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下智慧审计的探究

2023-09-13沈阳大学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8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可视化人工智能

朱 昊 孙 宇(沈阳大学)

一、引言

智慧社会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制度保护到机制转型是智慧社会治理的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通信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审计思维与审计模式已然无法适应现代化审计工作的需要,传统审计工作主要侧重于经济范畴,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意味着我国已经步入数字经济建设的新时代。审计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趋势不可避免。如今,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不仅要考虑传统的经济范畴信息,还需要考虑信息风险与信息制度、数据存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源代码、应用等方面的信息。由此可见,转变传统的审计思维,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实现以技术融合为载体的智慧审计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机构应协调统筹社会各层力量,实现审计智慧化管理的目标。

二、人工智能下智慧审计在理论层面的探究

(一)智慧审计的概念

智慧审计是指将审计信息最为基础的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输,最后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作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决策、经营及确定发展方向的依据之一。智慧审计是信息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是不断发展、迭代、融合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智慧社会”的概念之后,借数字化发展赋能之势探索审计发展新模式势在必行。如今随着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抽样审计模式的基础已经彻底被动摇。智慧审计极大程度上扩大了审计数据的采集范围,在数据的整合过程中会得到众多异常数据关系,从而形成数量庞大的审计线索。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管理、分析与挖掘、展现与应用于一体的智慧审计应运而生。

(二)智慧审计的兴起

当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人工智能的出现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极大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效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智慧社会”的概念,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建设以及发展中的投入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传统产业逐渐趋向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审计工作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向智慧化转型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在人工智能环境下,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智慧化审计业务的需要,因此需要迈出新的一步。基于此,智能审计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未来审计发展的主要形式。智慧审计是将传统审计业务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利用人工智能自动采集、分析相关数据,实现审计目标,在新的审计思维、审计模式的指导下开展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比,智能审计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智能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智慧审计业务流程

随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数据、音频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审计行业也是如此,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智慧审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处理,智慧审计不断地展现出其优势,传统审计模式已逐渐无法适应现代审计业务的需要,将审计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审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智慧化的审计平台中,审计业务的流程与传统审计业务相比更加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

1.重复性审计业务流程

计划阶段。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审计机构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于被审计单位信息的采集、业务性质以及业务流程等。审计人员能够审计项目应按照审计署的要求,在严格的财政和人力资源限制下进行。此外,在制定具体的审计项目计划之前,审计人员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新分析和确认审计项目和优先审计范围,以防止在同一时间进行多项或重复审计的问题。

实施阶段。包括编制审计工作报告、实施计划和通知等流程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审计人员面对的是一个实时的、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数据的电子化、管理的程序化、交易的数字化都会给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便利,审计人员能够采取人机交互的模式,以计算机作为介质完成审计工作的交接、授权等任务,节约了时间成本,大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生成结果阶段。一份审计报告,能够利用AI技术自动分析审计工作报告、证据表和实施计划之间的联系,确定工作报告和证据表之间的定性信息、数据和问题差异,查找计划中未实施的程序,包括审计建议、风险预警和项目基本信息。审计报告经过审核后出具审计意见,再通过服务器发送给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要在线实时跟进,落实被审计单位的改进情况是否合规。

2.特殊性审计业务流程

特殊性审计业务流程无审计项目计划,而是以特定方式启动,以临时分配或实施的审计事项为专项审计事项。特殊性审计业务的流程主要包括:首先,审计人员根据项目情况将审计业务分配到具体的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将审计业务进行分析和归类。其次,审计部门将审计项目信息录入系统,由智慧审计平台自动生成审计计划草案,提交给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并生成执行方案。最后,将工作文件、鉴证表和实施方案进行关联分析,将审计结果进行输出,生成审计报告。

(四)智慧审计的典型特征

1.数据化

广范围的“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推动了互联网信息化的纵深应用,审计人员能够利用大数据给审计赋能,实现海量动态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预处理,包括对数据的采集、加工、分析、筛选、存储与管理。

2.自动化

全方位的“自动化”:减少了手工工作的重复投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转变,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将工作流程从事后的抽样检查转变为事前、事中的全样本检查,对具体的审计业务进行自动化处理。

3.智慧化

提供更智能的审计解决方案;分析和扩展审计模型,帮助提高其有效性和效率;通过提供及时的洞察力和反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风险预测做出快速反应,使整个审计业务流程更加合理高效。

三、人工智能下智慧审计在应用层面中的探究

(一)大数据智慧审计平台的构建

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融合的最新产物,对审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审计方式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审计业务的需求,全方位构建智慧审计平台势在必行。一般而言,智慧审计平台为审计工作者提供一个可操作平台,从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作业分析以及审计风险预警监控等方面展开,建设审计数据集市、管理系统、风险监控中心、可视化平台等业务领域,重点关注财务、销售、资产、资金数据分析。

智慧审计平台作为一种审计作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性探索,减少了基层审计人员的重复式、机械式工作,节约了审计时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效能。面对多样化、海量动态化的数据,智慧审计平台提高了数据挖掘的精度,对审计项目中的疑点进行深度分析、挖掘、细化区分,并将指标进行汇总。

(二)智慧审计模式下的可视化应用

在智慧审计模式下,随着数据的采集范围不断扩大,数据逐渐显示出海量动态化、多元化的特征,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精确提取和分析也成为当前审计业务需要完善的主要问题之一。可视化技术能够将数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图表和图形的形式展开,将数据映射到二维或者三维空间上,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让信息使用者快速理解并发现其中的模式与规律,从而进行分析研究。可以通过建立可视化模型来展开数据审计,以远程数据分析+现场突击检查为主,将远程数据分析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以现场检查作为审计实施的重要手段。将可视化管理模块、分析方法选择模块、可视化监控模块相结合,共同构成审计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可视化技术通过近年来不断的发展,正在逐步实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在医学、交通、商业、建筑、城市规划等领域。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审计人员及信息使用者的预见性,促进其做出科学决策。可视化技术也是在智慧审计发展中最为迫切的一项技术需求。

(三)智慧审计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审计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探究数据综合分析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判断智慧审计系统的运转及实践成果是否高效具有重要意义。在智慧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众多动态化的审计数据,首先应建立智慧数据仓库对海量数据进行广泛采集;二是积极联通各部门业务系统,搭建联通业务系统“通道”,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最后从微观角度针对“预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建立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人工智能环境下智慧审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审计人才缺口扩大,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当下智慧审计领域在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均存在大量空白,同时掌握大数据信息技术和审计专业知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极其稀缺。随着技术的发展,智慧审计工作对审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智慧审计属于新兴领域,相关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刚刚开始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化审计转型,总体进程比较滞后,同时掌握信息技术和审计专业理论的优秀毕业生较少。

大数据审计技术引入时间短,大部分现有审计人员对Python、R 语言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尚未熟悉,审计人员对其可视化应用的创新开发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地域来看,一线城市审计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比较普及,对于智慧审计的应用接受程度较高;而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审计人员对于大数据审计技术的应用比较少,智慧审计建设工作并未普遍展开,未形成深入挖掘的态势。

(二)智能审计项目成本负担加剧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审计过程中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使审计人员投入到更高水平的工作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业务的负担费用。然而,审计项目本身存在着一系列成本使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负担加剧,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控。首先,针对开发成本和外包成本,事务所可以选择内部开发、外包给厂商定制开发或是与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不同的方案意味着不同的收益率;其次,由于智慧审计发展时间尚短,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尚不完善,必须对智慧审计进行全流程监督以确保其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业务流程的优化需求增加,相关的人工管理成本也会持续上升。最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迭代发展迅速,无论是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来说,科技投入成本无法避免,审计部门必须合理利用智慧技术以满足现代化审计业务的需要,并不断进行升级更新。

(三)智慧审计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行业中智慧审计制度尚不完善,智慧审计的执行缺乏配套的参考规范,使得智慧审计无法有效实施。由于智慧审计数据具有多样化、动态化的特点,不同行业、企业的专项数据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审计流程制度无法一概照搬,需要对设计方案的设定依据相关准则进行精准判断和专项评估。

五、强化人工智能智慧审计应用的建议

(一)开发信息审计课程,完善培养体系建设

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审计的工作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建设下,对于高级审计人才的培养变得十分必要。在培养过程中,要使审计人员在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熟练地将高信息技术应用到审计实务中去。在智慧审计的开发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与审计工作部门以及企业、高校等机构进行合作,让专业化的审计人员参与到设计开发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满足实践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开发信息审计课程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开展大数据操作技术培训,而是要切实结合智能审计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发出人工智能审计等专门课程体系。在内容设计上,使理论与实务相结合,避免仅仅停留于表面操作的培训,而陷入本末倒置的教学困境。

(二)合理控制审计成本,降低审计负担

审计机构应坚持成本效益原则,聘请管理团队对审计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并定期对智慧审计项目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减少无关成本的消耗,提高智慧技术的使用效率。无论对于内部研发、合作开发,还是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技术公司,都应充分准备前期调研及预算工作,力求在保证审计项目质量的同时,致力于将审计成本降至最低。

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应根据审计业务的实际需求,针对客户的需求改变以及审计目标的不断变化,对人工智能进行改造升级,以低成本获取高收益,降低审计负担。

(三)建立和完善智慧审计监督管理体系

智慧审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监管。对于智慧审计的监督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运行。首先,必须依托安全的内网将智慧审计实施过程中出现审计风险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这要求系统对平台数据进行多重备份。其次,应配套专门的维修人员实时监控智慧审计平台,定期对平台进行安全性测试、维修和检查。最后,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的平台运行条例,以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转。例如,需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严惩参与不当操作的各方,确保平台运作的透明度。

现有审计层面的法规,显然更适用于传统审计模式,而无法适用于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智慧审计。此外,中国的法律法规在保护数据隐私、安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方面都还尚待健全,相关领域的工作也需要规范化。

六、人工智能下智慧审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

(一)大幅提高审计效率

在新环境下,审计部门能够通过对现存的审计思维、审计方法措施,对当前现有的审计方式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对于审计工作不断地优化改进,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保证审计业务的质量要求。同时,随着智慧化环境和高技术发展对审计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市场供需促使各审计部门引入智能审计工作平台及工作模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方式有效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审计工作向现代化、科技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和工作理念也应该不断改变,当下的市场需求环境和时代背景倒逼审计部门不断地探索新的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逐渐从严谨开始向高效率与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审计部门要不断地更新理念与工作方式,采用科学化的模式,将智能化的先进审计理念和方法逐步融入到科学的发展中,从而有效地实现传统审计工作方式的创新,建立审计新生态。

(三)利于审计新体系的有效构建

以科学的方式确保审计工作,相当于有效地控制其质量、安全和测试,使审计业务系统化、规范化。在新的审计业务需求环境下,合理的、正确的审计对整个公司组织或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审计系统将有效地引进新审计理论和技术,颠覆原来的审计体制和会计制度,逐渐构建出理论完善、实际操作功能强大、更加科学严密的模型和技术,有效颠覆原来的会计环境,有效形成新环境下的新形势,促进中国现代企业新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推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新形态的呈现和发展。

七、结语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被视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其目的则是使计算机代替人类实施主导的一系列行为,以便将过去由人类完成的工作由计算机代替,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工作自动化的程度,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工成本投入,为审计行业带来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理论上,智慧审计打破了传统的审计模式与审计观念,用全样本审计取代传统抽样审计。数据采集范围的扩大转变了风险评估程序的模式,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实务方面,一是由于数据采集范围的扩大,要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重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二是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通过建立数据仓库,运用关联分析等方法,已发现相关关系,分析异常数据。三是构建大数据智慧审计平台,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分析、预警、整合,是开展智慧审计工作的基础。针对智慧审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着重从培养体系、系统监控和完善制度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智慧审计监督全覆盖,为提高智慧审计监督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可视化人工智能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