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背景下的业财融合研究

2023-09-13甄椀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业财信息系统财务

甄椀

(榆林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近年来,基于财务从传统的核算型向现代化管理型的转型,财务共享核算模式被广泛开展和应用,对于企业加强财务管控、统一财务数据标准、整合信息系统、优化流程梳理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会计信息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指出,要持续促进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实现会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在此基础上,融合运用财务与业务数据,通过提升财务共享服务来实现业财融合,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财务共享背景下业财融合概述

(一)财务共享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至今,共享服务的理念诞生并发展,科尔尼咨询公司首次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共享服务的概念。简单来说,财务共享是指企业基于降本增效、增强管控、创造价值等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业务处理规则和流程化操作规则的标准化改造作为核心的一种制度安排。财务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从底层数据环节入手,统一成员单位的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体系和业务流程,强调输出数据标准的一致。

(二)业财融合的概念

业财融合的概念最早来自财政部关于管理会计应用原则的描述,其内容强调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应当在相关的环节、领域,依托业务流程,使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来有机融合业务与财务。据此,“业财融合”开始被学术界广泛讨论。从这一名称的基本词义来解读,也就是指业务与财务相互结合、融合发展。企业通过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把财务从侧重事后核算转变成更加关注企业经营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从而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与预期的偏离程度,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财务对企业的价值管理。

(三)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1.有利于数据共享,发挥财务共享的数据生产力

从数据的角度来看,传统财务关注焦点在于企业的“票账表钱税”,这些内容其背后的数据是企业经营的结果数据。财务拿到的用于报销或记录成本的票证往往为事后获取,依据已经发生的业务开展纳税活动,针对已经出具的账表做财务分析,传统的财务活动对企业经营成果的事后评价上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财务共享的建立,财务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将数据触角深入到业务前端,通过深度的业财融合,除了获取结果数据,还可以采集企业业务活动中的交易数据、过程数据、行为数据、环境数据[1]。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数据来源可以获得极大的拓展,财务的数据采集从经营事后延伸到事前事中,并可以据此开展相应的数据采集及应用工作,使财务的小数据集变为大数据,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的数据生产力。

2.有利于战略决策,辅助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落地

立足于规模经济和流程再造等理论,企业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将企业架构内的各分子公司的核算型基础业务统一起来进行处理,重塑业务流程,提高核算效率的同时释放出一定的财务能力用于支持企业的经营与决策。在这一背景下,业务与财务部门加强相互协作的深度、共享数据,通过深度的业财融合,财务共享无论是在数据获取的及时性还是数据的质量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高质量的数据是企业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由此,业财融合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撑方面,财务共享背景下的业财融合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3.有利于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以及识别应对

“大智移云物区”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给财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财务共享便是技术进步发展之下的产物,使财务的规模化、标准化、流程化作业成为可能,便于财务在此基础上深入业务的各个环节,对财务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正向的作用[2]。

首先,基于流程再造,财务共享通过再造企业内部的同质业务的处理流程,影响业务与财务信息的传递方式,规范业务的运作方式。比如在授权审批环节,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系统使企业的授权体系完整落地,节点上的人员可以跟踪具体业务的审批流程并实时获取每一环节审批人的审核意见。

其次,财务共享的运作需要依赖平台化的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内部控制的重点,在信息系统的关键节点中植入控制规则,保证内控措施的有效落地。比如在系统中提前置入预算控制规则。

最后,财务共享通过运用先进的感知技术,如OCR技术,对企业获取发票的真伪进行查证,这类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应对以往利用票证进行舞弊的行为,提高财务数据的可靠性,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背景下的业财融合对优化企业的控制环境、落实控制规则、获取信息数据及监督检查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二、企业推动业财融合的难点

(一)融合观念薄弱,组织机制制约

首先,企业缺乏业财融合的观念,从企业的管理层到员工还存在着固有的思维惯性,对财务的定位还局限在传统的报销、核算及对业务的事后监督,没有认识到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财务也在大刀阔斧地转型发展,可以通过业财融合为业务提供专业化的数据支撑服务和风险防控保障。其次,在企业的经营中,财务与业务的工作重点、职能定位不同,财务被定义为企业的价值守护者,而业务才是企业的价值创造者,财务与业务之间存在一道人为的界限,认为财务与业务应当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组织机制制约了当前的业财融合。

(二)数据信息传递不畅

一方面表现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企业原有的信息化建设以各个部门为中心自主开展,通常以购进国内外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信息系统服务来构建企业的管理系统,受制于软件商所开发系统的兼容性和延展性,财务、人力、供应链等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可能存在不一致,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数据在信息系统间的传输需要依赖人工导出与导入,这一过程还有可能因为人工操作的失误而导致基础数据的错误。

另一方面是在数据标准上,由于企业应用多样的信息系统,因而需要构建统一的主数据标准,以实现数据的一次录入多次共享,其主要内容包括客商、材料物资、人员、部门、单位组织等。当前大多企业缺乏多系统应用背景下的公用基础性标准化数据,即缺乏统一的主数据标准。企业主数据管理的缺失可能对业务与财务信息的传递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人员结构单一

首先,传统的企业组织分工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和定位较为单一,多数的财务人员懂财务但是不懂业务,对具体的业务缺乏敏感性,不了解业务的流程和内涵。同时,又有极少的业务人员是有财务知识背景的,业财人员各自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融合性的知识结构成为制约业财有效融合的因素之一。其次,财务与业务人员之间缺乏协作沟通以及人员流动的有效路径,财务人员难以深入到业务前端去了解业务,业务人员亦没有流动到财务组织学习的交流通道,这也成为制约业务财务深度沟通融合的一个原因。

三、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策略

(一)加强战略协同,优化组织机制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共享、融合、协同”的理念,从价值创造、价值融合的角度认识业财一体化的重要性,打破原有财务与业务组织间的固有限制,解决业务与财务的沟通问题,明确在财务共享框架下确立业财融合的目标、具体内容、实施要求、岗位设置、评价体系等[3]。

其次,国内有关专家提出,传统分工协作体系的组织,生成于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社会的,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传统的分工协作模式已经不再适用[4]。因此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新的经济形势时,企业的领导要从组织的层面进行转变,把以前的组织形式从业务组织型转变为价值组织型[5],把以往各部门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价值管理,由此,业务部门不能一味地以目标结果作为行动的出发点而忽视过程,财务能够切实以提高价值创造为核心、在业财融合的变革中树立为业务服务的理念,一切为了业务,一切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计划。

最后,企业要在变局中寻找组织机制的最优解,继而立足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创造有利于实施业财融合的环境氛围,确保基于财务共享的业财融合得到制度性的保障,使其开展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财务与业务高效协同,持续发挥出业财融合的实际效能,最终实现业财融合效率、效果的统一。

(二)深化财务共享,实现大数据管理

第一,财务共享是业财融合的起点,其深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实现业财融合。财务共享对业财融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财务组织机制的变革,财务共享着力借助集成的信息系统将大量事务性的核算业务以标准化、流程化的手段进行处理,帮助财务组织从传统金字塔型的结构向扁平化的组织形式转变,并将财务分化形成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格局模式,一方面释放出人力用于从事辅助业务的活动和战略决策中去,另一方面从组织变革角度加速了财务与业务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互,模糊后台职能部门与市场前台的边界,提升财务对业务需求的反应速度[6],还使得大量的数据沉淀到了财务共享平台上来。

第二,通过加大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以科技赋能财务共享的实施,进而促进业财融合。企业在既往的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以单一部门的管理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企业的相关信息系统,存在功能重叠和主数据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例如人力资源系统与财务系统对组织、部门、人员的编码等可能存在不一致,导致重复建设以及数据整合困难。企业通过深入实施财务共享,加大对数字建设的投入,可以有效整合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或者在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搭建数据接口,又或者从财务端推动业务端进行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布局,解决数据标准的一致性问题,实现数据在业务系统之间的无障碍传递。

另外还可以实现对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实时采集,采集的维度亦可从企业的内部数据源拓展到外部数据源,其中内部数据源主要存在于企业的业、财系统,布局了云服务的企业有一部分甚至全部的数据存储于云端,外部数据源包括网络数据、APP、开放型数据库等。企业应用财务共享通过大量采集内部与外部数据,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大数据样本,用以掌握自身的经营情况、客商的情况、行业的情况以至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而构建企业的数据仓库,从数据治理的角度强化数据的流通与共享,构建数据分析模型,为企业的业财融合和战略决策服务,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深化财务共享的实施,其要点包括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以链接财务与业务,实现业财的有效融合。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对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通过应用财务共享,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去掉无附加值的环节,以提升流程的效率。再造的过程遵循“识别需求—再造流程—测试流程—反馈—重新制定”的思路,通过流程的持续改善与调整,能够优化业财的融合路径,还能在其中加入关键控制环节,以加强财务对业务的过程监督,强化对业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三)运用管理会计,推动业财融合

企业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的手段来实现加强财务与业务联系的目标。

首先,动态的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在业务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控制业务的资金活动,做到“无预算无资金、无预算不支付”[7]。预算的编制要以企业的战略计划为导向,在实现战略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预算指标,全面预算管理是沟通战略与业务的桥梁;全面预算在编制—沟通—修改—执行—反馈的运行过程中,财务与业务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财务对业务活动的过程监督。

其次,由财务部门推动业务部门实施成本管理,可以推动业务部门主动实现精细管理,财务深入到业务,一要确立成本管理的目标,二要深入研究相关流程,识别无效和不增值的环节,实现对成本的优化。

企业推行财务共享的模式,能够在信息系统中嵌入预算控制与成本管理的相关模块,在相应业务财务活动的具体环节设置预算控制标准、建立成本预警模型,财务共享的数字化建设能够强化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手段对业务的支撑和监督的能力。

(四)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业绩评价

企业的任何一项管理变革都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企业在财务共享背景下的业财融合要着力优化人才的结构,其实施需要依托懂财务、知业务、会IT的专业人才。在企业的现有人才结构中,人才的专业性反而制约了其融合性的发展,多数人员只是某一方面的专才,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了解不深、研究不足,因而在企业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难以融通性地发挥价值。因此,要拓展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现有人员对业财岗位的适应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引进具有多元背景的人才,以补充企业的人才队伍。对企业来说,应当通过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来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畅通业财岗位员工的晋升通道,从而激励人才的进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以人才促发展格局的形成,推动企业财务共享背景下的业财融合。

四、结束语

技术的进步给企业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当前大型企业广泛推广财务共享的背景下,如何借助财务共享的深化推动企业的业财融合、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企业当前应当面对的一项课题,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业财信息系统财务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水利财务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