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外伤如何正确急救

2023-09-12裴军强,李娟

人人健康 2023年13期
关键词:外伤颈椎颈部

颈椎是人体重要的骨骼结构,较容易受到外力损伤,因此颈椎损伤成为外伤的常见类型。在剧烈运动、交通意外、暴力击打等事件中,颈椎外伤的发生率进一步升高。但是,颈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布,损伤后若不能妥善处理,就容易引发继发性损伤,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致残等。因此,发生颈椎外伤时,应做好急救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颈椎及周围软组织。但是,社会大众对于颈椎外伤急救的了解有限,为此有必要说一说颈椎外伤的那些急救措施,提高人民群众对于颈椎外伤的急救水平。

1.什么是颈椎外伤

颈椎外伤是指颈部剧烈活动或外力冲击引发的颈椎损伤情况,可导致一系列症状表现,严重者可导致形态改变,具体症状如下,可作为鉴别、分析的参考资料。

(1)疼痛。疼痛是颈椎外伤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主要原因为骨骼及软组织损伤引发出血、水肿情况,并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大量致炎、致痛因子分泌,因此患者会感觉局部疼痛。例如,颈椎韧带、骨骼损伤后可导致局部疼痛,疼痛与损伤程度往往呈正相关性。较大的外力导致的骨折脱位,并可引发剧烈疼痛,需及时处理。

(2)活动受限。颈椎外伤后可导致局部肌肉痉挛,因此可影响颈椎正常活动,主要表现为活动度下降、关节僵硬、疼痛等。颈椎关节损伤及骨折脱位的患者,活动受限症状更为明显,可通过该症状判断患者存在颈椎外伤,尽快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形态改变。颈椎遭受暴力损伤时,可引发严重的骨折脱位及肌肉软组织损伤,患者可出现颈椎外观畸形,主要表现为向左偏、向右偏,或者低头后不能抬头等,需尽快控制患者颈椎损伤,避免外观畸形后进一步加重颈椎外伤。

(4)其他症状。除疼痛活动受限、形态改变等症状外,颈椎损伤还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例如四肢运动能力下降、感觉功能减退或消失,反射功能障碍等,患者手脚无法自主活动,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此时提示颈椎损伤已经影响到脊神经,需尽快妥善处理,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部分严重的脊髓损伤患者,可出现完全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身体躯干的痛觉感觉消失、大小便失禁等,危险性极高,需尽快送医院治疗。

2.如何采取正确急救措施

颈椎外伤发生时,患者远离医疗场所无法立即得到正确救治,因此需要社会大众具备正确急救的意识,提高急救能力,及时救治身边发生颈椎外伤的人员。

(1)观察患者受伤的环境。颈椎外伤发生时,不要立即去搀扶或移动患者,应尽快观察患者周边的环境,结合患者体位情况,在减少移动操作的基础上轻轻调整患者体位,使其平躺在平地上,注意尽量避免搬动头部和颈部,避免引发二次损伤。同时,应立即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等,改善现场通风情况,避免人员围观或扰乱救治现场,减少颈部二次损伤风险。若患者处在危险环境中需搬动患者,尽快离开危险环境,考虑采用床板木板担架等物品转移患者。

(2)保护头部及颈部。在急救人员未到达现场前或未获得专业急救人员指导前,禁止搬动患者头部及颈部,切勿盲目移动患者,避免损伤部位出现骨折位移或进一步损伤脊髓和软组织。若必须搬动患者,则选择支撑性较好的担架、木板转移患者。调整搬运物的方向,将患者平移至搬运物上,搬运过程中尽量避免牵拉、转动患者颈部及头部,降低二次损伤风险。若患者身边有颈托等物品,应先帮助患者佩戴好颈托,发挥固定作用,然后再转移患者,有助于减少转移过程中的颈椎损伤。

(3)保持呼吸道通畅。颈椎损伤后容易影响呼吸道通畅性,因此应尽快检查患者呼吸情况,避免患者出现窒息症状。患者转变为平稳体位后,立即检查呼吸道通畅性,及时清理患者口鼻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使气道保持通畅。对于颈椎损伤后出现呼吸紧迫、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医治疗,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实施吸氧、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或插管等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血氧状态,避免缺氧引发脑组织及其他多器官损伤。

(4)完成现场急救后再转运患者。若患者受伤时距离医院较远,甚至远离人群聚集区,应注意保持头、颈部及肩部制动,尽快拨打120 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如实叙述患者受伤情况,并讲解当前所处环境及具体位置,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帮助患者固定头颈部及身体头颈部转动或移动,增加局部损伤风险。随后,等待急救人员到达,采取专业的急救措施安全转运患者。若环境恶劣,需自行转运患者去往医院,也应先拨打急救电话,获得急救人员的专业技术指导,控制患者颈椎损伤,降低二次损害风险。

(5)不可忽略症状不明显的颈椎外伤。部分患者出现颈椎外伤后,无明显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为测试颈椎功能,患者反转动头部,甚至做大幅度头部运动,检查自己的颈椎有无异常情况。殊不知,颈椎外伤后的随意颈椎活动,可显著增加颈椎骨骼及软组织损害,本来轻微的损伤也可转动成严重损伤。因此,颈椎外伤无论大小,都要高度重视,及时就诊治疗。颈椎外伤的严重程度无法自行判断,需要医院及医生运用影像学设备查验,才能明确患者颈椎外伤情况。影像学检查设备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患者颈椎损伤情况,确定损伤情况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助疗措施,可帮助患者改善预后,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3.如何避免颈椎外伤

(1)提高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应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危险的事情少做,危险的地方少去,避免出现摔倒、创伤、外力冲击头颈部等危险事件。户外运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环境,及时查看脚下路况,保持警惕姿态,随时调整步伐,避免道路崎岖,导致爬山者出现摔倒、摔伤等情况。高处坠落伤也是颈椎损伤的常见危险因素,应避免攀登危险的高处,若需要攀登较高的位置,应采用完善的防护设备保护自身,避免出现坠落情况。高空作业人员应保持意识清醒,精神注意力集中,避免饮酒或服用影响注意力药物后工作,同时做好防护设备检查,每次登高作业前,复核防护设备穿戴是否合格,并检查相关设备运行情况。危险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单位的制度要求作业,避免私自调整工作措施,禁止违规操作,有助于保护自身安全。

(2)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是导致颈椎外伤的重要原因,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风险,有助于防控颈椎外伤发生。因此,开车、骑车及步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左顾右盼影响自身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保障驾驶人、乘客、行人的安全。同时,应定期学习交通规则,了解最新的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此外,应定期检查交通工具功能情况,及时摒弃不合格或存在设计缺陷的交通工具。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作为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具备更高的安全系数,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风险。还需注意开车或乘车时要保持身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可采用软垫、颈椎枕等物品支撑颈椎及腰椎等位置,并系好安全带,保持脊柱稳定性,避免车辆移动时颠簸导致颈椎失稳,引发颈椎损伤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和儿童,应采用符合其年龄要求的安全座椅作为其乘车的座位,安全座椅可以更好地固定儿童,有助于保护儿童颈椎,降低交通事故中儿童的损伤风险。

猜你喜欢

外伤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