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思考

2023-09-13王永生陈云明范永慧杨启慧李继娅李琼艳朱水芬

中国蚕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蚕商品化养蚕

王永生 杨 海 陈云明 陈 松 江 亚 崔 琛 刘 敏 唐 辉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继娅 李琼艳 朱水芬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农业产业,亦是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云南省作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区域之一,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稳居全国第3,是全国重要的家蚕优质茧丝原料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蚕桑产业作为云南省重要富民特色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也是处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传统的小蚕共育难以为继,同时,商品化小蚕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商品化小蚕生产正由传统桑叶共育逐步向人工饲料共育方向转型发展,人工饲料共育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对突破制约云南省小蚕商品化生产与发展的瓶颈,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与发展态势,围绕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相应建议措施,以供业界参考。

1 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就全国整个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及全国各个重要蚕区发展情况与过程来看,1995年后全国蚕桑生产都在开始呈现一路走低的趋势,尽管在蚕桑生产走低时期,通过加大对蚕桑生产的重视与支持程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多方面调整恢复来提振蚕桑产业,但没有出现反弹性的恢复,桑园面积、发种量都没有再超过1995年的126.91万hm2、2 731万张的高度,蚕茧产量再没有达到过2007年的82.23万t历史峰值,由此可以看出1995年后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7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1]。1995至2015的20年间,在全国蚕桑产业整体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大环境下,云南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依旧向好,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云南省紧紧抓住2006年开始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2]与2013年提出并于2015年实行的“一带一路”倡议[3]的机遇,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与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云南省蚕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桑园面积、发种量及蚕茧产量都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桑园面积、发种量持续增加,2015年比1995分别增长了3.72倍、3.65倍,尤其是产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年比1995年增加了近7倍[1]。在“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政府出台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制订蚕桑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家蚕新品种和饲养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和高标准桑园基地的建设,逐步将云南省建成国内一流的优质蚕茧和生丝生产基地[4]。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随着国际经济的波动,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蚕茧产量、桑园面积、蚕种发种量较2019年均有所下滑,但2021年以来,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云南省蚕桑生产逐渐恢复向好发展。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和发种量是体现一个地区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1],从2014—2021年云南省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发种量(表1)来看,各指标虽有波动,但整体表现为一种发展较为平稳的态势;另外,共育率[5-8]、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4-8]、单位面积桑园产值[4-8]等指标也整体稳中有升,综合来看,云南省蚕桑产业整体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前景广阔。

表1 2014—2021年云南省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发种量

新形势下,云南省蚕桑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一方面,随着国家和云南省地方有关部门对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以贯之的重视与支持,随着配套支持政策措施、项目资金的相继落实,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现阶段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富民特色产业。另一方面,随着有关部门扶持引导工作的持续加强与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云南省桑园及养蚕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在蚕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蚕桑生产专业水平全面提升,生产效率逐年提高,切实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蚕农收入持续攀升。另外,随着“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持续推进与建设,重点蚕桑生产区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桑园由旱地逐渐向水田转移,零散的种植模式逐步集中连片规划发展,生产集中度持续提高,逐步构建了以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镇的松梅村为“一村一品”蚕桑特色示范村[9]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为“一县一业”蚕桑特色示范县[10]的典型,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推动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促进了云南省蚕桑产业的兴旺及提质增效。通过典型示范标榜引领蚕桑生产由零星分散模式逐渐向规模化、节约化、专业化发展转型,一批农民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以蚕桑产业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专业户和重点户等适度规模化蚕桑新型经营主体相继涌现及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为云南省蚕桑产业逐步向现代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在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中,各级政府及蚕桑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以下简称蚕蜂所)为技术依托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蚕蜂所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云南省蚕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功能,为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平台。另外,科研院所、推广单位、企业间相关蚕桑生产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推动云南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 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是云南省商品化小蚕未来发展趋势

云南省推广商品化小蚕共育效果明显。首先,小蚕共育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小蚕质量有保证。2019年,云南省小蚕共育率达到了70%[8],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2022年已实现小蚕100%工厂商品化共育[11]。其次,显著提升了云南省小蚕饲养效率及提高了云南省张种产茧水平,较传统小蚕饲养,节省劳动力60%,小蚕饲养综合成本减少85%,张种蚕茧产量提高13%[12],蚕茧产量实现了丰产丰收,至2021年,云南省张种蚕茧产量提高到了40.1 kg,张种蚕茧产值提升到了2 293.7元[13]。同时,较高的劳动效率更好地适应及匹配商品化小蚕的规模化,极大地推动了云南省蚕桑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产配套设施的建设,推进了优质高效新品种、省力高效新机具、大蚕省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蚕桑生产由传统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的创新变革,促进了云南省蚕桑生产稳步可持续发展[12]。在商品化小蚕生产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学习借鉴与探索总结,云南省小蚕商品化生产具有较成熟的技术与经验,2020年,小蚕商品化共育技术成为云南省主推技术之一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应用。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变化,为适应蚕桑产业发展的需求,顺应蚕桑产业发展的趋势,商品化小蚕共育逐渐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规模化饲养必然要求不断增加小蚕用叶的桑园土地面积与生产桑叶等的劳动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整体不断上升,导致商品化小蚕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在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和蚕户双方经济利益难以平衡,其中任何一方的经济利益保持不变或增进必然要以另一方的经济利益减少为代价。当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保持商品化小蚕价格不变时,虽然蚕户的经济利益得到了保护,但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就会下降,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规模化效益不明显,就会严重影响到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蚕桑转型发展后劲不足。当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通过提高价格来平衡自己的经济效益时,蚕户的经济利益降低,部分蚕户则会因为一时难以接受商品化小蚕价格的上升,而不想继续从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手中购买小蚕,逐渐脱离商品化共育而独自饲养小蚕,但如果小蚕质量得不到保证就会出现蚕户经济效益不稳定的现象,进而影响到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严重制约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处理好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与蚕户间经济利益的平衡及破解制约商品化小蚕规模化发展的瓶颈,降本增效是关键,实践证明,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正是实现生产降本增效的动力,同时也是实现商品化小蚕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就蚕桑生产劳动力形势与蚕桑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从事商品化小蚕生产的经营者迫切需要人工饲料养蚕模式。此外,随着绿色高效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蚕桑“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14]”行动的推进,蚕桑生产亟需解决面临的生产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滑、养蚕规模偏小等突出共性问题。开展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符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有关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15]的要求,也是解决目前云南省蚕桑生产面临突出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及推进“三品一标”行动的重大举措。人工饲料共育小蚕将是今后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促进传统桑叶育模式向全龄人工饲料育模式迈进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工饲料养蚕模式的推广应用改变了栽桑养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生产模式,推进了传统蚕桑产业创新变革与转型升级。在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的主导下,经过业界各方多方面的努力,人工饲料规模化养蚕迅猛发展,实现了从1974年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研究的成功到规模化生产应用的突破。2020年9月18日,国务院6部委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16]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龄饲料工厂化养蚕的鲜茧产量在我国桑蚕鲜茧总产量中的占比达10%左右”。可见国家高度重视人工饲料养蚕在未来蚕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人工饲料养蚕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17]。巴贝集团(陌桑高科)有限公司率先建成了年产鲜茧1万t的工厂化养蚕设施,2019年1月宣布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成功量产,攻克了工厂化养蚕的世界性难题,取得了人工饲料工厂化规模化生产蚕茧的突破性进展,为我国蚕桑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巴贝集团(陌桑高科)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养蚕二期项目于2020年7月开始建设,完全投产后,将达到年产鲜茧6万t的生产能力[18]。2021年4月,雅士林长沙(国际)蚕桑丝绸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投产后,我国将形成更大规模的工厂化养蚕产业[17]。2021年浙江省依靠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增产10.16%,一举扭转了连续13年的衰退局面[19]。由此可见,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将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蚕桑产业贡献重要力量。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是蚕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发展需要的固定资本投入巨大,目前发展蚕桑产业的一般企业及发展蚕桑产业主体是无法承受及不能企及的[20]。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重点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模式,提升小蚕共育质量和效率是当前或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是全龄饲料工厂化发展的基础,既能适应现代蚕业建设的需要与加快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应用步伐,同时又能解决小蚕共育中面临的新问题。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是蚕桑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亦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重点部署任务。已故蚕业界前辈陆星垣教授曾预言:“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将成为我国蚕业发展的方向”[21]。结合云南省蚕桑生产特点、条件与模式来看,云南省现阶段的选择是,首先必须重点推广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新技术、新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全龄饲料养蚕的研究、试验示范工作。

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较传统桑叶共育具有明显优势:一是给饵次数少,不用采摘小蚕叶,单位面积桑园可增产桑叶和蚕茧10%~15%[22],节省劳动力,省工73.33%[23],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3倍~5倍[22-23],同时,节约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用地[22],小蚕用叶节约的桑园面积可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用地产生调节作用,利用小蚕用叶空白期对桑树施药防治病虫害,保证桑叶的产量与质量,为桑园丰产奠定基础。二是避免不良气候条件与环境污染对小蚕饲料的影响,饲料品质均一,确保供应小蚕质量有保障。而且饲料经过熟化灭菌,可以减少小蚕期感染病原的机会,从而减少蚕病的危害[24],种茧育生产可以减少微粒子病的发生。三是可高密度饲养[22],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利于科学安排养蚕时间,可标准化、机械化、工厂化连续性生产[22],有利于实现小蚕共育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可实现定量精准给料[20],避免饲料浪费,增加经济效益。五是适度规模小蚕人工饲料育所投入的劳动时间仅为同期桑叶育的1/3,商品小蚕销售利润比桑叶育小蚕的销售利润增加80%以上[25]。

云南省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研究始于2004年,蚕蜂所在山东农业大学崔为正教授及其团队的支持下,开展了家蚕人工饲料育引进与示范工作。通过近20年的努力,云南省的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饲养技术标准化、专用品种实用化等方面为全面推行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做好了准备。2020年和2022年小蚕商品化共育技术与小蚕颗粒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相继成为云南省的主推技术,为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生产资料和技术基础。

蚕蜂所在保山市施甸县乡村振兴示范点后寨村开展人工饲料饲育小蚕商品化生产,单次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达到100张以上,取得了理想的饲育效益,并得到了蚕农的接受与认可,尤其是2022年7月早秋蚕开展的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101张,成效显著,最高盒种蚕茧产量51.6 kg,盒种蚕茧产值2 233.5元[26]。该示范点的成功为云南省人工饲料商品化小蚕生产树立了典范,随着着力打造该点为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示范亮点,与扩大宣介,引领商品化小蚕生产向人工饲料共育升级,将极大地促进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生产应用。在该示范点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出适度规模化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饲养技术经验,为加快推进云南省适度规模化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3 推动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的建议

3.1 加强政府的规划与扶持

一方面,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和扶持。在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推广应用中,建议政府部门要结合云南省蚕区阶段特征及自身优势,通过采取全面优化布局,加快有效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与落实,加强技术指导,加大项目资金支持等措施来促进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新政策、新举措与保障措施的不断优化与完善,进一步为发展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发展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也需要改善蚕室及配套设施,实现饲料保湿防腐等,符合人工饲料共育的要求,同时为了提高效率,还需要增添人工饲料切料机、饲料搅拌机、饲料蒸煮设备等机器设备,但小蚕商品化共育经营者的前期投入就会增大,要大幅度减轻经营者完善适应其生产所需要的配套设施带来的经济压力,增加经营者发展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生产及扩大规模的信心就更需要政府多层面的支持。政府的规划与扶持,将为推进云南省发展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保驾护航。

3.2 因地制宜打造典型示范

依托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蚕桑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示范推进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不断探索创新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更进一步与蚕户形成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利益最大化。因地制宜推进典型示范的构建,以典型引路,带动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模式的应用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形成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生产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典型示范,同时要加大该技术该模式的宣介并进行大力推广,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具有规模性、示范性与引领性的典型。

3.3 加快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要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融合。目前,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可选择性少、人工饲料成本偏高也是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实现产业化的制约因素。着力破解瓶颈制约,需要重视与依靠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人工饲料配方优化等相关领域的联合攻关,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推广单位、公司企业的交流合作,围绕推进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困难及面临的问题,团结合作,联合攻关,协同推进技术创新。现阶段云南省家蚕品种和人工饲料通过引进或购买得到的情况下,依托蚕蜂所专家团队、各级蚕桑推广单位等创新平台的技术力量,加快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加大对饲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积极推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成绩的部分企业,如云南静葳养殖有限公司、云南陇川正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要进一步加强与业界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积极推进人工饲料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3.4 加强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

持续加强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的培训,切实增强商品化小蚕生产主体的饲育技术水平。科研单位及相关单位的科技人员在加强自身技术储备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下沉到基层做好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培训与全程养蚕跟踪技术指导。同时,推介关注与人工饲料养蚕相关的抖音、微信公众号(江海神农、江苏养蚕人)等线上学习模式,让生产主体主动加入到人工饲料养蚕新技术学习中去,不但可以拓展丰富相关养蚕技术水平,又可以围绕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向省外专家咨询学习。农科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团通过项目与科技人员的支持持续推进科技服务,发挥好资金、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助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科研单位积极举办人工饲料育技术培训班,通过跟班学习,实训操作,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及生产者的技术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不断壮大科技服务队伍,辐射带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的普及推广,推进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3.5 制定相应标准规范

为保障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质量和提升共育规模,切实结合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现状与发展特点,相关部门牵头、充分利用业界多方力量制定适合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使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生产管理规范化、统一化,建立完善的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体系。一是规范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许可,进行生产的经营主体应当在生产硬件设施、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具备适合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条件确定是否许可及生产规模。二是规范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技术操作,包括选定适应云南省条件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与人工饲料品质、供应稳定的饲料生产供应厂家,制定共育过程中温湿度控制、眠起处理等技术操作标准。三是建立健全共育工作监督、小蚕质量监管机制,提高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质量的监管,相关执法部门与蚕桑相关部门有效结合,加强对经营点、小蚕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保障蚕农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小蚕商品化养蚕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可爱的小蚕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在养蚕中成长
可爱的小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