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尚圈局内人

2023-09-13YVETTELEE蔡雨彤

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23年9期
关键词:选角时装秀秀场

YVETTE LEE 蔡雨彤

BFRND以音符构建故事

时尚由面孔组成,被故事包装,秀场是讲述的最佳场域:闪光灯照耀、摄像机密布,名流们聚集一堂,只为一睹最前沿的创意。模特们没有台词,配乐成为了烘托氛围、传达情感的关键,同时串联起每一套造型,将在场的人拉进时装秀构筑的情境中——这是BFRND的“拿手好戏”。在Balenciaga 2024春季系列中,由他二次创作的Sous le Ciel de Paris(改编自?dith Piaf的同名单曲)几乎叩响了屏幕前所有观者的心。从柔和的钢琴曲到有节奏感的电子乐,他描述了每个人的“一天”,“ 我想让大家感到身临其境的快乐。”他说。

这是BFRND作为创作者的敏锐,也是天赋所在。不同于大多数先出专辑、创立厂牌,而后与品牌展开合作的音乐人,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秀场。身处于这个标榜“好品位”、也同样以此为准入门槛的行业,一切创作的标准都在无形之间被抬高,“对音乐也是一样。”但BFRND几乎从未让人失望,他的音乐杂糅了电子、嘻哈、民谣和古典等流派,无法被定义,却自带“场景感”,“我可以做任何音乐,但它们听起来都还是会‘像我。”如若究其根本,或许是因为BFRND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的作品听似浮于世外之境,实则植根于当代人的生存现状,“音樂就是要激发人的潜意识。它和时尚一样,关乎情感,也关乎我们所处的环境。”

ELLE:在Balenciaga 52 高级定制系列中,你用AI技术将Maria Callas的歌剧变为了无伴奏的纯人声清唱版本。作为积极拥抱科技并运用科技的音乐人,你对于科技介入创意有什么看法?

BFRND:在成功将Maria Callas的声音从歌剧中“分离”出来前,我们尝试用人工智能克隆她的声音,因为技术有限而失败了。即使我们能做到,也要请一位歌手唱完整首歌,再用人工智能附加上MariaCallas的声音。所以当你听到人工智能翻唱的歌曲时,它或许并不是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总有人会作曲和演唱,人工智能再在此基础上配音。很多人都说人工智能会摧毁这个行业,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人类,人工智能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我们无法24小时都在工作,所以它可以成为帮助我们的工具。

ELLE:你从2017年开始为Balenciaga制作秀场音乐至今,品牌的每一季都在发生变化。在变化之下,你一直坚守的内核是什么?

BFRND:其实对我来说,一直在变化是好事,这是让我进步的方法,因为我不能始终待在“舒适区”,否则一切都会变得乏味。在我最初为Balenciaga制作配乐时,我是个初学者,但是品牌的变化却映射出了我的成长,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无论做什么类型的音乐,都一定要有“我”的存在,这可能是我感受事物的方式,也可能是我创作的直觉——这是我一直坚守的。

ELLE:你在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粉丝,之后是否会考虑来中国开音乐会或与中国设计师合作?

BFRND:有一次,我的朋友在中国的某家买手店里听到了我的歌,发消息和我说自己非常感动,我也完全没想到,中国竟然有人认识并且喜欢我。如果有可能,我想来中国开音乐会,也不仅是和中国的设计师合作,也可能是各行各业的创意人士。

ELLE:为什么会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开设自己的账号?

BFRND:这个账号是我自己创建并运营的,小红书上有很多前卫、时尚的中国年轻人,我很爱看他们的穿搭。虽然红毯造型经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社交媒体上大家的穿搭也不比前者差,他们不抗拒新的审美,也不惧怕新事物,这一点我很欣赏——这或许也是中国年轻人喜欢我音乐的原因。加上我在Balenciaga的社交媒体部门工作,管理品牌在各个平台上的账号,需要去了解更多,所以我会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上分享穿搭,看看大家的反响如何。

ELLE:你是如何在音乐中制造“场景感”的?

BFRND:我会把音乐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它总是“忽上忽下”,你可能会快乐,也可能会悲伤,或者没有任何情绪。我在音乐里也是这么做的,先描述一段美好的时刻,突然出现的是一段激烈的音乐,之后又会是另外一种——其实这就是现实生活的样子,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究竟会发生什么。

ELLE:在做秀场音乐时涉及很多“二次创作”,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原曲和自己的风格相融?

BFRND:我会试图让这首歌成为我的发明。我不会刻意模仿原作,而是尽可能地去理解、消化它。就像表演一样,演员也要努力让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我会把它们放置于我的生活中,又或者说是让它们变成我的生活。

ELLE:“ 创新”是每一位创作者的命题,但如今的时尚界似乎不再有“新意”了,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BFRND:很多人都喜欢说,“谁又在做同样的事情”。

但以Balenciaga为例,大部分人都并没有真正了解过Demna的工作,如果他们了解,就知道Demna一直在做新的事情。“创新”并不意味着就要“革命”,那些能够让公众兴奋的事物,其实就是“新”的。

ELLE:你說过要推出自己作为独立音乐人的法语专辑。BFRND以及更多的自我表达是否是你日后音乐探索的重点?

BFRND:我的第一张专辑讨论了“我是谁”,所以融合了多个流派的风格,如果我只做流行音乐,那就不是我了。当你听这张专辑时,你就会明白什么是BFRND,这也是我目前和今后会一直探索的方向。

娄轶哲:面孔遴选师

时尚由一张张面孔组成。设计师以缪斯为蓝本进行创作,模特在秀场上演绎前者的想象,勾起台下观众的拜物欲——他们看见并走向彼此,让这个行业环环紧扣。在这条凝视与消费的链路背后,是“选角导演”(casting director)将这些面孔输送到台前,“是市场需求和审美风向决定了时代的选择。”这是娄轶哲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在成为选角导演之前,娄轶哲从未想过自己会进入时尚行业,“大学的专业是商科,连Giorgio Armani都不知道是什么。”他自嘲道。留学归国后,娄轶哲的第一份工作是会议同声传译,“不用坐班,报酬高,能接触到各行各业。”他也因此接触到了龙腾精英模特经纪公司,得益于语言上的优势成为了一名经纪人,主要职务是沟通中国和欧美市场。刚入行时,他是一张没有任何预设的白纸,书写什么内容、如何书写,完全由好奇心驱动,“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是这些男孩和女孩登上时装秀?”他观察身边的每一位模特,再根据品牌的视觉形象和目标客群反推,逐渐构建了一套自己的评判体系,“看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做了近8年模特经纪人后,他正式转型为选角导演,“要做到看见一个人素颜的样子,脑海里就有他(她)化完妆、走上秀场后的场景。”这是选角导演应该有的敏锐感知,在看过上百乃至上千张面孔后,迅速帮品牌找到属于他们的正确“答案”。但由于国内的时尚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体系尚不完善,选角大多由秀场导演和制作团队一手包办,娄轶哲是为数不多选择往里“钻”的人,“行业内比较成功的选角导演,可以将‘人与设计师或造型师的理念恰到好处地结合,给出一个所谓的‘分界线,让大家知道这品牌就属于这种气质的人。”

ELLE:模特经纪人的工作经历对你成为一名“选角导演”有什么帮助?

娄轶哲:在龙腾精英的时候,要帮模特筛选工作,也经常要去国外出差。在用邮件和对方沟通时,发现有的品牌是会指定选角导演的,我当时就很好奇这些人到底在做些什么,有了一个初步认知。做模特经纪人还要不停地观察,观察人、行业内部的动向和外部流行的变化,所以我会经常看时装秀——这都为成为一名“选角导演”打下了基础。

ELLE:选角导演对时尚行业而言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娄轶哲:其实“选角”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从影视行业传来的。早年间,选角这个工作并没有独立出来,国外大多是由制作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后来才逐渐细化,不同职能的人各自跳出了固定的体系,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深耕——所以重要性也就体现在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点上,整体也更加高效。

ELLE:在为品牌秀场和时装片选角时,如何平衡品牌需求和个人主观审美?

娄轶哲: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事。在理想化的情况下,我是希望能尽可能压缩主观审美的。又或者说,我们的主观判断力应该以对方的诉求为主,成为幕后的第n只手。但坦诚说,最难的是找到大众审美的基准线,举个例子,偏大众和过于大众也有很大区别。有时候客户会给我一个形容词,比如“韩流”,当我按照他(她)的诉求去找了模特后,对方又会说完全不符合预期——我们无法改变客户的认知,只能转化个人偏好。但我会遵循自己的选角方法,将选择的模特按照逻辑排列组合,在脑海里想象他们穿上这些衣服的样子,如果你的“判断点”和脑海中的画面一致,那就证明选择基本没问题。

ELLE: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很多品牌会自己承担“选角”工作,这是否会从一定程度上取代选角导演的工作?

娄轶哲:其实无论是找选角导演,还是内部承担这个工作,核心目的都是实现品牌的目标。而品牌自己选择模特这件事,和品牌直接把工作丢给选角导演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要看这个人在内部还是外部。

ELLE:你认为哪一次的秀场选角经历是成功传达品牌理念的?

娄轶哲:之前在上海举办的Louis Vuitton 2022春夏女装系列。因为Louis Vuitton的衣服包容性很强,稍微矮的女生也能穿,所以品牌给了我很大的灵活度,整场秀的呈现也更贴近Louis Vuitton在国外的水准。

Porsche Poon:描绘表象的魔法

在零售空间内,高级时装是被明码标价的“物件”,但在此之前,有关它的故事已经在时装秀上讲述完毕。在造型和妆容的加持下,展示的模特进入角色之中,衣物仿佛拥有了魔力——在这样一种“附魅”的过程中,化妆师是“点石成金”的关键,他们在面孔上大做文章,延伸出五官之外的深意,使之与服装合而为一。Porsche Poon也注重如是的“整体性”,在Burberry 2023秋冬系列的时装片中,Poon第一次与Daniel Lee展开合作,共同构建了品牌的全新形象,她也曾与摄影师Juergen Teller共同创作,“每个人的审美偏好都不同,这也正是乐趣所在。”于Poon而言,无论是秀场造型、杂志内容还是品牌大片,尽管展示形式不同,但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在生产创意,都需要各方的配合。”

Poon曾跟随“可穿戴艺术”(wearable art)的开创者、化妆师Isamaya Ffrench工作,Ffrench处理妆容的方式夹带诙谐与幽默,这启发了Poon将彩妆当作探索时尚和创作艺术的媒介。在Allure 杂志的一篇专访《忽略美的陈规:彩妆艺术家PorchePoon》(Makeup Artist Porsche Poon Is IgnoringAll the "Rules" of Beauty )中,Poon称自己的风格并不具备普遍性,“但我正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绽放,未来一定会被更多人看到。”

ELLE:你做过品牌的广告片、秀场妆容和杂志的编辑内容,在面对不同的内容时,你作为化妆师的创意过程有何不同?

Porsche Poon(简称Poon): 时装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多人合作。作为一名化妆师,我最需要做的是根据品牌和杂志的风格,以及设计师当季的理念,去发散思维、配合创作。创意的过程会因为对方诉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能产生的“化学反应”也时常让人惊喜。

ELLE:在美妆大片中,妆容是绝对的主角。但是在秀场、时装大片和品牌的广告片中,妆容仅是整体视觉效果的一部分。你如何看待妆容艺术在一个视觉作品中的地位?

Poon:我比较重视作品的整体性。虽然在时装大片和秀场中,妆容只是“绿叶”,但对我来说,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色和环节都非常重要。

ELLE:在做秀场和品牌广告片的妆容时,你会认为自己的创作表达受到了某种限制吗?你是否找到了个人风格和品牌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Poon:限制是一定会有的。因为当你帮某个品牌打造妆容,他们的风格就是你设计的门槛,但也会是你的限制。举个例子,在我帮Vivienne Westwood设计妆容时,清楚地知道品牌会更容易接受朋克、摇滚和更具艺术性的妆容,但Versace未必可以。在为他们工作时,我不会通过个人作品去刷存在感,这是一份多人协调的工作。

ELLE:你如何定义自己打造的妆容风格?

Poon:我其实很难定义自己的风格。但我知道自己绝对不是一个崇尚“华丽”的化妆师。

ELLE:你将自己更多地定义为时尚工作者还是艺术家?

Poon:我不会给自己设限,我更想顺其自然地发展。现在我觉得自己更像是在做艺术创作,艺术和时尚不分家,所以我也不会刻意去区分。

ELLE:从时尚圈内人的角度来看,化妆师这份工作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Poon: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交媒体被广泛应用,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幕后工作者逐渐出现在荧屏前了。

ELLE: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你倾向于向哪方面投入更多?

Poon:我还年轻,还有很多可能性。如果时间允许,秀场、商业项目和编辑内容都想尽可能多地投入。

Christine Low:站在角落里的掌控者

时装秀是时尚行业内最耀眼的舞台,创意总监在此交出答卷,品牌方则倾力为之造梦。从造型、模特、看客、舞美到音乐,当一切必备要素集齐后,秀场导演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编排,让一场秀不止于呈现衣服本身——Christine Low深谙其中之道。在今年7月20日晚上Bottega Veneta北京大秀落下帷幕后,她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工作“手记”:每一套造型出现的时间点、模特退场时的动线图、灯光亮起和淡出的节奏,这是她重复了无数次的工作,却常有新意。

谈资已经有很多:疫情初次开放后没有外援,完全靠本土创意团队协力完成的Louis Vuitton2021春夏男裝秀,地点在上海西岸; 去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Prada 2022秋冬系列大秀,200多位工作人员费了一番周折才得以入场;前一天台风突袭阿那亚,当日却晴空万里的Louis Vuitton 2023春夏男装秀。作为从业数十年的资深秀场导演,Christine Low指导过的时装秀不下百场,但让她对某场秀“情有独钟”的原因,往往在于前期遇到的各种挑战。她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都有双重“预案”,是心理上的,也是执行上的,“抽身看全面是个绝活,如果前期准备做得足,一般都会水到渠成。”

ELLE:在如今的中國时尚行业内部,秀场导演这份工作现存的问题是什么?

Christine:其实现在的秀场导演很多,但能力参差不齐。就像是做品牌一样,经验越多就看得越全面,从舞美、候场、开场到闭秀,如何通过音乐调动氛围,让它与整个大环境相契合,又如何在此基础上将品牌想要展现的风格和盘托出,面试筛选出来的模特是否符合品牌调性,在台上的表现能不能达到预期——这些都需要考虑。目前行业内并没有针对秀场导演的体系化培训机制,从籍籍无名的小助理、助理导演到副导演,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但对于美的认知是很难从“机制”里学来的,“机制”只能教你一些相对机械、客观的东西,比如灯光运用的套路、音乐的长度和剪辑节奏、模特的换装时长等。

ELLE:目前一场时装秀的分工是怎样的?

Christine:现在的分工越来越细了,以前的导演需要一手包揽。现在有概念创意、造型师和选角导演等“专才”。小活动会参与选角,大活动一般不会,但是看到通过我指导的时装秀发掘出来的新人有了好成绩,内心还是会非常激动和感慨。

ELLE:这份工作对你带来了什么影响和改变?

Christine: 做模特的时候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懵懵懂懂地上台表演、下台过日子,也有一些“恋爱脑”,虽然有“好身材”和“百万笑容”,却丝毫没有安全感。做了秀场导演之后开始靠脑子吃饭,没有了风花雪月后才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意识到了自己性格上的长处和短板,通过这份工作学会了和自己还有他人相处。

ELLE:在为欧洲的老牌和中国的新锐品牌指导时装秀时,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Christine:在为国外大牌做秀前,其实他们会把90%的事项都提前敲定,我们按部就班执行就没问题,剩下的10%就是我们常说的将一场秀“本土化”,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目前和中国设计师品牌合作的机会不多,但是除了服装之外还有很多讨论的空间,会与合得来的设计师朋友一同分享和探讨对于时装秀的看法,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的美好,比如和Comme Moi(由超模吕燕创立)的10年合作就十分有满足感。

ELLE:每一场秀的环节是如何影响观者体验的?

Christine:其实观者都是众口难调的。井然有序的流程安排、恰到好处的时间节奏、现场嘉宾的编排,以及酒水和美食的诱惑,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现场观者的体验。

Lucien Pagès:声量与造势

时尚公关,梦想、浮华与名利背后的关键推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局内人”。一个最常见的场景是:在一场时装秀完整落地前,当所有人都焦头烂额之时,他们依然有条不紊地与各方沟通,确保时尚的齿轮能够高效运转——这并非易事。时常有年轻人对此满怀憧憬,最终被实操时来自多方的压力“劝退”。“没有人会真正梦想成为一名时尚公关。”业内的金字招牌Lucien Pagès打趣地说。

ELLE:成为时尚公关背后的契机和原因是什么?

Lucien Pagès(简称Pagès):我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长大,对时尚充满了向往。和大部分热爱它的人一样,最开始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18岁那年,我进入了巴黎服装工会学院,当时的目标非常明确:毕业后去时尚界工作,然后取得成功。但上学期间我意识到了一点,自己很难成为这个圈子里最出色、特别的设计师,所以给自己留了余地,开始尝试为各个品牌工作。后来接下美国设计师Adam Kimmel的工作,拥有了第一位客户,摸索着踏上了时尚公关之路。

ELLE:Lucien Pagès Communication创立之初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Pagès:第一个挑战是,作为公关,我没有一份可使用的“名单”,完全是白手起家。我是2006年创立Lucien Pagès Communication的,当时我面临的问题是缺少更“上层”的资源,所以必须快速、有效地建立关系。因为我是做男装起家的,如果要拓展客群,我必须证明我也可以做女装,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有一次去日本出差时,我遇到了Sacai的创始人兼设计师阿部千登势,她在日本已经很有名了,但在欧洲还没有溅起水花,也没有建立社交媒体。她给了我信心和信任,让我把Sacai带回欧洲。回到巴黎后,我组织了一次酒会,向业内众人士介绍Sacai,我们可以说是共同成长的,她让我有了涉足女装的机会。后来我们拓展部门时也是一样,大家都说,“你太时尚了,你做不了美妆,更做不了香氛”,但我们现在都辐射到了,困难总是迎刃而解的。

ELLE:时尚公关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Pagès:在这个社会里,“沟通”就是一切,这也是时尚公关在时尚圈的重要性所在。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形象是关键,一个好的形象可以带来生意的增长——这一切都关乎到你该如何与外界“沟通”。

ELLE:你认为自己如何影响了巴黎时尚圈?

Pagès:挖掘有天賦的新人,并为他们提供宣传,是我的能力之一。我的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不仅体现在我的工作经验上,而且体现在视野和洞察上。我想让大家看到时尚的多样性,它并不是单一的,你可以成为创意总监、明星造型师,也可以成为和我一样的公关。

ELLE:你与哪些设计师(或品牌)是共同成长的?

Pagès:Simon Porte Jacquemus。我们的相处模式很特殊,我不会给他过多的建议,而是陪伴、支持他,帮助他实现每一个想法。分享一个小故事:在他准备推出男装时,本打算在纽约发布,但因为预算有限,所以没能落地。但我知道他非常想做,所以我提议可以去他的家乡马勒莫尔(Mallemort)附近的马赛(Marseille)办秀,和业内顶尖的创意人士合作,一定能大放异彩。最后,我们在秀场内铺满了薰衣草,同时演绎了男装和女装系列,反响很好。我们的合作一直非常顺利,我会用心倾听他的想法,帮他展现才华。

ELLE:“ 沟通”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Pagès:我时常和我的团队说,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交流是最重要的,这也是“public relations”(公关)的核心,即“relations”(关系),而不是“public”(公共)。我们要与客户建立关系,保持高效地信息交换,清晰传达我们的想法,并帮助对方实现诉求——信息一定要明确,并且让对方“听懂”,这是关键所在。

ELLE:时尚公关的工作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Pagès:社交媒体改变了很多事,但对我而言社交媒体永远都只是“工具”,在不同的阶段,我会用不同的工具去推广品牌和设计师,与公众对话、制造声量。社交媒体的泛滥所导致的结果是:信息爆炸,所以人们可能会困惑,我们到底该关注什么?所以目前时尚公关要做的是,如何突出我们的品牌,而不是“过度营销”。我们需要换位思考,有时候你要加快速度,有时候你则必须保持沉默。过多的联名和快闪店会让消费者倦怠,就连公关自己都会迷失其中。

Joana Vasconcelos:链接空间与艺术

当代时尚产业状似一只巨型章鱼,触手覆盖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等多元领域,跟随这种多元趋势而来的,是艺术与时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艺术家不仅作为灵感来源激发设计师的创造,而且切身地参与到时装事业中来,出现在秀场之中。Dior 2023秋冬女装系列邀请葡萄牙艺术家JoanaVasconcelos为秀场创造了一座巨型的艺术装置Valkyrie Miss Dior,它既是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也是一个大型的秀场装置,向历史中那些被人们遗忘的女性致敬,艺术和时装之间的边界在这个作品身上开始变得模糊。当我们跟这位艺术家对话时,她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息息相关”,一些看似独立的领域、表面上无相关的事物其实都暗中相连,在Dior的秀场中我们可以看到秀场置景、艺术、建筑与时尚表达之间的联系因Vasconcelos的作品浮出水面。

Valkyrie Miss Dior是一个巨型装置,由JoanaVasconcelos大约50人团队制作完成。这个团队中有负责金属、木材和纺织的工匠,她利用古老的手工艺结合现代技术进行试验性创作,还利用陶瓷、瓷砖、织物和金属表达女性主义与传统文化和技艺。她的作品融汇了波普艺术与超现实主义的精神,亦与时装世界交流甚密,在Maria Grazia Chiuri之前JohnGalliano就曾去拜访过她的工作室,她的作品在与时尚的交汇和对话中不断变化,同时又保持着坚定的艺术内核。她的作品是秀场呈现的一部分,是供人穿行的建筑,也是观赏交互的艺术品。通过她与 Dior的合作我们也探寻到秀场装置与艺术表达之间微妙的平衡,当时装秀场不仅仅作为传递视觉审美的场所,转而承担起更深刻的表达责任时,属于时尚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就随之诞生。

ELLE:这是你第一次与Dior合作制作大型秀场装置。相比起之前创作的那种放在博物馆里供人观看的作品,这次需要创作一个让模特在里面穿梭的秀场装置,既是艺术品同时也像建筑,这一点会让你在创作过程中有新的考量吗?

Joana Vasconcelos(简称Joana):每个作品都会被放置在一个空间内,而这个作品的故事自然会与空间、建筑与当地文化产生联系。比如我之前在丹麦的一个5层的博物馆办展,我需要将这5层的空间串联起来,所以作品的体积就会很大。特拉维夫的艺术博物馆内部空间有自己的特点,那我会根据这个空间来创作,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创作用途,我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尊重这些特点。就像本次的空间是秀场,这里正在发生一场时装秀,所以我设计了这些环绕四周的臂膀,可以与模特的动作产生联系。

ELLE:就像你之前说的“对话”是你作品中重要的概念,这次你想通过作品开启一个怎样的对话?

Joana:没错!这场对话是关于空间、故事和人的,当我构想一些模特穿着时装四处走动会发生什么时,我想到了面料,这个作品通过花卉的面料和模特身上的衣服产生联系。花卉的灵感同样将这个系列与致敬的另一位女性Catherine Dior相联系,她喜欢花,有自己的花园。也正是通过这个想法,我让这个装置的整体形态看上去像是一朵盛开的花,而当你去细看,会发现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部分都有花的元素。

ELLE:这件作品Valkyrie Miss Dior致敬了两位女人,北欧女战神和Miss Dior。有趣的是,当我们构思女战士的时候总会想到坚硬的盔甲和强硬的女性,但你的作品却是圆融的、浪漫的。

Joana:我觉得当我们构思一个女战士,总会把属于男性的想象套在她身上,坚硬、暴力,寸步不让。然而我们从女性思维出发,战士可以是强大且温柔的。我一直说一个坐在王座上的女人,总是意味着孤独,但为什么有权利的女性不能是快乐、强大又幸福的呢?

ELLE:这个系列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就在不断演化,你会用不同颜色和质感的织物包裹它( 比如Valkyrie Girl是粉红色,而Valkyrie Victoria则是全黑的),好像这件作品换上不同的衣服就变成了不同的人,就好像时装设计一样,某种程度上,你是否是艺术领域的时装设计师?

Joana:也许可以这么说,不过我的想法是,我与时装深深地联系着,与此同时我也是雕塑家,是传承文化的人,我通过艺术与时尚、建筑、电影等多种领域建立起桥梁,我也和音乐家、舞蹈家合作过,我希望从自己出发尝试各种类型的合作。

ELLE:你与Maria Grazia Chiuri用不同的形式来呈献“女性主义”这一议题,在你看来时装和艺术这两个领域在未来是否会在“女性权力”这一主题上更强烈地彼此影响?

Joana:当然,万物相连,息息相关。如果万物之间没有联系,那我们之间的对话也不会发生。不仅仅是女性主义,而且是时尚、政治、文化、艺术,任何一环的改变都会牵动其他事物结果。这个作品诞生在法国,现在它因为文化与时尚来到了中国,如果这种相互连接的灵魂不存在,今天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ELLE:你的作品有一些很有趣的女性人生中会出现的寻常之物,比如钻戒、高跟鞋、婚礼蛋糕和假面舞会面具,这些东西是你刻意寻找来成就自己的艺术表达,还是自然地出现为你带来灵感。

Joana:它们就这样出现了。这么说吧,当你要通过艺术来转译某种现实,翻译一些你的想法,那你需要找到正确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用更现实的方式来呈现另一个维度的观点。所以我使用这些在每个人的家庭環境中都会出现的东西,来表达我的创作精神。当人们看到饭锅、高跟鞋这些所有文化的共同对象,就会立刻唤起某种共识。无论你是什么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你看到鞋子、锅子就会立刻明白背后的意涵,通过这些寻常之物,女人们的生活彼此相连。这些事物就像是现代女性共同思考的话题。比如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如何定义自己的独立性,如何达成更好的人生目标等等,即便大家出身不同,选择不同,但是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

ELLE:你是个对传统手工艺不断探索的人,但是在本次秀场装置中,我们同样在LED灯光交互性上达成效果。这让我们想起关于技术的讨论,你是否担忧人工智能会对艺术家的创作造成某些威胁。

Joana:我拥抱技术,没有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文明的发展。但我始终认为人工智能缺乏魔法和那些诗意的、神奇的创造力。我是个感性的人,我愿意相信感性的力量。

ELLE:你在作品中灵活运用各种丰富的色彩,为什么色彩对你来说如此重要?

Joana:因为色彩就是光,而光是生命。

猜你喜欢

选角时装秀秀场
穿越千年的“时装秀”
两栖精英选角大会
“巧克力时装秀”
《喜宝》改编有风险 选角需谨慎
穿越千年的“时装秀”
超级秀场 笑口常开
5位导演讲述他们的选角故事
超级秀场
咱班的环保时装秀火了
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