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2023-09-13闻学良

中华魂 2023年9期
关键词:政绩观蓝图政绩

闻学良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推进“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美好经济、美满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能力开辟新路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也给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如何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提供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经验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首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擘画好发展蓝图。蓝图就是建设计划、远景规划、发展目标的描绘和制定。一个地方如何发展?从那里突破?要达到什么样的远景?这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策。为了擘画好“千万工程”这张蓝图,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跑遍11个地市、25个县(市、区),一次次深入村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深度了解群众意愿,在深层总结提升之前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立足本省的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改变浙江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审时度势、高赡远瞩作出了“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即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并以此为龙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3年6月“千万工程”启动大会召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这张蓝图连着省情、国情、世情,也连着党心、民心。这张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看得重、想得深、望得远。他不仅为实施“千万工程”擘画蓝图、立柱架梁,而且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倾心关怀、倾情牵挂、倾力指导,不断把“千万工程”推向纵深,一幅美好蓝图结出丰硕成果。20年来,“千万工程”推动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2003年至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倍,连续多年居全国省区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是全国倍差最小的省区。“千万工程”引发了产业兴旺的带动效应、生态宜居的引领效应、乡风文明的联动效应、治理有效的提升效应、生活富裕的推进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三农”领域的实践范例,构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机制。城市让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农民就地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从现在乡村巨变的全景图来看,“千万工程”这张蓝图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蓝图;是“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蓝图;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蓝图;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蓝图;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巨大感召力、广泛影响力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科学蓝图。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就要不动摇、不折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个地方的发展蓝图往往不是一届班子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每一届班子的奋斗,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20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走,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又奔向新的目标。20年来,“千万工程”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创造了围绕一张蓝图当好“施工队”,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的典范。今年6月7日,浙江省委常委会议又提出: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鄉和美”的“千万工程”的新画卷,以推进“千万工程”新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浙江新贡献。实践证明,“千万工程”的发展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所成就的伟大工程。没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就不会有“千万工程”今天的巨大成就。“千万工程”所蕴含的久久为功的发展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拓展了我们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实践证明,真抓实干才能攻坚克难,接续奋斗才能梦想成真。要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真抓实干、靠持续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认真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我们要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止“新官不理旧账”。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尤其要注意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倾向,以良好的作风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成就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从浙江的“千万工程”,我们想到了河南的红旗渠工程。历史不能忘记:1959年夏天,为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状态,河南林县县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这项规划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支持。从1960年2月红旗渠修建正式开工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14年一年接着一年干,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历史不能忘记:河北塞罕坝林场从1962年建场6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场为家、无私奉献、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终于把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变为百万亩林海,创造了新中国的绿色奇迹。历史不能忘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带领村民们连续用16年时间在山中修出一条路,实现了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伟大梦想。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磨炼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关键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当干部、干事业、谋发展当然要讲政绩,但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千万工程”之所以能一张蓝图绘到底,最根本的是树立了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又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一些地方脱离实际,违背规律,热衷搞“政绩工程”,有的急功近利,大干快上遗留“半拉子工程”;有的拍脑袋决策,不计成本搞“形象工程”;有的热衷于在统计报表数据上“做文章”,搞“虚假政绩”;有的置前任的努力和规划于不顾,刚上任就急着重提“新口号”、重换“新赛道”,不愿做鋪垫工作,不甘于抓前任未成之事,好好的发展蓝图没有绘到底。这些问题都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虚荣心滋长、党性观念不强的表现。在主题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从“千万工程”的伟大实战中,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一重大问题,要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什么是实事好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而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自觉克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努力创造像“千万工程”这样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还要有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千万工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攻克城市与乡村、硬件与软件、技术与设施、观念与机制等诸多发展矛盾和难题的宏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推进,靠的就是敢于担当、敢于斗争这个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实践启示我们:没有担当就没有作为,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今天,我们肩负任务的艰巨性、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严峻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前所未有。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能斗争。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干事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担当就要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每个党员干部既是接棒者,又是传棒者,都有责任接好上一任的接力棒,努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为下一任开好头、起好步、垒好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就伟业、实现梦想,不断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政绩观蓝图政绩
蓝图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五年蓝图
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我们的健康新蓝图
绘好国家级健康新蓝图
浅析晚清收藏家刘世珩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