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仙人为凡人
2023-09-13高小琪
高小琪
《长安三万里》的影评中,不乏关于“污名化李白”“丑化历史名人”的恶评。
电影中描写的李白,远没有诗词和语文书中那么肆意潇洒,而是一个终身渴求入仕、散尽千金也要进长安的商贾之子。甚至在父亲去世时,由于真的“千金散尽”,不得不入赘前任宰相许圉师家,与他的孙女许氏成婚。在安史之乱爆发时,还糊里糊涂地加入永王阵营,险些因谋反罪而被发配夜郎。
尽管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经电影情节串在一起,就很容易在观众心中勾画出一个与教科书上大相径庭的李白。即便电影已经努力合理化这些行为,甚至将四次婚姻减去了两次,仍有观众觉得这片子“歪了三观”。
这让我想起近几年看的两部佳片,《山海情》和《漫长的季节》。优秀的作品总离不开真实,哪怕是科幻片,也必须建立在真实的人物逻辑之上,每个角色都必须拥有真实的人性、真实的情感体验、真实的关系连接。他可以是一个自私爱财却踏实顾家的农民,也可以是一个脾气暴躁却充满正义感的警察,可以是一个聪明机智却有点儿叛逆的孩子,更可以是一个正直有魄力却嗜酒如命的官员。
李白又何尝不如是?我们爱他誉他,因他的潇洒、恣意、天真、至情至性,不因他是一个完人。
倘若是高大全的写法,我们大可以做一本“李白优秀事迹汇编”,将他人生之中最熠熠生辉的段落挑选出来,告诉观众这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是你我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是天上的星而非凡间的人。
类似的宣传品俯拾皆是,观众真的愿意买单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扮演好人,要找他坏的地方,扮演坏人,要找他好的地方。”一个经典形象,必须有真切而平凡的痛苦,方才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否则,只是一尊飘在空中的雕像罢了。而雕像,是不可能让任何人产生共情的。
在电影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好莱坞,导演和编剧们非常擅长用这样的方法与观众“套近乎”。他们会给英雄人物一些正面元素,譬如勇敢、忠诚、热血,同时赋予他们一些“小毛病”,譬如贪财、懒惰、好色,用无关痛痒的缺点来柔化核心优点,或者在正能量的台词之后搭配一句包袱,用插科打诨来软化严肃价值的输出,淡化影片的“说教感”。
或许带着孩子走进电影院的家长会忍不住担心,这不够完美的李白是否影响了孩子的价值判断。但实际上,哪怕是孩子最喜爱的那些英雄——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哪吒,也都不可能是完人。孩子们不仅能读懂他们的快乐,也能体会他们的痛苦。不仅爱他们的机灵与狡猾,也爱他们的赤诚与英雄气。
这些与平凡的我们相同却又不同、不全对也不全错的鲜活形象,每次出现,都能润物细无声地走进每一个观众的内心。
在舆论汹涌的当下,创作实在是太如履薄冰了。作者们生怕人物的缺点和遗憾会带来负面效应,只好让配角一股脑儿的坏,主角一股脑儿的好。在这类编剧的笔下、在这类观众的眼中,伟大的科学家决不能背叛爱情,妙手回春的医生决不能不甘清贫,扶危济困的小老板决不能炒作投机,一旦他们行差踏错,便立即从神坛跌回地面。所有的“大男主”“大女主”都必须套上一层厚厚的滤镜,没有污言秽语,没有天人交战,没有踌躇不定,只有一往无前的坚定与单纯。
这样的“纸片英雄”,真的可亲可信吗?
倒是《长安三万里》,当李白人到中年繁華落尽,挺着肥硕的肚腩与高适、杜甫、岑夫子、丹丘生共唱一曲《将进酒》,坐在银幕前的人们才纷纷红了眼眶。
还是还仙人为凡人罢,让观众细细端详、真切触摸这大鹏一般的恣意人生,也让观众从李白身上读懂每一个自己。
【原载《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