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大湖畔的水乡渔村(散文)

2023-09-13缪丽霞

飞天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湖桂兰渔村

缪丽霞

西大湖有一千多个泉眼呢。

给朋友介绍西大湖,我总是要强调“一千多眼泉”这句话。这么多泉眼聚集,即便在南方也不多见,作为西北边陲小城,千里河西走廊上的普通村镇,缺水是常态,干旱是常态。而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我知道人们对于水,尤其是泉水或多或少是有点偏爱的,因此,每次给朋友们介绍西大湖,内心里多少有点炫耀的成分。西大湖就在312国道边上,离张掖古城十二三公里的路程,这几年已经成了城乡休闲的热门打卡地。

第一次知道西大湖有泉,是十几年前慕名而来吃虹鳟鱼。正值天寒地冻的时节,万物萧瑟,田野里一片空旷,远处的祁连山没有了树木庄稼的衬托,更显得苍茫冷峻。黑河结了冰,满河滩的石头裸露在冬日里,无声地诉说着西北的坚硬粗犷。黑河南岸边的西大湖却是柔软的,和远山近树坚硬支棱的线条对比鲜明。鱼池里的金鳟鱼和虹鳟鱼生机盎然地逆流而游,水池里真是流光溢彩,着实惊艳。更让人诧异的是池中流动的活水不但清澈见底,远远看去似有雾气笼罩,冬日的鱼池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难道这水是热的?养鱼的农人告诉我们这里有很多泉。这确实颠覆了我对家乡甘州的认知,泉眼无声惜细流,想起喜欢的古诗,原来甘州也有泉水,原来天寒地冻的大西北冬日里也有泉水可以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泉眼咕嘟咕嘟地往外冒水,任谁听了,都会对这个地方立马产生好感,百泉争涌的西大湖就在我的一次次介绍中,变成了亲朋好友向往的地方,尤其是外地的朋友,感觉西大湖正是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这个夏天,当我再次和朋友们一起站在西大湖的水乡渔村时,接待我们的村主任纠正了我的错误,他说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整个西大湖沼泽湿地面积358.9公顷,有一千眼左右的泉眼。

一千眼泉啊!得有多么充足的地下水,才能有一千多个喷涌而出的泉眼呢。村主任介绍说,西大湖是甘州区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更是全区唯一一片未开发的原生态湿地。甘州不干水池塘。却原来,从小听过的谚语,说的正是西大湖啊!

西大湖地属甘州区明永镇的下崖村。小时候,我们村里的姑娘李桂兰嫁到了明永下崖村。那是我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李桂兰是我家的邻居,和我妈关系亲密,她出嫁的那天,一辆皮车来接亲,我妈和村里十几个叔叔婶婶们坐在高大的皮车后面去送亲。我们小孩子看着马拉着皮车渐渐走远,无端地觉得“下崖”这个名字太难听了,断定这地方必定崎岖不平,山高崖险。“都下到崖里去了,有啥好的?”我们用言语的不屑、輕蔑来表达吃不上席、坐不上马车的怨忿。奇怪的是这样随口而出的话,竟然深刻地留在了记忆中,以至于从那以后很多年,我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下崖是一个不大好的地方。有一次,李桂兰回娘家骑了一辆崭新的“飞鸽”自行车,在当时很是风光。我妈和村里人都觉得李桂兰嫁到了好地方,说下崖村水多地头宽,庄稼收成好。

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让一切都如高铁般不断提速。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村庄的样貌早已几经变迁。从零散的土坯房到整齐的居民点,从热闹的居民点到小康楼,农村人的生活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和所有的村镇一样,前几年的下崖村,留守村庄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李桂兰他们年轻时修建的房屋院落,砖瓦结构的四合院,花了半辈子的积蓄和心血,按传统的计划是要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住上个几代人的。哪知道只住了十来年,院子里就剩下他们老两口了。老伴儿快七十岁了,李桂兰小几岁,也过了六十。好在身体还算健康,腿脚麻利,两个人种了三四十亩地,守着偌大的院子,日子忙碌踏实,却冷清得很。儿孙们只在年头节下回来,吃顿饭,热闹个一天两天,又都匆匆忙忙地回去了。平日里也是各种事情,回一趟家总是来去匆匆。孙子孙女都陆续到城里上中学,再到外地城市上大学。大孙子已经参加工作了,不愿意回家乡来。

老两口农闲时节也到城里的儿子家里住几天。李桂兰常和我妈一起到街头公园里聊天,她说下崖村现在百分之八十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前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鸟儿一样呼啦啦往外飞。考了名牌大学的,毕业后想尽办法留在大城市;考得差一点的,也要去繁华的城市打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就业理念的不断更新,让年轻人的选择更加多元化,种地再也不是新一代农人的唯一选择。曾经热闹的村庄安静下来,曾经热闹的居民点院落空空,春天鸟雀翻飞,秋天落叶缤纷,有些院落好多年没有人居住,已然坍塌,弥漫着淡淡的荒凉。也只有过年前后,村庄才会恢复短暂的热闹,可年一过完,大部分的院子又空了,居民点街道上也空荡荡的。有什么办法呢?李桂兰说,村里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地里又挣不到几个钱,当然留不住年轻人。

李桂兰的担忧,其实也是镇村干部的担忧。镇政府也在想办法,要让村庄的闲置资源“活”起来,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人走进乡村,提升乡村振兴的成色和质量。

下崖村离城近,西大湖湿地草甸就在黑河南岸,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有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地理优势。往南不远处的黑水国遗址,张掖人称黑水国为“老甘州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在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史料记载,黑水国是汉代张掖古城,西汉之前匈奴移居张掖,是小月氏王城。《甘州府志》称:唐为巩笔绎,元为西城驿,明则称小沙河驿。隋代韩世龙驻守,得“栆梨(早离)”警示后连夜撤离,一夜间被风沙掩埋,只留下残垣断壁。现在的黑水国古城内依然青砖汉瓦遍地,有很多子母砖。据说前些年,附近农民平田整地,还能捡到刀剑残片。市博物馆的展厅里,陶仓陶俑等大量的汉代文物,都来自黑水国遗址。而两千多年前,距此不远、水丰草美的西大湖就是月氏、匈奴的繁衍生息之地。

依据下崖村所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特色资源,区上请西安的专家来量身设计,以西大湖为中心,把下崖村打造成集文化展示、生态田园、特色养殖、农舍民宿、湿地观光、影视拍摄为一体的乡村田园公园型旅游综合体。2020年,“西大湖草原水乡渔村”项目正式启动,这既是对旧有村庄面貌的翻新,更是对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

说干就干,镇村干部和帮扶企业联手协作,一边筹备资金,一边做社员工作,拆除了李桂兰他们四社的老旧房、空置房三十八院,“一对一”建成了三十八院民宿院落,整体命名为“水乡渔村”。

昔日的下崖村立馬旧貌换新颜,摇身一变成了今日的水乡渔村,就像武侠小说中施了高超易容术的女子,浑身焕发着青春靓丽的光芒。三十八个崭新院落,白墙黛瓦,绿树红花,不讲求整齐划一,偏要错落有致。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具特色。门前的湖塘碧波荡漾,鱼游水底,亭台栈桥与街巷相连,一派清新秀丽的江南气韵。在雄浑的祁连雪山衬托下,水乡渔村与西大湖湿地湖泊浑然一体,壮阔秀丽,正是罗家伦诗句“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真实写照。

村庄的颜值上去了,内涵更要提升。新时代新农村,不仅仅是美景新房。镇上请作家来,请书画家来,请文化学者来,请民俗专家来,挖掘整理地域特色文化,创作诗词书画作品,让水乡渔村的悠久历史和独特资源渗透在建设中,蕴涵在管理服务里。于是,客厅的墙上有了书画作品,每一个院落和亭台楼榭有了征集的楹联佳作,书法家们的翰墨飘香。古香古色的水乡渔村名副其实,西大湖畔的下崖四社山环水抱。这里既是原居民的村庄,也是风光旖旎的特色景区,很快就成为整个甘州区乃至张掖市距离城市最近、自然景观丰富、人文历史深厚、交通最为便捷的宜居宜游打卡地。村庄里又热闹起来了,李桂兰和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村庄变成了城里人羡慕的地方。每到节假日,慕名而来参观游玩的车辆游人络绎不绝,对地处塞北的水乡渔村赞不绝口,艳羡不已。

去年初秋,我参加了文联组织的西大湖水乡渔村创作采风活动。正是乡村最美的时候,西大湖天蓝草绿、大小溪流纵横交错,湿地草甸宽阔延绵,坦荡如砥,犹如绿色的波浪随风起伏,一直铺排到天边,让人恍如置身于广袤的草原。茂密的草丛中,一条小河像一道闪光的白练安静地流向远处,仿佛融入了蔚蓝的天空。走在河边,满眼新绿浸透了澄明的河水。无需任何滤镜,手机随手一拍就是绝美的风光大片。村书记介绍说按照规划,西大湖要建设影视基地,与黑水国南城、北城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公司化的运营模式,从而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文友们都说这里的确是拍电影的好地方,既能拍武侠片,又能拍文艺片。

焕然一新的村庄,新时代的农人,让人羡慕的地方还多着呢。如诗如画的水乡渔村,依然是村在水中、水在村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村庄。有好几家院子已经住了人,进了院门,花香弥漫,屋前是花园,屋后是菜园,茄子辣子西红柿豆角黄瓜一片欣欣向荣。有的院子还设有烧烤区、车库,一应齐全。屋子布局大多三室两厅,厨卫宽敞,俨然就是独家别墅。我当即给远在汉中的朋友发视频,她是神交多年的诗友,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来张掖几次,写了很多关于张掖的诗篇,心心念念要在张掖买一个院子,实现多年来“诗与远方”兼得的梦想。刚好村支书介绍,这些特色院子除了原居民居住,也对外租售。原来的三十八户农民,有好些人家前些年在城里买了楼房,子女在外工作,不回来居住,还有一部分村民住在村里的小康楼,也想把属于自己的院子长期出租,真可谓两全其美。我们一边走一边逛一边拍视频,细心的朋友注意到,每一家院子门口都有一块大石头,刻着 “孝悌”“友善”“诚信”“友爱”等词语。朋友是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她说,潜移默化、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才是村庄的灵魂。我深以为然。

春天的一个周末,天气晴好,我开车带母亲来水乡渔村做客。李桂兰早早就等在村口,一见面,就拉着母亲的手,说起自己的孙子,毫不掩饰内心的自豪。过年期间,李桂兰在大城市工作的孙子回到家,看到村庄的变化,惊呆了,他说没想到自己三年没有回家,村庄给了他超大的惊喜。他用手机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引来好多人围观,还说要亲自来体验新农村生活。李桂兰说,过年期间,孙子一直拿着手机拍拍拍,不仅拍村子,拍远处的祁连山,还拍爷爷奶奶干活做饭喂鸡喂羊,让爷爷奶奶说土得掉渣的张掖话,说他的手机上有几万人在看。李桂兰不懂什么粉丝、直播,更不懂自己一个乡下老太太说话干活有啥好看的。让李桂兰高兴的是,孙子这次回来,决定不走了,要回乡创业,就在西大湖湿地,原有的渔夫山庄附近,搞一个星光露营基地。李桂兰不懂这些,但孙子能回来,老两口就高兴。

——这不,还没有完全建好,就来了好多游客。城里人一到周末就开着车来了,自己搭帐篷,自己带吃的,烧烤、唱歌、打牌、摆各种姿势拍照,他们会玩得很呢……

——还做什么直播,拉着我去说话,聊天。说是网友爱看,要吸引更多流量,还说流量就是挣钱……

——天一热,客人来的也更多了,附近的不必说,民乐、山丹、肃南的也开车赶来,从鱼池里捞鱼,现煮的鱼汤,很好喝呢,等会儿你们也去尝尝……

我跟在后面,看她们老姐妹俩手拉手边走边聊,偷拍了她们俩的背影,近景是爬满了南瓜秧的院墙,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在拍抖音,远景是绿草蓝天,更远处,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责任编辑 韩 露

猜你喜欢

大湖桂兰渔村
小渔村的变迁
巧解含三角函数的导数问题
意大利五渔村
小秦岭大湖金矿区深部矿体原生晕特征及其找矿应用
夏日小渔村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天 水 间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摄影
碰碰船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