐工子弟学校学生中途停学办法仰饬遵照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19-20页。。

(三)奖罚分明

学习方面,奖罚分明。对于学习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1944年度上期奖励学生12名,分别为年级第一、第二、第三名,奖励第一名100元、第二名80元、第三名60元(72)《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三年度上期学生奖金开支清单》,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94-95页。。1945年度上期依然决定奖励前三名,共12名学生,场署呈文管理局建议提高奖励额度,第一名200元、第二名150元、第三名100元,但最后奖金与上年度差异不大,仅第二名提高到了90元(73)《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期终试验学生奖金开支清单》,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93-95页。。据前引教员吴泽瑶调查表,当时月薪40元,相比而言优生奖励力度挺大。对于期终学习表现较差的学生,予以“补试”甚至“降级”处理。通过1945年学校上期期终考试成绩册可知,国语、常识、算术三门课,任何一门不及格,则需要补试;一旦有两门及以上不及格者,则需降级(74)《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一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2-153页;《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四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4-155页;《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三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5-156页;《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校卅四年度二上上期期(终)试验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57-158页。。

四 教学秩序、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一)学期有序

学校对春秋学期进行了明确规定。关于教学学期,石帅等认为,“子弟学校以每年八月一日为学年开始,次年七月三十一日为学年结束”(75)石帅、张敬《民国时期富荣盐场盐工子弟学校教育初探》,第510页。。1912年9月5日、1914年2月20日教育部令确有此规定,石帅等人可能参考了制订于1945年的《私立盐工子弟小学学则》(76)《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8页。。但前令同时又言明地方学校因特别情事须另订学生入校始期者,由地方官厅转教育总长许可亦可推行(77)《学校学年学期及休业日期规程》,《政府公报》1912年第128号,第3页。。根据呈报场署的名册可知,学校以自然年为基准,分春季、秋季学制,春季为上学期、秋季为下学期,并未严格按照前述小学学则执行(78)《签呈》(1944年3月11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21、23-27页。。另,1944年2月初发布当年招生广告,公示当年上学期各年级新生招生名额,上学期开学日期定于2月21日,即每年春季为各年级上学期(79)《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招生广告》,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38页。;同时1944年1月18日场署上报有1943年秋季(下期)学生期末试验成绩册,再次印证了学校春季为上学期、秋季为下学期(80)《签呈》(1月18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5-46页。,学制、学期与现代学校存在差异。每学期授课22周,春季约2月下旬开学,秋季于8月下旬开学(81)《准函复公立学校寒暑假起讫时限及停终学校日期一案令仰参酌办理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9,第17-18页。。

学校对作息时间有着明确安排。每日教学时段,根据1944年学校春季学期授课总表(82)《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三年度授课总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5页。可以管窥,本年度学校共有四个年级,上课时间段基本一致。每周一上午8∶00-8∶20均有公民训练和升旗环节,二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第三节下课后为15分钟课间操,随后上午第五节课30分钟,11时下课;下午2∶00开始上课共25分钟,随后两节每节课各30分钟,从下午3∶45分开始有15分钟课外活动,下午4点开始为20分钟降旗仪式。

(二)内容全面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法规规定教学内容并使用国定教材。至于教学内容,1944年4月,学校使用“抗建读本”等国定本教材(83)《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概况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页;《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概况调查表》,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76-77页。。各科具体内容可从《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管窥:国文集中于发音、读法、书法、作法,授以日用文章,并使儿童练习语言,以历史、地理、理科及其他生活必须事项为读本文章;算术,顾名思义为术,即为一种技能,初小算术宜授十数以内之数法、书法及加减乘除,渐及百数以内及通常之运算,以及小数加减乘除之运算,另有中国度量衡、币制;常识为中国自黄帝至民国历史、世界及中国地量、天然物自然现象等理科要旨;音乐为平易单音歌曲,陶冶德性;体育为游戏加普通体操,强健儿童身体;美术培养儿童观察事物,临摹事物,培养美感(84)《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政府公报》1912年第208号,第8-11页。。

(三)课程丰富

学校课程设置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根据1912年教育部第十二号令 《小学校令》规定,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训国民道德基础,授予生活所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因此初等小学课程主要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生加缝纫等(85)《小学校令》,《政府公报》1912年第152号,第5-6页。。结合自贡地方实际,学校课程设置可通过1944年学校春季学期授课总表管窥(见表1)。

表1 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1944年度授课总表

通过上表可知,一年级上期,每周一上午8点30开始,开设有40分钟的“纪念周”活动,每周课程包括国语、算术、习字、唱游、工作、常识,周六下午2∶35开始有1小时10分钟周会。这些课程,以国语、习字、唱游、算术为主,几乎每天都有;常识包括历史、文化、科学等知识,工作倾向于处理事情的方法等方面知识。二年级上期的课程设置与一年级上期没有本质区别,授课门数与安排均与一年级高度相似。

三年级上期的课程中,将唱游改成了童军,成立中国童子军团或分团实行童子军训练与管理(86)《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6页。,符合当时背景;工作课程一分为二变成作法、劳作,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分开;同时增加了音体美即艺体类课程,音乐每周一节,体育、美术每周两节。四年级上期的课程设置与三年级上期没有本质区别,授课门数与安排均与三年级相似。

由一至四年级的课程可知,学校每周有六天为正常上课时间,其中一二年级课程安排相似,三四年级课程安排相同;从三年级开始,增设音体美课程,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同时工作课程一分为二,设作法、劳作课程,理论与实践分开。通过上述课表还能洞悉,各年级国语、习字,每天均有,而且国语主要安排在上午第一节正课(周一除外),习字安排在午后第一节,算术亦尽量安排在上午第二节正课,这些时间段均为儿童每天精力最充沛的时候,确保了教学效果。

五 学生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多样

学校考核方式多样。考核方式有五种,即入学考核、日常考查、临时试验(月考)、学期考试与毕业考试。

根据民国时期学校系统规定,初等小学校年龄段在7-10岁(87)《修正学校系统表》,《政府公报》1927年第4155号,第1页。,而第一盐工子弟校在学生年龄方面更为松动,规定为6-12岁。各年级新生入学需考核,其中一二年级为口试;三四年级笔试口试相结合,笔试科目为国语、常识、算术(88)《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招生广告》,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38页。,通过考核者方能入学。日常考查,由教员按照各科性质,随时考查,不限次数。一至四年级每学期至少三次月考,每月月终举行,考试科目为国语、常识、算术,三门各科100分,计算学生总分和平均成绩,按年级予以排名(89)《自流井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第二次月考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14页;《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6页。。

学期考试即期终考试,于每学期终了时举行,毕业学期免除学期考试,以平时成绩为学期成绩(90)《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6页。。1943年各年级下期学生期终考试成绩统计如表2。

表2 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1943年度下期学生期终考试成绩统计表

通过上表可知,1943年秋季学期学生考核平均成绩,一年级有16名同学不及格,占比约44.4%;5名同学为及格等次,占比约13.9%;9名同学中等,占比25%;4名同学良,占比约11.1%;2名同学优,占比约5.6%。一年级中等及以下学生居多,特别是不及格率学生占比偏高。二年级不及格学生14人,占比约42.4%;及格等次3名,占比约9.1%;中等等级8人,占比约24.2%;5名同学良,占比约15.2%;3名同学优,占比约9.1%。二年级分数分布依然为不及格为最,优良率偏低。三年级不及格5人,占比约33.3%;6人及格等次,占比40%;2人中等,占比约13.3%;优与良各1人,占比约6.7%。三年级不及格占比再次降低。四年级学生人数较少,没有学生不及格,及格及中等学生各3名,占比约33.3%;2名为良等次,占比约22.2%;1人优秀,占比约11.1%。从一年级至四年级,不及格学生占比越来越低,学生优良率越来越高,这与盐工子弟的特征相关。盐工子弟出身贫苦(91)《呈报第一二盐工子弟校毕业班学生成绩册资请鉴核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0页。,盐工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特别在学前教育阶段,盐工发挥的作用不大,因此学生基础差,在小学低段学习成绩不理想,但经过学校四年教育,学生学业表现呈上升的良性态势。

毕业考试由校长会同各科教员于学生毕业前举行,并请主管机关派员督考(92)《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6页。。

(二)评价公允

学生成绩评价合理。具体而言,学生期终成绩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国语、常识、算术,计算平均分;另一部分则是三次月考均分,这两部分各占50%而形成最后总均分,根据总均分排名(93)《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秋季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58-64页。。不过第二盐工子弟学校修业班学生,期终考核为所有课程成绩,计算平均分(94)《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二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下学期一下班学生期终试验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65页。,未体现月考成绩。第一盐工子弟学校将三次月考计入期终成绩的做法,体现了学校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还有《品行》成绩,以甲乙丙等级统计(95)《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秋季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58-64页。,主要看学生在校表现,有些还有详细描述如“品行优良”(96)《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秋季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64页。。

每次月考、每学期期终考试试卷评阅后,连同成绩册一道呈报场署(97)《呈报本校三十四年秋季月考成绩册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38页;《签呈》(1944年1月18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45页。,场署不仅仅收集这些表册,还会审查,对于1945年11月8日学校呈报的秋季第一次月考成绩,便发现有12名一下学生试验未全,责令年级级任教员注意备查(98)《呈报本校三十四年秋季月考成绩册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0-1,第38-39页。。

(三)标准严格

学校毕业标准严格,毕业前举行毕业考试,请主管机关派员监考(99)《令发盐工子弟小学学则仰于五月十五日以前具报核转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1,第16页。。据场署安排,1944年1月,四年级下期初小毕业考试,须与第二盐工子弟学生一起于场署管理办公室会考(100)《该校毕业班学生应举行会考各点仰遵照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77页。。据前述课表显示,四年级共有十门课程,但毕业考试只有八门(101)《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秋季毕业班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55页。,没有习字和作法课程,习字在国语课程考核会有涉及且每门课程皆涉及到习字,作法为劳作课程的具体实践。主要科目国语、常识、算术试题由场署统一拟定,考卷由学校自备(102)《该校毕业班学生应举行会考各点仰遵照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78页。。1943年度秋季(下学期)毕业会考试题(103)《签呈》(1月3日),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81-84页。,三门主要科目的考试内容如下。国语课程考核共2大题,10小题,均为填空,考核连词、助词的运用;题本材料倾向于日常语言交流与应用,考试内容与范围多为平时生活习惯方面的内容。常识主要包括三种题型,填空题共4小题,30分;选择共4小题,30分;问答2小题,每题20分,考核内容为政治(特别是时政)、历史、生物、科学等学科常识。有些常识题还切合四川及自贡地方实际,比如:四川省的位置与地势,盐的种类(104)《两校毕业班学生会考》,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301-2,第114页。等。算术考核分两大部分,一为计算,共4小题,囊括了加减除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小数交叉,考核学生基础运算能力。除基础计算外,还有应用题,共4个,每个15分,考验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遗憾的是,没有留下自主命题的其他科目试题。本期毕业会考于1944年1月9日上午8时至下午1时30分举行(105)《该校毕业班学生应举行会考各点仰遵照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77页。,考试成绩如下(见表3)。

表3 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秋季毕业班成绩册

上表中共有8位学生,但这一期应该毕业的学生为11名,其中陈瑞祥、丁向高因事“请准长假”,魏伯青国语、常识、算术分别为48分、35分、25分(106)《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造呈初级毕业班学生名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85-86页。,全部不及格,须接受降级处分,因此顺利毕业的剩余8人。平均成绩计算出现了错误,成绩册中袁明泽和沈东明的平均成绩低于实际成绩,李国良则高于实际成绩,因成绩错误导致排名出现瑕疵。除各科成绩外,毕业成绩还出现了操行等级,石帅等认为“成绩优异之学生操行多为甲等,而成绩挂尾之学生操行多为丙等”(107)石帅、张敬《民国时期富荣盐场盐工子弟学校教育初探》,第516页。,但至少从上表中不能得出来这种结论,甚至第二盐工子弟学校(108)《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二盐工子弟学校三十二年度下期四下班毕业学生成绩册》,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56-57页。亦然,优良学生有操行乙等、排名靠后的学生依然有甲等操行。初小毕业后,由场署制备结业证书(109)《该校毕业班学生应举行会考各点仰遵照由》,自贡市档案馆,卷宗号:5-2-298,第78页。。

六 结语

拨开档案尘埃和迷雾,作为盐工福利一部分的自流井盐场公署第一盐工子弟学校的面貌逐渐清晰,以民国时期教育法令、法规为引领进行设置,开展教育工作,为盐工、盐务系统员司子弟教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聚焦于民国时期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研究,其初衷与期冀有二。一是为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提供实际案例,为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提供参考。第一盐工子弟学校史料丰富,保存完整完好,爬梳史料,可以完整还原该校历史原貌。就全国而言,这样的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案例也不多见。但是,自贡盐工子弟校历史文献尚静静尘封于档案馆中,鲜有问津,可谓遗憾。本文抛砖引玉,概述其况,为的是提供一个研究中国教育史尤其是民国教育史的学术信息支点,渴盼得到关注,更望在学界同仁努力下,深化丰富其研究,进而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史研究作出补遗与助力。二是丰富对自贡盐业历史档案研究视角,渴望更多专家学者关注研究自贡盐业历史档案。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盐业契约档案、盐政、盐运、盐工等方面,然而自贡盐业历史档案煌煌数以万卷,谓之世界级文献档案当不为过。且鉴于盐在中国历史上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可以想象在自贡盐业历史档案中蕴含和照耀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维价值。不过,这些档案虽然保护良好,然而研究不够。作为属地高校教师,研究自流井盐场第一盐工子弟学校,想法是以冷促热、以小见大,从档案鲜为人知的学校教育角度切入,让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与研究自贡盐业历史档案,让档案彰显其应有的价值,这也应该是属地高校教师的使命和追求。

猜你喜欢

盐工子弟学校卷宗
发动机卷宗管理信息化研究
智慧司法下法院电子卷宗的归档模式与实践检视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盐工党建联盟” 构建工会党建工作新模式
陕西丹凤:实现电子卷宗全覆盖
为托孤一诺 她半生坚守——福建山腰盐场老盐工连于妹
为了盐工们“天长地久”——《盐神的女儿》观后
挖耳井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与其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红山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例
论卷宗阅览权的行使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