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3-09-13徐晓红
徐晓红
(山东汇港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山东 潍坊 261100)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发展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也是评估企业经营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具有密切的联系,也是现代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企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盈利,但是单纯依靠营业收入实现盈利是不足的,而控制成本依然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所以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环境与经营环境时,如何选择正确的成本控制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对于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标准成本法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被美国泰勒提出,1929年第四届国际会计师大会的会议主题为标准成本制度,至30年代初,标准成本系统已在国外会计系统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直至70年代末,标准成本法在我国逐渐地被运用且得到重视。
(一)标准成本法概念
标准成本法实质上是将预定标准成本作为基础内容,采用标准成本对比实际成本,通过核算并分析成本差异,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作为加强成本控制、评估经济业绩的成本控制制度,其核心在于可反映产品实际成本、记录标准成本结果,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1]。
(二)标准成本法内容
标准成本会计包含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标准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这三个组成部分具有逻辑前后顺序,制定标准成本是一个先决条件和关键。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又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此外,处理成本是实施标准成本法的目的。
标准成本计算基于数量乘以价格标准,即影响标准成本的使用标准和价格标准。成本差异是指产品在特定期间内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额。因标准成本主要是依照标准价格及用量进行计算的,所以数量和价格是导致成本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经过比较价格与数量,可更加准确地判断出现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制定出更加全面的处理方式,促使实际成本无限接近于标准成本。处理成本差异主要是通过成本差异账户发生额的计算,转结到当期损益后或者依据占比配给已售与库存存货。
(三)标准成本法适用范畴
标准成本法大多被放在产品生产品种少、技术生产较为稳定的企业中。例如钢铁企业,其具有规模庞大、生产具有连续性且产品品种较稳定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较高的标准化程度,产品材料费用在成本中占比例较大,而材料的选择又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把控,因此可将标准成本法运用于成本管理中[2]。
(四)标准成本法种类
标准成本是评价实际成本的尺度、同时也是控制企业成本的目标,在衡量企业工作业绩、尺度方面发挥中关键性作用。当确定标准成本后,会计年度无法更改,计算完成标准成本后,则需要对此类数据进行固定,以免导致标准成本变动而引起产品成本出现波动,所以需要制定标准成本时需要予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通过不同目标制定而设定不同标准成本。
1.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的目的是要求各部门促使经济效益达到最高,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产能最大化、价格及损耗理想化,将标准成本降至最低,利润提升至最高。
2.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是管理者依照企业既往生产经验进行考察,同时结合企业未来发展计划,排除生产期间可能会出现的非正常损害因素影响,经过正常产能、价格、损耗等因素制定而成。
3.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同时也是应对现目前经济发展变化时最合适的标准。
(五)标准成本法应用原则
当前企业不断地改善成本管理方式,其主要是为了确保产品成本核算能够与实际工作相符合,给予企业更有效、真实的数据,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地位,同时给管理层实施经营决策给予可靠数据支持。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大对成本的管控力度,能够给予企业更精准、及时的成本数据,从而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为了达到最佳管理效果,企业优化成本核算时还需要遵守几条重要应用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强调产品成本核算期间需要给予更加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的数据。这一原则主要可判断新成本核算得出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以此数据反映出企业现目前生产水平,与实际成本间的差值。
2.相关性原则
充分考察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制定成本核算的方法。新成本核算方式中有准确的数据、客观信息等仍然存在不足,仅能代表数据的真实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标准成本便于成本核算;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便于成本控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标准成本法使用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各产品制定出单独的标准成本,而此项工作的工作量较大,实际上要求企业各部门进行紧密的配合,因此适用于产品种类较少、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同时,标准成本的确定是标准成本法的关键步骤,制定出更准确的标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企业管理达到较高水平。在标准成本法推行并运用以来,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并且已成为成熟定式,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依然可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发挥其有效作用。
(一)控制成本
标准成本法可对企业计算材料、人力、制造费用等成本进行核算,同时结合下一年度的期望的利润目标值,计算出各项产品的标准成本,并且将此作为衡量标准,评估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间存在的差异性并分析,得出结果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有助于合理地控制企业成本,提升经营利润。成本中心的责任确定后,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车间、作业区三级成本中心,并将成本标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个人,加强考核,使奖金与成本业绩挂钩。
(二)减轻会计工作压力
采用标准成本法,销售部门可对材料入库至产品出库的各环节运用标准成本进行计量,并且不需要对单独环节再次进行成本计算,因而可以有效地简化会计工作,减少工作压力和工作量。
(三)提升成本控制与核算能力
运用标准成本法后需将各环节标准成本分散至作业中心、各部门、员工,并且各部门设定自己岗位的工作目标,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强化各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提高企业成本控制与核算能力。通过标准成本管理,确认企业的单位边际贡献,有利于企业测算出盈亏平衡点,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标准成本管理的实施,为企业正确核算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有利于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明确报价信息并分清责任
产品年度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固定的,以标准成为作为报价基础,可有效地降低因原材料波动幅度较大而出现的经济损失,或者工艺流程优化而引起的成本变动情况,标准成本法均能够更加及时、快速地计算出可靠的数据信息[3]。同时标准成本的每个成本项目都采用单独的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因而可以确定每个成本项目实际脱离标准的差异的责任归属,从而分清各部门的责任。
三、分析标准成本法在企业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
在标准成本法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下几点。
(一)企业及成本管理人员欠缺正确认识
思维模式形成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部分企业因受到固有管理思维的束缚,强调重生产、重销售、轻管理,大多数管理人员对于标准成本法概念、运用价值、意义等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从而导致标准成本法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地落实到管理活动中,导致管理人员素质低、制度不全面、管理方式落后等情况出现。
(二)欠缺专业化人才队伍
标准成本法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实施。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尚处于未落实状态、制度未健全,并且大多企业对于成本管理人员的要求较低,未开展专业化培训与工作监督制度,因此人才队伍专业性较差,无法带领企业完善标准成本管理工作。
(三)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缺少创新性
生产创造技术,技术推动生产,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方式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因部分小型企业当前成本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未结合时代趋势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因此导致成本管理效率低,企业成本支出高,无法体现成本管理的目的,标准成本法俨然成为无用方式[4]。
四、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实践策略
标准成本法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是不能对其产生过度的依赖。因此企业在使用标准成本法时,需要正确地认识其实际价值,标准成本法实际只是一种成本管理方式,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若企业的生产发展策略、经营重点发生巨大转变时,标准成本法也需适时做出改变,从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主要实施措施如下。
(一)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法需要将企业类型和发展特点相结合,让企业全员均参与到其中,将标准成本执行阻力降至最低水平,让成本管理水平尽可能地提高。标准成本法管理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企业是否能够正确地运用,让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值尽可能地缩小。
(二)制定切合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类型较多,依照成本管理战略实施成本控制,主要是将企业的现实基础作为关键,充分地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企业文化等,并且吸收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现状、企业发展态势等情况,为企业选择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成本控制方法。
(三)完善标准成本制定制度
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时间较短,部分手段、制度制定等情况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标准成本法实施道路受阻,所以工作运用标准成本法时,需要将相关执行制度进行充分的完善。
首先,制定与完善标准成本制度时,主要目标是提升企业积极性,推动管理制度完善,确保价格和定量消耗在合理范围内;其次,保障管理组织效率,结合预算组织与管理标准成本组织,联合各部门共同参与,保证标准成本法应用的连续性;最后,为了确保标准成本法正常地实施,企业还需要完善各项配套保障机制,将标准成本中所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确保工作全面地落实[5]。
(四)确保数量指标与价格合理性
企业需要依据时代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品牌优势等进行分析,不断地挖掘出更加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方式,从而确保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先进科技的投入,优化企业运营环境,让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更好地融入成本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据此制定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此外,及时地调查市场信息,给予有效的反馈,更加合理地运用并分析各项信息数据,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五)合理运用ERP系统
标准成本整合工作可借助ERP系统完成。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涉猎范围广,信息数据量较大,而由人工手动计算数据,不仅工作量大,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数据错误等情况,而将ERP系统运用于计算中,企业可依照自身情况,调整系统并得到实时信息数据,同时还能自行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生成更加准确的数据报表,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人力资源。例如,企业可通过与库存系统、工作系统的联系,输入相关数据后,系统自行生成报表,能够让得到的数据更加的精准,减少计算错误情况发生率。
五、结束语
标准成本法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可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但是其实际运用期间,仍然面临着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着手对此类问题进行解决,才能让标本成本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