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劳动之心,创幸福生活
2023-09-13田飞
田飞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富兰克林曾说:“劳动是幸福之父。”有句法国谚语也说:“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也是财富的源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只有下田才最快乐”,90岁高龄的袁隆平获奖当天还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感动了无数网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文
以劳动之乐,颂时代之歌
杨万里《插秧歌》中的“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勾勒了全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的画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的讴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简单几笔就把三个孩子的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劳动虽平凡、不起眼,却最美,我们应该以劳动之乐,颂时代之歌。
劳动不是人生的全部,而是人生乐章里最动听的音符,用劳动之手弹奏最美的旋律,让我们的人生更有生机。劳动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劳动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诗意,劳动是“鄉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丰盈……劳动未必能创造奇迹,但创造奇迹却离不了劳动。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终于发现青蒿素;莫言几十年笔耕不辍,终于扬名海外,为国争光;袁隆平不是在试验田里,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最终培育出超级水稻……这些奇迹都来自于他们辛勤的劳动,若想创造人生的华章,请从脚踏实地的劳动开始。
劳动不是生活的累赘,而是生活诗篇里最美的字符,用劳动之手书写最好的诗篇,让我们的精神更有力量。若不是在研学中经历自理生活的艰辛,我们怎么会体会父母的艰辛;若不是在做志愿者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艰难,我们怎么会理解劳动的意义和尊重劳动……劳动是一种体验式、教育式的生活,我们在劳动中,培养精神力量,赋予劳动以广博的意义。劳动,能够创造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也能激发我们蕴藏着的巨大精神力量,铸就新的伟业。
劳动不是名利的筹码,而是人生道路上最沉重的基石,用劳动之手铺垫最坚实的道路,让我们的前进之路更加夯实。青年一代,应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将辛勤劳动作为自觉行为,以劳动之乐颂时代之歌。劳动最光荣、最伟大,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源自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拼搏奉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辈青年应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焕发劳动热情,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我们也可以说:“人是靠劳动站立起来的。”我们应从自己做起,热爱劳动,让劳动精神蔚然成风,让劳动之乐洋溢人间。
学生佳作一
以“劳”得丰,以“动”得成
汪思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古往今来,中华儿女在历经风雨、饱经沧桑中,以辛勤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劳动本色为基,纵览天地之乐。劳动究竟是什么?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劳动图景,是“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的辛勤工作。也许你我都难以精准概括劳动的内涵,但我们都知道那堆砌整齐的砖瓦,是工人们的劳动成果;那干净整洁的道路,是清洁工的劳动成果;那骄傲成长的花草,是园丁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连我们写下的一笔一画,也都是我们各自的劳动成果。劳动,是我们身边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劳动是人类幸福生活和未来的保障。以劳动精神为本,凝聚家国之火。从古至今,劳动精神从未消弭。劳动精神的践行者是“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是发挥智慧、创造奇迹的“铁路小巨人”巨晓林;是废寝忘食、精益求精的“贵州工匠”廖吉星。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正是在劳动者胼手胝足的努力下,我们才有了今日之幸福生活。今天,你我都在以劳动丈量时间,用劳动编织生活。劳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让我们的未来之路更加清晰。劳动,是我们身边最重要的力量。
劳动是人类通向幸福大道的必由之路。以劳动之模范,促社会之转型。随着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的加快,劳动者逐渐成为了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新鲜血液。劳动模范中,不乏工程师、家政服务员、理财规划师、农艺师这样的新职业,可谓百花齐放。新时代青年应继承前人的衣钵,为新时代的劳动内涵注入新元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意气风发,将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理想付诸实践,开辟新天地。以“动”得成,是生活幸福的保障,更是通往未来的阶梯。劳动,是我们人生最艰巨的一个使命。
《求是》曾写道:“以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未来。”放眼寰宇,生逢美好盛世,青年一辈当乘风接力,以劳动之光,闪耀青春;以时代之火,助力燎原。让我们以“劳”得丰,以“动”得成。
【湖北咸宁市鄂南高级中学】
学生佳作二
快乐与幸福齐飞,劳动共青年一色
谢璐
富兰克林曾说:“劳动是幸福之父。”托尔斯泰也曾说:“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由此可见,劳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没有劳动,我们甚至无法在社会上生存,何谈快乐与幸福呢?
劳动当写,大笔如椽,代代相传。袁隆平用劳动之笔,绘禾下乘凉之梦;杨善洲用劳动之笔,画万亩林场之景;南仁东用劳动之笔,凭天眼探宇宙之奥秘。叹今朝,雄安新区旧貌换新颜,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震撼人心,一幕幕场景回味无穷。劳动为今日之中国添砖加瓦,因无数劳动者的涌现,中国才能山川锦绣、盛世安乐。劳动兴邦,吾辈青年当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以实干精神绘复兴蓝图,脚踏实地走过人生之路,不惧年华岁月长。
劳动当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君可闻,《诗经》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吟唱;君可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之农忙;君可叹,“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之感悟;君可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之闲适;君可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之奋进。由古至今,从郑国渠、都江堰到万里长城;从大庆油田、武汉长江大桥到深圳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是以劳动创造的雄伟建筑。所以炎黄子孙应以己之心花,奉灼灼之国华;以斑驳之星光,铸神州之辉煌。
劳动当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吾辈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应延续劳动的火种。生逢新时代,我们不能摒弃劳动之风,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不能做“佛系”“躺平”青年,而是要趁着风华正茂,让风霜雨雪来淬炼青春,以劳动之手拂去青春的傲气与浮躁。如此,中国才能如千千万中国人民所愿,浮舟于沧海,立足于昆仑。
重任在肩,踔厉奋发;漫漫征途,唯有劳动。诚如陆放翁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吾辈青年定能冲破桎梏,“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以劳动作马、初心作缰,远赴惊鸿之宴,冲破云翳,踏破尘寰,令漫天璀璨!
【湖北咸宁市鄂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